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X24 9703289人类活动对天水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王宏(黄委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干早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委会一1997,11(1)一39~43环信X一12 地处半干旱地区的夭水市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口剧增,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掠夺性的开发自然资源是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目前最重要的是保护好水资源及土地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并努力探索适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环境保护治理模式及防治对策,做好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重视长期的生态效益。害与环境研究所)//自然资源/中科院自然资源综考会一1997…  相似文献   

2.
环境气象学     
X162(X刀01352近年来中国沙尘暴发生特点、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张晓龙…(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早半千早地区研究委员会一2(X)1,15(3)一31一36 环图X一12 沙尘暴的发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的发生要具备3个条件:强冷空气、气旋活动、地面干松的沙土。近年来强和特强的沙尘暴频繁发生,这与中国北方人类活动对地表梭盖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有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增加了沙尘暴发生的机率,加剧了其危害程度。防治对策主要有:增加地表覆盖,促进生态良化;加强沙尘暴多发区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用,结果表明,预测效果较好,并与投影寻踪回归模型(PpR)进行了对比。图1表4参8x32 2(X)2(X)8胆小浪底工程对黄河下游湿地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武洪涛…(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一2(X)1,(3)一53一55环图N一59 湿地是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必须加以保护。当前,因工农业采水、排污、围垦、破坏水土、引黄淤地、过度狩猎和捕鱼等造成黄河下游湿地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小浪底工程将对豫北大天鹅保护区产生复杂的影响,还对黄河河滩及背河洼地生态环境、古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改良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环境遥感     
X872《X)103186流域地表生态信息的卫星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林桂兰(厦门市环境信息中心)户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X)l,14(2)一22一25环图X一6 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为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遥感一GIS工具软件,探讨利用多源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流域地表环境信息的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列举卫星遥感可获取的流域地表生态环境专题信息。重点分析利用遥感一GIS界定流域范围的方法、流域地表覆盖状况和植被覆盖密度的卫星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图3表1参7X872(X〕103187滇池水体中总悬浮物含量的遥感定量模型/赵碧云…(云南省环科所)//环境科学与技术…  相似文献   

5.
环境遥感     
X872(X)3(X双抖利用云下阴影实现陆地上空气溶胶和地表反射率的同时反演—理论方法和模拟/段民征(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遥感学报/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一2(X)2,6(5)一321一327 环图X一135X872(X)3(X)印51996一2(X刀年陕甘宁青沙地遥感宏观动态研究/颜长珍…(中科院寒区早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遥感学报/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一2加2,6(5).一376一381环图X一135X872(X)3(X双拓深圳河河口红树林变化的多时相遥感分析/李天宏(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遥感学报/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一2(X)2,6(5)一3砚一369 环图X一135X87汉江中下游…  相似文献   

6.
XS 9900833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与治理建议/舒俭民…(中国环科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998,21(4)一55~57,61环信X一6 运用野外调查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调查了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分析其影响的原因,提出治理建议。指出,黑河水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适度开发,必要的水利工程和科学的上、中、下游分水方案是治理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图1参2科院环委会一1998,18(4)一415一420 环信X一9 对鸭儿湖地区的底泥和土壤样品中的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吠喃(PCDD/F)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X24 9500141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初步研究/彭敏…(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学杂志/中国生态学会一1994,13(2)一44~49环信Q一28 本文根据作者对青海湖地区环境现状和人类活动的实际调查,分析该区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特征以及人类活动作用的特点,探讨了生态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目的是为深人研究青藏高原地区人类活动在环境演变的地位提供一些证据。调查后认为: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演变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活动是近30年来生态环境演变的催化和诱导因素。人类活动的最基本影响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环境生物学     
X171 9701334浅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保护对策/陶思明(国家环保局)//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1996,15(10)一5~8环信X一100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的压力和各种人为破坏、工农业污染和自然退化等,使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十分突出,已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索。文章概述了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面源污染影响广泛(如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水环境富营养化)以及乡镇工业问题突出,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等。文章分析了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观原因是农村环保队伍力量薄弱,参与综合决策不够,经…  相似文献   

9.
环境生物学     
度,以此促进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改善,做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持续发展。参3X171 .12田101959西北干早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张敬‘波…(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环境保护/新疆环保科研所一2(XX),22(4)一193一1卯 环图X一49X172(X) 101955生物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傅涛(西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环境与发展/农业部环保科研监测所,一2(X)l,18(1)一22一24 环图X一120X171 .12(X) 1019日)溥沱河流域湿地植被类型及保护利用对策/上官铁梁(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系)…//农业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一姗l,2…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对莱州湾生态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分析测试了黄河入海口70 cm沉积物柱状样的总有机质参数、脂肪烃组成及含量。 结果表明:1968年前,黄河入海口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较低,陆源高等植物源有机质和人类活动源石油烃在沉积物有机质中的占比都较低,藻类、细菌源有机质为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1968-2001年,黄河入海口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逐年增高,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和人类活动源石油烃含量都呈增长趋势;2001-2010年,黄河入海口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较低,其中,藻类、细菌源有机质占比增大,人类活动源的石油烃污染仍然明显;2010年后,黄河入海口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又呈增高趋势,且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和人类活动源石油烃含量也呈增长趋势。综上所述,黄河入海口区域有机质污染程度较轻,沉积物有机质呈自然源和人类活动源混合输入特征,其中,人类活动源石油烃是该区域有机质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环境与发展     
X22 2(X)30l986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理论分析/赵景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研究室)//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么刃3,24(1)一1一7环图X一5 分析了综合国力的内涵,对比分析了综合国力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回顾了关于综合国力的研究历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理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概念,并研究了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重要意义。参24X22么X)301988江河源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姚桂基(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资源保护/环境水利研究会一2(X)3,(1)一50一51 环图X一121 较全面地…  相似文献   

12.
环境生物学     
X171.1 200400690 持续放牧和围封对科尔沁退化沙地草地碳截存的影响/苏永中…(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3,24(4).-23-28 环图X-5 X171.1 200400691 阿尔泰山两河源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武胜利(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系)…∥新疆环境保护/新疆环保科研所.-2003,25(2).-5-8 环图X-49  相似文献   

13.
环境生物学     
X1712(X)3(X) 042小兴安岭泥炭鲜沼泽生态系统中的汞/刘汝海…(中科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印2,23(4)一102一1伪 环图X一5X171 .12印3(兀尤目3甘肃河西地区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建设/戴尔阜(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早地区研委会一2(X)2,16(2)一l一5环图X一12 生态问题是制约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减少,中部绿洲人为破坏和北部荒漠区土地沙漠化是主要的生态问题。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X52(X) 301391长江中下游水土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蔡述明(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一2(X)2,n(6)一5麟一568环图X一122 、阐述长江中下游水土环境正面临洪涝灾害、湖泊萎缩、水域污染、土地潜沼化和盐溃化的严重威胁。有关调查表明,洪涝灾害已影响到沿江平原湖区210县,13.9xl护kn尹的土地面积;长江干流沿江城市污染带已达5(X)km;汉江下游出现了“水华”现象,几乎所有淡水湖泊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湖泊萎缩减少1 .3 xl护kn12的面积,沼泽化和鱼类资源衰退日益严重;长江中游的…  相似文献   

15.
“三江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长江、黄河、澜沧江河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江河中、下游和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当地各民族生存与发展,而且还危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分析了三江源地区所处的生态环境地位,揭示了该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提出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必须重视科学研究,制定高水平的科学规划;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妥善安置核心区的移民;③建立科学研究基地,依靠科技创新和高新适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④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⑤加强鼠害治理,促进草场生态系统的恢复;⑥建立上、中、下游利益补偿机制,促进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江黄河源区冰川变化及其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5  
以位于青藏高原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地区和黄河源区的阿尼玛卿山地区冰川为例,利用两期遥感影像资料(长江源为1969年和2000年,黄河源为1966年和2000年),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分析研究区典型冰川作用区小冰期(LIA)、1969年(1966年)和2000年的冰川范围变化、冰川进退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由点到面的研究方法,外推整个长江和黄河源区近几十年来的冰川变化情况,并以沱沱河流域为例,分析了冰川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1969~2000年冰川总面积减少了1.7%,而黄河源阿尼玛卿山地区冰川面积减少是长江源区的10倍,同期,长江源区冰川末端的最大退缩速率为每年41.5m,而黄河源区每年为57.4m,与黄河源区相比,长江源区冰川退缩速度不是太大,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且有前进冰川存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江河源区冰川虽呈长期退缩的总趋势,但也出现过明显的前进,长江源区在1969年~1995年,黄河源区在1966年至1981年,大多数冰川处于前进状态或稳定。长江源区冰川转入退缩阶段的时间要比黄河源区晚约10a左右。冰川退缩使长江源区和黄河源区年均各自损失冰川水资源约0.7×108m3。由于长江源区冰川变化幅度小,虽冰川退缩使冰川融水径流量有所增加,但对径流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环境生物学     
X1712印2m667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研究/郑丙辉(中国环科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入刃2,巧(2)一16一18,33环图X一6X171 .12(X) 202668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后果及其保护对策/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环境保护/国家环保总局一2(X犯.(3)一28一31环图X一7X171 .12(X犯02肠9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崔保山(北京师范大学环科所,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犯,22(2)一219一224环图X一9X171 .1‘2(Xj 2026J7U由于鸟类引起的氮沉积对温带森林地面土质和氮迁移的…  相似文献   

18.
孙钰 《环境保护》2011,(16):32-33
黄河源区正面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本刊记者通过参加黄河十年行2011年度媒体考察活动,得以亲身观察和记录了一些东西,应该说,母亲河隐忧不少。所幸,保护她的努力一直在继续。  相似文献   

19.
选取黄河下游典型人类扰动区——黄河文化公园为研究区域,系统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7种(Cr、 Ni、 Cu、 Zn、 Cd、 Pb和As)重金属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研究公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应用克里格空间插值法、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PCS-MLR)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解析黄河文化公园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Cd、 Zn、 Cu、 Pb和As)含量平均值高于黄河下游潮土区土壤元素背景值,分别是背景值的4.62、 1.78、 1.41、 1.08和1.03倍.除Zn外,其他元素含量均低于黄河流域沿线不同区域土壤相应元素值.7种元素地累积指数递减趋势为:Cd>Zn>Cu>Ni>Pb>As=Cr,元素Cd属于偏中污染,在表层土壤中积累明显.空间分布特征及源解析结果显示,Cr、 Ni和Cu为自然源因子,主要受成土母质影响;Cd和Pb为交通源,Zn和As属于受少量人类活动和自然叠加影响的混合源.APCS-MLR的分析结果显示:自然源贡献率为46.67%,交通源贡献率为24.11%,混合源贡献率为16.12%,...  相似文献   

20.
环境遥感     
X872(X) 101902遥感在近岸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汪小钦(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工程系)…//海洋环境科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一2砚X旧,19(4)一72一76 环图X一14X872(X) l0l9()3应用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价太湖水质状况/王学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0(X),21(6)一65一68 环图X一5X87 20()l019《抖浅水环境的光学遥感参数:可行性研究=optical~te sens吨ofshallow一waterenviolunentalp~e-lers:a feasib山ty study【刊,英」/Domini叫e Durand…// Remote sensi铭Environ.一2(xx〕,73(2)一x52-161环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