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本文从目前我国安全现状出发.阐述了心理与安全的关系.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企业员工心理的体系层次.以及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总结了如何用安全心理学的知识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运用安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港机操作人员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港机操作人员不安全心理因素的防止、控制方法及纠正各种违章肇事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科学技术对安全心理学的影响、事故致因与人为失误及事故预防技术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安全心理学的最近研究状况及趋势。着重分析了工程控制技术、行为控制技术、风险管理技术、宏观安全管理技术及系统措施等事故预防技术。  相似文献   

4.
应用安全心理学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而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又受不安全心理的控制.为了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应用安全心理学分析了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心理因素,以及造成这些因素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促进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给出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出安全心理干预与行为干预方法。基于安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提出调查干预法、安全心理咨询干预法、危机干预法、文化干预法等安全心理干预方法。基于人的行为模式,提出安全观察与行为干预法、安全行为流程干预法、正向行为支持干预法等安全行为干预方法。阐述不同干预方法的基本原理,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安全心理干预的目的是预防不安全行为的出现,安全行为干预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直接措施,通过采取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措施,可以控制事故的发生。在探讨不同干预方式的基础上对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方式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索性提出了安全科学的本质,借以揭示安全与事故同预防、控制事故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有不安全的思想和行为,就会有不安全的隐患,也就可能演绎出安全事故”。这是建筑行业常说的一句话。它说明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说明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当时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统计,全国80%以上的伤亡事故都与违规指挥、违章作业有关。通常由于操作者的心理状态不佳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探讨、研究安全心理学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无疑是避免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安全评价中的事故树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安  魏改芬 《安全》1997,18(2):24-28
事故树分析是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1962年提出的,主要用于分析事故的原因和评价事故风险。近年来,随着概率论、图论、集合论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事故树分析得以迅速发展和完善,并应用到设计和生产实践中。我国近年来在许多行业和企业中试用和推广,取得了不少成果,实践证明它实用于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华北制药厂在推广应用安全评价过程中就事故树分析进行了微机开发,它对安全评价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安全问题,说到底是个工作落实的 问题。实事求是地说,各级党委、政府 对安全生产工作不能说不重视了,采取 的措施不能说不得力了,但为什么事故 仍不断发生?仍感觉防不胜防?关键是 工作落实不够,特别是没有落实到基 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当然,事故 的发生有偶然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 性,但只要我们真抓了,抓实了,一些 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还是完全可以 预防的。 一是要把“预防为主”的措施落到 实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 根本是预防。只有在预防事故的发生上 …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运用安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港机操作人员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港机操作人员不安全心理因素的防止、控制方法及纠正各种违章肇事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探讨民用航空安全的研究体系,构建以基础层、过程层以及阶段层为主的空间结构研究体系。通过对空间结构体系的研究,针对我国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现状及未来,提出了航空事故预防理论、事故救援理论和安全保障理论体系及技术体系,使民用航空安全的研究具备系统性、理论性、标准性及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职业安全》2006,(7):97-99
安全信息与事故序列的四个阶段MarkR.Lehto和james M.Miller在《预防原则:安全信息》一文中对安全信息来源、事故序列的四个阶段、设计指导和要求以及安全信息的制作进行了论述(1998年资料),兹分别转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施工人员安全能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在能力定义及能力模型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建筑业的实际,给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定义及其内涵,认为施工人员所表现出来的安全能力是安全能力任务与其内在特质相互匹配的结果;剖析安全能力与不安全行为及事故之间的关系,得出安全能力的匮乏必然导致施工人员作出不安全行为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根据上述研究,结合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提出并建立了施工人员安全能力模型。依据美国OSHA安全事故数据库中记录的一个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应用该模型分析施工人员所表现出来的安全能力,从实践角度理解施工人员安全能力。此外,提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中一些有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田红献 《安全》2018,39(8):24-26,30
本文通过对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的研究,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心理学、哲学和思维科学,从预防控制的角度重新诠释了安全行为的概念、分类与特征,剖析了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的辨证关系,建立了安全行为控制与提升模型,提出了安全行为要求制定的依据和改进员工安全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11,(11):107-109
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通过改变员工的行为,不仅可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还可以改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在国内,行为科学进入安全管理领域,正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国外同行在行为安全管理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给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示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的霍桑实验引起了研究者对组织中社会因素的重视,引发了对组织气氛(organiza tional climate)及组织文化(org anizational culture)的研究热潮。在高风险组织中,“安全第一”是人们的共识,是其组织文化的显著特征。人们的安全态度、安全承诺以及组织对安全员、安全培训的态度等社会因素均影响安全绩效或不安全行为。由此形成了组织的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研究领域。Coyle等人认为通过对安全文化中事故先行变量的评估,可以为事故预防提供一个有力的前摄性  相似文献   

17.
顾斌 《劳动保护》2005,(7):42-43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工矿企业的因工伤亡事故有90%左右发生在班组。笔者统计分析某钢铁集团公司1990~1998年所发生的轻伤事故发现,有94.3%的事故发生在班组中,绝大多数是从事岗位作业时发生的事故。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因此,要完成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应把预防班组事故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事故轨迹交叉论足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相互作用的事故致因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的运动轨迹交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玑,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王文先 《安防科技》2004,(10):17-19
“安全工作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生产对我们矿山来说尤为重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理论认为“一切事故(事件)都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造成的,如能避免人的行为的失误就不会发生任何事故(事件)”。从事故致因理论上讲.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机、物、环境与管理,但从根本上可归类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轨迹交叉论认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有人的失误和物的缺陷,而两者轨迹交叉时就可能发生事故。从对国内和本企业事故原因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我国因管理不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与违反劳动纪律(即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  相似文献   

20.
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安全生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行为学、安全系统工程学、心理学的观点,阐述了事故的致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才能有效地避免人身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