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马 《沿海环境》2001,(9):11-12
在云南西北高山丛林中有一处神秘幽静的高原湖泊:硕都湖。在北温 带高山针阔叶混交林的环绕下,一片幽蓝深邃的湖水映衬着明朗的蓝天,湖面上偶有几只野鸭。红嘴鸥歇脚觅食,一幅绝美的秋天的油画。 在这舒心宜人的气氛中,我们突然发现两头关在铁笼中的黑熊,它 们向我们低声哀叫着、呻吟着,前肢努力扒着铁栏杆,试图把长长的嘴伸 出栏杆,这是它们在这狭小的天地中惟一能做的动作了。它们为什 么会住在这儿? 我们打问许久方知,两头小熊原籍四川的山里,刚刚出生就被 偷猎者从母亲身边掳走,又被拐卖到这里。硕都湖景区把它们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2.
找鱼窝     
小时候找鱼窝的情形,我至今难以忘怀。水稻在收割前,稻田都要进行搁田。那时的秧田,施绿肥,杂草也是人工拔的,很少用化肥、农药。这就为鱼、虾、蟹提供了生长条件。田里的水放光了,最凹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水塘。这个水塘里往往会聚集着很多的鱼、虾、蟹,它们看到我就活蹦乱跳,把塘中的水搅成浑浊的泥浆。这就是我所说的鱼窝。鱼窝里一般有红鲤鱼、草鱼,乌鱼、草虾和螃蟹,有时还有一两条水蛇“滥竽充数”。鱼窝里的螃蟹是最会掌握时机临阵脱逃的。如鱼窝中的水少了,螃蟹就另谋生路了。那些无法“夺路而逃”的鱼虾,只能望其项背,要么渐渐地被…  相似文献   

3.
黄娟 《环境》2005,(5):72-72
正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一样,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方总有一条河,我们会把她叫作母亲河。只是在岁月流淌和世事沧桑之后,母亲还是永远的母亲,而那条曾经如母亲一样哺育过我们的河流,却成了一条概念之河。  相似文献   

4.
岩泉 《世界环境》2005,(2):70-71
“山林若是没有鸟,明媚风光长不了,鸟是害虫的天敌。鸟是生态之仪表。”家乡的山很多,林子也很大;林子大了,就什么鸟都有。我每次回去,都能受到它们的热烈欢迎,真是“山鸟多情如识我”。  相似文献   

5.
彭明明 《环境》2010,(9):54-57
同是食用油,它们的营养价值、化学成分、功能特性、运用方法都不尽相同。哪一种食用油更适合我们日常食用,更利于我们的健康?读完这篇文章,面对琳琅满目的食用油相信您就不再迷茫了。  相似文献   

6.
人类进入21世纪,历史翻开新的篇章,作为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人类进化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我们身边的动物,不幸的是,城市的扩张,环境的污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度开采,仍在侵犯动物的家园,威胁它们的生命。从娱乐项目中作为活靶子的野兔,到身体永远插着管子被活取胆的月牙熊,从顷刻间轰然到下的百年老林,到可可西里依偎在母亲尸体旁取暖的小藏羚羊——无不记载着人类对动物、对大自然犯下的罪行。  相似文献   

7.
Bass  A 张艳南 《交通环保》1996,17(3):42-44
一些产品已被推荐用于减少油对岩石的粘着力,以便减少溢油对海岸线的影响。这些产品为天然可生物降解物质。与对照实验相比,在模拟潮汐区进行的实验致命油的丰力减少了20%到30%,且应用六天后,这些产品仍保持着它们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人问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啥最热?答案非电动车莫属。在上海车展上,几乎所有国内厂家都推出了电动汽车,几乎所有厂家都高调宣布,它们的量产电动车将在明后年投放市场。与此同时,南车时代、北汽福田、浙江万向……一个个电动车基地在大江南北相继奠基。一场以电动车为核心的汽车革命仿佛就在眼前!而在许多专家和政府部门眼中,  相似文献   

9.
蔬菜也养眼     
余婕 《环境》2009,(3):70-73
想保持健康,就多吃蔬菜吧!蔬菜品种不同,营养价值也不同,多吃蔬菜才能保持更健康的身体和更好的容颜。这里,我们为你介绍几种很新奇的蔬菜新品种,也许你没有听说过,但它们都是维护健康的“能手”。  相似文献   

10.
青蛙的绝唱     
沈莫 《沿海环境》2002,(5):29-29
目前,整个地球上共分布着4300多种青蛙。这是一群面临灭种危险的动物。尽管如此,对它们的一切人们还知之甚少,甚至都没有将它们列入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中。近20年来,仅在哥伦比亚就有20个种类的青蛙永远消失,但每一季节都会发现20多个新品种。1990至1996年,西班牙共发现了2个新种青蛙和3个不知名的亚种。青蛙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栖身之所的渐渐消失。调查表明,在西班牙32个省、349处的大面积水域中,65%的沼泽、湖泊和季节性小水塘都受到了污染,或接近于消失。青蛙或蟾蜍之类的两栖动物不像飞禽或哺乳动物,无法迁移到其他地方生存。…  相似文献   

11.
《沿海环境》2002,(6):12-13
在人们的印象中,乌鸦总是与荒郊、墓地、枯 藤、老树相伴,可是当它们突然闯进了大城市,闯入了现代人的生活,这事儿就有点蹊跷了。去年入冬以来,成千上万的乌鸦就闯进了沈阳城。乌鸦们不仅仅栖息在市区公园里,它们的地盘甚至还扩大到市区繁华地段的天空。沈阳城里,一时漫天乌鸦。每天清扫鸦屎至少上百斤 乌鸦这批“不速之客”突然闯入,给沈阳市民带来了一丝不快。人们烦恼的倒不是它相貌丑陋、叫声沙哑,而是它的到来确确实实骚扰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笔者在街头采访,不少市民都争着告状:“我觉得不太雅观,不…  相似文献   

12.
《沿海环境》2000,(7):19-19
玩具是儿童的益友,但它可能成为传染疾病 的祸手,家长和保育人员切不可忽视玩具的卫生。 大多数儿童玩具都是用树脂、塑料、皮毛及化学纤维制成的,由于这些物质容易产生静电,很容易吸附一些细菌的病毒。而且有的玩具厂家,在生产玩具时一味赚钱而不顾玩具产品的卫生状况,事先没有进行消毒就直接把产品销入市场,玩具体身就已附着大量的细菌和病毒。 上海市卫生部门曾对木制、树脂、塑料、皮毛四类玩具进行细菌集落数检测。这些玩具事先经过消毒,细菌集落数为零。然而,把这些玩具给儿童玩十天后测定,结果发现木制玩具上的细菌集落数…  相似文献   

13.
天凉好个秋     
秋天是金黄色的,田野里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在秋阳的映射下闪着金灿灿的光;枫叶红了,枫树林给大地铺上了红色的地毯。秋风飘过的地方,给人带来凉爽和惬意;细细的、密密的秋雨跟随着风,飘零着,把大地洗刷得干干净净;深秋的黄叶会挣脱树的束缚,随着风雨一片片落下,带着一丝丝的遗憾,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秋天的风,秋天的雨,秋天的叶,它们表达出的是一种整体的美,~种和谐的美。只有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才会构成一幅美丽的画,一首精美的诗——秋。那么,秋天究竟从何时开始.它离我们有多远呢?  相似文献   

14.
人是世上最霸道的动 物。在他们住着的空间,别的动物,除了人的宠物和人难以对付的小昆虫之类,都被赶跑,打跑,熏跑,呛跑,卖掉,吃掉,毒杀.....然后自己也在这个气闷的环源中怨气冲天地打煞着。 比较能忍受人的,大概要算鸟儿,它们跟人其实不生活在一个世界,它们占据的空间比人的要高一层─在房顶树顶之上那一块,但是人们能看得见它们,人和鸟儿之间,只有人欺负鸟儿的。如果鸟儿也象人那么促狭,那它们完全可以让人们整天顶着它们的粪便,或乘其不备在人头上啄一个大包,但是这样的事情极少发生。你认真想想这个,就会承认鸟儿多…  相似文献   

15.
碧云天 《环境》2012,(2):34-37
说起地沟油,就如同过街老鼠一般,可谓是人人喊打。但就有这样一位女孩,她不但不“拒绝”地沟油,反而在四处寻找它们的踪影,难道她是受了什么刺激吗?  相似文献   

16.
数字     
《世界环境》2009,(2):7-7
2月19日,300天后将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哥本哈根市成为气候中和网络(CNNet)的第100位参与者。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气候中和网络旨在推进全球共同走向低碳经济社会,开展仅一年就有了第100位参与者。  相似文献   

17.
家访奇遇记     
何元港 《环境》2002,(9):31
急促的铃声打断了我的沉思,我连忙拿起电话的话筒来听,熟悉的声音令我惊呆了。原来,我的班主任张老师被两只大狼狗挡在巷口,她想到我家,却寸步难行。提起这两只大狼狗,我就很愤怒了。它们是我一位邻居的宠物。平时,它们被关在院子里,所以,它们只认主人,其他人都是它们的“敌人”。有一次,他家的一位亲朋来访,未进门,吼叫声就大作起来了。恰好主人不在家,可大门不知怎的被打开了,这两只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心愿     
我的母亲今年七十八岁了.从青年时候起,母亲就喜欢植树种果.几十年来,植树种果成了母亲的嗜好.母亲亲手栽下的果木已经难以数计,母亲种下的各种果木产生的效益究竞有多大实在无法计算.  相似文献   

19.
海洋是一切生命的母亲,海洋的活动,也影响不少生物的活动.其中有几种动物,它们就受海洋潮汐的变化而变化,真可以称为海洋潮汐的预报员…… 鼓捣蟹 在海边还生活着一种叫"鼓捣蟹"的小蟹.每当退潮之后,它们便从小洞中钻出,将泥沙闭成小球,用小球把洞边垒得高高的.因为这种小蟹在退潮后总是不停地团弄泥丸,所以才得了"鼓捣蟹"这个浑号.  相似文献   

20.
手拉手心连心共同保护美好的家园各国姐妹们:我们如此幸运的共同生活在地球母亲的怀抱里,尽管我们的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但我们都沐浴着同一片阳光,拥有同一个家园。令人不安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由于环境污染、天灾人祸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