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张晓红 《环境保护》1993,(10):43-43
三丁基锡化合物为金属化合物中少数毒性较大的有机化合物之一。1985年以来,世界各国广泛生产和使用,其产量已居金属有机化合物生产的第四位。三丁基锡化合物大多被用作农药,并被用来生产船底及鱼网防污涂料,以防止藤壶、藻类、贝类在船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机锡化合物正广泛地应用于氯乙烯制品的稳定剂,船底防污涂料、海中构筑物等的防污剂、木材防腐剂、农药等领域。通常船底防污涂料的防污剂为含铜化合物和三丁锡化合物、三苯锡化合物等有机锡化合物,这种防污剂自涂膜表面逐渐向海水中溶出,故可防止船底海生生物的附着。据报道,它们的溶出速度分别为10-40,1.5-2.0,1.3μgcm-2/天。用火焰AAS法定量锡比定量铜等其他金属元素的灵敏度要低且很不方便,另外,需用酸分解有机锡化合物,以无机锡进行定量,这就难以定量测出有机锡化合物中的三丁锡、三苯锡  相似文献   

3.
有机锡的海洋环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环境中的有机锡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海洋防污涂料。因而海洋环境中的有机 锡多以毒性较高的三有机锡衍生物而存在,如:三丁基氧化锡,三丁基氟化锡等。 有机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海洋指示性生物,如贻贝、牡蛎等。但是, 当有机锡进入海洋环境后,将经受着生物和非生物降解,转化成毒性较低的有机锡 衍生物,因此,认为在开阔海域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长期污染。相反,在一些特定 的海域,如:码头、贝类养殖场等,海洋有机锡的污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文中指 出,需要进一步地加强有机锡的海洋环境化学研究,尤其是有机锡在海洋环境中的 迁移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美国法国已全面禁止有机锡船底涂料在25m以下的船舶中使用。目本也将加强对TBT系化合物使用的控制。日本交通部和卫生部决定从1990年1月起全面禁止使用TBT化合物中的TBTO和TPT化合物。由于TBT化合物的毒性尚未确认,尚不在全面禁止使  相似文献   

5.
有机锡的生物富集作用与生物效应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作为船只防污漆有效成分的有机锡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港口、海洋中,而生物富集是其迁移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有机锡特别是毒性最强的三丁基锡化合物在一些生物体内的检出水平、富集系数以及可能对生物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深圳蛇口港及其临近海域海水有机锡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利  倪睿  钟毅  陈大玮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8):1681-1687
以正己烷为萃取剂、四乙基硼化钠为衍生剂对海水样品进行同步化液-液萃取衍生反应,采用气象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法进行有机锡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了深圳市蛇口港及其临近海域受有机锡污染的状况.结果显示,在所测定的海水中均检测出了三丁基锡、二丁基锡和一丁基锡化合物,三者的平均浓度分别为80、62和49 ng·L-1但本方法可能不适合三苯基锡的定性定量分析.港区个别站位海水三丁基锡浓度高达152 ng·L-1在深圳湾海水样品中还检测出了信号极强的多个未知峰,表明深圳蛇口港及临近海域海水有机锡的污染程度已经较为严重.蛇口港区有机锡污染可能与繁忙的航运以及珠江口水域存在的普遍性有机锡污染有关,而深圳湾有机锡污染一方面可能是来自蛇口港区有机锡污染的扩散,另一方面可能来自深圳河的排污.位于深圳湾的国家级红树林及鸟类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及侯鸟的保护都极为 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该海区受有机锡污染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长期的有机锡污染必将对该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7.
王新红  吴玉玲  蔡雅容  谢卫  许江 《环境科学》2011,32(7):1916-1923
通过对厦门同安湾养殖海域沉积物柱样(柱深180 cm)中6种不同形态有机锡化合物(丁基锡和苯基锡)的GC-FPD定量分析测定,并结合210Pb同位素定年,追溯了该地区近几十年来有机锡污染的沉积历史(1931~2007年).研究表明,该海域从20世纪50年代(0~80 cm段)开始出现有机锡化合物污染,总有机锡化合物的含...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春季水环境中有机锡污染及有机锡在水/SPM(悬浮颗粒物)间的分配情况,于2013年3月分别在大宁河和小江采集地表水样,以三丁基锡(TBT)和三苯基锡(TPh T)及它们的代谢产物一丁基锡(MBT)、二丁基锡(DBT)、一苯基锡(MPh T)和二苯基锡(DPh T)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处理溶解态样品,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处理悬浮颗粒态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内标法定量测定有机锡浓度,调查研究了大宁河和小江春季地表水溶解态和颗粒态样品中有机锡的浓度水平及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该时期大宁河和小江的各监测点都不同程度地检测到了以上6种有机锡,但不同形态的有机锡在水环境中的分配差异较大.大宁河和小江溶解态样品中总有机锡污染水平明显高于颗粒态样品,并且溶解态样品中有机锡污染主要以低取代MBT和MPh T为主,而颗粒态样品主要以高取代丁基锡DBT和TBT为主.  相似文献   

9.
有机锡污染调控对策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述了有机锡化合物的生产与使用情况。有机锡污染及对生物的毒性效应、有机锡研究现状与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我国控制有机锡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锦  彭超  陈加娜  殷建平  李凯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8):139+145-139,145
论文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HPLC-ICP-MS)分析水样中苯基锡(二苯基锡(DPhT)、三苯基锡(TPhT)和四苯基锡(TePhT))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湘江水样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溶剂萃取和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HPLC-ICP-MS)分析技术,测定了生物体中多种有机锡。用流动相作为超声萃取溶剂,沉降、过滤后的上清液,用HPLC-ICP-MS定性定量分析,五种有机锡化合物三甲基氯化锡、二丁基氯化锡、三丁基氯化锡、二苯基氯化锡、三苯基氯化锡作为目标物被测定,并测定了生物样品中五种有机锡的加标回收率均为50%~130%。  相似文献   

12.
刘昭青 《交通环保》2001,22(3):40-40
20 0 1年 10月IMO将召开一次大会以通过控制有害船底防污系统的公约 (ConventionontheControlofHarmfulanti foulingSystems)。该公约的要点是在 2 0 0 3年 1月 1日后将不再允许船舶使用含有机锡化合物的防污漆 ,而到 2 0 0 8年 1月 1日则加以彻底禁止。为预防海洋生物吸附船壳而使航速减缓、燃油增耗 ,船舶使用许多种防污漆涂刷船底以达此目的。 2 0世纪 60年代研制的最有效的船底防污漆之一中含有有机三丁基锡 (TBT) ,其被证明会致使牡蛎变形和海螺变性。 1990年IMO认识到有机…  相似文献   

13.
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4种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105种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4种水生生物(发光菌、四膜虫、大型蚤和斑马鱼)的毒性QSAR模型.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主要是由2个过程引起,化合物首先穿透细胞膜,然后与机体发生反应.讨论了生物种的种间和种内差别,这种差别可能与生物的脂肪含量有关.化合物分成了3类,非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极性麻醉型化合物和反应型化合物,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比非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毒性要高,反应型化合物毒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有机锡化合物,特别是三丁基锡,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对生物体以及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威胁。本文综述了三丁基锡对软体动物、鱼类和哺乳动物生殖机能的影响及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用戊基化格式衍生法,GC-FPD分析了厦门港周边海域9个小岛屿分布的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体内3种丁基锡化合物(butyltins)和3种苯基锡化合物(phenyltins)的存在形态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丁基锡化合物总浓度(ΣBTs)为0.3~70.6ng.g-1,平均值为28.8ng.g-1,以一丁基锡化合物(MBT)为主.苯基锡化合物总浓度(ΣPhTs)为nd~18.8ng.g-1,平均值为7.9ng.g-1,以三苯基锡化合物为主.厦门港周边海域以丁基锡化合物为主要污染物,占到总有机锡化合物(ΣOTs)的74.3%~96.8%.疣荔枝螺体内(ΣBTs)和(ΣPhTs)呈现从厦门港内到港外逐渐降低的趋势.疣荔枝螺体内TBT和TPhT的浓度显示良好的相关关系(R2=0.7109,p0.01),说明TPhT和TBT来源趋同,即来源于船舶防污涂料,或水产养殖污染源.与我国东南沿海港口相比,厦门海域疣荔枝螺体内丁基锡化合物的污染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但比2002年有所加重.  相似文献   

16.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近岸海洋生物体有机锡污染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南极地区已发现丁基锡污染,但有关苯基锡污染及有机锡在食物链中的传递等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自2014年12月—2015年1月从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周边采集了20种海洋生物共32个混合样品(即由多个同种生物个体混合而成),经甲醇/醋酸提取、四乙基硼化钠衍生和弗洛里硅土柱净化等过程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样品中一丁基锡(MBT)、二丁基锡(DBT)、三丁基锡(TBT)、二苯基锡(DPhT)和三苯基锡(TPhT)进行测定,并讨论了不同有机锡化合物在食物链中的传递特征.结果表明:海藻、无脊椎动物、鱼类、海豹、鸟类中有机锡含量分别为n.d.~19.5、8.6~11.0、10.8、4.2~12.9、21.6~27.0 ng·g~(-1)(以Sn计,若未注明均以干重计),生物样品中TBT、DBT、TPhT、DPhT均有检出,而MBT均未检出;大型海藻对TBT、DBT有一定富集能力,且TBT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随营养级生物放大效应;TBT和TPhT在食物链顶端含量最高,同时发现高营养级的生物具有排出部分有机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国产高分子多孔小球GDX-502作为固定相,可富集污水中微量有机锡。同时,也使无机锡与有机锡分离。有机锡以二丁二碘基锡为代表,富集倍数为100,回收率一般可在90%以上。 1.试剂: 高分子多孔小球GDX-502,80—100目  相似文献   

18.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对监测水体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相微萃取是一种新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与其他技术联用可对多种样品基体中挥发、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测定。目前,该技术在毒性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的应用很少。本文结合固相微萃取在有机锡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对其原理、技术特点进行介绍,并对固相微萃取中的萃取涂层、衍生化试剂及其溶液酸度、萃取时间及样液盐度、反应体系温度等参数对有机锡化合物测定的影响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有机锡污染物在海洋沉积物中的迁移和转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有机锡是普遍存在于港口海域中的毒性化合物,沉积物是其重要的栖息地。本文综述了有机锡在部分海域沉积物中的分布,介绍了可能存在的吸附和转化机理,以及影响及附和转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有机锡化合物在国内外的生产与使用情况 ,综述了我国环境中有机锡化合物含量调查研究现状、环境行为研究及形态分析检测手段的进展 ,指出了关于有机锡化合物环境问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