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在全省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省会城市其功能是省内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都要有这份责任和压力,省委、省政府和省直部门都要关心支持省会的建设,增强石家庄的正面辐射带动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徐铁骏 《环境保护》2012,(17):54-55
生态文明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地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福州作为泛珠省会城市的一员,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省会中心城市,地处长三角、珠三角、台湾三个最活跃的经济板块的中间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有优势、有基础、有条件。  相似文献   

3.
对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条件与贵州省会城市和我国西南地区交通柜纽的社会经济地位出发,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观点对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省会城市是一个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信息等方面的中心,也是一个省的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发达,人才聚集,物力财力雄厚,基础设施先进,承载着调控、服务、引领全省的特殊功能.随着省会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产业密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的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量日益增加,环境风险也随之增大,环境安全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果省会城市不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日益严峻的环境安全形势将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5.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跨入了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之列.  相似文献   

6.
陈俊卿 《环境保护》2012,(18):55-56
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建设绿色宜居都市是南昌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所在、义务所在,也是南昌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使命所在、出路所在。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的核心城市,南昌有责任、有义务摒弃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的老路,走出一条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为"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我国大江大湖区域综合开发提供良好示范。作为泛珠三角地区的中部欠发达省会城市和全国低碳经济试点城市,南昌有责任、有义务加快低碳经济发展,努力保护生态环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多年来,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一直劣于国家二级标准,是全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会(首府)城市 严重的空气污染,不仅直接威胁着首府各族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严重制约着首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地做好乌鲁木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维护各族群众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尹道谦 《环保科技》2000,6(3):36-38
从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条件与贵州省会城市和我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组的社会经济地位出发,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观点对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再生资源》2008,(11):16-18
贵阳,地处云贵高原中部,黔中腹地,是贵州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家内陆开放城市之一。平均海拔1000m,属亚热带湿润和温型气候,年平均气湿14.7℃,夏季气候宜人,有“中国避暑之都”之誉,四周“林城”之称。现有人口356.77万人,辖六区一市三县。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热炒的话题,它似乎是一个技术问题,或者是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然而笔者认为,低碳经济的背景和意义远不止如此,也许,它的背后和联合国宪章、关贸总协定一样,是规制世界发展新格局的又一个新的联合国宪章。需要国人去面对它、正视它、尊重它,积极地参与它,一个国家低碳经济战略的制订,可能会像丁业革命一样,关乎一个经济体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低碳经济是一个契机,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前提下,利用大智慧、大思维赢得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更大空间,是这场低碳经济的世界博弈中国所企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省会城市紧凑度与城镇化水平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紧凑型城市建设作为新时期有效避免城市无序蔓延发展、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新途径,探明城市紧凑度与城镇化的关系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以中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值法和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测度省会城市紧凑度和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并分析了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发现:(1)2006-2016年间中国省会城市紧凑度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东部省会城市水平最高,整体紧凑度随时间呈增长趋势;(2)高低紧凑度城市逐渐减少,中低紧凑度城市逐渐成为主体;(3)我国大多数省会城市紧凑度与城镇化关系整体以濒临协调为主,总体由失调状态向协调状态演变。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通过努力,近几年经济得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同时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在分析石家庄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和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石家庄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以及石家庄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目的是实现石家庄市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共赢,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到2000年底,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或地区规定的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使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定的指标内;直辖市、省会城市等重点城市的大气、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简称“一控双达标”)。  相似文献   

14.
发展绿色经济是21世纪的必要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绿色经济是各个国家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抉择。本文着重介绍了绿色经济的内容,主要包括绿色产业、绿色贸易、等。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我国已有一定认识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下大力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关键性一年。国家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有效地促进7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已经或者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些关系远未理顺,甚至还发生碰击。为了使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自去年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以来,中央特别强调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三者的关系。因而对资金投放和基建规模控制很严,使企业资金和市场购销受到一定制约。特别是今年国家新税制出台以后,对我们再生资源行业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和影响,企业税负成…  相似文献   

16.
次贷危机给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带来的深重灾难,使美国为主导的世界金融格局已经发生改变,外汇储备成为中国在新的金融格局中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凭借,绿色贸易政策的实施和发展应当充分考虑对汇储备和国家安全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应当在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中,逐步实现贸易环节的全面绿色化。  相似文献   

17.
为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和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环境保护项目纳入国家政策支持的渠道.鼓励和支持环保企业的发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可以组织有关环境保护产业项目的申报、预评审和评审。希望各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更多的环保企业能了解环境保护项目的申报渠道。积极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推荐好的项目,通过国家环境…  相似文献   

18.
国家环境科技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入 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迅猛,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的社会经济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共识。全面推进环境科技进步,是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确保国家环境安全 ,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根本保证。为明确未来 10年环境科技发展的目标与方向、确定“十五”期间环境科技工作的重点、推进环境科技创新、保证国家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提出《国家环境科技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1 “九五”期间环境科技不断发展,为环保事业发展做出了贡…  相似文献   

19.
<正> 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作为省会城市经济改革试点的武汉市,根据现在和将来国民经济工作的要求和发展,提出并研究环境资源和环境保护措施,对于更好地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战略目标,为政府部门制定发展规划、进行决策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一、武汉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一)水环境污染突出 1.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造成环境污染全市1981年排放工业废水5.47亿吨,占全省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43.9%,占全国排放238亿吨工  相似文献   

20.
《世界环境》2006,(5):43-53
亚太区:转型为可持续发展社会 亚太区既希望继续发展经济,也希望维持短期和长期优势,与世界其他地区竞争。但假如经济发展的代价是导致自然资源不断衰竭、环境不断恶化,那当然是不可持续的。这里列出可为34亿人口减少亚太区自然资源需求和优化发展的可行方案。环顾全球,欧洲和北美国家必须采取实质行动缩小他们的足迹,而亚太区国家专注于发展他们颇具竞争实力的新兴经济也无可厚非,但假若他们不维护自身的生态资产,那成功只属奢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