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我国污染减排形势及实际环境管理需求出发,分析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制度的意义,明晰了这项制度的定义及实施的理论基础,并从国家层面首次提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基本原则、实施技术方法及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PRTR作为污染物质管理的有效手段,已被西方发达国家所采用。该项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使行政机关确定环境政策的优先顺序,掌握实施环境政策的预测污染源,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诱导企业自主削减排放,决定更为妥善的环境政策,也可以使企事业通过PRTR的报告过程,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经费,促进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利用,推进更为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也可以使市民加深了解国家,自已在住地区化学物质的环境危险,在生活中削减化学物质排放,参加环境政策的制定工作,对非政府组织等团体,可以利用PRTR数据,对企事业等活动进行评价,总体,PRTR的实施,可以使用事业,市民很容易了解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转移的信息,通过化学物质的排放,转移的管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简称PRTR制度),是发达国家为了对化学污染物质进行更严格的管理而实行的一种管理制度。该制度起源于1984年,最早实行的是荷兰,其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也相继实施了PRTR制度。本文着重介绍了欧盟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的发展历史,并就EPER和E—PRTR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关于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几点思考湖南省常德市环保局杨立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一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制度在我国已实施10多年了。环评制度的实施为贯彻保护环境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新污染,协调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收到了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国NOx控制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NOx污染呈现总量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内容.从NOx的控制制度、排放指标上对我国现行NOx控制体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进一步完善NOx控制制度及标准提出了建议.主要建议有(1)降低NOx控制标准适应当前环境状况;(2)应用科学方法,制订合理的NOx总量控制标准和制度;(3)制订氮氧化物排放标准;(4)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结合.总量控制的实施要注意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政策取向;总量控制法的基本原理和程序;总量控制结合排放标准控制.  相似文献   

6.
建设项目全程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制度上保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开展,有利于项目全过程环境保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化,在分析总结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现状及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管理制度的状况的基础上,指出了随着建设项目全面快速的发展和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化,只依靠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建设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在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和运营期全过程中应建立的一些新的制度,构建了建设项目全程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促进建设项目全过程全面落实环境管理措施,实现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  相似文献   

7.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合法的污染排放权利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是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经济手段,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控制策略。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排污权交易双方利用市场机制及环境资源的特有性质,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通过交易实现低成本污染治理的制度。它是政府用法制制度将环境使用这一经济权利与市场交易机制相结合,使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和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紧密结合来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现有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的分析,结合重点流域水污染源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推行环境行政合同制度、环境督查制度以及污染公共处理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及其产生背景我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从控制水污染物排放开始,目前已形成以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核心,由排污单位的申报登记,排污指标的规划分配,许可证的审批颁发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等四步程序组成的一种新的环境管理制度。回顾以往的十几年,我们对于水污染物排放主要采取“浓度控制”的管理方式,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没有很好地抑制污染物的绝对排放量,随着污染物的大量增加,导致某些地  相似文献   

10.
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黑龙江省绥化市环保局在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中,建立风险机制,实行抵押金制度.经过两年的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尝试,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一、实行“三同时”抵押金制度的原因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是我国20年环保事业的成功经验,对保护环境,控制污染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它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的需要.主要原因有:一是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发展迅猛,而这些企业法人的环境意识差,不履行环保手续,且这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产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自身污染、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对景观环境质量的影响等,提出应在健全的法律法规指导下,建立完善的水产养殖环境管理系统,加强营养与饲料学研究,提高水产养殖饲料质量和投饵水平,同时强化环境工程技术在集约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以减少污染排放,使水产养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环境政策效应与污染治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简述环境政策和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对基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经济改革促进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新举措初见成效,但污染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通过对各省区环境治理投资效果分析,提出未来环境政策和治理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1)重新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将它们与污染物总量控制战略结合起来(2)改善排污收费制度,由超标收费向排污收费转变;由单一浓度收费向浓度与总量相结合转变;由单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存在林业固碳减排能力需提升,改善环境和低碳发展的压力较大,污染物排放量较大且环境容量增长空间有限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的经典案例和经验总结,提出了河南省生态化发展的措施,包括:林业资源"増量碳汇";城镇生态"提升减碳";重点流域"再造碧水";区域大气"重塑蓝天";农村环境"清洁亮丽"。提出推进河南省生态化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包括: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立环境和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创新水环境和空气环境管理思路;强化目标责任和考核评估;完善投资体制。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创新及与排污许可制的关系,探索我国未来水环境总量控制制度的发展方向,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水污染控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排污许可制是水环境管理的核心手段.②我国水污染总量控制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容量总量控制研究,先后经历了理论探索、应用探索和理论深化3个阶段,在管理上则经历了排污许可制试行阶段、制度探索阶段、总量控制目标责任制阶段.③我国目前实施的总量控制仍然是目标总量控制,难以与地表水质直接挂钩.对我国水环境保护形势和相关法律政策的研究表明,我国从污染源达标排放控制1.0时代、目标总量控制2.0时代,逐步进入容量总量控制3.0时代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建议以排污许可制作为推进总量控制3.0的重要抓手,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严格问责机制,确保容量总量控制的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5.
白永峰  顾强 《环境科技》1999,12(3):26-28
排污收费制度是中国环境政策中一个核心的管理手段。它是我国为强化环境管理,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的一个独特的制度。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和环境目标下,这项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在必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在分析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收费制度、政策和标准等的改革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6.
五氧化二钒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及治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氧化二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如果直接排入环境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保护环境,必须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广西某五氧化二钒生产企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四个方面。该企业针对污染物的成分和产生量,以及污染物的不同性质,从污染治理的角度,分别从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几个方面采取了治理措施。废水达到了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废气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固体废弃物得到了妥善处置,生产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得以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7.
污染排放与环境质量关系模型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名升  孙媛  陈远航  张建辉 《环境科学》2014,35(3):1198-1204
为分析污染排放与环境质量的相互影响,构建了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关系模型,将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的关系划分为低污染-高质量、高污染-高质量、高污染-低质量、低污染-低质量这4种类型,探讨不同类型间的演变路径,并以2005~2010年中国各地区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区属于高污染-低质量类型,且研究期内类型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大部分省区环境质量指数高于污染排放指数,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污染物减排是各地所面临的首要环境问题;中国目前正处于环境治理的关键时期,应防止经济系统对环境系统的过度扰动.研究结果有助于各地区研判环境形势,推进污染减排,从而最终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地提高,中国石油行业发展迅速,石油储运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对考虑环境污染物减排的石油储运策略进行研究,对石油储运的过程中出现污染源以及产生的危害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对石油储运污染物减排存在的障碍性因素进行说明,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石油储运策略对污染物减排相应的解决措施,由变频调速污染物的减排技术、可燃气体的排放与回收技术等措施对石油储运策略的污染物减排进行优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但建设项目只处于整个决策链(战略、政策、计划、规划、项目)的末端,无法从源头上保护环境.规划环评是战略环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中国2003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环评法对规划环评作了明确规定,标志着中国环评制度的发展完成了向全局性战略环评的转变,对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改进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现行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在指标的选择和可操作性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模糊、污染物排放标准未能得到有效实施、非重点工业排放量取值比例有待调整、污染源调查范围不能与时俱进、环境质量指标体系未纳入环境统计,这些问题需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管理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