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津 《环境》2009,(9):36-37
自从去年9月来德国至今已近一年,但作为环境教育科班出身的我,着实感到来到德国无用武之地。仅仅是他们的垃圾分类,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让我叹为观止的同时,也颇让我费了番周章,花了不少时间才学会了如何在德国扔垃圾。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每逢环境卫生大检查前,总是通知大家大搞清洁卫生。新加坡则相反,在检查卫生之前停止打扫一天。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暴露出一些问题,以利改进。比如,有些人在影剧院内丢果皮纸屑;有的人趁黑夜把垃圾扔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育者,我认为教给学生知识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人这一辈子最该感谢的其实是我们的父母。可是因为父母太爱我们了,也就多了几分唠叨,我们也就多了几分反感。于是,指导孩子和父母处理好亲子关系就成了教育者刻不容缓且必须去做的工作。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有希望。  相似文献   

4.
声音     
《环境》2008,(7)
“现在六七千座水库都集中在四川西部,这样下去受得了不?”“这时候给菜浇水,一浇一个死。”“不怕,环保局对每家还要收环保费。”“等这些塑料袋用完了,怎么扔垃圾还真麻烦。”“中国已由过去的‘沙进人退’转变为‘人进沙退’”。  相似文献   

5.
学学德国人怎样扔垃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扔垃圾居然是很多留学生到德国的第一堂必修课:垃圾在德国被细分成十几种玻璃瓶和塑料瓶盖要分开扔.用过的餐巾纸.上过涂料的纸与报纸杂志不能放在一块……一旦扔错.被罚款的麻烦就来了。  相似文献   

6.
环保意识:从低音到高音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歌曲<小草>里的这句开场白,可谓起家之年山西环境保护的真实写照. 打开尘封的记忆,眼前往事历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山西人,一穷二白,大多数人不知环境保护为何物,一部分人虽然知道有环保这个事,但认为那就是打扫卫生、处置垃圾.  相似文献   

7.
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常去教授们家里做客。也许是女人的 缘故,我对他们的厨房特别感兴趣,我印 象最深刻的,就是被称为“Three bin” 的分类垃圾袋:一个装废纸,一个装塑 料、易拉罐和玻璃瓶等,还有一个装生活 垃圾。社区的清洁工人在每周不同日子 的固定时间来把这些分类后的垃圾袋分 别集中在一起,然后送到专门的再生员 工厂用工。 这些“洋人”们怎么越富裕反倒赵 珍惜不起眼的垃圾来了呢?这是因为他 们曾走过一段长长的弯路,饱受过垃圾 围城之苦。以前他们并不知道垃圾分类, 所有的垃圾都塞在一块儿,然后送去填 埋…  相似文献   

8.
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制度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制度。垃圾填埋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情况是环保部门对改项目运行后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依据。根据垃圾填埋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规范要求和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竣工项目环境保护验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就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9.
《环境》2001,(5)
我曾看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个电视节目,看过后的感觉是触目惊心,心急如焚。大家都知道国家需要发展,环境需要保护这个道理。但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冲突时,被牺牲的常常是环境。正因为这样,多少绿洲变成了沙漠,多少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8,(12)
正"同学们,从这幅图片上我们看到了什么?""随地乱扔垃圾,污染环境。""是的。多么美好的环境,就这样被破坏了,多可惜。清洁工人打扫也很辛苦。所以大家以后外出旅游,一定不能做这种事。回去也要告诉爸爸妈妈,以后外出旅游要把垃圾收拾好。"11月25日,在揭阳市惠来县靖海镇资深村资深学校,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兴趣。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宣教处联合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在此举办环保宣教进校园活动,广东省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2014,(6):10-14
正吴晓青:今天记者会的主题是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的梦,而对我们环境保护工作者来说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们愿意就大家关心的,包括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新华社记者:今年京津冀雾霾的成因究竟是什么?我们是不是要等到中科院投资5个亿的烟雾箱子建成了、运行了我们才能知道。接下来环  相似文献   

12.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许多欧洲城市就开始改变他们处理垃圾的方式。瑞典人普遍反对垃圾填埋,因为它低效、危险又占地。而且政府还通过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因此,在从垃圾中获取能源方面,瑞典走在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3.
<正>"教书不当班主任,是教师的遗憾。""没有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他的教育生活就是不完整的。"稍微懂点教育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说法。从一踏上三尺讲台,我就从事班主任工作,从中也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劳苦,但同时我又更加难以忘怀的,是成功的喜悦以及甘为人师的幸福。今天,我结合二十年来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我觉得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学会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相似文献   

14.
环保事业的开端是不容忘却的一段历史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那是现在的80后、90后都不知道的一段历史,历史不应该忘记.周总理当时成立了一个16人组成的国务院计划起草小组,我是其中一员,分管化工、石油、燃料等方面的工作.总理给我们交代工作时经常提到环境保护这件事儿,但是谁都无法回答,因为谁都不知道环境保护是什么东西.那时候我们还是年轻人,经常想"总理这是问的什么问题?"当时我们所有人都认为这就是环境卫生、打扫垃圾啦,大概就是这样.但是总理把这事情提得很高,李先念同志是我们这个组的组长,他说总理提到好多次了,咱们这16个人当中得出个人管管这件事儿.当时我们这16个人当中没有跟它沾边的,能沾点小边儿的可能就是我了.  相似文献   

15.
我本身并不是学环境保护,而是搞免疫的。免疫是研究人怎么能长寿,怎么能返老还童,怎么能防治疾病。今天提倡环保,目的还是让我们活得健康,活得长寿。健康长寿的四个条件现在我们的餐桌上鸡鸭鱼肉,什么都有。我们的生活好了,社会进步了,但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还没有控制,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肝病。而且当前又添了一个环境污染病,以及很多莫名其妙的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最近又有16种传染病发生,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人的健康长寿有四个条件: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和平和的心情。说的简单,…  相似文献   

16.
垃圾不见了     
吴建娟 《环境导报》2003,(14):38-38
活动目标了解垃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初步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活动准备图片,投影仪,实验演示实物(存放几天的垃圾),水(干净的水和被污染的脏水)。活动过程1、情景表演请一位小朋友表演随便扔垃圾的情景。老师:小朋友你们看他做了什么呀,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呢,为什么?2、引导幼儿了解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危害出示垃圾污染严重的照片老师:照片上是什么呀?看到这些照片,你们高不高兴,为什么?这些垃圾如果一直放在这里会怎么样啊?幼儿:如果下了雨会烂掉,烂掉以后就会有很脏很难闻的气味,污染了空…  相似文献   

17.
刘东杰 《福建环境》1995,12(2):28-29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使他们从小就受到环境科学知识教育,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希望所在。本文就青少年的环境意义现状,抗好青少年环境教育的措施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IMO实施加勒比海域船舶生活垃圾清洁计划为了强化加勒比海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协调下,最近,由世界银行全球环境部出资550万美元,用来处理船舶生活垃圾。该计划的目的是以加勒比海域作为船舶环境保护示范区,促进MARPOL73/78公...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德德玛的。虽然我不知道德德玛“出道”于何年何月,但我第一次知道德德玛这个人,大约是在1979年,那是因为广播电台常常播放德德玛演唱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缘故。因为喜爱这首曲调悠扬的蒙古族歌曲.顺便也就记住了这位嗓音浑厚的蒙古族歌手。但她当时在我心中的地位,怎么也不能与异军突起的港台歌星、流行歌手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20.
稍有环保意识的人都在担心环境污染影响个人健康,然而,知道或听说过“环境保护”这一概念的人不到八成,60%以上的人依然抱定“人是最重要的,自然界是为人类服务的”观念,忽视了人与自然扣谐发展的道理。有70%的人认为目前总体环境问题“严重”或“很严重”,但只有9%的人真正认识到“目前改善环境问题最主要的手段是每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