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刘国信 《环境导报》2003,(18):10-10
包装袋是一个让人头痛的垃圾大户。怎样才能让包装袋既经济又不污染环境?为此,各国科学家屡出新招,用玉米等农副产品来开发新型包装材料。用玉米来包装当前,应用“生物分解树脂”取代现有包装塑料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科学家们发现利用玉米能制造出多种塑料用品。近期,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研究成功的“玉米淀粉树脂”就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这种包装材料可以通过燃烧、生化分解和昆虫吃食等方式处理掉,从而免除“白色污染”的危害。如今,国外已有不少大公司看好这种新的环保材料。可口可乐公司在盐湖城冬奥会上用了50万只玉米塑料…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的Ferruggi化学品公司声称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了真正的生物分解塑料。上个月该公司在推出75万只用这种塑料制作的“米老鼠”手表时,公布了这项发明。这种塑料已经申请专利,并打算明年投入生产。负责这项研究的科学家阿米卡尔·科林纳说,该公司的塑料不同于目前用来制造用后随手丢弃的物品,如购物包装袋那样的生物分解塑料。那种塑料袋是由“缝隙”中含有淀粉的聚乙烯网膜制成的。土壤中的微生物只能分解淀粉,而不能分解聚乙烯,因此塑料袋只能部分分解。他们的新型塑料也含有淀粉即玉米淀  相似文献   

3.
塑料包装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统计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36种日用塑料包装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其所含6种优先控制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仅有2.78%的塑料样品没有PAEs被检出,50%的样品含有2种或2种以上PAEs;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分布最为广泛,存在于97.22%的样品中.塑料包装袋的来源、色彩与其ΣPAEs具有较高的关联性,菜市场包装袋的ΣPAEs显著高于超市塑料包装袋和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的ΣPAEs;彩色塑料包装袋中ΣPAEs高于非彩色塑料包装袋;在材质中加入颜料的塑料包装袋其ΣPAEs明显高于表面彩绘的塑料包装袋.  相似文献   

4.
1将研制“绿色塑料”作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加以扶持,尽早研制出质量更优、价格更低的新型“绿色塑料”。2对生产“污染型塑料”的企业课以重税,对绿色塑料生产企业减免税并降低贷款利率。通过宏观调控提高“污染型塑料”销售价格,降低“绿色塑料”销售价格。3通过环境立法或政府法令对污染型塑料包装袋的生产和使用采取强制性控制措施。4规定生产、销售“污染型塑料”的厂家、商家同时承担废旧塑料的回收和加工任务,否则停止其生产和销售。5生产一些纸、麻等其它品质的包装袋,作为部分替代品加以推广。6恢复使用楼房垃圾道,改装新型防…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对塑料垃圾污染海洋,危害海洋生物的机理、危害的原因及对某些海洋生物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评述。着重介绍了网具、包装袋等塑料垃圾对海洋动物的危害,塑料碎片、流网等对海鸟的危害。以期望对塑料垃圾污染海洋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6.
为净化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污染环境越来越严重的塑料包装废弃物成为人们治理的重点。近年来一些新型易分解塑料包装材料纷纷面市,正日益成为市场新宠。玉米塑料包装走进家庭。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用玉米淀粉掺入聚乙烯后制成的塑料包装,这种产品令人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感受。它适用于制作食品包装一体化的包装,能迅速溶解于水,便利洗涤和煮食,可避免污染源和菌毒的浸袭,因而被广泛应用。油菜塑料包装红杏出墙。 这是英国科学家从制作生物聚合物的细菌中,提取了三种能产生塑料的基因,再转移到油菜的植株中,经过一段时期便产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南非政府、南非塑料包装企业和工会关于禁止使用塑料包装袋的讨论尘埃落地 ,南非第一部限制使用塑料制品的法案现已正式出台 ,新法案将于 5月 9日正式生效。该新法案规定 :从 5月 9日起 ,南非所有超市、商店将不允许为顾客免费提供目前广泛使用的手提塑料包装袋 ,取而代之的将是其他“绿色”包装制品 ,如果继续使用塑料包装制品 ,则产品必须达到南非政府规定的新环保标准 ,同时承担政府回收塑料制品所需的费用。塑料是 2 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 ,尽管它的优点十分突出 ,但由于塑料难于自然降解 ,因此成为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之一…  相似文献   

8.
赵景联 《陕西环境》1994,1(1):28-30
塑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用作食品包装袋、卫生用品和农用地膜的消费量与日俱增。因此,用后的废塑料也越来越多,这些难以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特殊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也日趋严重,业  相似文献   

9.
静电是不流动的电荷。静电与环境的温度有关 ,环境越干燥 ,产生的静电越多。医学家认为 ,静电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首先 ,静电容易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而污染衣服 ,带电越多 ,吸附越多 ,所以穿合成纤维物易脏 ,并污染里面的贴身衣服和皮肤。如不经常洗涤并保持清洁 ,就会患各种皮肤病。尘埃中有多种致敏源 ,若是过敏性体质 ,还容易诱发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专家研究后指出 ,穿合成纤维服装可诱发心律失常。他们对早搏的病人进行跟踪观察 ,发现一部分病人并无器质性心脏病 ,也无吸烟、嗜酒、服药等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穿…  相似文献   

10.
塑料垃圾的老化降解是环境微塑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选取生活中常用的快递包装袋、外卖包装袋、垃圾包装袋等聚乙烯塑料袋、生物基环保塑料袋和全生物降解塑料袋在室外开展为期16周的暴露实验,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结合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探究它们在老化降解过程中的特征变化。结果显示,快递包装袋薄膜和外卖包装袋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在第5周时迅速降低,垃圾包装袋薄膜和全生物降解塑料袋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在第2周迅速降低,垃圾包装袋薄膜第7周之后无法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生物基环保塑料袋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在实验期间变化不大;5种塑料薄膜的拉伸强度均随老化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在老化过程中聚合物与氧气和水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羰基、乙烯基和羟基等降解产物,各塑料薄膜的羰基指数、乙烯基指数和羟基指数的变化基本相同,随老化时间增加均呈增加或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结晶指数变化趋势不明显。经过大气老化后,快递包装袋薄膜和外卖包装袋薄膜表面变得粗糙,出现孔洞和裂纹;垃圾包装袋薄膜表面划痕增加,出现细小白色颗粒;生物基环保塑料袋薄膜表面的淀粉微球剥落并出现分层;全生物降解塑料袋薄膜表面裂纹坑洞变多,颗粒剥落。该结果可为研究包装用塑料...  相似文献   

11.
前言 由于塑料在生产、生活上的利用面广而废塑料的再生利用跟不上,致形成严重污染:作填埋处理时长期不分解,如农用膜残留土中使土壤结构变坏;焚烧时含氯废塑料又造成氯化氢和二口恶烷污染;轻薄包装袋散落各处形成“白色污染”。为根治污染必须狠抓废塑料的再生利用,使它...  相似文献   

12.
近日,美国夏威夷群岛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用食物废料生产聚合物的新工艺。美国夏威夷天然能源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的用食物废料制成的塑料,能在自然中分解,可用来生产洁净的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器具,甚至还可生产药的胶囊。据介绍,科学家将食物废料用水烯释并粉碎成浆质,保存在高温密封容器里,经过一定时间,浆质中的厌氧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并分解容器中的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大量有机酸。科学家将有机酸与浆质分离,并放入专门的容器里。特殊容器能使有机酸溢出,而将化合物滞留在有微生物的容器。微生物会消化产生的化合物,并将它们合成为更大的…  相似文献   

13.
塑料有一个致命缺点:污染环境。废塑料、塑料袋、塑料包装纸和塑料容器被丢得到处都是:即使收集起来,无论你放到哪1[,它都经久不变,从而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肥力。故有人称之为白色污染,烧了它又会污染大气。为了解决使用塑料造成的的环境问题,科学家研制出了各种类型的自毁塑料,即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其能被光、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融解乃至消灭。生物自毁塑料在塑料中加入淀粉,把这种塑料理进土地后,以淀粉为食的细菌便会把它一点一点破坏掉,最终无害地消失在土壤中。光学自毁塑料这种塑料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只要一曝光…  相似文献   

14.
日本科研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由天然纤维和生物可降解塑料制成的复合材料,新材料的强度是玻璃纤维强化塑料的1.5倍,今后有望代替后者应用于汽车和飞机上,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这种新复合材料由山口大学教授合田公一等人开发,原料是生产衣服用的天然苎麻纤维和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制作过程是,首先使用高浓度碱性溶液浸泡苎麻,  相似文献   

15.
邢新 《环境》2001,(4):36
我们经常看到驾驶员手脏了用汽油洗,衣服脏了用汽油洗,修理汽车零部件时也用汽油洗,有时从油箱内引油时,还直接用嘴吮吸,一不小心便将汽油吸入体内。很多驾驶员之所以形成这种习惯,是因为他们对汽油于人体的危害还不了解。  相似文献   

16.
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强度高、防水、成本低等特点,已被各行业广泛采用,但也使得大量的“白色垃圾”充斥于大自然的各个角落,其危害性是相当严重的,随风飞杨的废弃塑料和到处丢弃塑料餐具,破坏了市容、景观的整体美感,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不良刺激,丑化了环境。抛弃在自然中的废弃塑料制品,由于自行降解的时间很长,有的甚至100多年也不降解,使其不能及时回归自然,当混在土壤之中时,从而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的减产,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据有关资料分析:塑料垃圾若长期堆放,会给蚊蝇、鼠类等提供适宜的繁殖场所,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若将其填埋,则会占用耕地,造成土壤板结,使大片土地失去使用价值,同时还会污染地下水,阻碍植物根茎生长;而若将塑料包装袋等制品抛弃在水中、陆地上,动物将其误食后,则会难于消化而积贮于胃内,轻者会患消化系统疾病,重者死亡。另外,应该看到,混有废弃塑料的生活垃圾也不适于堆肥使用,如果将其焚烧又会产生二恶英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面对“白色污染”的危害,人们提出种种的治理措施。但都收效甚微,有的地方经过几年的努力,“白色污染”的状况有所控制,但也未从根本上好转,因此,从社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白色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沈阳市因大量使用塑包装袋引起的白色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塑料包装袋引起的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产生原因,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和固体废弃物控制方面的经验,文中把控制生产和消费作为控制白色污染的措施而提出来。  相似文献   

18.
现在塑料袋代替了以前的菜篮子它在方便广大消费者的同时您对它的制做成份及有无毒性了解多少它一般是由类塑料制及有无毒性了解多少它一般是由2类塑料制成的一类是聚乙烯聚丙烯和密氨等原料制成的无毒可用于包装食品另一类使用聚氯乙烯制成懹卸揪圆荒苡糜谑称钒鼞可用于制作塑料雨衣愃芰闲瑦衣服包装袋摰谌嘣蚴腔厥辗暇伤芰现瞥傻脑偕芰洗鼞只可用来装垃圾及不直接入口的东西塑料袋有无毒性可用以下几种简便方法鉴别?1愌酃奂鸱无毒的塑料袋呈乳白色或无色透明懠鄹裆愿邠有毒的塑料袋为深色懟旧衔偕鼟由于废旧塑料回收来源…  相似文献   

19.
微塑料是一种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最早发现于海洋环境中,目前的主要研究集中在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以及对生物的毒理学等方面。但是,微塑料在环境中迁移是通过淡水环境在陆地和海洋环境之间双向迁移的,即淡水河流是微塑料迁移到海洋中的主要途径,因此,研究淡水河流中微塑料的污染及环境行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关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的研究不断增多,但对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海湾水体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研究仍少见报道。为了研究人类养殖活动和水动力对海湾微塑料污染特征和空间分布的影响,本文于2017年12月调查了规模化养殖活动结束后桑沟湾水体及沉积物中的微塑料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桑沟湾水体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类型主要为纤维类、碎片类、薄膜类、发泡类和颗粒类;水体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范围分别为1.8~31.2 N/L和31.2~1246.8 N/kg;微塑料的平均颗粒大小分别为0.51±0.2 mm和1.54±1.02 mm。从桑沟湾微塑料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其丰度高值区主要出现在近岸海域,并且微塑料的丰度由湾内向外海递减的趋势。桑沟湾微塑料丰度和空间分布的异质性主要受海水养殖、生活和航运等人类活动排放和水动力的影响。未来需要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取样分析,以充分认识海湾生态系统中微塑料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