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磨料水射流除鳞技术在钢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暴露各种钢材在热轧过程中产生的表面缺陷,需清除附于其上的氧化铁皮,称之为“除鳞”。传统的除鳞方法有酸洗、表面剥皮、喷丸处理等,这些方法存在很多缺点。本文介绍已在湖南涟钢用于生产的磨料水射流除鳞生产线,用磨料水射流除鳞具有速度快、质量高、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带钢在轧制前,需要先经过酸洗工序,以清除表面的氧化铁皮和杂质,保证质量。在此过程产生的大量酸雾,颗粒径多为1微米以下,漂浮在厂房内外,不仅腐蚀厂房结构与设备,而且还危害着工人的健康。 鞍山带钢厂在鞍山市静电技术研究所的帮助下,采用静电新技术抑制带钢酸洗槽的酸雾,即应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酸洗是冶金机械行业去除金属表面杂质,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带钢在冷轧前进行酸洗,可以清除表面的氧化层,提高冷轧的光洁度。带钢的酸洗,大多采用连续酸洗形式。主要由开卷机、液压剪、送料机、储料槽、酸洗槽及清洗槽组成。在酸洗过程中,为了提高酸洗的质量,加速酸洗时的化学反应速度,通常用压缩空气或高温蒸汽对酸液进行搅拌和加温,因而产生大量的酸雾,弥漫在车间内外,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含Ni、Co、Mo等精密合金酸洗废液处理与回收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改善为去除精密合金热轧带材表面氧化皮所产生的酸洗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可充分回收镍、钴、钼稀有贵重金属,使资源获得再利用.  相似文献   

5.
钢材预处理流水线是我厂建厂以来最大的技术改造工程,也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六五”规划延伸到“七五”规划的重点工程。该项目由第九设计院设计,于1989年6月19日由市环保局验收。一、粉尘治理为了去除钢材表面的氧化层,使其表面粗糙度为40~70μm,清洁度述瑞典Sa2.5级除锈标准,采用上下各3台3m卧式抛丸机(钢丸直径2mm),每台以400kg/min的抛丸量,喷到钢材表面上进行双面除锈。当钢材以3m/min的速度前进时,氧化铁粉尘产生量为0.98kg/m~2。为了保护环境,不使粉尘外逸,在车间外安装了一套72zb-400型回转反吹风扁袋  相似文献   

6.
很多机械制造厂,在工艺生产过程中,要对金属原材料及其制品进行酸洗,去除其表面的氧化皮和污垢,以便进行锻压、拔丝或进一步对半成品精制。这样的工艺都是在酸洗槽中进行的。在酸洗过程中槽面会散发出大量的酸蒸汽、三氧化硫及二氧化氮等有害于人体的气体。因此从事通风工作者的任务,是要防止这些有害气体在车间内散发,以保护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 有害气体散发槽的排风,目前在通风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是单侧吸气罩(见图1),双侧吸气罩(见图2)及周边形吸气罩(见图3)。但如果槽宽B大于1.5米时,采用以上的任何一种形式,均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这…  相似文献   

7.
《安全》1994,(3)
非连续酸洗磷化产生大量酸雾,由于受走行吊车和操作工艺的限制,传统的酸雾净化方法无法满足操作工艺和环保要求。而采用静电就地净化非连续酸洗酸雾新技术,即应用直流超高压形成的静电场,离子雾就能把外溢的酸雾抑制下来,实现就地现场净化抑制。除雾效率高达99%以上。外排和操作  相似文献   

8.
首先对一系列火灾事故案例进行了分析,探究了酸洗工艺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然后采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4个维度全方面分析了酸洗工艺目前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最后从工艺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建议,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一种更环保、经济、安全的酸洗工艺方案,推动酸洗工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除磷与脱氮的联合工艺中,由于两过程所涉及的微生物在性质及最佳代谢条件上有较大差别,在同一处理流程中很难达到协调而稳定地运行问题,在传统生物除磷工艺原理基础上,就新近发现的A2/O反硝化除磷技术新工艺及其微生物学原理特点,重点介绍A2/O反硝化除磷过程中的缺氧阶段中以NO-3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时,厌氧条件下释磷规律,缺氧条件下磷的去除效果以及缺氧阶段氮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SBBR工艺脱氮除磷理论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对SBBR工艺的脱氮除磷反应机理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SBBR工艺要取得最佳处理效果必须考虑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这对同时脱氮除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80年,山西柴油机厂等有关单位,对酸洗配方和酸洗工艺进行技术改革,研制成无铬酐酸洗工艺,效果良好。 配方 一、半成品酸洗 1.盐酸(化学或工业级) 250—300克/升。 乌洛托品 5—10克/升。 温度18—40℃。 时间20—40分钟。 2.电解处理:酸洗后零件表面无黑膜时,可不进行此道工序。 氢氧化钠(工业级) 30—60克/升。 磷酸酸钠(工业级) 10—20克/升。 硅酸钠(工业级) 10—30克/升。 6503或 644净洗剂 3—6克/升。 温度 80—95℃。 阳极电流密度 DA=5—10安/分米~2 时间 5—10分钟。 二、成品酸洗 1.磷酸(工业级)300—500克/升。 温度40—50…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循环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KDCAS)的原理及工艺流程,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水力负荷下脱氮除磷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由于KDCAS反应器自身的结构特点,只要工艺矩阵设置得当并保持合适的污泥龄范围,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的脱氮除磷效果.但具体适宜的工艺矩阵需在以后的生产性实验中继续优化.经与UNITANK工艺相比,KDCAS工艺在除磷效果上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孙杰  孙耀斌 《劳动保护》1989,(10):36-38
热处理过程常会使金具表面形成薄厚不等的氧化铁皮。为了得到高质量的金具表面,改善金具加工时的润滑情况,减少抽拔或模锻力,以保证在抽拔或模锻时的安全,必须除掉这层氧化铁皮。 去除氧化铁皮的方法,是使用酸与碱的不同热溶液进行溶解:这个过程会出现几种意外的情况。比如,要使用硝酸钾、苛性碱、食盐等化学物质,其共溶体可能会引起操作者的热灼伤和化学灼伤;未经干燥处理的冷金属落入它们的共溶体中,又会引起爆炸。粉末状的硝酸钾,在与其他表面活性物质混合的条件下,可能引起爆炸;它们落到人体上,可能造成伤害。在盐类的共溶体中浸洗金属…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相继发生了"8·2"昆山粉尘爆炸等多起金属加工过程中的粉尘爆炸事故,除尘系统不能正常有效运行、除尘设备选配使用不当是导致事故的主因。本文围绕金属表面处理中的铝镁制品的抛光和抛丸工艺如何选配除尘设备进行重点讨论。金属表面处理主要是指抛光、打磨、抛丸、喷砂等金属机械加工工艺,通常是对有色金属压铸件(以铝、镁等有色金属材料为主)深加工前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CASS)的脱氮除磷效果,改变其运行方式,采用好氧脉冲曝气,提出频繁硝化-反硝化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FND-CASS).结果表明,FND-CASS工艺与CASS工艺相比,在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方面能力略有下降,但在脱氮除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同样的进水流量且DO浓度控制较低的运行条件下,F...  相似文献   

16.
新型单级自养脱氮与反硝化除磷耦合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硝化除磷菌(Denitrifying 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DPAOs)在缺氧段需要硝氮(NO-3-N)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吸磷,而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和厌氧氨氧化细菌(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恰好能够产生NO-3-N,基于此原理,将反硝化除磷菌与氨氧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细菌进行联合培养,建立单级自养脱氮与反硝化除磷耦合工艺。该耦合工艺通过3个阶段的培养,在低碳氮磷比的条件下实现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氨氮及磷酸盐的同步高效去除(90%)。同时探讨了反硝化除磷细菌在不同碳源的条件下,各个化学指标(如挥发性脂肪酸、聚羟基脂肪酸等)的变化趋势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钢铁厂有大量的钢材去锈,去锈时需要将钢材放入盛有热稀硫酸的大型槽子里进行酸洗。硫酸的浓度约为10~15%。酸洗槽的规格根据酸洗钢材的种类和生产需要而定。工艺设计时应尽可能给酸洗槽排风系统创造条件。酸洗过程中,大量的硫酸雾散发到工作间的空气中,强烈刺激工人的眼和呼吸系统,并易损坏牙齿。由于工作间的能见度减低,容易发生人身事故。硫酸雾还会腐  相似文献   

18.
污泥转移SBR工艺由并联运行的SBR反应器和连续运行的生物选择器构成,其显著特点是通过污泥回流实现除磷优势菌种的筛选,强化除磷效果。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污泥转移15%、30%、40%时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的情况。结果表明:厌氧段胞内聚-β-羟基丁酸(PHB)合成量随污泥转移量提高先上升后基本持平,与释磷量变化趋势相同;静态试验结果显示,厌氧释磷速率随污泥转移量增加而提高,污泥转移15%、30%、40%的比释磷速率分别为6.23 mg P/(g MLSS·h)、9.88 mg P/(g MLSS·h)、12.97 mg P/(g MLSS·h);随污泥转移量提高,好氧末端胞内聚磷酸盐合成量变化趋势与吸磷量变化趋势相同,也表现为先上升后基本持平;当污泥转移30%时系统除磷效果最佳,总磷(TP)去除率为96.7%±1.9%,污泥转移40%的TP去除率与30%的相近,且均高于污泥转移15%的。研究表明,通过控制适宜的污泥转移量能够筛选富集除磷微生物,达到强化除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曾庆南 《安全》1995,16(4):23-25
1 我厂基本情况 我厂为化工部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校办产业,主要从事供、配电电气控制开关盘柜的生产。产品壳体表面加工,需要经过酸洗与油漆,我厂是采用除油——除锈——磷化——钝化——电泳——烘干——涂漆工艺。用料有除油剂、磷化剂与钝化剂、硫酸、电泳漆和油漆等。酸洗工艺段的废弃物随水流经排水道流出厂外,日均用水量达100多t。环境监测部门抽查发现,水中含有废酸,pH值曾高达2.65,油类也偶有超标。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氮磷含量浓度,比较了不同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微滤、超滤、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等污水二级处理工艺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较差,而使用反渗透和超滤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脱氮除磷效果较好,除磷效果可以达到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