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药食兼用的真菌 ,在我国与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传统补品 ,驰名中外。据《中药大辞典》记载 ,冬虫草具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之功效。冬虫夏草是虫草菌寄生在虫草蝙蝠幼虫体上的虫菌复合体 ,产地极为特殊 ,自然生长在海拔 3 5 0 0~ 470 0m的高寒草甸地带 ,产区日平均气温为 0℃~ 2 3℃ ,地表以下 2 0cm土层深处温度为 0℃~ 7.5℃ ,空气相对湿度 5 0 %~ 70 % ,土壤湿度 40 %~ 60 %。蝙蝠蛾幼虫生活在 5~ 2 5cm的土层中 ,以珠芽蓼的块根为主要食物。我国冬虫夏草的自然产地有青海、四川、云南、甘肃…  相似文献   

2.
虫草菌丝 :大量的研究表明 ,利用深层发酵生产的虫草菌菌丝与天然冬虫夏草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而毒性比天然者小 ,为用菌丝代替冬虫夏草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 ,浙江、湖南几个厂家利用菌丝开发的金水宝胶囊、宁心宝胶囊等药物 ,经销国内外 ,深受人们喜爱。纯草 :纯草是指冬虫夏草的“草” ,即子实体或子座。据研究 ,纯草与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相同 ,药效成分虫草素、虫草多糖、甾醇等含量优于天然虫草 ,毒性小。目前培育纯草有多种配方 :一种是含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 ,采用瓶栽培养 ,接种虫草菌后 ,培育 6个月 ,便可长出子…  相似文献   

3.
凌宁 《绿叶》2015,(3):78-83
冬虫夏草产自青藏高原,为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药用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但冬虫夏草仅在高寒条件下繁衍,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随着全球工业化的推进和自然气候的变迁,气温升高,加上干旱化等因素,促使雪线上抬,造成冬虫夏草生存区域正在逐渐缩小。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冬虫夏草遭到过度采挖,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这种珍贵药材的分布范围和发生数量已经出现明显的萎缩趋势。长此下去,冬虫夏草这一对人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物种资源势必将更加贫乏,甚至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保护和合理利用冬虫夏草资源,寻求通过人为干预促进其生存繁衍的新途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保健与药用的需求,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中国农业大学田向荣博士,以一个科学家的良知和坚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发明了"冬虫夏草菌的一种仿生学培养方法",这一重大成果的产业化,不仅能生产出让老百姓都吃得起冬虫夏草,更有利于保护天然冬虫夏草物种延续,有利于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也必将成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青海湖地区是我国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现有种子植物52科,174属,445种,其中裸子植物仅有3属6种。植被分布类型主要有温性草原、小半灌木荒漠、高寒灌丛、高寒草甸4大类。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以脊椎动物而言,已经记录到243种,代表了青藏高原湖盆类群的动物学全貌。其中,鱼类1目,2科,3属,8种;两栖类1目,2科,2属,2种;爬行类2目,3科,3属,3种;哺乳类6目,12科,31属,41种;鸟类14目,33科,102属,189种。根据对青海湖地区的调查,分析了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提出了重点物种的保护、控制放牧强度、明确生态功能区划、形成生态旅游趋势以及立法保护及环保宣传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药用真菌潜力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用菌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约有十几种 ,其中主要有灵芝、猴头、银耳、茯苓、猪苓、麦角菌、亮菌、蜜环菌、竹红菌、雷丸、马勃、冬虫夏草等。据测定 ,药用菌可产生多糖、多肽、生物碱、萜类化合物、酶、核酸、氨基酸、维生素以及植物激素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 ,这些物质对人的心血管、肝脏、神经、消化系统的多种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随着药用菌的药理、药用成分逐步被揭示 ,使得药用菌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医药、食品行业。药用真菌潜力大@龚发  相似文献   

6.
虫草价狂奔 滥挖势难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年复一年涌向青藏高原采挖虫草的大军,青海省社科院多年研究生态问题的副研究员马生林最近表示,年年如此采挖虫草,对生态的破坏性非常大。青海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的生态直接关系着我国整体生态环境。如果源头上的草原持续破坏而退化,生态恶化、源头断流将不可避免。虫草在中国青藏高原及周围地区都有分布,尤其西藏和青海产量最多,质量最好。由于西藏交通不便,青海成了挖虫草的“灾区”,而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地区被称为“三江源”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因为出产的虫草最好则成了“重灾区”。据了解,市场和价格因素…  相似文献   

7.
四川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水热资源充足,植被类型各异,药用真菌种类繁多,蕴藏量较大。如虫草、银耳、松茸、猴头、灵芝、木耳等20余种真菌,畅销国内外,并享有较高盛誉。作者自1985年以来,对我省甘孜、凉山,达县、涪陵及重庆等10多个地(州)、市,50多个县的药用真菌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及标本采集,并查阅了四川中草药资源普查时保  相似文献   

8.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为葫芦科绞股蓝属、绞股蓝亚属,攀援草本植物。据统计全世界共有13种,我国有11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南各省。国内外(特别是日本)对绞股蓝的药理、化学结构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证明绞股蓝中含大量的绞股蓝皂戒,这些皂甙不但具有高效低毒的抗癌活性,而且有多种药理作用,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9.
“新风险投资”项目是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可持续发展企业计划(SEP)的一个重要项目,由世界资源所和花旗集团基金会倡导发起,于三年前来到我国,由世界资源研究所与国内的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共同运作,一直努力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可再生能源、生物多样性等业务领域获得全面咨询服务和融资机会。“新风险投资”项目中国投资论坛也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在它的号召下,诸多民营中小型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并且日益壮大。今年,“新风险投资”项目第三届中国投资论坛即将于2005年11月11日在上海举行。  相似文献   

10.
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Dc.ex Fr)R.maire]是一种重要的野生食用菌,在欧、美、日本以及我国东北地区都十分著名,被视为野生食用菌中之佳品。该菌主要生长在阔叶树腐术上,间或亦有寄生。目前,国外尚未见栽培报道,国内曾有人做过栽培试验,但未作大面积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1.
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菌肉肥厚,菌柄嫩脆、鲜香可口,属木生型真菌。其生态因子间单,易于人工模拟,能在短期内驯化成功,是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食用菌。目前,已将野生柱状田头菇驯化为大规模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生产新技术——液体深层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的人工培养自古以来都是采用固体栽培获得子实体。50年代Szuecs J用大型发酵罐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羊肚菌的菌丝体获得成功。自此以后液体发酵的食用菌产品不断问世。60年代末,我国应用于临床的灵芝糖浆,就是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方法的首例。至今,我国已报导液体深层发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活体宿主植物盆栽法,以玉米(Zea mays)、高粱(Sorghum bicolor)和紫云英(Astragalus siniucus)为宿主植物,研究了3种宿主植物对8属22种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寄主植物都能与丛枝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关系,但不同宿主植物对丛枝菌根真菌富集培养产孢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应根据不同丛枝菌根真菌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高亲和性的宿主植物作为其孢子扩繁的良好载体植物。  相似文献   

14.
生物法处理废(污)水,是利用微生物来除去和分解废(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一种方法。生物法处理效果好,运转费用低,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城市用来处理废(污)水的主要方法。生物法(好气性处理)以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塔式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为主。我国从70年代初开始研究生物转盘以来,已在化工、印染、皮革等工厂先后采用,取得较好效果。西宁海华啤酒厂采用生物膜转盘处理生产、生活中的废(污)水,是我省首例。由于这里气压低,温差大,缺氧等因素给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必需在室内采取保温设施。现已取得很好的效果,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藏羚羊     
藏羚羊(Pantholopshodgsoni)属牛科、藏羚属,别名:藏羚、长角羊、羚羊,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种群数量约在7~10万只。藏羚羊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严禁进行贸易活动的濒危动物。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保产业》2014,(8):70-71
正由湖南泰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高效微生物秸秆腐熟剂技术,适用于传统种植业废弃物的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利用可溶性秸秆腐熟剂处理秸秆的生物处理技术,以秸秆生物发酵替代部分化肥,以拮抗菌代替部分农药,腐熟剂内含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米曲霉、放线菌、生物酶、纤维分解菌、半纤维素分解菌、木质素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氨、硫化氢分解菌等多种活性菌,能快速分解农业秸秆中所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将秸秆堆料中  相似文献   

17.
为对比勿色杆属菌种(Achromobater sp)SLTHX114株和黄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avescens)SLTHX214株对原油降解特征的差异性,在40℃恒温有氧实验室条件下,使用两株原油降解菌对塔里木油田原油进行了生物降解模拟实验,分析了生物降解气组分、生物降解原油的族组分及生物标志化合物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革兰氏阴性SLTHX214株对原油降解能力强于革兰氏阳性SLTHX114株,SLTHX114株对原油中的饱和烃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而SLTHX214株更倾向于降解原油中的芳烃。对土壤石油污染修复和菌种选择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火棘属(pyracantha Roem.)为蔷薇科、苹果亚科的常绿灌木,产于亚洲东部至欧洲南部。我国从台湾到西藏均有,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南各省,北方较少。火棘属共有10种,我国已发现7种,其中分布最广泛的是火棘(Pyracantha fortunana)。此外,还有全缘火棘(P.atalantioides),以及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保产业》2000,(4):46-47
城市污水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TheHydrolysis -AerobicBiologicalTreatmentProcessforUrbanWasteWater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开发、北京市环保局推荐的城市污水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适用于各类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多种工业污水处理厂。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该工艺中的水解池是一种新型厌氧反应器 ,利用水解产酸菌可以迅速降解水中有机物 ,形成以水解产酸菌为主的厌氧上流式污泥床 ,由于水解池集生物降解、物理沉降和吸附为一体 ,在与初沉池停留时间相近…  相似文献   

20.
《青海环境》2003,13(2)
前不久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河卡镇青藏高原有机 (天然 )畜产品生产批发基地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审查 ,其养殖基地和中藏药材基地取得有机农场证书 ,粮油生产基地取得有机农场转换证书。取得有机认证的产品有牦牛2 5 2 3 3头、羊 1 5 786 7只 ,冬虫夏草、雪莲、大黄等中藏药材 1 0 1 .75t;取得有机农场转换认证的产品有油菜1 3 0 8hm2 、青稞 1 94.5hm2 、青燕麦 72 0hm2 。至此 ,全国最大 (草场面积 1 9.7万hm2 )、青藏高原首家有机畜产品生产批发基地在青海省诞生。这对提高青海省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满足入世后国际社会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