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黄河中上游等6个流域,涉及16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约155.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6%.2005年流域总人口约4.6亿,约占全国的35%;GDP约6.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34%.废水排放量约147.8亿吨,约占全国的33%:COD排放量438.7万吨,约占全国的31%.总体来看,推进这6个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对全国的水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地利用变化是造成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运用相关统计数据,测算并分析了湖南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及时空差异.结果表明,2003-2009年,湖南省净碳排放量呈增加趋势,年均增加478.15万t,而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却呈下降趋势,且与人均GDP呈现出倒U型曲线关系,曲线拐点在人均GDP达到0.97~1.00万元·人-1附近.同期,湖南省建设用地和耕地成为主要的碳源,其中,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年均增加约483.19万t,对净碳排放量的年均贡献率超过84%;林地为主要碳汇,其碳汇量年均可达769.67万t.2009年,湖南省净碳排放量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上呈现从东到西、从北到南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中,娄底、岳阳、湘潭与郴州4市属于高排放-低效率(HE-LE)类型;永州、怀化、吉首与张家界4市属于低排放-高效率(LE-HE)类型;邵阳、长沙、常德、株洲、衡阳与益阳6市属于中排放-中效率(ME-ME)类型.  相似文献   

3.
李惠娟  周德群  魏永杰 《环境科学》2018,39(8):3467-3475
开展大样本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人群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研究,对于推进空气污染的防控与区域合作治理、公众健康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62个环保重点监测城市为样本,运用环境健康风险与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对2015年PM_(2.5)污染引发的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M_(2.5)污染造成约12.51万人早逝[95%CI(置信区间):3.33~20.59万人]及1 009.59万人次患病、门诊和住院(95%CI:470.38~1 501.93万人次),占这些城市市区总人口的3.53%(95%CI:1.64%~5.26%).造成经济损失5 705.57亿元(95%CI:1 930.82~8 742.14亿元),占这些城市GDP总和的1.53%(95%CI:0.52%~2.35%),人均经济损失1 970元(95%CI:667~3 018元).四大城市群中,京津冀在健康风险、健康经济损失及其占GDP比重、人均损失方面均高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东北.三大经济区中,东部的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高于中部与西部,三地的人均经济损失差别不大.南北方的经济损失相差很小,但北方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与人均损失均远高于南方.保定、郑州、济南、北京等市PM_(2.5)浓度很高,健康风险与经济损失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4.
同一条湘江,同一个梦想。到2010年,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将力争3市人均GDP达到3.2万元,成为中西部有重要影响的城市群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增长极。到2020年,要建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空间布局合理、城市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化的城市群,3市人均GDP将达到8万元,3市核心群人口达到1000万,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群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西辽河作为辽河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广大,其水质对流域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早期因不注重环境保护,西辽河水质严重恶化,经过多年的防治工作,西辽河水质有所好转。通过对西辽河主要断面多年监测数据的研究,分析了西辽河主要干、支流水质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5年,西辽河属轻度污染水平;"十二五"期间,受面源污染物影响,苏家堡和马家铺两个断面水质波动较大,其他断面水质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6.
《环境工作通讯》2011,(7):61-62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而得名,距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2001年撤县设区,现辖11个镇、3个街道,总面积约7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0万人,是扬州市区域面积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区。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选择了江苏3个典型的经济发展区域,就区域GDP与污水排放的关系,动态分析区域的水环境保护成效.苏州市经济发达、外资比重高,2005年人均GDP5.38万元,GDP与污水排放关系呈线性增长;南京市经济较为发达、国有大中型企业比重高,2005年人均GDP3.71万元,GDP与污水排放关系呈线性降低;徐州市经济相对欠发达、以煤炭重工业为主,2005年人均GDP1.32万元,GDP与污水排放关系呈波动状.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和污水排放特点,苏州市水环境保护重点应同时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南京市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徐州市主要应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浓度,使各区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叶堤 《装备环境工程》2007,4(1):21-24,66
简要介绍了材料大气腐蚀经济损失的估算方法,并以2002年为基准年,选择了重庆市主城中心的6个功能区作为代表性区域,运用腐蚀破坏剂量响应函数和使用寿命计算公式对锌材料的腐蚀经济损失进行了定量估算.结果表明,由大气污染腐蚀破坏锌材料造成的年直接经济损失约为4061.7万元,约为同期GDP的0.1%.其中,干沉降对经济损失总量的贡献率在71%~99%之间,均值为92%.  相似文献   

9.
文中利用市及旗县区监测站近几年监测数据对西辽河上游的污染程序进行了讨论 ,并进行了趋势分析 ,提出污染防治对策 ,旨在为辽河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以200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环境和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三次曲线拟合了各地区人均污染物指标与人均GDP的相关性,同时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不同省(市、自治区)按人均污染物指标和人均GDP的相关性分为5类,并通过计算各类别相关指标的空间自相关系数,揭示了不同类别中各省(市、自治区)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我国没有出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经济越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越严重;在人均污染物指标和人均GDP的空间关系上,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为正相关,广大中西部地区为随机分布,少数经济落后地区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西辽河流域生态安全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王耕  吴伟 《环境科学》2005,26(5):28-28-33
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具有空间特性、非线性和随机性,研究过程中必须处理大量的空间信息,而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管理正是GIS的优势,它使各环境要素的分布态势及彼此之间的拓扑关系一目了然,并且图文并茂地展示全流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在充分研究西辽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GIS的西辽河生态安全空间差异的评价方法.①拟定“压力-状态-响应”(P-S-R)指标体系,实地调查并收集资料;②数字化流域,运用模糊AHP和综合比较法赋权并量化计算;③建立西辽河流域生态安全指数GRID数据库,通过GIS的空间Interpolate运算和Assembly分析,阐述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一、"十一五"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完成情况"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5年来能耗年均增长10.8%,同期GDP年均增长16.1%,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节能降耗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GDP能耗大幅下降.全市单位GDP能耗2006年下降3.98%,2007年下降4.9%,2008年下降6.85%,2009年下降6.03%,"十一五"前四年累计下降20.07%,下降率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二位.  相似文献   

13.
舒俭民 《环境保护》2006,(20):35-38
渤海是我国近封闭内海,在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区域,自北向南分布有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2005年三省-市总人口21 363万人,GDP 40 254亿元,分别占全国人口和GDP的16%和22%,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环渤海地区及入海河流上游流域地区经济、人口的迅速增长,渤海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14.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国土面积为551208(公里)~2,设22个行政大区,95个内陆省和5个海外省,3万多个市镇。截至1990年元月1日,法国人口为5600万,森林覆盖率为国土总面积的27.6%,草地为26.6%,耕地为32.6%,城市交通等占地5%,河流总长度约27.5万公里,湖泊水面约21万公顷;全国共有7  相似文献   

15.
当前以GDP增长为主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激励不足,导致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绩效不理想.在参考资源、环境和经济综合评价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GDP与污染物排放关联分析的方法,构建了PEI(pollution&economy index,污染与经济指标),从环境代价和经济效益两个维度评价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以2007—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GDP和污染物排放当量(CODCr、氨氮、SO2、NOx),对我国30个省(市)区的环境与经济绩效(不含港澳台及西藏自治区的数据,下同)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5年全国平均GDP与平均污染物排放当量的比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3.66%,我国的总体环境与经济效益有所改善.从PEI全国排名来看,PEI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区数量有所增加(由原来的9个增至12个).2015年PEI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北京、上海和天津,而排名落后的3个省区依次为宁夏、新疆和甘肃.研究显示,PEI模型计算简单,可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省(市)区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对优化现有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宁耘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168-170
利用广西沿海三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1996年-2008年的生产总值(GDP)和入海污染物监测、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广西沿海三市13年来GDP和入海污染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1996年到2008年广西沿海三市GDP增长明显,入海污染物虽有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小于GDP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7.
新闻速递     
全国推进绿色GDP考核环境指标与政绩挂钩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切莫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市、自治区着手建设绿色GDP评价体系,建立绿色GDP考核办法。绿色GDP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以来,国家非常重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并将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黄河中上游、太湖、巢湖、滇池、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丹江口库区及上游10个流域划定为重点流域。2010年,重点流域总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7.9%,GDP总量占全国的52.3%,人均GDP为2.7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点流域未来仍有发展经济的压力,其水污染防治任务依然十分严峻。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是实现污染减排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08,(4):58-59
2007年,在GDP增长14.5%的情况下,全省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江河和珠三角河网干流水道水质优良,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除广州、深圳外,其余19个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完全达标.近岸海域水质大部分满足功能区要求.所有地级以上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降水质量稳定,但酸雨污染仍然严重.城市声环境、全省辐射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收集各类S/IVOCs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选取合适的排放因子和估算方法,建立了2019年江苏省半/中等挥发性有机物(S/IVOCs)排放清单,分析了江苏省各地市以及各排放源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019年江苏省排放S/IVOCs约637.31 Gg,其中工业源排放最多,占比达到63.42%,其次为道路移动源(22.23%),非道路移动源占比最少(0.06%).江苏省13地市中,苏州市S/IVOCs排放量最高(161.86 Gg),占江苏省S/IVOCs排放总量的25.40%;单位面积排放强度苏州市最高(18.70 t·km-2),而单位GDP排放强度连云港市最高(22.45 t·亿元-1).江苏南部S/IVOCs的排放量较中部和北部地区高,各地市S/IVOCs总排放量、单位面积排放强度和单位GDP排放强度相差均较大.全省S/IVOCs排放量的不确定范围在-88.46%~224.38%,其中生物质燃烧源的不确定范围最大,为-96.40%~277.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