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2017,(6)
<正>"治理环境、经营城市"正从理念变成行动,从愿景变为现实。加快截污管网建设,东莞继续大步向前!到2018年年底前新建截污管网不少于1800公里,争取新建管网达到2500公里;到2020年再新建500公里以上管网!这是东莞截污次支管网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也是各镇(街道、园区)向市政府立下的"军令状",更是检验东莞执政能力和水平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2.
《环境》2017,(6)
正如果把当前东莞各镇热火朝天的水污染治理比作"攻坚战",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无疑是这场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东莞市委书记明确指出,水环境治理的重点难点是截污,首战要将截污次支管网建设作为主战场,为东莞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没有完善的截污管网系统,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益将大打折扣,水环境质量也难以有效改善。道理易  相似文献   

3.
正"截至12月13日,黄江镇已完成2017年截污管网任务36.6公里,完成率超91.5%。"近日,记者从东莞市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上获悉,2017年,东莞市累计新建截污管网有望超过700公里,呈逐月加速态势。2017年截污管网建设规模,是整个"十二五"期间加上2016年的总和的1.4倍,力度空前。"黄江做法"成典型"‘治污不是作秀’,黄江  相似文献   

4.
正为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改善水环境质量,从2016年起,东莞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高效推进次支管网建设,积极创新治水模式,开展重污染河涌综合整治示范项目,水污染治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百姓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提升。目前,全市40条重污染河涌整治示范项目水质均已基本消除黑臭,全市共建成截污管网超过  相似文献   

5.
《环境》2017,(6)
<正>截至5月10日,各镇街三个批次已新建截污次支管网建设约335公里。为努力完成建设任务,各地形成你追我赶抢进度、争先恐后争上游的良好工作态势。走进东莞各镇,处处是热火朝天的管网建设施工景象。一些路段被围蔽,道路被"开膛破肚"后,一根根巨大的管道埋入地下,匍匐前行;一些地段地面虽然静悄悄,但地下几米深处,顶管机却在"吃力"地施工着,一米一米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河道"污水零直排",对十甲河、北塘河和永久河等15条河道沿线的排放口进行了排查。对于有污水的排放口实行源头截污并入市政污水管网,对于不具备市政截污条件的,就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处理后排入河道。工程运行效果表明,污水就地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消除了河道晴天排污现象。  相似文献   

7.
《环境》2017,(8)
<正>7月25日,东莞再次高规格、大规模召开全市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分析前一阶段工作成效,进一步聚焦存在问题,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各项工作。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业升出席会议并强调,要紧紧围绕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水体污染整治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中小城市污水排水问题,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理,改善城市水环境,杜绝雨污混排,提高污水处理率,分析和探讨了中小城市在污水排水系统建设、管理、维护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排水法规不健全、污水管网不完善、雨污分流难、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加强排水制度建设、加快排水设施的建设、加强排水管理、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运用SWMM模型,以深圳市茅洲河流域光明片区为例,以管网密度、距离及环境容量为约束条件,提出雨污分流改造和海绵城市改造的情景方案和决策判定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海绵城市的建设中低影响开发面积改造比例与污染物削减率之间存在指数关系,9个雨污分流改造的研究小区中有鹅颈玉田、茅洲大凼和公明大凼区域需要匹配海绵城市改造,改造面积比例建议分别为30%、85%和20%.当某一研究小区与已建污水处理厂的距离小于27.25km时,投资建设污水管网与已建污水处理厂处理比新建污水处理厂更具有经济可行性,超过这个距离,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比建设长距离污水管网更划算.对于本文研究案例,在只考虑污水处理厂节省的雨水处理成本下,各研究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的回本时间为27~64a.本研究提出的决策判定思路和依据能为城市建成区消除内涝和内河黑臭提供新的方法学视角,能为深圳市以及其他同类地区水环境整治规划提供决策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乌涌流域排水规划与排水现状,制定了排污口截污、截污管网完善、初雨调蓄、河道整治和水生态修复与保持的综合治理总体设计方案,方案实施后可达到"旱季污水100%截流,雨季溢流污染削减70%"的治水目标。  相似文献   

11.
苏州河6支流截污工程的优化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州河6交流截污工程是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中最重要的治水工程之一。在工程进一步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根据多次污染源调查的结果,提出了按水系截污、沿河截污与区域截污相结合、雨水泵站旱流污水截污的3项原则,对苏州河6交流截污工程进行了优化调整,使截污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实际纳管污染源数量由原计划的820个增加到2977个,实际截除污水量由原计划的6.8万m^3/d增加到26万m^3/d,6交流区域的截污率由22%提高到85%以上,6条主要交流的平均污水截除率接近70%,其他一些主要交流污水截除率也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郑秀亮 《环境》2012,(9):20-22
如今,绝大部分地区居民的生活污水都要通过截污管网,统一收集到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深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之后才能进行排放.但是处理污水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污泥,这是一个颇为棘手的产物,如果不能够妥善处理,将可能带来二次污染,污水处理的意义也将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3.
正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娟通讯员赵雪峰)广州明年底村村将有污水处理系统!据悉,广州自2008年逐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以来,现已建成2000多个分散式设施点,建成管网4000多公里,服务500多万人。目前治理对象正在向自然村延伸,到2020年底将实现全市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9)》总报告《实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以来,尤其是2007年太湖水危机后,苏南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建设工作突飞猛进,到2011年年底,主要取得了三方面显著成绩:第一,实现了161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苏南地区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234座,处理能力达到643万立方米/日,是"十五"末的2.4倍,新建污水处理配套管网1.4万公里.第二,完成了原有160多座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提标改造任务,新建设施排水均达到一级A标要求.第三,推进了环境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建设,3500多个村庄新建了污水处理设施,减少了农村生活污染.江苏省太湖流域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达72%,实际处理污水量13亿多立方米.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我国排水系统建设发展迅速,城市污水收集和处理水平大幅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总体不断改善,但城市水体黑臭的问题依然很严峻。排水管网雨污混接、初期雨水未收集处理、排水管网日常维护不足等是城市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此,本研究提出优化排水系统,以提高排水系统控源截污水平,削减污染物排放,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滇池环湖截污干渠工程是滇池环湖截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SWMM模型对滇池环湖截污干渠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并对其运行效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典型降雨年景(降雨保证率分别为29.7%、93.8%和82.8%)下滇池环湖截污干渠对现状汇水范围内全年产生的污水收集率为29.52%~51.68%,对设计服务范围内产生的污水收集处理率为46.3%~67.9%。环湖截污干渠系统旱季收集处理效率明显高于雨季,各截污片区收集处理率存在明显差异。当重现期≤0.2年时环湖截污系统现状汇水范围内产生的污水及地表径流均能够被收集与处理;当重现期≤0.25年时环湖截污系统设计服务范围内产生的污水及地表径流能够完全被收集与处理。  相似文献   

17.
正水体黑臭是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不仅破坏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广元市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始终把黑臭水体治理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第一批实施的19条黑臭水沟整治,清淤50万米3、建设排污主支管网80余公里、污水提升泵站3座、岸线堤防20余公里,硬化岸边道路10余公里,完成投资3.5亿元,提前2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整治任务,是四川省首个完成第一批黑臭水体整治  相似文献   

18.
针对抚仙湖北岸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与截污工程实施前同比降低,雨污分流截污成效与预期存在差距的问题,通过现场排查、跟踪监测和污水处理厂进水情况对比,探究了雨污分流改造不彻底、城乡一体化污水收集模式、截污工程施工期间降雨冲击、截污范围扩大和截污设施增加、地下水和农田泄水混入、日常监管机制和全民参与等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对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市政雨水口作为收集雨水的构筑物,可以改造为源头截污设施。试验采取雨水口增设截污网篮的形式,对雨水口进、出水进行了采样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径流雨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在雨季初期及降雨间隔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径流污染负荷尤为明显。截污装置以物理截留功能为主,对SS去除效果较好,场降雨平均去除率为54.5%,对COD、可滤残渣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截污装置作为一种简易净化措施,可以应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地区的市政雨水口,起到控制径流污染、缓解黑臭水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瀚海 《环境》2019,(11)
<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雨污分流系统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近段时间以来,汕头明确要求采用"实用办法+专班"的方式,认认真真、实实在在落实"源头截污、雨污分流"工作,确保实现"雨水不进管、污水不入河"目标,破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全力打造农村"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新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