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微波等离子体发生及应用研究两个方面综述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及研究进展,先从微波激励气体放电工作原理及能量传递方式两方面介绍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结果及现有研究成果对微波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特性及温度特性进行论述。在微波等离子体应用研究方面,归纳总结了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表面波等离子体、谐振腔微波等离子体等几种典型的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及其特点,结合在薄膜沉积、废气处理、微量元素检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对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对微波技术在处理气态污染物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简要介绍了微波加热的机理和特征,重点阐述了微波在处理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气体方面的应用,并对微波技术在处理气态污染物方面应用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结合近几年微波化学理论的发展,介绍了微波诱导催化技术和基于微波技术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微波辐射-活性炭吸附法、微波Fenton试剂法、微波辅助光催化技术等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今后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分别介绍了微波萃取、微波消解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展望了微波辐射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微波烧结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该方法具有整体快速加热、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无污染、降低了烧结温度等优点。综述了微波烧结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设备、工艺以及微波加速烧结进程的机理等。介绍了国内外微波烧结技术在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微波烧结技术在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微波烧结技术在合成材料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文倩  郑广宏  黄钟霆 《环境科技》2006,19(1):26-27,30
对当前微波辐射技术在水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微波辐射机理、特点及其在废水处理、材料制备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微波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石油污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就微波技术在含油废水的处理、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油气吸附剂的再生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指出了微波技术在石油污染治理领域应用的优缺点,重点提出了在油气吸附回收工艺中,应用微波/真空或微波/超声波集成再生技术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微波技术在废物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微波在废物处理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微波加热的机理及特点,微波在处理放射性废物、废旧电路板、污泥、医疗垃圾、废轮胎中的应用,展望了微波技术在废物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微波消解技术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微波技术的独特优势及微波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外众多实验研究中,微波技术的多特性都得以证实,如利用微波技术可以明显降低成本、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量和选择性活化.文章介绍了微波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背、基础化学原理及应用.微波的诱导催化作用结合活性炭的吸附与还原作用可以有效地将烟气中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二氧化硫还原为质硫.此外,论文也指出了微波脱硫脱硝技术的主要缺...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微波技术在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发现微波技术应用于环境治理领域具有快速高效、节能降耗、安全方便、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物的优点,在环境监测与分析的样品预处理过程中,能够大大缩短预处理时间,操作简单高效,具有较大的环保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原油污染土壤的颗粒活性炭增强微波热修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微波加热技术的加热速度快、内外同时加热及选择性加热特点,快速修复原油污染土壤并将污染油有效回收.在污染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强微波吸收体——颗粒活性炭,提高土壤体系利用微波的能力,使土壤在微波场中加热到较高温度,从而去除污染油并将其在冷凝装置中冷凝回收.考察了相关参数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及污染油的回收情况.结果表明,在颗粒活性炭剂量(质量分数)为10.0%、微波功率为800 W、系统压力为0.08 MPa、载气流速为150 mL·min-1条件下,该修复方法可在15 min内将土壤中污染油去除99%以上;同时将91%左右的污染油回收,与初始污染油相比,回收油的化学组成没有明显变化.此外,研究结果显示,颗粒活性炭可重复用于增强微波热修复污染土壤且重复使用中其增强能力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辐照活性炭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状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微波辐照活性炭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均表明该技术不但可以消除烟气中SO2的污染,而且还可以回收硫资源,从而将SO2的污染控制和资源回收相结合。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微波辐照活性炭烟气脱硫技术的机理和发展现状,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A novel technology of two-step fast microwave-assisted pyrolysis(f MAP) of corn stover for bio-oil produc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ce of microwave absorbent(Si C) and HZSM-5catalyst. Effects of f MAP temperature and catalyst-to-biomass ratio on bio-oil yield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technology, employing microwave, microwave absorbent and HZSM-5 catalyst, was effective and promising for biomass fast pyrolysis. The f MAP temperature of 500°C was considered the optimum condition for maximum yield and best quality of bio-oil. Besides, the bio-oil yield decreased linearly and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in bio-oil were improved sequenti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catalyst-to-biomass ratio from 1:100 to 1:20.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s of bio-char were also determined. Additionally, compared to one-step f MAP process, two-step f MAP could promote the bio-oil quality with a smaller catalyst-to-biomass ratio.  相似文献   

15.
王贝贝  朱湖地  陈静 《环境工程》2013,31(2):96-98,108
采用微波技术对土壤中Cd进行玻璃化固定研究,考察了微波辐照功率、助熔剂硼砂和微波敏化剂活性炭对玻璃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辐照时间和增大微波功率,土壤外观发生明显团聚结晶的玻璃化现象,Cd的固定率显著升高。微波(539 W)辐照5 min,Cd的固定率可达95%以上。硼砂可显著降低土样的熔融温度,从而缩短微波时间,降低能耗。添加活性炭显著提高Cd的固定率而粒径对Cd的固定率影响不显著。微波作用形成的玻璃体结构致密结实,Cd的浸出浓度满足国家标准限值,使得污染土壤资源化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元素形态的研究方法,介绍了SEE技术及其在沉积物、土壤元素形态研究中的应用,并就该技术在元素形态研究中的作用、实现标准化的可能性及难度、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以下三点认识:(1)SEE技术是目前沉积物、土壤元素形态研究的必要手段,但其在未来元素形态研究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本身的标准化和新发展以及其它形态分析方法的发展;(2)根据研究目的,系统研究不同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方法、试剂种类和浓度以及操作条件等元素形态影响因素,对现有流程进行改进或提出新的更合理的流程,作为SEE技术的标准流程,是必要且可能的,但其任务也是艰巨的;(3)SEE技术可能向两个趋势发展,分别形成微波加热-连续流-逐级提取(MCSE)技术以及微波加热-超声波震荡-动力学-平行提取(MUKPE)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