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一个能源自给水平不高的国家,日本的低碳社会建设不仅关系到其承诺的国际义务的履行,还关系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从提高竞争力角度发展低碳产业制造业既是重要的耗能大户,又具有规模化的节能效率,是日本推进节能减排的首要目标。特别  相似文献   

2.
图片新闻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东升10月26日在亚洲制造业论坛2009年会上表示。要把低碳绿色工业的发展.纳入到工业发展的规划,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抓好绿色、低碳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环境标志是政府管理部门或非政府组织(团体)向有关申报者颁发并表明其产品或服务符合国际或国家环境标准与保护要求的特定标志。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绿色食品标志与有机食品标志为代表的农产品环境标志制度、以中国环境标志为代表的制造业及建筑产品环境标志制度和以能效标识为代表的能效标识制度,以及低碳产品认证制度。我国环境标志产品生产与出口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4.
分析我国具体国情,传统的以"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模式的弊端暴露无遗,必须予以摒弃,代之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经济模式。政府应该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实现其职能调节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财政政策的强力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中财政政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对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和政府财政政策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低碳发展有利于形成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倒逼机制,有助于协同解决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和雾霾等环境问题。文章总结了我国在低碳发展方面的一系列举措,用数字说明了我国低碳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分析了我国低碳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详细介绍了我国未来低碳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行动。  相似文献   

6.
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长期以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特征被作为国家重点扶持产业。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发布更将进一步推动该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因此,准确把握该行业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情况,研究其规律,对于推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和低碳经济的建设作用重大。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论述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对有色金属工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所面临的形势和机遇进行分析,为政府、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应担当的责任和做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声音     
《环境》2024,(2):12-13
<正>“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  相似文献   

9.
低碳城市的建设,应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靠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这3大支撑力量。而在这3个方面,我国的城市建设面临巨大挑战。低碳产业经济总量比重低,不能支撑低碳城市的发展:低碳技术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低碳城市发展的需要:低碳消费社会氛围没有形成,制约低碳城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石油公司是产能大户,也是耗能大户;是清洁能源的生产者,也是大量污染物的排放者。为了应对发展挑战,世界大石油公司均已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本研究分析了我国石油公司总体能耗大、占自产一次能源比例高,废物回用率低、资源化程度不高,缺乏完善的低碳发展战略机制和配套的管理规范、标准等问题,梳理了我国典型石油公司围绕节能与提效、废物减量与资源化、低碳与清洁发展管理开展的情况;提出节能提效和源头、过程控制是石油公司低碳与清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作为辽宁省工业基石,肩负着新一轮振兴发展的责任使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双碳”目标的压力和挑战。制造业的低碳经济不仅代表着我国绿色创新的科技水平,更彰显出中国“双碳”实施的引领示范作用。文章在分析辽宁省制造业碳排放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文献梳理,剖析了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研究表明,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按照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技术创新、能源结构、环保意识、行业结构、企业规模和环境规制,在此基础上给出推进绿色创新,促进能源结构调整;调整制造业行业结构、规范布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应加强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既是压力又是挑战,在分析借鉴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梳理了我国部分省市在低碳发展中进行的探索,如以排放峰值目标为导向、研究制定低碳发展制度与政策,以低碳技术项目为抓手、加快构建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等,并总结了部分省市的创新做法和经验。文章指出,尽管我国区域低碳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建议要在强化责任使命、大胆探索创新,深化顶层设计、出台指导意见,打造合作平台、引领全球治理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低碳社区建设是低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省份、400多个社区开展了低碳社区建设。然而,我国社区低碳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还属空白,低碳社区建设缺乏依据,亟须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实际的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综述和借鉴低碳相关试点工作的评价体系、国外低碳社区指标体系实践、低碳社区评价体系的国内研究、我国社区层面相关评价体系实践和我国其他考评体系实践等已有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确定了低碳理念、低碳建设、低碳绩效和低碳创新的指标框架,遴选了32个指标,提出了一套应用该指标体系评价低碳社区的评价方法,研究还用社区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行验证和完善,并针对如何将评价指标体系更好地应用到我国低碳社区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钢铁行业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钢铁企业成本上升;低碳技术性制约钢铁行业的发展;低碳贸易壁垒严峻,严重制约我国钢铁行业出口。提出低碳经济背景下加强钢铁行业管理的措施:加强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钢铁生产成本;加强钢铁低碳技术的研究,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竞争力;高度重视低碳贸易壁垒,保证钢铁行业的高效出口。  相似文献   

16.
经济进步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以低资源消耗和低环境污染,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煤炭行业以“高开采、低利用和高排放”为特征,必然导致自然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物流业已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振兴的十大产业之一。其中煤炭物流是行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现煤炭物流的低碳与绿色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伴随着碳排放总量也在与日俱增,造成温室效应日趋严重,近几年我国极端恶劣天气也频繁出现,高碳排放量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开展全国性的节能减排运动。本文对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如何正确评价我国经济发展的真实价值是一个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现实重大问题。《低碳环保双重约束下的中国发展评估报告(2005-2011)》利用构建的低碳环保发展指数对我国区域和城市进行了全面评价,详细分析了不同区域和城市低碳、环保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得到了如下重要结论:一是坚持低碳与发展的协同,满足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二是坚持环保与发展的协同,在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三是坚持低碳与环保的协同,大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四是重视空间统筹,推动区域低碳环保发展协同;五是低碳环保发展协同重点突出,加快发展仍然是我国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9.
新闻时政     
<正>工业节能环保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近年来,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等课题成为全球各国的热门研究方向。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通过推进绿色制造来发展绿色经济、壮大绿色产业,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绿色低碳发展,就是通过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提升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过程能耗和物耗,从而实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  相似文献   

20.
碳封存技术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CS)是一项新兴的碳减排技术,对于发展低碳经济而言或许是一项技术创新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低碳经济的提出和我国的应对措施,从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入手,分析了CCS技术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在作用,并结合中国当前CCS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未来该技术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