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气污染排放清单是欧洲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本文介绍了欧盟大气污染排放清单的法律基础,分析了欧盟通过建立清单管理流程、统一规范技术方法、协同管理和使用排放数据、公开污染源信息等措施,总结了欧盟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进行科学管理和精准管控的经验,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借鉴美国经验控制我国船舶大气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2015,43(1)
船舶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之一。美国在船舶大气污染排放控制方面强调多部门分工协作,实施严格而灵活的船舶燃料标准与排放标准,制定排放清单,重视补贴、税收等经济激励政策运用。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加快颁布实施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强制性油品标准,制定排放清单,建立港口企业定期上报清单制度,建立"国家排放控制区"。  相似文献   

3.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是大气污染预报预警的重要基础,也是制定污染防治政策的根本依据,建立完善、精准的动态源清单已经成为空气质量管理决策的首要环节。本文综述了我国近年来在排放清单技术方面的进展,包括排放参数库本地化、排放清单编制方法、时空和物种分配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大气复合污染防治需求,提出了目前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面临的挑战,并对排放清单的编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民用燃煤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建立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用燃煤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虽然其消耗总量不大,但由于缺乏污染控制措施,多为直接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建立民用燃煤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识别民用燃煤大气污染时空分布规律,量化民用燃煤在不同污染天气等级下的排放贡献及作用,掌握民用燃煤污染排放特征,能够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因此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民用燃煤污染排放特点,本文阐述了民用燃煤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建立方法,介绍了排放因子法中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两个重要因素的获取途径及数据质量控制和保证,排放清单的验证和评估,排放清单的应用等方面内容,为各地开展区域内民用燃煤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道路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城市近地面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立基于城市功能区划分的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对改善中观尺度的城市空气质量具有重要辅助作用.本文以厦门市海沧区为例,基于城市功能区划分方法,结合各功能区内监测道路的机动车通行量实测数据,建立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分析各功能区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结果发现,海沧区道路机动车尾气排放物中CO的排放贡献率最高,工业区和居住区的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对海沧区的空气污染贡献率最大,海沧区夜间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来自于工业区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生态服务区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区的道路机动车排放特征受相邻工业区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表明:城市功能区分布欠合理是导致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高排放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城市功能区划分构建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为中观尺度下的城市大气污染排放情况提供有效的调查途径,而且能为城市功能格局的合理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发展,详细回顾了我国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挑战.我国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2000年之后尤其是2014年,原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一系列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使我国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30多年来基本形成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大气污染源分类、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确定方法等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相关技术方法.但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排放清单编制的规范化工作程序,国家、省级和城市级环保部门在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工作中的分工尚不明晰,清单编制没有融入日常环境管理工作中,现有排放清单工作和研究成果相对分散、缺乏系统性,排放清单对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在综合分析了我国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取得的进展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技术体系,使排放清单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明确国家、省级和城市级环保部门在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使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成为各级环保部门每年必须完成的工作;进一步推广结合网格化管理、基于区县和乡镇调研的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加强排放清单校核和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国外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和完善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工作的相关内容,有利于正确判断环境形势,切实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本文在研究分析美国和欧盟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机制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现状,阐述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天津港运输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输船舶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对港口大气环境有重要影响,但我国对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却相当薄弱.本文首先对天津港运输船舶的总体情况进行调研,根据其排放控制技术水平合理选择了排放因子;而后采用基于燃料消耗的方法,对2006年天津港运输船舶排放的NOx、HC、CO和PM_(10)进行了计算,建立了天津港运输船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清单;最后对2010年和2020年天津港的运输船舶大气污染排放情况进行了预测.该清单的估算和预测可以为加强排放控制和制定相关法规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分析了我国的大气环境问题和特征,剖析了大气污染的成因;重点介绍了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研究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编制技术,多尺度的空气质量模拟技术,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大气环境容量优化技术,基于环境容量和排放绩效的总量分配技术,多种总量监控方法,科学有效的总量控制管理机制和规则等的关键技术、技术突破、主要研究与理论创新及成果的应用与示范;紧密结合国家空气环境质量管理和大气污染控制的需要,提出了我国大气环境管理、政策和大气环境科学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清单由于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监测误差、随机误差、关键数据缺乏以及数据代表性不足等因素而具有不确定性,而排放源清单的不确定性指的是人们对排放清单的真实值缺乏认识和了解.介绍了目前大气排放源清单定量不确定性方法框架,并使用电厂NOx在线监测数据,通过实际案例量化排放源清单中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即使对被认为具有较高准确性的火电厂点源排放清单,案例中NOx的排放源清单来自随机误差的不确定性在±15%左右.对排放源清单的不确定性量化有助于决策者确定污染物排放削减目标的可达性和科学制定大气污染物控制策略,指导排放源清单的改进和数据收集工作.同时,对我国排放源清单开发中不确定性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孝感市在加强环境执法,治理老污染源,对新建项目的管理进行总量控制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关建词:污染; 整治; 城市; 大气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吴维平 《交通环保》2001,22(1):9-14
在对大气环境质量计算机模拟方法和基本模式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常用的三个基本计算机模式FDM、AFTOX、ISC3VIEW的使用范围与边界条件等,对中国港口大气环境质量计算机预测模拟应用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气流轨迹聚类的大气污染输送影响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基于中尺度气象预报模式(MM5)、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积分(HYSPLIT)轨迹模式模拟和K均值聚类算法,利用气流轨迹聚类判断不同尺度大气输送型对城市空气的质量影响. 采用MM5模式对200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四季代表月(1,4,7,10月)的气象场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结果输入到HYSPLIT模式中,以计算广州市上空气团每日逐时的12 h后向轨迹;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按轨迹移动方向和速度将各月气流轨迹线聚为有代表性的5类,计算各类输送型出现时段广州市ρ(PM10)和ρ(SO2)的平均值. 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低层大气输送季节性变化明显,按输送特征及其对城市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差异,可将输送型分为局地输送、城市间输送和远距离输送3类. 结合污染源排放清单得出的污染源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大气污染较重时段主要受特殊气象条件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周边城市排放源的影响,本地源排放与周边城市污染物输送的叠加使大气污染加重.   相似文献   

14.
15.
16.
王旭 《世界环境》2009,(4):93-93
清洁空气观察(Clean Air Watch)是一个在美国各地致力于保护清洁空气的法律和政策的非营利、非党派机构。2004年,已成立了近十年的清洁空气信托(Clean Air Trust)正式注册为非营利组织——清洁空气观察,其总部设在华盛顿,旨在为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17.
李鸣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2,35(1):81-82,85
为准确掌握大气环境中的各项数据,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分析了大气污染治理中环境监测内容及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技术,指出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常见原因,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土地沙漠化.提出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实际应用:为大气环境治理提供准确数据支撑,对工业生产设备进行实时监督,为环保部门制定大气污染治理措...  相似文献   

18.
室外空气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单个建筑物外存在点污染源时室外空气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首先利用点污染源时单个建筑物周围污染物扩散的风洞实验验证了计算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再利用自然通风的风洞实验,计算了不同污染源位置和建筑物进风口时的室内外速度场和污染物浓度场.结果表明:速度场的计算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无量纲通风量的计算值略小于实验值;建筑物迎风面回流区上方的气流进入室内;当点污染源位于建筑物前的距离和建筑物高度之比约等于1时,污染源在地面处的室内污染物浓度要小于源在建筑物高度一半处的;建筑物进风口的挡风板对室内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不大;根据壁面上污染物浓度的分布来改变进风口位置,是减少室内空气受室外污染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天津重污染期间大气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利用天津气象局255 m铁塔垂直4层观测平台(高度分别为3、40、120和220 m),对各层大气中的NOx、O3、SO2浓度(均以φ计)和PM2.5浓度(以ρ计)进行了连续观测,结合同步气象要素分析了2010年10月3—11日天津发生的一次重污染事件.结果表明:在此次重污染事件期间,一次及二次污染物浓度的垂直梯度变化差异显著,φ(NO)、φ(NO2)和ρ(PM2.5)随高度上升而降低,φ(NO)在3~120和120~220 m的递减率分别为58.0%和8.5%,ρ(PM2.5)在3~220 m递减率为13.0%;而φ(O3)和φ(SO2)平均值却随高度的上升而增加,其中φ(O3)在3~40、40~120和120~220 m的增长率分别为108.0%、19.1%和56.4%,φ(SO2)在3~220 m的增长率为25.0%. NOx主要来源于局地近地面污染源的排放;SO2主要来源于高架点源的排放,O3则来源于局地光化学过程积累;PM2.5受局地排放源和光化学过程的双重影响,垂直梯度变化最不显著. 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使以局地排放为主的污染物积累升高及其伴随的光化学反应造成了天津此次重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采用局部敞开式隔声罩隔音降噪技术治理空分站大型空压机组噪声的治理方案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