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质旅游景区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质景区是指旅游综合质量中等的景区.开发中质景区可以增加目的地供给、优化旅游目的地结构、分流优质景区客流.以四川雅安碧峰峡景区为例,在分析该类型景区优劣势的基础上,对其在旅游项目设计、资金筹措、客源市场、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同时指出,我国中质旅游景区开发中存在着资源价值评价不准确、资源破坏严重等误区,以期在旅游实践中提高中质旅游景区的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2.
根据参加旅游策划的实践,构建了湘西古丈、永顺两县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以永顺县小溪景区为例对其主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该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相应策略,以期解决两县旅游开发中的区域竞争与协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并开展量化评价是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前提。海螺沟景区是我国西部的典型景区之一,探讨其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并为景区旅游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对我国西部山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对海螺沟景区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参数(连接度、通达度与紧密度)计算结果表明,海螺沟景区旅游资源的连接度β指数为1.0、平均回路数为9、γ指数为0.4,整体连接度较差;旅游资源的平均通达度指数为46.9,节点平均径路长为3.8,通达度较差;旅游资源的紧密度为0.72,整体为中等。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海螺沟景区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优化对策,可为海螺沟景区乃至我国西部其他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水环境、特色旅游项目、景区环境、经营管理等方面,从宏观调控、法规法律、资源调查和保护、地区联动和环境教育等角度,提出了环巢湖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南岳旅游圈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和整合大南岳旅游圈旅游资源,以研究区域内47个旅游景区为样本,运用图表法、空间计量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南岳旅游圈的资源类型和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大南岳旅游圈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现均匀分布特征,在距离衡山10—12.5km处出现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现象,旅游交通网络不完善、区域内旅游交通通达度和可达性较差、各旅游景区间联系强度较弱。针对大南岳旅游圈旅游景区空间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开发黄河大峡谷区生态旅游可丰富青海旅游产品体系,优化产品结构.在分析与评价青海省黄河大峡谷区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黄河大峡谷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其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青海省黄河大峡谷区域的生态旅游开发策略:以优先保护生态与适度开发旅游为原则,科学制定旅游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加强旅游景区体系建设,发展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加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严格保护旅游生态环境,鼓励社区参与峡谷区域的旅游开发等.  相似文献   

7.
四川参与性体育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庞大,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由于体育旅游产品深受大众喜爱,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开发体育旅游产品是促进四川旅游业走向强大的重要战略.针对四川参与性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以及发展体育旅游的条件,提出了创新开发四川参与性体育旅游产品的途径:①与其它类型的旅游产品有机结合,开发组合性体育旅游产品;②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③深度开发著名景区的体育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8.
九华山旅游竞争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九华山是我国以佛教为主要特色兼有自然山岳风光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几年来,九华山旅游业发展迅速,在资源、生态、区位和宗教旅游方面具有一定的旅游竞争优势,但在市场营销、旅游形象、基础设施、服务质量、景区景点开发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要提升九华山旅游竞争力,就必须打造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培养、创新旅游项目和整合旅游资源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川南旅游开发的导向、人才与资金准备及产业协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川南旅游资源地域开发的时空模式,建议加强重点景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提倡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提升和丰富,出现了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大都市近郊地区是新的旅游景区、新的旅游产品创新发展地区和集聚区.安徽来安白鹭岛景区是在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旅游景区,白鹭岛景区临近南京,交通便利,土地资源、生态资源良好,经过7年发展,已成为皖东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1.
淡竹森林公园地处括苍山脉中部,保存有括苍山脉最好、最完整的常绿阔叶林,是浙中和浙东沿海区域原生性最强的原始次生森林。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淡竹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6大特点——风景资源品味较高,天然常绿阔叶林景观较典型,水体景观多姿多彩,山体和岩体景观奇妙,森林环境优异,山区风情较淳厚;提出了淡竹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5条基本思路,即依法开发、保护为先,体现特色与周边景区互补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循序发展相结合,旅游产品应以自然性休闲型为主导,塑造主题旅游形象,强化宣传促销。  相似文献   

12.
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定量评价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是为发展森林旅游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研究了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定量方法,对武汉市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了武汉市森林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为森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The main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and review the usage of forests for the purpose of tourism in Turkey with the case study of Antalya-Belek. The use and conversion of forest lands is central to tourism development. Land use chang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ourism on natural resources. Worldwide, forests and coastal zones are convert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facilities. The rapid emergence of mas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urkey, encouraged without considering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has resulted in serious problems in forest areas. This paper is particularly concerned with land use change in forests (or deforestation) created by the allocation of forest lands to build tourist facilities. In Belek, a tourism center located in Antalya province's coastal areas and the fastest growing destination of the country, all tourist faciliti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forest lands under the status of conservation forest. Today, the Belek Conservation Forest is under severe pressure from tourism.  相似文献   

14.
旅游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珠江源旅游区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循环经济是发展旅游业一种新的指导思想,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针对珠江源旅游区的现状,根据旅游循环经济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并重的理念,探讨其在旅游区的林地系统利用建设、湿地系统利用建设、岩溶地貌系统利用建设、旅游服务设施系统利用建设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到1992年底,我国已建立森林公园255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155处。森林公园资源十分丰富,具有众多的动植物资源、山水资源和人文资源。森林旅游具有其它类型旅游不可比拟的独特作用,已成为现代旅游的新潮流。森林公园的建立,客观上保护了自然和自然资源,但急功近利的经营思想和掠夺式开发导致了自然资源的破坏。本文最后对森林公园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如何协调统一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森林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形式之一,开展森林旅游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也是当今世界旅游的热点.介绍了神山国家森林公园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分析了目前建设森林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森林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Nature-based tourism and recreation within and close to protected areas may hav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n biodiversity due to urban development,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and increased disturbance. We conducted a 3-year study of disturbances of birds induced by nature-based tourism over a recreational gradient in the Pallas-Yllästunturi National Park and its surroundings in northern Finland. Bird assemblages were studied in highly disturbed areas close to the park (a ski resort, villages, and accommodation areas) and in campfire sites, along hiking routes (recreational areas) and in a forest (control area) within the park. Compared with the forest, the disturbed urbanized areas had higher abundances of human-associated species, corvid species, cavity and building nesters, and edge species. The abundances of managed forest species were higher in campfire sites than in the forest. Hiking trails and campfire sites did not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open-nesting bird species. The most likely reason for this outcome is that most campfire sites were situated at forest edges; this species group prefers managed forests and forest edge as a breeding habitat. The abundances of virgin forest species did not differ among the areas studi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 that the current recreation pressure has not caused substantial changes in the forest bird communities within the National Park. We suggest that the abundances of urban exploiter species could be used as indicators to monitor the level and changes of urbanization and recreational pressure at tourist destinations.  相似文献   

18.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分析了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力。结合早期地形图和实地调查数据,利用3个时相的TM遥感图片,计算出1959年、1989年、1996年、2002年4个时相的红树林面积分别为3213.8hm^2、1657.8hm^2、2018.8hm^2和1552.6hm^2。在过去的近50年里,有近50%的天然红树林被毁掉,红树林湿地被转换为经济林种植田、水产养殖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自1980年成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以来,红树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1989年到1996年图像对比上红树林面积增加了361.0hm^2。近年来,旅游业的开发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干扰。2002年,红树林面积相对于1996年减少了566.2hm^2。此外,红树林斑块的空间格局和树种的构成发生了变化,红树林群落植物多样性明显减弱。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思想。提出了建立高水平的管理研究队伍,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综合管理红树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区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区域整体优劣定量评价不足的情况,选取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5类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采用绝对数量、地均数量、人均数量3种评价指标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基本状况和旅游资源的区域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0.
选取吉林省抚松县为研究区域,采用能值分析方法,从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接受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抚松县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2009年抚松县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量和能值产出量均呈增加态势,能值投入以本地资源为主,工业产值迅速增加(以林产品为主),而农产品产值持续减少。②抚松县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均属于较低水平,工业发展效率很低,居民生活质量不高。③生态环境压力逐年增大,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但是与其他发达地区、我国西部地区相比,抚松县在生态环境承载力方面仍具有相对优势。据此,提出了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绿色食品、林产品的深加工等增强系统开放性,深入挖掘优势资源的高价值形态,以达到山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