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危险品在仓储过程容易发生事故,进行危险品仓储事故致因分析,有利于危险品提高仓储安全管理的针对性,也有利于预防事故发生。将危险品仓储系统风险源划分为三大类并进行识别。基于三类风险源和突变理论,建立了危险品仓储系统状态的燕尾突变模型,应用该模型以天津港“8·12”事故为例,进行事故致因突变分析。最后提出了危险品仓储事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军用危险品储运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将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HACCP)方法的预防性管理思想应用在军用危险品的储运管理中。在对某军用危险品仓库储运作业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各个环节的潜在危害,依据危害对储运安全的影响程度,确定作业中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限值。最后针对各个作业环节的潜在危害和关键点,提出预防危害的措施。基于HACCP方法的军用危险品储运管理体系,实现对储运作业各个环节关键点的有效控制,为部队在该领域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在危险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苑久富  王海燕  何凡 《安防科技》2006,(3):36-38,21
本文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中的预防性管理思想应用在危险品的运输管理中,分析了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关键控制点的确定,确定了临界范围及监控方法,制定了校正措施,建立有效的记录及档案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企业危险品仓储安全风险识别能力,针对危险品特殊属性及其仓储安全管理特点,提出基于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与熵权法(Entropy)的危险品仓储安全评价机制。首先,从人员、管理、物料与设备、环境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改进的FAHP和Entropy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并结合三角模糊数(TRFN)确定模糊关系矩阵;最后,以广东省某危险品物流企业为例,通过模糊评价模型得出最终安全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该企业危险品仓储安全综合评价结果以及人员安全、管理安全、物料与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等4个一级指标评价结果均属于“较安全”水平,其中物料与设备方面评分最高。该安全评价机制基于改进的FAHP-Entropy模型,对比分析指标体系与评价结果,能够实现危险品仓储管理的关键风险因素识别,有助于提高企业危险品仓储管理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天津"8·12"事故发生后,危险品仓储行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也下发了整改通知。时隔一年,危险品仓储行业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规范?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仓储协会危险品仓储分会秘书长柴保身。2015年8月12日,被认为是建国以来仓储行业影响最大的事故——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爆发(以下简称"8·12"事故),导致165人死亡、8人失联,社会公众纷纷问责危险品仓储业。2016年4月22日,江苏省靖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趋于全球一体化,国际贸易呈持续增长的势头,其中危险品的运量也呈直线上升趋势,如何保证危险品运输的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危险品运输事故的特点和危害,从“人—机—环境—管理—时间”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因素,并提出了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关系模型在计算蒸气云爆炸影响范围时假定危害强度瞬间释放的问题,研究了危险品运输车辆危害影响范围。首先,在恐怖袭击条件下,分析了危险品运输车辆危害强度释放特性,提出了"基元风险损失值"概念,并构建了基元风险损失值模型;其次,在假定危害强度随距离和时间匀减速递减前提下,构建了危险品运输车辆危害影响范围模型;最后,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就不同袭击条件对车辆的危害影响范围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仿真结果表明:①危害强度消失系数与危害影响范围呈同向变化关系;②危害强度随距离匀加速递减数值与危害影响范围呈逆向变化关系;③初始爆炸单位经济损失与危害影响范围呈逆向变化关系;④人口密度与危害影响范围呈同向变化关系,死亡半径内人口密度对危害影响范围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上述结果为研究恐怖袭击对危险品运输车辆危害影响范围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危险品工作区域中人体静电隐患的防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危险品工作区域中人体静电防护的必要性,总结了人体静电的起因和危害形式,给出了危险品工作区域中人体静电隐患防护的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9.
常天海  郑艳华  梁添 《安全》2005,26(3):28-30
阐述了危险品工作区域中人体静电防护的必要性,总结了人体静电的起因和危害形式,给出了危险品工作区域中人体静电隐患防护的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危险品道路安全运输路径优化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危险品道路运输量逐年增加,对人类安全健康的危害的风险正在扩大和加深,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极为严重。笔者从人-机-环境角度分析了危险品道路运输系统的组成要素,基于对运输网、运输风险源、后果影响区域3个层次辨识,分析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影响因素,提出危险品道路运输路径优化选择的一般方法;并给出危险品道路运输线风险源的可接受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标准;探讨了危险品运输约束最优化选线模型。路径优化选择可减少运输沿线影响人员风险和事故概率,优化影响人员风险与运输效率冲突问题,为政府监管部门与危险品运输企业提供了安全管理的基本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高规格危险品仓库实际应用为背景,对安防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研究,详细介绍了基于局域网的系统总体方案和温湿度监控系统、集成报警系统等子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结合特殊管理要求对库门出入管理系统进行了创新设计。实际工程应用的结果表明,方案设计可行,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危险化学品仓储管理系统及应用方法。该系统在现有危险化学品仓储管理中引入RFID技术,可以将货物、标签、信息建立唯一的对应关系,将货物以“电子镜像”的方式实时、可靠地映射在管理系统中,彻底改变传统人工管理信息滞后、效率低下、易出差错的现状,实现危险化学品检验、入库、盘点、出库等作业环节的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存储环境监控。本文也给出该系统未来的试点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3.
航空危险品运输作业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危险品的危害特性,运输操作上涉及多环节因素以及航空运输装载的特殊要求,在航空运输作业环节中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危险品航空运输作业进行风险管理。根据人-机-环-管分析方法,从航空危险品运输中的收运、卸载、储存、装载环节进行危险源识别,并构建指标体系。用三角模糊数和ANP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发生的严重度进行分析。对安全影响较大的前几位因素:人员违规,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员工教育、培训,应急预案,防护装置使用率,提出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实施,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对危险品运输环节的设备进行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晰危化品物流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结构属性,提出了 一种层次分析法和DEMATEL法耦合的安全管理能力分析方法。首先,在现有安全管理能 力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考虑涌现性的危化品物流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概念模型并确定危 化品物流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然后针对传统DEMATEL方法的不足,构建 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改进DEMATEL方法;最后,通过问卷调研获取危化品物流运输企业 安全管理能力影响因素重要度判断矩阵,并通过中心度和原因度确定能力要素相互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危化品物流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并构建 其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铁路专用线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分析了铁路专用线危险货物运输特征及影响因素,从“人、机、路、管”角度出发,构建了涵盖资质管理、安全设备设施、运输设备设施、安全管理4个层面的铁路专用线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评价体系。针对指标间存在的冗余性问题,采用基于改进区分矩阵的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对评价体系进行精简,并以成都铁路局某条危险货物专用线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托运人资质、安全监控系统等10项指标为属性约简后的重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危险货物铁路运输安全,基于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管理理论,就危险货物铁路运输提出预警管理方法和建议。首先大量参阅危险货物铁路运输事故案例,结合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构建危险货物铁路运输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然后针对模糊综合评价权重难以确定的问题,为避免权重主观性过强,利用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危险货物铁路运输安全进行评价。结合实例试算,结果表明: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果同原用评价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最后探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定性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体系,虽然在法规体系、培训机制以及管理机构与监察制度方面逐渐完善,但是运输管理手段存在滞后现象。通过对国外现有各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系统研究,并对比我国危险品航空运输现状,分析了各系统存在的功能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我国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综合管理系统,并详细地阐述了系统的功能设计模块及该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加强港口危险货物装卸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危险货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以江苏省危险货物水路运输企业为依托,在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提出港口危险货物装卸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能力影响因素基本模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测安全行为能力影响因素,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最后基于问卷检验结果和基本模型,构建港口危险货物装卸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能力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运用AMOS软件对各影响因素与安全行为能力关系进行路径分析,并得到各影响因素权重。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受人、机、物、环、管单因素耦合风险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各单因素耦合风险折叠突变模型,采用1985—2016年中国发生的铁路危险品运输事故统计数据分析模型,显示出人的单因素耦合风险突变对于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管、机、物、环因素。基于此分别建立了含系统内部风险防御阻尼控制系数和外部影响因素幅值调节系数的杜芬震荡分叉响应方程研究单因素耦合风险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系统内部阻尼不断增强,或是外部影响幅值得到控制,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都将不再产生折叠突变,系统将变得更加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