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防安全事故通常采取两种方法,即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别从建章立制、设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及安全培训和教育等四个方面入手实施安全管理.实际上,这些安全管理措施都含有被动之意,并非是万全之策,更不能从根本上起到预防和消除安全事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有不安全的思想和行为,就会有不安全的隐患,就可能演绎出安全事故".这句建筑行话不仅道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同时说明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当时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权威机构统计,全国80%以上的伤亡事故都与违规指挥、违章作业有关,造成事故往往不是操作者不会操作,而是操作者的心理原因在作祟.因此,探讨、研究安全心理学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无疑是避免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生产安全事故是由生产过程中操作因素引起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造成的危害。着力加强对人与物的管理(以下简称“双控”管理),从源头上采取控制措施,就有可能减少或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崔小平 《安全》2007,28(12):48-49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好转,基建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更多的安全事故及安全隐患也日益增多,根据统计资料表明:除不可抗力因素之外,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决定的.但物的不安全状态需要依靠人来辨识和掌控.只有加强人的安全行为,才能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加强人安全行为的有效途径,而增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是安全培训工作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形势严峻,迫切需要通过预测企业或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态,事先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潜在的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为此,基于突变理论,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工程建设企业或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态预测模型,建立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状态尖点突变模型;基于现有成果,分离、量化了影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状态的控制参量.  相似文献   

6.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成功实践了"平安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承诺,标志着北京市的安监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奥运期间,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大幅下降,全市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0%和83.3%,未发生较大以上和有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7.
预防安全事故通常采取两种方法,即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别从建章立制、设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及安全培训和教育等四个方面入手实施安全管理。实际上,这些安全管理措施都含有被动之意,并非是万全之策,更不能从根本上起到预防和消除安全事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隐患是事故滋生的温床,隐患不除,事故难控,只有采取有效的隐患管控手段,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电力工程生产安全事故。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核心是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使电力工程涉及的众多"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而通过近年电力工程事故原因剖析发现,其中"机"(设备)隐患是导致电力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切实推动  相似文献   

9.
预防安全事故通常采取两种方法,即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别从建章立制、设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及安全培训和教育等四个方面入手实施安全管理。实际上,这些安全管理措施都含有被动之意,并非是万全之策,更不能从根本上起到预防和消除安全事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事故致因理论认为,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人往往是事故的肇事者,在事故致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的失误占有很大比重。即使是来自物的方面原因,在物的不安全状态之后也往往隐藏着人类行为的  相似文献   

11.
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从伤亡事故产生的机理来看,安全事故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物、物与环境之间的正常关系失控而产生的后果,即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归根到底也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因素除外)。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正9大指标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给出了2020年末安全生产9大指标,与2015年末比较,要达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0%、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重特大事故起数下降20%、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9%、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15%、营运车辆万车死亡率下降6%、万台特种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生,安全生产工作逐步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迈进,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强化,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逐年下降。据统计,我国2007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2006年分别下降了19.3%和10.1%,亿元GT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从2002年的10.33降至2007年的0.413,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  相似文献   

14.
<正>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有效地排查治理隐患,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方针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5.
《林业劳动安全》2007,20(2):3-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条例;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用本条例.  相似文献   

16.
<正>据应急管理部初步统计,1—11月份,全国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分别下降10.4%和16.7%,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11月份发生2起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同比上升,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就在今年12月又接连发了2起生产安全事故。12月3日,浙江嘉兴海宁市许村镇荡湾工业园区内发生一起污水罐体坍塌事故,据海宁市政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有10多万家,从业人员3500多万,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5.2%,产值占GDP的7%左右。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偏面追求效益观念严重左右建筑企业经营思想,一些企业出现重生产、轻安全现象,急功近利,冒险蛮干、联营挂靠一包了之、层层转包现象在各施工企业普遍存在,有的单位为降低管理成本,不设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员,安全管理处于失控状态。以上现状严重制约了安全生产的发展,事故隐患随处可见,各种伤亡事故不断增多。例如:广西2006年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17起,死亡26人,2007年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21起,死亡29人,死亡人数上升11.5%。  相似文献   

18.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2019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的通报》指出,全国2019年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773起,其中高处坠落事故就有415起,占比达53.69%^([1])其中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又占高处坠落事故的44.4%。究其原因,大多数都是高处作业人员的不可靠状态引起的事故。本研究依托某铁路局安全管理诊断及评估项目,将通过对人因的研究,建立高处作业人员可靠性评估模型,找出能反映高处作业人员可靠性评估的指标,以反映高处作业人员工作时的安全可靠性和效率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正>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作业现场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安全隐患往往是各种生产安全事故的温床,这些隐患导致的事故通常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突发性。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受检单位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促进受检单  相似文献   

20.
“有不安全的思想和行为,就会有不安全的隐患,就可能演绎出安全事故”。这句建筑行话不仅道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同时说明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当时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权威机构统计,全国80%以上的伤亡事故都与违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