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庆大气气溶胶污染现状与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近几年重庆市大气气溶胶污染的监测及几种监测方法的比较,介绍了重庆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现状,推导了TSP手工与自动采样之间、PM10和地面站β躬一法测定之间PM10和PM2.5之间大气浓度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气臭氧本底监测及其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深  乔冰 《交通环保》1998,19(1):14-19
介绍了采用IDS法监测大气臭氧本底的优点及其应用实测中的质量控制环节.结合实际环境评价项目总结了大气本底监测结果的主要用途及其应用方法;就真实监测数据及其成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加强项目建设区大气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大气环境监测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性大气监测全过程质控方法,以及优化区域大气监测方案的对策措施,对提升大气监测质量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大气环境监测发展方向为依据,以强化环境监测管理为目的,提出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的设想,重点是在扩充和完善现有大气自动监测基础上,大力发展污染源的专项自动监测,通过建立大气质量的预测预报系统,建立一套环境监测与监督管理同步进行的机制,充分发挥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5.
温惠清 《交通环保》1995,16(5):14-18,28
本文应用环境监测数理统计方法,对秦皇岛港多年的大气监测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搞清了港区主要污染物的浓度、种类、污染程及变化趋势,找出了影响港区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素,从而对秦皇岛大气环境质量做出现状分析和综合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李峰  张辉  杨乃增  于涛 《环境工程》2000,18(1):48-49
提出了运用特征分析方法优化大气监测布点,并介绍了该方法的MATLAB语言实现过程。应用于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的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监测优化布点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充分利用青岛市大气自动连续监测数据,应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对空气常规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与监测结果精度的关系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回答了我国环保界当前急待解决的大气环境监测频率优化问题,确定了例行监测的最佳监测频率与监测时间,对我国大气例行监测工作有重大指标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核探针研究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指纹数据库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基于核探针研究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脂纹数据库研制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指纹数据库的设计思想与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实现以及实验方法。同时该数据库被应用于上海市大气气溶胶环境监测当中,结果表明:该数据库不但能够快速的提供来自不同污染源颗粒物的信息,而且还可以追踪解析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其贡献率,为大气环境监测提供实时监测服务。  相似文献   

9.
大气监测中检出限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东兵 《福建环境》1997,14(1):28-28
介绍了一种分析方法检出限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大气监测中检出限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发展趋势不容乐观,需要全面提高大气污染的治理。文中通过对大气污染源的分析和概述,介绍了监测大气污染源的方法,提出了做好大气污染的监测要求,并对环境治理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养鸭场对环境影响的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用卫生学现场观察测量等方法,对滇池周边养鸭场周围大气及纳污水体滇池进行调查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养鸭场周边受污染的空气环境质量和滇池水质进行环境健康评价,表明养鸭场对周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程度的范围,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养鸭场污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气环境与人们的生命健康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国民经济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对大气环境监测十分必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大气环境监测应用,结合大气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环境监测的布点方法,旨在加强大气环境监测,了解大气污染源种类和分布变化规律,从而对大气污染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3.
物元分析法在大气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物元分析法在大气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获得了符合实际情况的优选闰,证明该法简便实用。为学趺同监测部门科学合理地设置大气监测点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监测分析大气有机污染物的气相色谱柱闫吉昌,张兰英,尚庆坤,马秀荣大气中有毒的有机污染物排放占很大比重,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它们是致癌的主要因素,因此监测分析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已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气相色谱法是分析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我国已在1...  相似文献   

15.
SANOA长光程差分吸收光谱监测系统,适用于空气自动监测子站SO2、NO2的测量。该监测系统,连续性好,稳定性高,操作简便,但由于系统有一段开放的光程,始终包含大气的背景值,给校正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实验比对,论述了大气背景值对校正结果的影响,讨论了影响大气背景值的两种因素,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并论证了改进后校正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暴露评价的概念及大气污染物暴露评价常用的方法,包括模型评价法(土地利用回归模型、大气扩散模型、插值模型和邻近性模型)、污染物监测法(个体暴露水平监测、微环境监测结合时间-活动模式、固定监测站监测法)、生物标志检测法等,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指出了中国目前大气污染物暴露评价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的物元分析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物元分析法对大气监测优化布点进行了研究。通过实测证明了该方法具有简便、实用、准确的特点。为监测部门科学合理地设置大气监测点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大气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化研究的特点,内容,样品采集方法和保存条件,样品预处理方法和测定条件,干扰检验,方法的基本特征参数第一轮测定,实际样品的测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大气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空气和废气的监测分析方法》为基础,用甲醛吸收液按两本书中的方法分别进行试验,对它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两种吸收液测定大气中SO2的方法间的同一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20.
蔡忠灿 《福建环境》1998,15(4):13-13
该文通过三年来大气监测结果的分析与比较,讨论了大气优化点位的代表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