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解新装修后居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及污染物来源,对12套普通新装修住宅测定了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氨浓度.结果表明:12套新装修住宅共测定样品47件,样品合格率为21.3%,其中装修后家具装饰齐全的住宅样品合格率最低;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的降低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大量使用易挥发甲醛的装饰材料(人造板材)造成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2.
武汉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GB/T18204.26-2000)中的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对50套新装修住宅进行了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测定,结果有40套超过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浓度(0.1 mg/m3).选择有代表性的三户新装修居室进行了室内甲醛浓度的跟踪监测,并对一户住宅及三个实验室进行了四个季节甲醛平均浓度的检测,结果表明人造板材及木制家具是室内装修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温度是影响甲醛释放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关于室内甲醛和氨的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甲醛和氨作为污染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存在着严重的危害,通过对哈尔滨市110户装修住宅进行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和氨的测定,甲醛达标率为12.7%,超标率达到了87.3%;氨达标率为42.7%,超标率为57.3%.在哈尔滨市住宅室内甲醛和氨存在着严重的污染状况,人们对此应当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检测分析及其预测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 2003年哈尔滨市居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污染检测与统计分析表明,随机检测的 246 个样本中甲醛浓度范围0.017~1.302mg/m3,年均值为0.219mg/m3,样品超标率 77.24%.夏季 6~8 月的甲醛浓度月平均值是冬季采暖期的2.0倍.各月室内甲醛平均浓度与各月平均温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 R2=0.8652.依据影响甲醛浓度的因素及其实测数据,建立了预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环境工程》2015,(8):61-65
为了解西安市地下商场室内甲醛和TVOC污染水平及来源。采用Z-300XP型便携式甲醛检测仪和Mini 3000型手持式VOCs气体检测仪对该市9个地下商场室内甲醛和TVOC质量浓度进行监测,并对地下商场内甲醛和TVOC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市地下商场室内甲醛和TVOC质量浓度严重超标;各监测地下商场内甲醛和TVO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05~0.26,0.34~3.56 mg/m3;6个地下商场的甲醛质量浓度超标,超标率为66.7%;7个地下商场的TVOC质量浓度超标,超标率为77.8%。大型地下商场内的甲醛和TVOC质量浓度污染比中小型地下商场的更为严重;室内装修和销售的商品是地下商场内甲醛和TVOC的主要来源,同时说明地下商场内的通风换气量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是评价某办公接室内装修后空气中有害物质污染水平.方法用随机抽取不同类型,布点39个,对空气中甲醛、苯、氨进行监测.结果为该办公楼室内甲醛、苯、氨平均浓度均超过国家(GB/T18883~2002)卫生标准,平均超标分别为1.1倍、1.7倍、0.3倍.苯监测合格率最高,为36%;甲醛最低,为12.8%.不同楼层甲醛、苯、氨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楼层不同类型房间室内甲醛、苯、氨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是控制室内装修污染要选用绿色环保材料,加强室内通风换气,选择合适的装修季节.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住宅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调研1990年以来我国城市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资料,提炼城市住宅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数据,总结甲醛、苯系物等常见住宅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水平和分布规律,并且对主要由装修引起的污染物浓度与装修时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居民住宅室内普遍呈现以甲醛、苯、二甲苯等污染物为主的装修型污染,甲醛是首要污染物,ρ(甲醛)平均值为0.05~0.61 mg/m3,ρ(苯)、ρ(甲苯)、ρ(二甲苯)、ρ(乙苯)和ρ(TVOC)平均值分别为0.001~0.134、0.003~0.645、0.001~1.012、0.001~0.091和0.11~1.81 mg/m3. 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均呈现较高的浓度水平,除甲醛外,其他挥发性有机物随着竣工时间的推移而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调查研究肇庆某地区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和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14年7月至8月,对某地区有代表性的五间办公楼和住宅小区等群众主要活动场所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甲醛平均浓度为0.032mg/m3,各监测场所除局部特殊场所外普遍低于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甲醛浓度与室内家具材料、建筑装修时间和室内温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秀茹  樊灏  范洁  沈振兴 《环境科学》2022,43(4):1814-1820
为了解居民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和保障公众健康,于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对西安市住宅小区830户居民住宅室内污染物[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乙酸正丁酯、乙苯、苯乙烯和十一烷]浓度进行了实测分析和健康效应评估,并对污染物的叠加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室内甲醛、苯、甲苯、TVOC和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室内空气污染问题频发,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成分复杂,来源广泛,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本文综述了中国近十年来室内VOCs在来源、浓度水平、影响因素及健康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室内建筑装修材料、人类活动及室外污染等来源都会影响VOCs的室内浓度;中国住宅内甲醛、苯等VOCs污染普遍存在,家具市场是甲醛污染最高的公共场所;VOCs浓度受到温湿度、通风和装修时间等因素影响;中国室内部分VOCs对人体健康影响评估值超过美国环保署可接受水平.调查更全面的室内VOCs数据,探索对各类因素影响机制,提出更有效降低VOCs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措施将是未来室内空气治理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甲醛污染的危害,分析了昆明市48家室内空气甲醛的监测结果,结果表明:超标率高达91.7%,最高浓度为0.74mg/m3,超过国家标准8.25倍。提出了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水和废水中甲醛测定关键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应用国标经典分析方法-乙酰丙酮分先先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对水和废水中甲醛的测定进行了系统研究。概述了方法原理,简介了方法所需仪器与试剂,深入探讨了运用该方法进行水和废水中甲醛测定的一些关键操作技术问题。指出在标准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选用最新生产的合格的分析纯以上试剂,准确进行浑浊带色水样的预处理,初步确定未知水样稀释倍数,利用蒸馏法消除显色异常水样组成复杂的干扰,能够确保水样甲醛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人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实际上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最直接、最经常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呼和浩特市选择不同时间装修的居室,对其室内空气中甲醛、氨、一氧化碳、氡的含量进行了实测,分析了居室装修后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污染水平以及各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数据表明,目前新近装修的居室内存在严重的甲醛污染,其超标率达到55.81%,随装修后时间的推移室内甲醛含量逐渐减少,其超标率逐渐降低,说明室内甲醛含量与室内通风状况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在所测定的居室中,一氧化碳及氨均未超标,氡的超标率为20%。  相似文献   

14.
我国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我国目前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现状,分析了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来源及污染的成因。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总结了一套以在房间布局中设立衣帽间为核心的、防止因装修引起的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的具体办法。该办法简单、经济、适用面广,效果明显, 值得提倡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全程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应用国标经典分析方法一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5516—1995)对空气和废气中甲醛测定进行了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探讨。概述了方法原理,简介了方法所需仪器与试剂,深入探讨了运用国标法进行空气和废气中甲醛测定全程质量控制技术问题。指出在标准分析方法基础上,选用有效期内的质量合格的分析纯以上试剂,正确进行样品测定预处理,严格规范样品显色、冷却与比色方式,准确进行分析结果数据处理,切实加强结果填报规定程式,能够确保大批量、成分复杂未知气样甲醛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大气甲醛(HCHO)是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二次组分的关键前体物,在大气光化学反应和二次污染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存在致癌性.然而,当前对大气HCHO排放来源认识存在不足,制约了二次污染形成机制研究和污染防控策略制定.采用排放因子和成分谱结合方法,建立2006~2020年广东省HCHO排放趋势清单,识别了广东省主要HCHO排放来源和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6~2020年期间广东省HCHO排放量在3.9~5.6万t区间波动,整体呈现极微弱的下降趋势;生物质燃烧源是广东省重要HCHO排放源,而受到管控措施的显著影响,其排放量占比从2006年的58%降至2020年的27%;溶剂使用源的HCHO排放则逐渐突显,2020年占比增长至28%,并成为广东省首要排放源,其中塑料制品和沥青铺路是主要贡献行业.移动源中以柴油作为燃料的工程机械和货车也是HCHO重要排放来源;虽然珠三角和非珠三角地区对广东省HCHO排放量贡献相当,但空间分布结果表明HCHO排放热点区域分别集中于珠三角中心区域和非珠三角的东西两角,这是由于珠三角主要来源为溶剂使用源和移动源,而非珠三角主要受生物质燃烧源影响.因此,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珠三角中心区域的工业和移动源减排以及粤西地区的生物质燃烧监管.  相似文献   

17.
范洁  樊灏  沈振兴  党文鹏  郑伟  王志华  付毅 《环境科学》2021,42(5):2153-2158
为了解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健康风险,在2017年12月~2020年7月对西安市区内5类新装修的公共场所(办公室、教室、实验室、银行和医院)进行了空气质量监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监测的项目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乙酸正丁酯、乙苯、苯乙烯、正十一烷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结果表明,污染物中甲醛的超标率最高(59.4%),其次为甲苯、TVOC、苯和二甲苯.在5类公共场所中,医院的污染物超标率最高(46.7%),主要超标物为甲醛、苯和甲苯.结果表明,甲醛和TVOC浓度与温、湿度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场所的人群均存在甲醛和苯的致癌风险,且在银行工作的人群存在较高的甲醛致癌风险,在医院工作的人群存在较高的苯致癌风险.本研究对西安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水平提供了参考,对相关人群健康风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甲醛污染问题,开展了多胺高分子接枝活性炭环境材料制备研究.采用质量比为1:1的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液对活性炭表面改性,再以DCC(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为胺化反应的缩水剂,通过PAH(聚酰肼)和活性炭缩聚反应制备了除甲醛材料ACm-g-PAH(聚酰肼接枝改性活性炭),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影响ACm-g-PAH除甲醛的因素,再由正交试验得出ACm-g-PAH制备的最佳工艺为活化温度为90℃,w(DCC)为2.0%,c(PAH)为12 mmol/L.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50℃与相对湿度为45%~85%区间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甲醛去除率影响并不明显.吸附甲醛的ACm-g-PAH经弱酸还原再生技术处理后,再生5次的ACm-g-PAH对甲醛的去除率仍能达到初生材料的89.2%.FTIR(红外光谱)证明了在DCC存在下,聚酰肼高分子PAH与ACm(改性活性炭)表面羧基缩聚反应的事实.随着c(PAH)的增加,SEM(扫描电镜)显示活性炭孔内的PAH呈堆积的现象;TG(热重分析)图谱的测试结果表明,ACm-g-PAH的降解温度在330~420℃之间.研究显示,ACm-g-PAH对甲醛的去除率最高为99.4%.   相似文献   

19.
在大型(30m3)、小型(1m3)环境箱实验获得数据的基础上构建释放模型,并将模拟结果和现场监测得到的浓度水平进行对比,对开发的室内空气污染预测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以一新装修房间为例,分别利用大型和小型环境箱实验,研究了复杂整装材料和简单层状材料的释放规律,建立了相应材料的污染物释放模型;依据单元内物质守恒理论和污染物充分混合的假设将释放模型组合,建立了室内空气污染预测方法,并预测了该房间甲醛和TVOC(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浓度的变化过程.在考虑了0.03ACH(air change per hour)的换气率之后,模型预测与现场监测的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甲醛和TVOC污染预测误差(正则化标准差)分别为2.8%和1.6%.模型分析表明,各污染源对于甲醛污染的贡献,家具>涂料>地板;对于TVOC污染的贡献,涂料>地板>家具.结论表明,该预测方法可以真实反映现场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可以用来分析各污染源对于整体污染的贡献、指导装修材料的选择和作为室内污染评估和控制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