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核算实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曾勇  蒲富永等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5):241-243,253
针对项目层次环境成本核算技术存在的2大缺陷,构建了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核算模型。以红矾钠产品生命周期为例,通过企业的实地调查,以直接计算法、费用当量法进行拟合,得到了红矾钠产品(产量2.28万t/a)生命周期环境成本为,直接计算法:5084.48万元;费用当量法:4941.43万元。分析了环境成本核算对可持续发展决策和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命周期的产品环境成本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企业环境成本的基础上,结合生命周期思想重新界定了产品环境成本的定义,并按产品环境成本的形成对其进行了分解,进而构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产品环境成本分析模型,旨在分析环境成本对总成本的贡献程度,以明确产品的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产品环境成本对总成本的贡献程度,以明确产品的环境责任,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目的,把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到产品环境成本研究中。定义了产品生产各阶段的环境成本,在对产品环境成本进行分解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产品环境成本分析模型,分析了各项环境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程度,并对影响总成本较大的几个环境成本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环境成本计划和控制的生命周期全成本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国内外环境会计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全成本法与生命周期分析、外部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以及未来环境成本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的环境成本计划与控制的手段进行了分析;对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施进行了可行性论证,认为全成本法是环境成本计划与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环境成本计划与控制的生命周期全成本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国内外环境会计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全成本法与生命周期分析.外部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以及未来环境成本的处理等间置进行了理论探讨: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的环境成本计划与控制的手段进行了分析:对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施进行了可行性论证。认为全成本法是环境成本计划与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工业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成本评估方法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产品环境成本内在化是解决其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经济手段。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和传统的会计制度都不能提供产品的环境成本信息。而目前逐渐兴起的环境会计制度也多关注与产品生产直拉相关的环境成本,缺乏全过程的思想,要真正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开发适于其生命周期环境成本评估的方法。文章在介绍传统的成本划分方法基础上,提出了生命周期环境成本的概念及其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接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是支撑循环经济决策的关键,而可持续性评价以及在传统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LCSA)是重要决策支撑工具.近年来对可持续性评价的关注使得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及其在资源循环决策中的应用得以快速发展.大量研究表明LCC是有效的经济决策支撑工具.但是由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其他相关称谓与LCC术语上模糊,以及成本效益分析(CBA)等相关成本评估工具在方法用途上的类似,使得在实际研究中LCC的相关概念混淆甚至错误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如上研究背景,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旨在厘清LCC及相关术语的概念和内涵,并为LCC以及LCSA在未来的研究提出实用性建议.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回顾了LCC的发展脉络,厘清了在人们对社会和环境问题关注下,LCC逐渐从普通的成本评估发展成为LCSA核心部分的发展路径.同时,使用Citespace对国内和国际2000-2017年LCC相关论文发表情况进行图谱分析,发现和国内相比,国际期刊的LCC相关研究已经从概念探索和企业成本控制发展到了特定领域系统的成本优化研究.进一步,引入"可持续性三支柱"的概念来阐释LCSA的经济、环境、社会三个维度以及它与LCC的关系,然后区分了LCC的类似术语的定义和成本范围,并阐述了与传统CBA方法的差别.在此基础上,以欧盟VEEP项目为案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阐释了LCC的分析视角和计算过程.最后,对LCC在中国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扩大运用领域,标准化,研究方法间的结合,以及数据库和软件工具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理论与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环境成本核算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环境成本核算的理论基础,总结了环境成本分类,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环境成本核算系统开发等研究的进展,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该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LCA研究建筑保温的节能减排效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明珠  张旭 《环境工程》2008,26(1):88-89
建筑保温是建筑节能重要途径之一,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某一办公建筑保温进行生命周期节能减排效益研究和生命周期成本评估,结果表明,保温后节能4379.94MJ/m2,大气污染物CO2、SO2、NOX、CO、CH4、PM10分别减排367.749、3.424、2.238、0.534、2.762、7.152kg/m2,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生命周期成本减少了294.48元/m2,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为完善增程式电动汽车(Extended range electric vehicle,EREV)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评价研究,对EREV、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和内燃机汽车(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vehicle,ICEV)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构建了车辆生命周期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和成本评价模型,针对不同汽车各阶段材料消耗、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三大特性,识别EREV、BEV和ICEV的环境负荷差异,并从初始购置成本、使用维护成本和报废回收成本3个方面评价了EREV、BEV和ICEV的生命周期成本差异.综合碳排放特性和经济属性,进一步提出减碳经济性评价指标,科学评价EREV和BEV的环境效益和减碳经济性,并讨论了不同电力结构下EREV、BEV和ICEV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和减碳经济性变化.对增程式电动汽车进行全生命周期内综合评价研究,进一步明确EREV在多种能源类型汽车技术路线中的环境效益和减碳经济性.结果表明,相比于ICEV,BEV和EREV在运行使...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大批动力电池进入退役期.针对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现状,识别降本减碳协同效应并开展系统优化分析,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综合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成本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退役三元锂电池循环利用系统的碳足迹和经济成本.结果表明,1GWh容量的退役三元锂电池循环利用系统碳足迹和生命周期成本分别为-2.33×107kgCO2eq和-33613.15万元.结合碳足迹和生命周期成本二维指标开展减碳效率评估和情景分析发现,相对于现实系统,汽车生产商主导的优化情景减碳效率较低,提高梯次利用比例的优化情景具有最优减碳效率.通过提高梯次利用比例和采用先进资源化技术均能够显著提升退役三元锂电池循环利用系统的减碳效率.  相似文献   

12.
生态产品生命周期设计概念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产品是从原材料采掘到产品制造、运销、使用和最终报废处理整个生命周期总环境影响最小的产品,而生命周期设计是实现产品环境影响最小化和污染预防的最好方式之一。生态产品的开发,应从设计开始,生态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概念是一种基于产品系统的设计方法;其设计步骤有确定系统边界、环境现状评价、设计要求分析、各要求优先排序与协调,设计对策、设计方案评价等几个方面,随着ISO14000体系的全面建立,产品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3.
华北高产粮区夏玉米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山东省桓台县夏玉米生产体系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单位产量为评价功能单元,把夏玉米生命周期分为原料开采与运输、农资生产与运输、作物种植3个生产阶段,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夏玉米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进行了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夏玉米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呈指数上升趋势,其中,主要影响类型为水资源耗竭,这与农作物需水量较大、水分生产率较低有关.在低氮量条件下,主要污染影响类型是全球变暖,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富营养化上升为主要污染影响类型.提高作物种植阶段水肥利用效率是控制夏玉米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关键,它可减少夏玉米对水资源和氮肥的需求,从而直接减少农田氮素损失污染影响,也间接降低了上游生产环节的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影响,进而有助于降低夏玉米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总潜力.  相似文献   

14.
舰载导弹武器全寿命期环境剖面确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确定舰载导弹武器全寿命期环境剖面。方法对一般舰载导弹武器型号在寿命剖面内所经历的环境事件进行分析,提出舰载导弹武器型号环境剖面构建技术。结果以典型舰载导弹武器型号为示例,证实了该技术可以构建其环境剖面,并明确了舰载导弹武器型号环境条件。结论环境剖面构建技术可为改善环境适应性设计,开展环境试验,提高舰载导弹武器的舰载环境适应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压缩天然气、甲醇、二甲醚、柴油4种汽车代用燃料系统进行生命周期的能源、环境和经济评价,评价结果是:压缩天然气系统生命周期内的能耗相对少,总成本相对低,对生态环境更友好,压缩天然气是富含天然气地区一段时期内汽车代用燃料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6.
水源中央空调生命周期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源中央空调系统是高能耗结构复杂的系统,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以水源中央空调GHP1000为研究对象,初步提出了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学模型,并对实际工作中所发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刘颖昊  刘涛  郭水华 《环境工程》2012,(Z2):437-439
钢铁产品性能的提高往往会增加其制造环节的环境负荷,但是在很多领域的使用过程中,高性能钢材相对于普通钢材,更有利于环境。因此评估钢铁产品改进的环境效益需要一个系统化的科学方法———生命周期评价(LCA)。从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视角,讨论了钢铁产品性能提升与环境影响的关系,阐述了如何利用LCA方法评估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绩效,并列举了宝钢利用LCA方法评估钢铁产品性能改进环境效益的两个案例:某变压器采用性能更高的B30P110取向硅钢片取代原B30G130取向硅钢片,其生命周期碳减排15.1%;宝钢钢制二片罐用镀锡钢板从0.28mm经过6次减薄到0.225mm,使钢罐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14.5%。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石能源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丁宁  杨建新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5):1592-1600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我国化石能源的生命周期清单模型,详述了模型相关因子的确定方法,计算了原煤、原油、天然气等初级能源及汽油、焦炭等几类主要次级能源的生命周期清单,揭示了我国能源生产的环境负荷,为工业系统分析和材料、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清单分析表明我国化石能源清单的主要特点为能源消耗的97%以上主要来自生产过程,运输占到3%左右的比例;通过与2002年清单相比,我国化石能源生产的总能耗和排放出现不同程度变化;通过与国外能源清单相比,我国能源投入及排放整体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to product system development. While life cycle assessment methods have been studied and demonstrated extensively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ir application to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has not been critically addressed. Many organizational and operational factors limi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LCA components (inventory analysis, impact 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 assessment) with product development. Design of the product system can be considered a synthesis of individual decisions and choices made by the design team, which ultimately shape the system's environmental profile. The environmental goal of life cycle design is to minimize the aggregate environmental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duct system. Appropriat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must be supplied to decision makers throughout each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o achieve this goal. LCA can serve as a source of this information, but informational requirements can vary as the design moves from its conceptual phase, where many design choices are possible, to its detailed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treamlined approaches and other tools, such as design checklists, are essential. The practical use of this tool in product development also depends on the nature and complexity of the product system (e.g. new vs. established),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cycle (time-to-market constraints), availability of technic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the design approach (integrated vs. serial). These factors will influence the role and scope of LCA in product development.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is information with cost, performance, cultural and legal criteria will also be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f design initiatives based on the life cycle framework. An overview of several of these design initiatives will b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