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环保联合会成立两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会上公布了2006—2007年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情况及目前取得的成果。中华环保联合会在过去两年中不断壮大,已拥有个人会员1273位,主要包括政府官员、NGO组织成员、公司职员等。联合会加强与各个环保民间组织的交流和合作,成为政府和公众之间开展环保事业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2007,(4B):31-31
中华环保联合会成立两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会上公布了2006—2007年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情况及目前取得的成果。中华环保联合会在过去两年中不断壮大,已拥有个人会员1275位,主要包括政府官员、NGO组织成员、公司职员等。联合会加强与各个环保民间组织的交流和合作,成为政府和公众之间开展环保事业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编者按:2005年的"圆明园防渗膜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激情,但关于他们的发展状况我们还知之不多.2006年4月22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在成立一周年之际向全社会公布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研究"理论成果--<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蓝皮书>.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充分肯定了中华环保联合会所进行的环保民间组织调查工作,认为它"深入、规范、资料丰富、案例生动".本刊在此全文刊发<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蓝皮书>以便读者能够真实、全面地了解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赵莹  李蕾 《世界环境》2012,(4):34-35
2012年6月15日-23日,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第三次筹备会议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又称"里约+20峰会"),由环境保护部宣教司组织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华环保基金会及媒体和企业代表组成的中国环保NGO代表团,满载着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成果,赴里约积极参与了边会、展览等各项活动,在联合国舞台发出中国民间社会的环保声音。  相似文献   

5.
尽管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还有争议,但与其他领域社会力量的严重滞后相比,中国环保NGO在最近10年成为中国最活跃、最有影响的一种民间组织已是不争的事实.20世纪90年代以前,NGO、民间组织等词语对中国人而言还相当陌生.1993年北京首次申办奥运会,当国际奥委会官员问及中国有无民间环保组织,中国代表团竞不知如何作答.而在十余年之后的2009年,中国环保NGO已逾3500家,成为目前中国民间非政府组织中数量最多的群体.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环保民间组织作为环境保护的一支新兴力量发展已日趋成熟。文章简要阐述了西方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演化过程及概况,重点分析了与政府合作、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与其他组织合作、与媒体合作等四种运行模式,总结了网络化、多样化、专业化、经济独立及名人效应等众多特点。最后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基础上,中国应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环保NGO这一组织的作用,开辟解决环境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13,(10):49
2013年5月13—15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上海举行了"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单位会员交流年会"。年会邀请了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住建部及有关部门领导,著名专家、国际国内行业协会、知名企业代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单位会员代表,共计800余人,共同探讨了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下的科技创新和环保产业发展。本次会议围绕"十二五"环保科技进展、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以及国际低碳经济与环保产业经验交流等主题  相似文献   

8.
<正>"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大数据平台")暨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台(以下简称"智汇平台")第四届年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年会旨在落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绿色成果,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及环保技术国际合作,分享中国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海洋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经验,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9.
新华网报道,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最近发布的《2008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08年10月,全国共有由政府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1309家,学校环保社团1382家,草根环保民间组织508家,国际环保组织驻中国机构90家,港澳台地区的环保民间组织约250家。  相似文献   

10.
据《南方周未》消息称,2011年末,21家国内环保NGO(民间组织)公开致信国务院法制办和环保部,吁请明确《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适用范围,要求修改"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涉及环境质量的环境监测信息"等规定。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13,(1):59
"中电溢达环保车"是溢达集团旗下的溢达杨元龙教育基金与香港中华电力合作推出的环保宣传车,是国内首个以混合动力低碳节能汽车为宣传载体的公益项目。"溢达环保行·中电绿D班"沿用中电「绿D班」的概念推行环保教育,透过互动、有趣及深入浅出的方法,包括立体电影及趣味性浓厚的环保信息教育展板等,旨在通过这些新颖的教育形式为学生开启绿色环保之旅,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同时提供能源节约的贴士,为香港乃佛山市及邻近地区的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云南省部分环境非政府组织(以下简称NGO)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问卷调查及十二个NGO的座谈,了解近年来一些云南NGO对我省环保关注和参与情况,以及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与不足,探索NGO如何可持续发展地参与环保,并探析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背景下我省NGO参与环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环保NGO在我国海洋环境治理中的政策参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日益重视,政府部门开始与公民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寻求合作,对决策系统进一步开放并鼓励和支持公众及社会组织的政策参与。在此背景下,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NGO)愈发崛起,并积极参与行动。本文以我国环保NGO在海洋环境治理中的政策参与为主线,分别对我国环保NGO政策参与的理论依据、所处现状、面临的困境以及路径选择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国环保NGO参与海洋环境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简讯     
《环境工程》2011,29(6):81-81
多家环保组织联名支持"绿房子"垃圾站。近日,北京首个市民自费建的社区垃圾分类处理站"绿房子",由曾赴日考察的民间环保人士驴屎蛋(微博)建成。全国的环保NGO也将加入这个解决城市垃圾围城困局的体系。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微博)等环保组织,向全国环保NGO发出联名倡议,号召参与这一垃圾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5.
南非归来     
环保外交里程碑 这次南非世界高峰会有得有失。究竟谁是这次峰会的赢家?谁是输家?中国在这次非首脑会议上可以算得上是赢家,创造了一个新里程碑。 仅就人数来说,中国官方和民间组织参加者接近300人。且中国官方高度重视国际社会的角色扮演,但更令人鼓舞的是中国民间组织与国际公民社会已初步接轨。来自重庆、云南、山东、陕西、湖北的NGO首次参加国际会议,除能与来自各国的民间组  相似文献   

16.
环境NGO在环保活动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随着2015年中国新环保法的颁布,环境NGO已经具备发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但由于中国环境NGO自身能力不足,完成诉讼仍存在困难.文章以环境NGO介入环境公益诉讼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现有环保NGO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现模式,并分析了环保NGO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与复杂性,指出要提升NGO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能力,必须从培育环境公益诉讼意识、加强自身能力改造及破解资金难题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8月16日,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美国环保协会和北京产权交易所共同发起的"绿色出行绿色奥运"大型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举行。建设部、北京市环保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欧盟商会、美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16,(1)
正2012年,荣获首届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组委会授予的"最佳组织奖"称号。2013年,被广东省中小企业局评为"广东省中小企业环保服务综合平台";获得广东省环保社会组织年会组委会颁发的"广东环保公益突出贡献奖"。2015年,被广东省商务厅认定为环保行业公平贸易工作站;被广东省民政厅推荐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通过全省性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全体会议终评,取得5A等级。  相似文献   

19.
南粤绿讯     
《环境》2014,(11):42-43
正"环保名人面对面"举办第三场活动10月12日,受省环保宣教中心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参加广东"环保名人面对面"大讲堂活动,并在江门五邑大学以"PM2.5防治任重道远"为题开展演讲。这是"环保名人面对面"活动的第三场活动,江门市环保局、NGO社团代表及五邑大学的学生、老师参加了讲座。郝吉明表示,2013年,通过对全国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的数据进行统计可看出,珠三角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环境资源的保护。环保NGO组织的建立一方面弥补了政府部门在环境执法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惩治了许多破坏环境的经济实体。2014年国家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的修订,更加清晰了环保NGO组织的起诉程序,但也限制了NGO组织的起诉主体范围。总之因为我国的环保公益诉讼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环保NGO组织的公益诉讼之路还需要经历更漫长的努力探索阶段,这些努力不仅依靠外界的支持,更依赖于组织自我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