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境保护》2013,41(9):2
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调查显示,全球每年有13亿吨的食物被浪费。与此同时,全世界1/7的人口仍处于饥饿状态,并且每天有超过20000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饥饿。鉴于这种巨大的不平衡的生活方式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思前,食后,厉行节约",旨在倡导反对粮食浪费,减少耗粮足迹和碳排放,鼓励人们意识到食物的选择对环  相似文献   

2.
董文茂 《环境》2006,(5):14-17
包括中国的3.2亿人口在内,目前世界上有11亿人口无法得到安全饮用水,而在可供水不断减少的同时,全球对水的需求量仍在不断增加.3月22日,在墨西哥闭幕的“世界水资源论坛”上,联合国就此再次发出警告.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段时间来,全球粮食危机以及"疯长"的油价都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政界、农业、贸易、金融等部门的高度紧张,联合国以及各国政府也都对此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那么,作为粮食的主要消费者——人口在这轮粮食危机中到底"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人口是否应该得到控制?最近,笔者对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特别数字     
《环境工作通讯》2011,(11):70-70
我国30余年少生4亿人使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5年 联合国人13基金日前在全球发布2011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称,10月底世界人口达到70亿。国家人口计生委表示,在“世界70亿人口日”到来之际,世界人口平均每年增长约8000万,我国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少生4亿人,使“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5年到来。  相似文献   

5.
据1985年4月联合国本部发表:1985年世界人口48亿,年增长率1.65%,本世纪末人口将达61亿.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当今世界人口的3/4,预测到本世纪末将为世界人口的80%.今年在非洲发生干旱与饥荒,构成今年国际性的问题.非洲人口增长率3%,而粮食增长率为2%.在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关于1985年农业与环境报告中  相似文献   

6.
发展生态农业的问题,不仅是在我国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很重视这个问题,这是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加和食物的组成的改变,人们不得不寻求农业生产永续高产的道路.因为我们食物还得靠绿色工厂给我们生产.而工厂化生产食物那还只是我们的理想.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当世界人口从10亿增加到20亿时经过了100年的时间,从20亿增加到1960年的30亿,经过35年的时间,当30亿增加到40亿只经过14年时间,从40亿增加到今年50亿只经过了13年时间,人口的猛增自然对农业生产带来压力,加上人类食物组成的改变,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人们食肉量每年在增加,肉类的增加需  相似文献   

7.
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人口总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6.67%。亚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平原占总面积的1/4。在地域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中亚、西亚和东南亚。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背着一个沉重的人口包袱,在经济和科技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来发展经济和进行建设的。随着人口持续增长、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产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在今后发展中,仍面临着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 首先,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承受着比任何国家都大的压力。全国人口以每年平均1500——1700万的速度增长,耕地面积却以每年平均30万公顷左右的速度递减。据统计,全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的土壤约50亿吨;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全国有393万公顷的农田、493万公顷的草场受到沙漠化威胁。随着环境问题的恶化,农业生态环境过  相似文献   

9.
《环境》2008,(3):94
水,生命之源。人类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约0.26%;约11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每年有310万人因饮用不浩水患病而死亡。拯救生命之水,就是拯救人类自己。2008年3月22日是第十六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08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涉水卫生”.  相似文献   

10.
粮食主权、粮食政治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那天,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说:"我们的星球有足够的粮食为所有人提供充足的食物,但今晚仍有8.54亿男人、女人和儿童饿着肚子睡觉。"本来可以满足世界食物需求的粮食,到底去了哪里?  相似文献   

11.
若淇 《世界环境》2006,(6):87-87
科学家说。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鱼翅汤的需要。大量的鲨鱼被猎杀。其数量要比原先估计的高出4倍。每年大约有2600万到7300万只被捕杀以满足人们的口福。重量达229万吨。而由各地上报给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鲨鱼捕杀数量每年仅为40万到60万吨。  相似文献   

12.
全世界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而且这些贫穷人口大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目也相当大,仍属于贫困国家。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过多,底子过薄,教育文化科技水平低、资源相对紧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于世界后列。据最新资料统计表明:1991年底我国人口已达11.58亿,并正以每年1700多万人的速度递增。虽  相似文献   

13.
据联合国的一项预测,201 1年下半年全世界人口将达到70亿。届时,地球上会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这么多人吗?17世纪时,没有一个人考虑过对国势进行调查,而当时的荷兰科学家安东尼·范·列文虎克就预测,荷兰有100万人口。他还通过地图计算出人类居住地区面积是荷兰国土的1.3385万倍,并且,列文虎克通过对当时已经处于人口过度密集状态的荷兰分析认为,整个世界如果接近极限,总人口将高达133.85亿。据估计,在列文虎克所处时代,地球上的人口仅有5亿。尽管此前的  相似文献   

14.
对于农药使用问题,其评价不一,有人认为农药使用对增加粮食的产量有很大的作用,有的则认为带来的环境问题确实很严重。我们则认为农药的使用则利大弊小。当然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是化学农药问题。在研究农药问题时得先讨论一下,人口与环境,农业与环境的问题。一、人口与环境人口增长是许多环境问题的根源,因此研究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和增长率对环境的变化及前景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在七十年代末,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减慢了,然而世界人口的总数增加很多。据统计1970年世界人口为36.95亿,1975年为40.67亿;1980年44.32亿;1988年为50亿;  相似文献   

15.
世界人口日     
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89年,在联合国发展规划署理事会在其第89/46号决定中建议国际社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以便把重点放在紧迫性的人口总体发展计划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1990年联合国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资源贫乏,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并且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平衡,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人均的1/4,北京市和河北省人均水资源已低于沙漠国家以色列的人均量.目前,全国年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立方米,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少产粮食700亿~800亿公斤.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我国北方环境资源诸多问题中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解决12.1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合理的保护利用现在的耕地资源。针对我国人口年增1600万,耕地减少600万亩,人需粮食逐年增长的实际,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相当之对策,保持2000年实行5000亿kg粮食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8.
7月2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社论——《如何喂养一个饥饿的世界》,文章称,要在2050年实现为地球上所有人口提供足够的粮食这么一个目标,应该不难。但是要在合理的成本内达成这个目标,就要看我们的研究进展如何了——从高科技含量的种子到低技术的农业实践,无不关键。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西藏自治区的土地、粮食和人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讨论了西藏自治区土地系统、农业发展、人口增长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西藏土地类型复杂多样,极少土地能用于种植业,单位产量亦不高。人均占有粮食不足300kg,若干牧区不足50kg。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这种趋势在今后30年内仍将继续下去。 为了解决土地—粮食—人口三者之间关系的不协调,需采取若干切实措施。文中亦强调人口控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马恒 《环境》2005,(9):2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21世纪,淡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仅次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世界第二大环境问题。联合国有关文件指出:限水资源短缺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目前全球有10亿人未能用上洁净的水,24亿人缺乏充足的用水卫生设施,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到2025年,全球将有35亿人面临水资源短缺,占全球人口的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