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袁祖社 《环境教育》2002,1(3):19-22
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自身利益问题,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非人类中心主义从所谓自然万物都有其平等的存在权利的观点出发,认为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应从过去的纯粹“经济的视角”转变为“伦理的视角”,尊重并承认自然界的多方面价值。人类中心主义否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并不等于否认自然具有价值。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价值的主体只能是人。价值是相对于人类主体而言的,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价值主体。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应然基础,人类中心主义赋予自然的价值以新的涵义;自然不再是处在人类活动之外的物质运动形式,它还是人类生存于其中且永远不能离开的客观环境;自然物不再只是人类物质活动的材料对象,它还是人类周围有机环境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伟大与渺小     
正当我们承认人类也是环境的一部分时,保护环境与保护人类就变成一个重合的概念,环保将不再是个问题。人类最为骄傲的大概就是有思想,并常被引用在人类高于其他物种的举例上,也就是我们奉为定义的:"人是高级动物"。这样的定义让人类伟岸了起来,似乎可以傲视非人类的芸芸众生了,也让人类不断出现要主宰世界、控制宇宙的欲念。套用一句流行语态,人类成也思想,败也思想。  相似文献   

3.
世界环境日是为了纪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而设立,也是提醒地球公民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而设立的纪念日。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便依赖于自然环境中阳光、空气、水和土地而生存。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  相似文献   

4.
李绍凯 《环境教育》2006,(11):30-31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任何一个,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5.
地球日之思     
正4月22日地球日,是人类对地球母亲的忏悔日。让我们想一想,人类过度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已经给地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让我们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在这样的灾难中负有怎样不可推卸的责任。当脆弱的生态难以维系,人类的消费将如何持续;当地球患了绝症,人类又能生存多久?地球日,也是人类自身的拯救日。人类既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  相似文献   

6.
鲁枢元 《环境教育》2005,(11):51-55
本文认同地球已经进入“人类纪”这一学术界的最新判断,而且认为“人类纪”远远不仅是一个地质科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跨越了人与自然的多学科的概念,一个全体地球人类都不得不密切关注的整体性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纪”才是真正意义上“全球化”,一种充盈着生态学意味的“全球化”。而“精神圈”的存在则是“人类纪”的重要表征。人类在酿造了地球生物圈的种种危机的同时,也给地球的精神圈遗留下种种偏执和扭曲、空洞和裂隙。修补地球破碎的“精神圈”,是文学艺术在“人类纪”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朋友     
我是一只啄木鸟,我是人类的朋友,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飞出自己的巢穴,来到了充满人类的世界。有一天,我飞到了马路边上的一棵大树上,被几个小男孩看见了,马上捡起石头向我砸来。难道我就那么让人们讨厌吗?我飞走了,但我一定要问一问我是不是那么让人讨厌。我遇见了大树爷爷。"大树爷爷,我让人们讨厌吗?""不,你是一只啄木鸟,整天帮我治病,是你把我治好了,使我又成为人类的'氧气瓶',你是人类的朋友呀!""人类的朋友?哦!我是人类的朋友!我是人类的朋友!……"我连蹦带跳的,高兴极了,我又飞到了公园里,吃了很多我最爱吃的虫子。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问题始终沿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演进,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精神动因,会发现新教伦理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渊源相契合,使生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生态中心主义否定了人类统治自然的合法性,将价值主体沿着新教伦理的逻辑方向扩大到自然,但却忽视了人类在环境演变进程中的能动作用。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则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择优,既张扬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又承认了自然与人类的平等地位,这是韦伯命题的又一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王海涛 《绿叶》2007,(11):36-37
人类是从山系一步步走向了文明,是山系促进了人类的进化与发展。山系是江河的源头,是动植物和人类最初的也是永久的家园,理应受到应有的重视,理应得到科学的保护,理应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环境立法是通过对人类行为的规范与调整来推进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环境教育的法制化更有助于教育活动的贯彻与执行。环境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环境教育,可以进一步认识环境问题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现状不容乐观。搞好环境法制建设必须提高广大公众特别是环境法制工作者的科学精神,加强环境法制的人文关怀。贯穿科学精神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法才能成为保护环境资源的有效规范力量。  相似文献   

12.
Problem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se a challenge to humanity unprecedented in scope and complexity. Whether and how the problems are resolved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human and ecological well-being. In this paper, I discuss briefly recent 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 then offer a perspective on the roles and prospects of the university in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表征。面对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整体部署还需进一步明确的现实需求,本文在总结美丽中国建设进展成效的基础上,分析识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路径,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美丽中国建设重点领域,提出推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国家重大战略绿色发展、推动环境污染防治、打造美丽宜居城乡、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等8个方面美丽中国建设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4.
初论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历史选择。它要求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作为生态环境基础的地质环境也必须进一步加强保护,依靠科技进步最大限度地保护地质、生态和大气环境,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以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不但把植物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且还赋予植物许多人类文化的内涵,使植物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因此研究云南文化植物及其资源开发与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以云南民间常见的文化植物为例,从文化植物学的角度,阐述了云南文化植物的特征、分区及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的自私性的生态哲学分析——论生态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生态问题的哲学思考,从人性角度分析了该问题,承认该问题的出现是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反映,进一步提出它与人的自私性有关,正是人性中自私的成分在资本、科技等帮助下扩张而伤害了自然。因此可努力挖掘人性更和谐的成分,加以培养,达成社会共识,以指导人们的实践,也作为预防和处理生态问题的根本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环境利益是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的维持生命延续与自我发展的效用,以及能动地利用自然环境所形成的各种利益。在环境问题与环境危机的影响下,环境利益的实现必定受到阻碍。《物权法》规定了自然资源物权和环境保护相邻权,却忽视环境利益保护的理念,在物权客体范围与相邻关系等方面亦存在明显局限。应将"环境利益"纳入民事立法,尤其是《物权法》中,通过确立环境物权,丰富环境容量使用权、环境保护相邻权的相关内容,实现对《物权法》的完善,促进环境利益的民事法律保护与救济。  相似文献   

18.
古代雕塑具有记录历史、纪念人物形象、宣传、装饰环境的作用。现代雕塑的表现形式由写实到抽象,材料更轻便、廉价,在环境中存在的时间越来越短了。雕塑本身具有的永恒性已经逐渐地退化了,这种退化源自于社会的更替、人文环境的变化和新材料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旅游资源是丹阳市蕴涵丰富且潜在价值巨大的重要资源,但目前尚未有效保护和开发。文中首先简述了丹阳的自然环境及资源概况,继而从政策、经济、社会三方面剖析了丹阳生态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然后从区位、自然、人文、服务与客源的角度挖掘其生态旅游潜力,最后提出了旅游规划与保障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Anthropocene often indicate both the challenges that our new epoch poses for human well-being and a sense of loss that comes from a compromised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I explore a deeper problem underpinning both issues, namely, that decoupling humanity from the world with which we are familiar compromises human flourishing.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haracteristic of the Anthropocene do so, I claim, by compromising flourishing on two fronts. First, the comparatively novel conditions of the Anthropocene risk rupturing our narratives, putting at risk our sense of self and connections to familiar environments. Second, by undermin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our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and the sense of well-being conditioned by that background our ability to exercise options that constitute a recognizable good life are compromised.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o the extent humanity is decoupled from their environments humans are not only less able to access opportunities our understanding of who we are, our identities, and our capacity to make sense of the world around us through those identities is compromised. I conclude that the Anthropocene does more than challenge our ability to utilize resources, it challenges our understanding of who we are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