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在适当条件下,亚硝酸盐和二级胺、三级胺合成N—亚硝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对动物具有致癌作用。因此对饮用水、地面水、废水中硝酸盐的监测是很有  相似文献   

2.
提锗的工序之一,是用盐酸蒸馏锗精矿。为提高锗的蒸出率和分离砷,常加入氧化剂和硫酸。蒸馏时锗以 GeCl_4形态逸出,经冷凝后得液态 GeCl_4,再进一步加工成锗。蒸出锗后,留在釜中的溶液称为“蒸锗废酸”。此废酸排入澄清池,HCl 在较高的温度和浓度下,弥散入  相似文献   

3.
简介用锌粉处理镉盐稀溶液所得到的新生海绵状镉,可将硝酸根定量还原成亚硝酸根。在有大量氯化铵存在下,可抑制副反应,用氨基苯磺酸—萘乙二胺法测定出生成的亚硝酸根后,即可得到硝酸根的量。仪器 72型分光光度计 pHS—2型酸度计试剂 1)无亚硝酸盐水:同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2)硝酸盐贮备液:准确称取721.8毫克已烘干的无水硝酸钾,用无亚硝酸盐水溶解,并释到100毫升。此溶液浓度为1.00毫升=1.00毫克N.使用时适当稀释配成工作液。  相似文献   

4.
N—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具有强烈致癌特性的化学物质。环境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二级胺与亚硝胺的合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目前人们对于环境中的氮污染予以极大的关注。我们在研究肝癌高发地区——江苏省启东县的自然环境和群众生活习惯时,发  相似文献   

5.
鱼作为人类的食物历史悠久,是各国人民非常喜爱的食物,它的滋味鲜美,营养丰富。鱼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但是,蛋白质和脂肪往往易于被环境中的微生物分解而腐烂变质。因此,为了更好地保存鱼类食物,人们往往用亚硝酸盐等作防腐剂处理鱼制品。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鱼,又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呢?一些料学家的研究报告指出,在用亚硝酸盐处理鱼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钢材酸洗废液的资源化,能够同时回收盐酸和铁盐,提出了加盐蒸馏回收盐酸与蒸馏母液制备聚铁混凝剂两段组合工艺相结合的技术。实验对质量浓度为9.28%的实际盐酸废液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添加盐的种类、盐的投加量和蒸馏量等因素对再生盐酸回收效果和聚铁混凝剂溶液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氯盐可以明显改变氯化氢、水的相对挥发度,当CaCl2投加量为1 mol/L,体积蒸馏量在30%时,为此工艺的最佳条件。在此工艺条件下,再生盐酸质量浓度约22.3%;蒸馏母液制备得到的聚铁混凝剂溶液应用实验表明,对印染废水脱色效果良好。此工艺不仅实现了酸洗废液中残酸和铁离子的资源化利用,而且达到酸洗废液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的发展,氟在环境土壤中的污染日趋严重,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在测定土壤中微量氟的方法中,样品常用硫酸—磷酸介质蒸馏或用碱熔融分解后浸出氟,再用氟试剂比色或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氟。这二种处理样品的方法操作繁琐,所得样品液的体积较大,以  相似文献   

8.
氰化物(总氰)标准样的分析结果往往会明显低于它的实际真值。这除了与在蒸馏过程中有少量的氰化氢挥发有关外,还与蒸馏时取样量的多少(即氰化物含量的高低)有关。通过对一已知浓度的总氰化物标准样的分析,发现氰化物蒸馏时的取样量对其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将同一浓度(1毫升=0.486微克)的总氰化物标准样,分成不同体积,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中的总氰化物蒸馏步骤同时进行蒸馏,然后取馏出液,用“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进行分析,其各自测定结果见表。  相似文献   

9.
用自动分析仪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快速、自动比色法已经发展起来。此法是根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二号橙试剂反应时形成离子对络合物进行连续溶剂萃取的原理而建立起来的。在二号橙中放入甲醇,可以使七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得到好的显色和具有相同的克分子响应值。用改变水相的pH值来测定胺和季胺表面活性剂混合物中的脂肪胺,此法已应用数种商品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结果与二相滴定法所得结果一致。检测极限为1.5μM,容量为每小时10—20个样品,相对准确度好于1.5%。除熟知的头发漂洗、织物软化、洗净剂外,近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品种商品已  相似文献   

10.
以ZSM-5分子筛粉体为原料,成型后负载铜盐和有机胺改性,制备出一种高效脱除氮氧化物的吸附剂。通过改变铜盐、有机胺的含量以及铜盐活化温度使吸附剂的性能得到优化,在实验条件下(NO:初浓度1000mg/m^3,气流2.7L/min)床层对NO2动态吸附的透过时间由改性前的3min提高到90min,并使NO气体的释放得到有效减缓。通过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NO释放时间在负载前后的变化,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分析(FTIR)研究了吸附剂表面铜元素、有机基团等在吸附前后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可能的净化机理。  相似文献   

11.
同分异构体喹啉和异喹啉的缺氧降解性能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同分异构体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喹啉和异喹啉在缺氧条件下的降解情况,发现两者表现出不同的缺氧降解特性。喹啉可以在缺氧条件下得到有效降解,其缺氧降解的最佳碳氮比为8。在最佳碳氮比条件下,喹啉的缺氧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在其降解过程中首先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当硝酸盐氮浓度为零时,亚硝酸盐氮浓度达到最高,此后喹啉的降解主要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并和亚硝酸盐氮同时达到最低浓度。异喹啉对硝酸盐的利用甚微,其降解主要表现为厌氧降解特征,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2.
气相分子仪目前仅应用于测定水质中的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硫化物等,为拓宽应用范围,试用于测定水质中的汞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为0.002ng,能满足环境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3.
水中微量亚硝酸盐和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光度法测定,应用最广的是重氮偶合剂。最早使用的是Griess试剂,近20多年来,国内外大都使用萨尔茨曼标准方法,其他一些偶合试剂也早有过报导。常用的偶合试剂虽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操作简单等优点,但都是毒性大的致癌物,有害于人体健康。近年来,J.Gabbay等人用间苯二酚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的亚硝基产物与氧锆基离子形成苍黄色的螯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夏威夷天然能源研究所科学家发明食物废料制作聚合物的新工艺。他们将食物废料用水稀释,并粉碎成浆质,保存在密闭的高温容器里,经过一定时间,浆质中的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并分解容器中的有机物,释放出大量的有机酸将有机酸与浆质分离,移入专门的容器里。这种特殊的容器使有机酸溢出,而将化合物留在微生物的容器里,由微生物将其消化,并合成更大的聚合物分子,获得的聚合物为β羟基丁酸盐。每100kg有机浆质可得20—25kg的聚合物,可用于可降解的清洁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器具、药物胶囊等。  相似文献   

15.
以ZSM-5分子筛粉体为原料,成型后负载铜盐和有机胺改性,制备出一种高效脱除氮氧化物的吸附剂。通过改变铜盐、有机胺的含量以及铜盐活化温度使吸附剂的性能得到优化,在实验条件下(NO2初浓度1 000 mg/m3,气流2.7 L/min)床层对NO2动态吸附的透过时间由改性前的3 min提高到90 min,并使NO气体的释放得到有效减缓。通过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NO释放时间在负载前后的变化,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分析(FTIR)研究了吸附剂表面铜元素、有机基团等在吸附前后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可能的净化机理。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从水产养殖环境中分离出39株反硝化细菌,并从中筛选出具有较强反硝化能力的菌株DB-33,对其脱氮能力测定的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亚硝酸盐氮浓度高达54.16mg/L,硝酸盐氮浓度高达306.91mg/L时,DB-33菌株对其去除率均达99%以上,且在去除过程中氨氮不累积;在模拟养殖水体中,DB-33可将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分别在24h和第3天彻底去除,对氨氮48h的去除率也可达51.52%。通过形态学特性和生理生化分析以及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DB-33初步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  相似文献   

17.
为维持短程硝化稳定,保证亚硝酸盐高效积累,需要对污水处理系统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性质进行深入了解。分别对Nitrospira以及Nitrobacter的动力学参数,以及在活性污泥系统、生物膜系统、颗粒污泥系统中2菌属特性进行比较。经分析后认为,Nitrospira相对于Nitrobacter比增长速率较低,对O_2,NO_2~-底物亲和性较好,适宜生长于低浓度环境中,是A~2/O、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中的主要NOB菌属;Nitrobacter则适宜在高浓度环境中生长。在颗粒污泥系统中,NOB主要处于污泥内部,由于缺乏O_2,NO_2~-更容易被淘汰出反应器。通过对比短程硝化主要控制参数,认为NOB的抑制策略包括: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维持合理的污泥龄(SRT)以及游离氨(FA)浓度;在生物膜系统中对溶解氧(DO)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进行联合控制;在颗粒污泥系统中维持适量剩余NH_4~+-N,并淘洗出掺杂其中的絮状污泥。此外,利用"饱食饥饿"效应间歇曝气并维持较低的曝停比同样有利于阻止亚硝酸盐被NOB进一步氧化,保证短程硝化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固定化氧化还原介体加速亚硝酸盐生物反硝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利用循环伏安法所制备的固定化氧化还原介体(AQS/PPy/ACF)加速亚硝酸盐生物反硝化的特性,及其降解过程中pH和氧化还原电位(ORP)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AQS/PPy/ACF可显著地加速亚硝酸盐的生物降解;在不考虑各因子间交互作用的条件下,AQS/PPy/ACF加速亚硝酸盐降解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5℃,pH=8和碳氮比为6;AQS/PPy/ACF加速亚硝酸盐生物反硝化过程中pH的变化趋势与传统的亚硝酸盐生物反硝化过程中pH的变化趋势相似;AQS/PPy/ACF的加入可使亚硝酸盐生物反硝化过程中的ORP降低约45 mV;AQS/PPy/ACF具有较好的催化稳定性。本研究可为亚硝酸盐的生物降解提供新的技术途径,并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简介原子吸收法测定锰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除硅外几乎不存在干扰元素。样品经分解后可直接喷入火焰中进行测定。用于水、土、粮和生物样品分析均可获得满意的结果。Ⅰ水中锰的测定根据水样中锰的含量不同,可采用直接测定和富集测定两种。原子吸收直接测定的灵敏度是100微克/升,如低于此含量可采用蒸发式或TTA—MIBK萃取法富集后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20.
简介在pH2.0—2.5时,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形成的重氮盐与N-(1-萘)乙二胺(盐酸盐)偶联生成红色染料,在543毫微米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可用于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如用绿色滤光片和5厘米光程的比色槽,可测量5~50微米/升氮。用1厘米比色槽时,高至180微米/升氮尚遵循比尔定律。用奈氏比色管目视比色,检出限可达1微克/升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