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含有高浓度氨氮的源分离尿液,采用吹脱-硫酸吸收工艺回收其中的氨氮。研究了pH、吹脱温度、进气流量以及吹脱时间对吹脱效率及酸吸收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为11.5,进气流量为400 L/h,温度55℃下吹脱2.5 h,氨氮吹脱率大于96.5%,吸收效率100%,即可通过液体硫酸铵的形式回收黄水中96.5%的氨氮。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主设计的筛板塔装置模拟吹脱四氯乙烯(PCE)污染废水,综合考察了影响吹脱的各因素(气液体积比、初始浓度和筛板数等),同时对吹脱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吹脱模型.研究表明:25.68mg/L PCE废水经吹脱后出水浓度降至0.62mg/L,去除率可达97.59%;气液比对废水的吹脱效果影响很大, 且最佳气液比在200左右;PCE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并不明显;采用4层塔板时PCE去除效果较好;实验数据很好地遵从一级衰变模型;吨水吹脱成本约为0.31元,可作为后续生化处理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3.
尿素厂高氨废水预处理-氨吹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吹脱法除却尿素厂废水中高浓度氨氮的可行性,对吹脱过程的影响因素:pH值、气水比等进行分析探讨,对不同碱源调节pH值对吹脱除氨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解吸液吹脱维持气水比为5000到6000,pH=11.0~12.0,可使氨氮去除率达到78%,氨氮浓度由1800~2000mg/L降至400~500mg/L.吹脱法预处理高浓度氨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沉淀法、吹脱法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分别采用混凝沉淀法和吹脱法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试验结果表明 ,用碱式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作为混凝剂和助凝剂处理 ,对废水中氨氮其去除率小于 10 % ;磷酸铵镁沉淀法氨氮去除率最大可达 6 3% ;吹脱法在 p H>9.5、温度 >5 0℃条件下吹脱 6 h后吹脱效率即可达 5 0 %以上 ,吹脱所需费用为 7.36元 / t,而且吹脱过程中 SO42 - 也被大幅度削减 ,因此应用于实际生产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吹脱法处理中低浓度氨氮废水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林奇 《福建环境》2000,17(6):35-37
采用吹脱工艺中对低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备条件下,吹脱最佳的pH值ⅠⅠ,吹脱温度宜采用常温,汽液比可分析 除效率的要求合理选择,在理想状态下,吹脱效率将超过90%。  相似文献   

6.
江西新余某地毯厂生产车间排放的染色废水具有氨氮浓度大和温度高的显著特点。通过正交吹脱实验,考察研究不同因素对该染色废水中氨氮吹脱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吹脱预处理法能够有效地降低高氨氮染色废水中的氨氮浓度,氨氮吹脱效率影响因素程度顺序为pH>吹脱时间>曝气强度,当废水起始温度约为77°C,氨氮浓度为551~702 mg/L,pH值为11,控制吹脱时间为2 h,曝气强度为6.1 L/min时,实验能得到较好的吹脱效果,氨氮去除率可达67.5%以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混凝和吹脱法联合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为后续生物处理提供条件.本文确定出混凝和吹脱的最佳工艺条件,包括混凝工艺混凝剂的选择、投加量、pH和吹脱法的温度、pH的单因素影响.以期对垃圾渗滤液整个处理工艺和工程实际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高浓度脂肪胺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采用催化吹脱耦合A/O工艺对脂肪胺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温度、时间、pH值、催化剂投加量因素对吹脱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进水ρ(COD)为2 000~3 000 mg/L,温度为50℃,时间为2 h,pH值为11,催化剂投加量为5%的条件下,催化吹脱TKN去除率为83%。经催化吹脱工艺处理后废水采用A/O工艺处理,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催化吹脱耦合A/O工艺对脂肪胺废水的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稀土硫铵废水高浓度氨氮回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采用预处理和两级吹脱的方法处理稀土硫铵废水,并回收氨氮。试验结果表明,每吨废水投加7.7gCaO进行预处理,可以将废水的pH值提高到12.1,同时硬度可降低91.8%;一级吹脱在pH>12、气液比6000条件下,吹脱3h氨氮去除率可达97%以上;二级吹脱在pH>11.3、气液比4000条件下,吹脱2h氨氮去除率可达86.2%以上,出水满足排放标准。两级吹脱出的氨氮用浓硫酸吸收,可生成硫酸铵17.39g/t废水。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强化煤化工废水中高浓度氨氮(500~7000mg/L)的吹脱去除效率,进一步减少投碱量,制备了一种纳米TiO2/ZJ-01复合相促脱剂,并对其稳定性、促脱效率及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组分质量分数6.0%,5nm TiO2固含量0.4%,超声分散30min时,纳米TiO2/ZJ-01复合相促脱剂性价比最好.在纳米TiO2/ZJ-01复合相促脱剂投加量为7.5mL/L时,氨氮吹脱率便可以达到95.14%,且在任何pH值条件下投加纳米TiO2/ZJ-01复合相促脱剂,氨氮吹脱率均能提高17.02%~32.46%.与直接吹脱法相比,投加纳米TiO2/ZJ-01复合相促脱剂吹脱40min,原水pH=10时的氨氮吹脱率便已高于直接吹脱法pH=11.5时的氨氮吹脱率,极大降低了碱耗量.进一步对纳米TiO2/ZJ-01复合相促脱剂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纳米TiO2/ZJ-01复合相促脱剂能极大的降低气液相间表面张力,从而降低传质过程中的液膜阻力,减小气泡尺寸,增大传质接触面积,加快氨气的逸出;同时,在吹脱过程中纳米TiO2/ZJ-01复合相促脱剂能够增强界面湍动及对流现象,加快气泡液膜表面部分更新,减少有效传质边界层厚度,从而降低氨氮传质阻力,强化了气液间传质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以平均氨氮浓度550 mg/L以上的猪场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直接吹脱法和高效复合脱氮剂物化法对氨氮的去除效率,来寻找适合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去除方法。结果表明,在吹脱法的基础上,投加高效复合脱氮剂,确实能提高氨氮去除率,缩短反应时间;在p H=11,T=45℃,曝气速率为115.2 m3/h的条件下,投加脱氮剂,吹脱相同的时间,氨氮去除率与直接吹脱法相比,最大可提高7.6%。  相似文献   

12.
以吹脱法为基础,利用投加高效复合脱氮剂对自配的浓度约4 800 mg/L的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对pH、温度、气液比以及脱氮剂投加量等单因素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H、温度、气液比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显著,投加脱氮剂能够提高氨氮去除效率,但投加量变化对氨氮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吹脱条件为pH=10.5,温度45℃,气液比1 440,脱氮剂投加量1 000 mg/L条件下,吹脱2 h,氨氮去除率即可大于99%。  相似文献   

13.
吹脱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用吹脱塔对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的高浓度氨氮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吹脱试验研究。通过不同的温度、风量、pH值、气水比、水力负荷及分别用NaOH和Ca(OH)2调pH对氨氮去除效率的影响,得出了该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吹脱工艺条件。在水温高于20℃、风量为960 m3/h、pH值为10.5,气水比在4 000的条件下,氨氮的去除效率可达到94.0%。经吹脱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浓度满足后续生物处理的营养比例要求,是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可行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4.
针对饮用水原水嗅味问题,系统开展了曝气吹脱法除嗅问题的研究。实验中通过吹扫捕集-气质联用(P&T-GC/MS)方法测得任意时刻水体中的残余致嗅物质浓度。为确定影响曝气吹脱的最主要外因,通过对气源、曝气量、原水水质、温度几个主要影响曝气去除效果的因素分析发现,气源、原水水质对去除率无影响;不同曝气量相同气水比条件下小气量长时间曝气的去除率略高于大气量短时间的曝气;不同的环境温度对土臭素(GSM)和二甲基异莰醇(2-MIB)的曝气吹脱去除效果影响很大。相较于5℃,25℃条件下40 min内GSM和2-MIB的去除效果分别提升了1.7倍和2.5倍。曝气吹脱过程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表示,通过与现有实验数据的拟合,以及阿伦尼乌斯公式对模型内曝气吹脱系数的温度修正,得到具有现实指导价值的曝气吹脱模型。最终,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误差可控制在10%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吹脱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化工厂在生产有机酸的过程中产生了一部分高浓度氨氮的有机废水(NH3-N约30000mg/L,SO4^2-约80000mg/L,CODcr约20000mg/L),试验采用投加石灰、通入空气进行吹脱的预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吹脱温度30℃-40℃、pH值11-12、吹脱时间3~4h时,氨氮的吹脱效率〉99%,氨的吸收率〉87%。  相似文献   

16.
以氨氮浓度为7000mg/L以上的甘氨酸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吹脱法去除氨氮,对比了pH=10.0时,加脱氮剂和不加脱氮剂条件下的氨氮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加脱氮剂的在吹脱时间为5.5h时剩余氨氮浓度为11.4mg/L,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排放要求(小于15mg/L),不加脱氮剂的剩余氨氮浓度为112.3mg/L,无法达标;降低废水pH至9.5,投加脱氮剂进行吹脱,通过延长吹脱时间2.0~2.5h,也可使废水氨氮含量达标。  相似文献   

17.
以人粪厌氧发酵沼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吹脱法对其进行预处理,改善其C/N过低不利于生化处理的问题。研究了氨氮吹脱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初始pH、空气流量、温度和填料)对沼液吹脱效果和总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0,空气流量为300 L/h,温度为50℃、投加填料的最优工艺条件下,其总传质系数为0.4535 h~(-1)。  相似文献   

18.
污酸废水酸性强,重金属离子种类多,处理难度大,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硫化-石灰中和法、混凝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但这些处理方法存在易产生大量难处理的二次危险废物,出水水质难以达到回用要求等缺点。针对铅锌冶炼污酸废水的特性,通过负压蒸发试验和吹脱试验,研究了采用负压蒸发回收水资源和吹脱除氟、氯的可行性,并对负压蒸发和吹脱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负压蒸发试验加热温度为100℃、真空度为0.095 MPa、浓缩倍数为3倍左右时,冷凝液中氟、氯离子的浓度在50mg/L以下,符合工业回用水标准;吹脱试验加热温度为100℃、风温为100℃、吹脱终点的酸度为21.5时,污酸废水中氟、氯离子可以达到较理想的去除效果,氟的去除率在95%以上,氯的去除率在90%以上;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负压蒸发和吹脱过程均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负压蒸发法和吹脱法处理污酸废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国内动态     
化肥焦化行业废水处理难题攻克如何用经济可行的方法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有效处理 ,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化肥企业及焦化企业。由华北工学院刘有智教授研究开发的超重力法吹脱氨氮废水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 ,给这些企业带来了福音。我国化肥企业及焦化企业目前对氨氮废水处理采用的是填料塔空气吹脱 ,此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 ,由于传质系数小、气液比大 ,造成后续吹出的氨回收利用困难 ,吹脱率低 ,成本高。为解决这一难题 ,刘有智教授设计开发了适合吹脱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旋转填料塔和与之配套的高效率填料 ,以及液体分布器的合理设计 ,首…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声吹脱技术对某印染厂印染废水中的氨氮进行了处理实验和机理探索,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超声功率、温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功率为100W,温度为30℃,不改变原水pH值,反应150min后,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78%,与传统的吹脱技术相比提高了30%~40%。超声吹脱去除氨氮的机理主要是废水中的氨氮以游离态的形式在超声辐射产生的空化效应下高温高压热解成氮气和氢气排出,同时氨气在空化效应产生的超临界状态下传质速度加快,在吹脱条件下更易于从废水中散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