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试图做出不同大气扩散条件下的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与有效源的关系,以及最大落地浓度距离与有效源高的关系,据此可以直观地查算出相应排气筒高度下的最大落地浓度及其距离。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气污染物地面浓度计算公式,导出两根小间距烟囱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出现距离的计算式,并给出二分法求解最大落地浓度及其出现距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SO_2、CO、NO_x、尘等污染物,并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在大气中稀释扩散,从烟囱中排出的有害气体的最大落地浓度与排放高度的平方成反比,排放高度愈高则有害气体的落地浓度愈低,因此高空排放可以大大地降低地面上人、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接触的浓度。但是它并不能减少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总量。对减轻大气污染只有局地性或区域性的效益。 1.不同排放高度对地面污染浓度的分布型  相似文献   

4.
在大气质量评价中,大气污染物地面落地浓度的预测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计算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大气污染物实测质量。以前都用手工计算,但十分繁琐费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计算精度,我们编制了高架点源污染物落地浓度计算程序,经实际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程序功能:1.需输入的已知条件(参数)Q_1:单位时间的污染物排放量(mg/S);H_1:烟囱高度(m);T_1:烟气温度(K);T_2:环境温度(K);V:排气筒出口烟气排出速度(m/S);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年地面水环境质量监测资料,经过拟合优度检验,进入地面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分布为偏态分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气污染物预测值(叠加值)的有效数字及相关参数的探讨,得出大气污染物(SO2、TSP、PMl0、NO2)预测浓度最终的有效数字为2位。考虑实际计算需要,建议大气污染物预测浓度以mg/m^3为单位,小数点后最多保留3位数字。  相似文献   

7.
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和软件是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课题研究成果,也是为了配合全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实施而开发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软件,该研究课题已通过国家鉴定。软件内容有一组基础计算程序和适用于不同的情况的5组总量模型程序组。基础程序计算组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大气扩散参数,风速扩线指数和计算参数,确定大气污染物基础排放量和一些基础计算:其中有单源地面浓度计算、考虑混合层的单源地面浓度计算,考虑地形影响的单源地面浓度计算和颗粒物的地面浓度,计算区间和计算参数可以任意选择,并且马上组出地面…  相似文献   

8.
《环境科学研究》2000,13(1):64-64
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和软件是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课题研究成果,也是为了配合全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实施而开发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软件,该研究课题已通过国家鉴定。软件内容有一组基础计算程序和适用于不同的情况的5组总量模型程序组。基础程序计算组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大气扩散参数,风速扩线指数和计算参数,确定大气污染物基础排放量和一些基础计算:其中有单源地面浓度计算、考虑混合层的单源地面浓度计算,考虑地形影响的单源地面浓度计算和颗粒物的地面浓度,计算区间和计算参数可以任意选择,并且马上组出地面…  相似文献   

9.
赵吉发 《环境科技》1995,17(1):1-4,9
从分析红枫流域的环境特征入手,划分面源计算单元,鉴测大气降水、河口及各代单元地表径流污染物与水背景,利用流域内14个雨量站和红枫,麦翁,老郎寨,黄地4个水文各黄型水文年每日来水量资料,计算污染物大气降水落地量,地表径流产量和入湖总量,并与点源对探讨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自贡市城区二氧化硫允许排放总量计算为例,探讨了进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时制态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计算以及将该总量分配到单个污染源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简便、实用、可为中小城市气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核发排污许可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街道峡谷气流和污染物分布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中的FLUENT软件模拟了典型城市街道峡谷中的气流和污染物分布状况.建立的模型包括不同形状的建筑物所构成的街道峡谷和存在高架桥的街道峡谷.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形状的建筑物改变了街道峡谷内的风和湍流分布,从而对街道峡谷内污染物的分布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几何比例相同的街道峡谷里,建筑物外形越趋向于流线型,街道峡谷里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越小;②高架桥对街道峡谷内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取决于高架桥相对于街道峡谷的高度和宽度,高度越高、宽度越窄的高架桥其地面污染物的浓度越低;③ FLUENT软件对街道峡谷大气环境的模拟结果基本合理,可用于研究城市大气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壁面加热作用对街道峡谷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伟  钟秦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9):908-913
采用CFD软件Fluent研究了不同壁面加热条件下街道峡谷内流场及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当街道高宽比(H/W)为1.33时,在低风速(u=1m/s)条件下,当壁面与周围大气无温差时,街道峡谷内存在一个稳定的顺时针大漩涡,污染物在背风侧堆积.当背风面、地面和背风面分别被加热时,峡谷内流场分布与无温差时相似,此时峡谷内的湍流强度增强,导致污染物浓度降低.当迎风面被加热时,峡谷内流场由原来的单漩涡结构变为双漩涡结构,此时街道峡谷下部浓度较高,上部浓度相对较低.当地面和迎风面同时被加热,温差较小(?θ=2℃)时,街道峡谷内流场由单漩涡结构变为双漩涡结构; 温差增大为5℃,峡谷内由双漩涡分裂成了3个漩涡,此时污染物分布与迎风面被加热情况相似.通过实测值和模拟值的比较可知,Fluent软件对街道峡谷大气环境的模拟结果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3.
城市间空气污染控制的马氏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间空气污染物相互扩散和无后效性的特点,应用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理论,先建立各城市污染物浓度状态转移方程,再由城市间污染物浓度状态形成一个吸收链。建立城市间污染物排放控制的马氏链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出了城市间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条件,最后应用数值计算软件MAT-LAB,编写了一个城市间空气污染控制的通用程序,它能在保证城市空气质量的前提下,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控制区内各污染源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这对环保部门进行城市空气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青岛地区边界层特征及酸雨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青岛地区边界层风场与温度场垂直分布很特殊,在1500m高度以下风场,近地面层风速较小,300—400m高度风速较大,500m以上风速减小,1000m以上又逐渐增大.温度层结早晚稳定,午后200m以下不稳定,混合层不高,一般在400m左右,有时可达700m,低空经常出现多层逆温.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并经常受江淮气旋和黄淮气旋影响,气旋经过青岛地区时,流场经常出现上、下辐合气流.引入平直和上、下切变两种气流,应用平流扩散方程,对青岛地区连续点源所排放的污染物作模式计算,结果表明,在单一平直气流时,污染物传输较远,但浓度轴线也在一定距离上与地面相交.尤其是在雨天,污染物只在局地散布,浓度较大.当风向出现上、下层切变时,污染物传输范围受限制,这些污染物质在雨天经过化学变化即在近距离形成酸雨.  相似文献   

15.
气象条件变化对呼市地区大气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5至2002年呼和浩特市区空气污染物PM10、TSP、NO2、NO2、SO2浓度的实际监测数据与同期的地面要素场资料、大气边界层气象参数和地面天气图分析了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气象条件变化对呼市地区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讨论了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不同季节呼市地区空气污染浓度统计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6.
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气温层结与地面加热作用对街谷环流和污染物扩散的影响.针对高宽比为0.5和1.0的两种街谷,总共进行了18组敏感性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气温层结,地表加热是决定街谷附近污染物扩散能力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地表加热作用可显著提高街谷的扩散能力.在地表存在加热的情况下,流场结构、空气交换系数、湍流强度总体上均朝着有利于清除街谷内污染物的方向发展,即使是在稳定层结下,地表加热作用所产生的热力环流也会使得污染物能够被有效地输送和扩散到街谷之外,从而使得近地面的污染物浓度下降.  相似文献   

17.
气象条件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是科学制订大气环境污染防控方案、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的基础.利用兰州市西固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2015年主要污染物小时浓度监测值,分析了污染物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合同期观测的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等气象资料,探讨了气象要素对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除O3外,其他污染物质量浓度呈"冬高夏低""早晚高下午低"的变化特点,这与表征污染物扩散能力的边界层参数变化特征一致. ②ρ(O3)春季为71.42 μg/m3,夏季为62.74 μg/m3,春季高于夏季的主要原因是春季O3的前体物NOx质量浓度高于夏季且春季扩散条件弱于夏季. ③除O3外,其他污染物质量浓度与气温、风速呈负相关. ④当相对湿度 < 40%时,污染物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当相对湿度>80%时,污染物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降雨对不同污染物的清除效果不同.研究显示,河谷地形气温和风速是影响污染物扩散的重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8.
吴进  李琛  马志强  孙兆彬  朱晓婉  董璠 《环境科学》2020,41(11):4864-4873
对流层臭氧作为典型二次污染物已成为北京春夏季首要污染物,气象因素是影响其浓度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本研究基于2008~2017年大气成分和气象观测数据,利用Lamb-Jenkinson天气分型法结合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将影响北京地区天气型分为6类,其中SWW和C型上甸子臭氧浓度均值和极值分别最高,在4~9月出现频率最高,合计出现47.4%,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确定两种型的主要贡献权重.SWW和C型下54%盛行西南风,新排放的污染物和二次老化气团经西南气流持续输送,850 hPa附近出现垂直速度零层,水平和垂直气象条件均有利于臭氧的输送、生成和聚积;AN和ESN型下64.7%盛行东北风或北风,气团来源清洁,1000 hPa以上盛行一致的下沉运动和气流辐散,新排放的污染物也能很快被稀释扩散,臭氧浓度处于较低值.以NW型2015年5月3日为例,虽然地面盛行西北气流,来源清洁,但大气通过垂直下沉运动将边界层以上的高浓度残留臭氧向近地面输送,导致某些天数中出现臭氧浓度高值.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沈阳地区重污染天气成因,文章利用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以及大气污染物监测资料,对2019年3月1~6日沈阳地区出现的一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探讨了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地面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大气环流配置与外来输送等特征。结果表明,均压场、地面风场弱及辐合、高温高湿是本次重污染天气出现的原因;逆温层结建立、大气垂直运动差,造成污染加剧;来自京津冀东部地区和辽宁中南部地区的PM2.5外来输送对本次污染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内燃机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是铁路隧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其污染特性受到排放源强、隧道内风速、扩散系数、初始浓度、边界浓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根据大气扩散方程建立了描述铁路隧道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数学模式,提出了用有限体积法求解铁路隧道内空气质量方程的方法,并对影响隧道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因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内燃机车污染物排放源强和隧道内风速是影响铁路隧道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关键因素,初始浓度和边界浓度的影响也较为显著,扩散系数的影响很小,在有风的情况下可以忽略。将模式应用于青藏铁路羊八井一号隧道内NOX污染规律的数值分析,模拟表明隧道内NOX浓度最大值出现在机车车头所在的位置,最大浓度为15.02 m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