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城市污水回用为目的,研究了污水深度处理中的过滤技术,结果陶瓷-石英砂双层滤料的滤柱,在滤速为5.2m/h时,通过直接过滤即可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的悬浮物几乎全部去除,且过滤周期可达61.2-72.1h。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庆油田低渗透油层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设计了金刚砂过滤工艺。进行过滤效果及现场应用稳定性试验,通过工艺的调整及参数的优化,使其出水指标稳定,确定其最佳滤速、反洗再生、级配等运行工艺参数。并对其技术、经济性评价分析,确定为适合油田的精细过滤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中提出一个经济合理的炼油污水回用处理工艺“浮选-生物过滤-臭氧催化氧化-高效过滤”,对某炼油厂污水处理场出水进行了中试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完全满足循环水厂补充水的水质要求,且该处理工艺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利用浮选柱与纤维过滤工艺对石化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其达到回用水的要求。结果表明:对石化污水,应用浮选柱和纤维过滤工艺处理,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完全达到回用水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 过滤 电吸附工艺对炼油厂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水中无机盐和有机污染物浓度,出水可以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作补水,达到节水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净化烧结污水中悬浮物(SS)的方法,通常使用传统的沉淀过滤或高梯度磁过滤工艺.这些方法占地面积大、投资高、经营管理费用多.所以,已经到了非改进之地步.本文说明了按鞍山市水处理设备厂提供的 DL——袋滤机对本公司二铁厂、二钢厂烧结污水(转炉污水)进行现场试验情况.探讨了烧结污水的性质及产生规律,并做了袋滤机适用性等一系列针对性试验,从而,改进了该过滤设备,使之日臻完善、先进.处理后污水进入烧结工艺循环使用,污泥进入水封拉链.本文也提出了每平方米滤机可处理8—10m~3/h 污水,滤料使用周期为28—30天及其再生使用的措施.使用袋滤机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投资省、占地面积小、经营费用少的优点,可在社会、经济及环保方面取得较大收益.  相似文献   

7.
在相同的试验环境和容积负荷条件下,对好氧土地生物过滤工艺与SBR工艺去除人工污水中COD与氨氮的性能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好氧土地生物过滤工艺,出水水质更稳定,在低负荷条件下可以得到比SBR工艺更好的出水水质,且充氧时所需曝气量仅为SBR曝气量的1/7。SBR工艺在较高的容积负荷下COD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去除率,但是出水氨氮很难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前,污水的生物处理,基本上可分为利用微生物的好氧处理,如曝气处理、滤层法等;利用微生物的厌氧处理,如UASB反应器法;利用植物与微生物的共同处理,如污水根系处理、氧化塘法等。本文着重介绍一些欧洲国家在污水根系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工艺特点加以分析。一、处理工艺及原理(一)工艺污水根系处理工艺的形式很多。现以滤床式处理工艺(图1)为例,加以介绍。(1.污水机械处理装置;2.控制池;3.污水输入区;4.薄膜0.2cm;5.污水排出区;6.滤床深0.8m;池底倾斜率2%;芦苇种植密度7株/m~2;通流速度k_f=10~(-4)~10~(-5)(m/s)。)首先,污水进行机械过滤处理,除去大块杂物后,输入控制池。该池对污水中的砂等作进一步的沉淀处理。当控制池中的污水液面达到一定的高度后,便可通过污水  相似文献   

9.
UBAF与纤维球过滤结合工艺应用于污水回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 (UBAF)与纤维球过滤相结合的工艺对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 ,使其达到回用的要求。结果表明 :对于经过二级处理后的可生物降解性较差的城市污水 ,应用UBAF和纤维球过滤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处理后的污水完全可以达到污水排放的一级标准和城市生活杂用水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市云湖度假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为实例,介绍预曝调节+生化+生物过滤+消毒的污水综合处理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经济、高效的特点,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1.
以聚醚砜为原料,采用相转移法制备平板式超滤膜,并采用氯化锂、氯化镁和氯化锌等无机盐对膜进行掺杂。将制备的膜材料用接触角测量仪进行表征,并评价膜材料对含油污水的过滤效果和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加入无机盐后的膜材料亲水性显著提高,表面接触角从108.9°降至41°~52°。过滤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加入无机盐后纯水和含油污水通量均大幅上升,其中氯化锂对通量提升效果最明显。经超声清洗1h后通量恢复率均大于90%,加入氯化镁的通量恢复率达97.8%。综合考虑截留率与抗污染性能,氯化镁对聚醚砜膜具有最好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惠州市某生活污水厂的二沉池出水为原水,以高效纤维滤池为研究对象,研究高效纤维滤池在市政污水中的净化效能。在不同滤速下,以出水浊度和悬浮物为控制指标,综合考虑反冲洗频率,研究结果为最佳滤速为15 m/h,最佳过滤周期为12 h。采取前置投药絮凝过滤,研究了纤维滤池对悬浮物和总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高效纤维滤池过滤效果优良,出水悬浮物远低于10 mg/L,当投加8~13 mg/L的聚合氯化铝药量时,出水总磷低于0.4 mg/L,深度除磷效果良好。此外,采取气水联合反冲洗能够将高效纤维滤池90%以上的截污量清洗干净,反冲洗耗水量为过滤水量的5%,综合电单耗为0.008 k W/m3。  相似文献   

13.
宝钢洗浴污水的处理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LC控制混凝过滤-生物活性炭技术处理宝钢某单位500m^3/d的洗浴污水,出水水质可达国家排放标准,整个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操作灵活,可实现全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体化设备对乡镇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设备主体工艺为"改良型A/O工艺+沉淀+过滤+消毒"。该一体化设备处理系统运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质稳定,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吨水运行成本为0.589元。  相似文献   

15.
UBAF与纤维球过滤结合工艺的应用于污水回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UBAF)与纤维球过滤相结合的工艺对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其达到回用的要求,结果表明,对于经过二级处理后的可生物降解性较差的城市污水,应用UBAF和纤维球过滤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处理后的污水完全可以达到污水排放的一级标准和城市生活杂用水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杨春伟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Z1):147-148
机车清洗污水经撇油、酸碱中和、气浮、过滤、活性碳吸附等工艺流程的处理后,进行全封闭循环,再用于清洗机车,合理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是确保处理后的污水能否经济、合理回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浓差极化现象和膜孔堵塞效应,建立了污水深度处理中超滤工艺对有机物的截留模型.利用中试试验数据率定模型参数并验证模型的模拟效果.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超滤工艺出水UV254值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基于最优参数得到的模拟值与相应实测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均低于10%.并且模型参数区域灵敏度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应用该模型研究了过滤时间、通量和进水浓度变化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滤初期膜孔堵塞效应占主导地位并增加超滤膜对有机物的截留效果,在过滤后期浓差极化现象占主导地位并降低超滤膜对有机物的截留效果;当进水UV254浓度恒为0.1cm-1时,通量从5×10-5m/s增至1×10-4m/s,导致UV254截留率降低13%;当通量恒为5×10-5m/s时,进水UV254浓度从0.2cm-1降至0.1cm-1,使得出水浓度降低50%.因此,模型可应用于模拟进水水质和操作条件对污水深度处理中超滤工艺出水水质的影响,为从预处理、过滤周期和通量等方面改进和优化超滤工艺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污水中溶解的Cr^+3和Cr^+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在0.45μm滤膜过滤后的水样中加Mg(NO3)2作为基体改进剂,测定溶解的总Cr;另取过滤后的水样在PH4.5的醋酸盐缓冲液中以APDC0-MIBK萃取测定溶解的Cr^_6,并用差减法求出溶解的Cr^+3,总Cr与Cr^+6的检出限分别为0;71和0.69μg/L。  相似文献   

19.
聚合物驱采油污水中大量聚合物的存在影响了污水的性质,它对超滤膜的污染机理与一般采油污水不同。研究了超滤过滤模拟含聚合物污水过程中,聚合物浓度对膜通量的影响,通过对过滤实际原水污染膜纤维进行化学清洗以及污染膜表面和断面扫描电镜分析,优选化学清洗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优选的化学清洗方案对工程应用中的膜组件进行清洗。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浓度升高,膜通量衰减逐渐加剧;NaOH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组合对聚合物污染清洗效果最佳,可恢复初始通量的75%;分析清洗后膜表面的扫描电镜图表明,原水中物质会在膜面累积形成稳定凝胶层并对膜造成不可逆污染。  相似文献   

20.
何文金 《福建环境》1997,14(2):8-9,11
再生纸厂废水有机物浓度不高,氮素含量低,重金属含量少等特点,利用土地生态系统自净能力,通过土壤过滤、截留、物理吸附,化学分解,生物氧化,植物和微生物摄取转化等过程,使废水得到利用和净化,达到再生纸厂废水综合利用以及减少对环境水域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