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一、我国海洋开发的形势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是目标纲要》确定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在“九五”期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然而我国陆地资源日趋紧缺,多种陆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耕地以每年36万公顷的速度递减;淡水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受污染的状况也愈来愈严重;我国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45种主要矿产…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总的要求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要求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9%。中国政府控制人口增长的目标是,1991年到2000年平均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以内,到2000年全国大陆人口力争控制在12亿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0‰以下。总和生育率要从1990年的2.3降到2.0以下。基本完成人口再生产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化类型转变。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环境工程》报道:各国对控制环境污染法律的日益完善,正在促使世界环保工业迅速崛起。据美国国际环境保护协会的调查,发达国家在环保工业方面的投资增长了1.25倍,环保设备市场规模增长了2.2倍。发展中国家的上述数字分别为87%和1.7倍。  相似文献   

4.
波兰中央统计局认为,为了保证环境污染持续改善,每年的环保投资至少应在国民生产总值的1.5%以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保产业面临的形势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是伴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至今已有 2 0多年的历史。 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保工作会议开创了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 ,环保产业也应运而生。 2 0世纪 80年代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 ,环保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进入 90年代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和环境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及标准的不断提高 ,特别是“九五”时期环境保护投入的大幅度增加 ,为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 ,促进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至 2 0 0 0年底 ,全国已有 1万多家企…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过长时间的严重污染阶段,通过数十年的不断努力,目前美国已经成为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深入研究美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工作计划,对于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006年9月,美国国家环保署发布了"环保署战略计划(2006-2011)"(2006-2011 EPA Strategic Plan),结合美国环境现状和前期工作基础,提出了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用于指导美国环保署未来五年的工作。本文对美国环保署2006年发布的战略计划背景、内容及美国环保署的职能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对其成功做法进行了初步归纳,总结了其在科学研究、标准制定、系统管理及全方位控制、新型污染物控制、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希望能够对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和环保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浦江上游地区水环境污染负荷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黄浦江上游地区的水环境污染来源、污染负荷及其特征,为管理部门控制污染、提高上游地区水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调查中了解到污染源种类主要有4类:工业、事业、生活和畜禽污染源;水源保护区内年用水量为22196万t.污水量为17755万t/a,其中工业污染源352个,排放量占46.3%,事业污染源4108个。排放量占22.3%,生活污水排放量占30.6%.畜禽污水排放量占0.8%;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排放去向主要分4种:直排河道(占40.4%),进入市政泵站后排出(占3.9%)。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出(占20.5%),通过合流污水收集系统排出(占35.3%)。根据黄浦江上游地区水环境污染负荷特征,建议黄浦江上游区域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利于水源保护的区域发展模式和格局;通过采取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建设并重的一系列措施,有效抑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黄浦江上游上游水环境质量的改善。确保上海市的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当代中国环境政策的形成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开始起步。1979年翻2006年得翻快速发展。中国环境政策十分注意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其主要特点有:①充分运用命令-控制手段;⑦努力推动筹集环保资金;③着力明确谁应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④不断鼓励“防治结合”和“综合利用”;⑤较早体现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30多年来,中国环境政策逐步演变并深化:地位从基本国策到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从偏重污染控制翻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并重,方法从未端治理翻谭头控制,范围从点谭治理到流域与区域的综合治理。手段从以行政命令为主导翻以法律、经济手段为主导。文章最后介绍了国际社会对于这些政策的基本评价,展望了中国环境政策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广西生态建设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测算了2006-2013年间广西生态建设环境绩效指数,并结合广西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广西环境绩效指数较低,特别是在资源利用和污染控制、环境治理方面底子薄弱,经过五年的努力,"十一五"期间广西各项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环境绩效指数持续大幅度上升;进入"十二五"以后,广西重点环保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资源利用和污染控制方面的绩效仍保持稳步的增长,但积累的一些环境问题开始显现,环境绩效指数总体上保持小幅度增长,但增幅比"十一五"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一九九二年六月六日至十一日在巴西圣保罗举办了“国际环保科技展览”。包括中国在内,共有20个国家的351个单位参展,展览内容涉及交通、能源、大气、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等。除我国及巴西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外,其它参展国多属发达国家。我国展馆展出了污染治理、生态工程、能源技术等代表我国环保科技水平的107项技术。当地及西方舆论普遍赞誉我拥有的环保技术和所取得的成就,认为我国的环保技术实用性强,费用低,特  相似文献   

11.
美国环保产业是指为了使美国达到其环境目标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工业 ,目前产业界认为美国环保产业正处于转型期。美国的环保体制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环保工业的发展 ,环保产业每年的产值为 1810亿美元。 1996年美国的环保产业拥有 110 0 0 0个实体 ,雇佣员工为 130万 ,出口总值为 160亿美元。 1994年环保产业的雇员超过化学及相关产业 ( 82 40 0 0 )、造纸业 ( 62 10 0 0 )、航空业 ( 5 35 0 0 0 )和汽车制造业 ( 2 34 0 0 0 )的雇员。自 1991年以来 ,绝大多数环保产业已达到环保法规所要求的程度 ,新的环保法规很少制定 ,颂布实施的更少。随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境保护投资失真问题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对“十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环保投资结构与环保投资的重点。结果表明,环保投资口径偏大、投资方向与需求不匹配、投资结构不合理是影响环境效益的重要因素。若以最直接相关的污水处理投资和垃圾处理投资替代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口径.将使同期全国环境保护投资缩水50%左右。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的迅速增加和环保投资口径的虚化。已经掩盖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不足的严峻现实,环保投资的失真现象严重。为确保投资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建议明确环保投资概念.修改现有的环保投资口径。在进一步加大环保投资力度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强化污染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压力的演变规律,是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运用1998~200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模型对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选取各省化肥投入密度、农药投入密度、畜禽粪尿排泄物密度作为度量农业面污染源排放量的指标,选取各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源排放量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三类污染源与人均GDP均处于曲线上升阶段,自发到达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拐点还需较长时间。政府应强化农业环境政策的干预力度,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14.
减少环境污染排放的机制与控制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逐步恶化,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落实科学发展观,减少和控制环境污染排放,必须剖析影响环境污染排放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在分析经济发展和环保制度安排对环境污染排放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用1999~2004年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的混合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导致我国现阶段环境污染恶化的主要因素。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活动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加剧了环境的污染,而环保投资和公众参与、规章制度及政府环境管理制度则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变量。最后,提出运用综合管理手段、加快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环保制度创新等控制环境污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21世纪农业清洁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现代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使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清洁生产因突破了传统的终端污染控制的被动局面,在工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然而,以高度集约化和大量化学物质投入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农业,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为达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农业清洁生产应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模式和农业环保策略,其关键是开发绿色农用品,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库入库污染负荷研究(Ⅱ)--蓄水后污染负荷预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文献\[1\]基础上,预测三峡水库2010年和2015年的入库污染负荷。采用包络线法预测排污得到有效控制的低负荷水平(最佳状态),排污继续恶化到一定限度的高负荷水平(最坏状态),以及按正常排污介于高、低负荷水平之间的中负荷水平(一般状态)。在预测入库污染负荷时,把长江、嘉陵江、乌江进入的背景水质污染负荷分为天然背景负荷和上游贡献负荷,天然背景负荷保持不变,上游贡献负荷根据上游水污染控制规划按高、中、低负荷水平预测。预测表明,库区内的污染负荷占入库总污染负荷的比例较小。中负荷水平下,库区污染源占入库总负荷的比例为8.50%~22.93%。污染负荷主要来自长江、嘉陵江、乌江上游的贡献和天然背景负荷。在低、中、高三种负荷水平下,扣除天然背景值时,2010年低负荷水平时BOD5库区负荷占28.8%、中负荷占32.5%、高负荷占35.04%。总磷出现反常,库区的总磷的污染负荷在低负荷水平下,所占入库负荷的比例高于中负荷水平、但小于高负荷水平。2010年、2015年库区的主要污染物质和污染负荷排放分布与现状(1998年)基本相同。主要排污区域为重庆主城区,2010年预测重庆主城区CODCr负荷占库区总负荷的比例,高、中、低负荷水平分别为:39.6%、36.2%、21.6%,低负荷比高负荷降低18%。库区的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2010年库区农业面源中CODCr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在高、中、低负荷水平下分别为:38.9%、47.5%、70.4%。同时,随着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污染负荷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到2015年所有污染物及负荷水平,均大于2010年和1998年。  相似文献   

17.
2005年6月5日是第34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营造绿色城市、阿护地球家园”,旨在获救人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意环境保护问题,控制污染,加强城市绿化,保护生态环境。为些,联合国2005年世界环境日暨全球绿色生态大会于6月2日在美国旧金山市召开。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劳斯托普费尔参加了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18.
芬兰环境产业及政策许同舟(中国驻芬兰大使馆经商处)1飞速发展的芬兰环境产业芬兰环境产业是在8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1995年的环境工业产值达到了250亿芬兰马克。环境产品的出口占到芬总出口额的20%,比80年代初增长了10倍,专家预计在15年内...  相似文献   

19.
数据库     
·1979~1990年,全国城镇新建住宅总面积达到15亿m~2,国家对住宅建设的投资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6%,远超过联合国推荐的住宅投资指标,今后10年住宅建设面积将以平均每年1.5~1.8亿m~2(占全国各类建筑总面积75%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总投资大约为1500亿元/年。  相似文献   

20.
到2000年,我国环境的控制目标是:工业废水排放量控制在300亿t左右;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8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0%左右;SO_2排放量控制在2100~2300万t,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90%,城市居民燃气化率达60%,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7亿m~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5~50%,控制有毒有害废物污染;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维持1990年水平,城市环境噪声达标率比1990年提高15~20%;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5~16%左右;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万km~2;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70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