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有人不爱美酒只爱香车,为香车而散尽万贯家财。朋友“九万”,是我们圈子里出名的最要面子的人。住上了现代新房,九万不把任何一个朋友请到家里,他只请朋友们坐他新近刚买的高级轿车。九万夫妇两人根本不算什么高新阶层,怎么一出手就买  相似文献   

2.
脑筋急转弯     
绝密胶片退休的情报员005拥有一卷绝密的胶片,许多间谍都想抢夺。一天,有人报告005昏倒在家中,医生初步诊断,他是因为年迈体弱,脑血管破了导致脑溢血而昏迷的。可探长却坚信005是被那些想抢夺他胶片的间谍谋害的。可问题是,他身上找不到一点外伤,那间谍是怎么伤害他的呢?  相似文献   

3.
缺失的手指     
《江苏劳动保护》2014,(5):38-38
新年过后没多久,表哥来找我,说自己遇到了一件烦心事,想和我商量,让我帮他想想办法。表哥开了一家规模不大的模具厂,年后招了几个新工人。可上班第二天就出了事,一名工人在操作中被飞速旋转的齿轮切到了手指,经过治疗,这名工人的手指是保住了,但是却缺了一截,于是工人向老板开价10万元赔偿,还说不赔的话就要上法院打官司。  相似文献   

4.
走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人,有人行道他不走,偏要走车行道;后面有车他不让,偏要悠然而行;有红绿灯他不看,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你若问他为什么不遵守交通规则,他心里的想法多半是反正车子又不敢撞我,撞了他赔钱,弄不好,司机还要被判刑。  相似文献   

5.
我有位同事不大喜欢驾驶警车,若不是迫不得已,他上路执勤的时候都会让同事来驾驶。我问他为什么不想开警车,他说若是私家车,他便无所谓,自己爱怎么开都行;公家的车开着不放心,若是有什么磕磕碰碰,很是不好。的确,我的这位同事心地善良,爱警车如子民,很多时候我们也确实不忍让其驾驶。我想,对于驾驶警车这个问题,怕是换成别人,可能就不是他那种想法了。  相似文献   

6.
在事故档案中郑家学违章这个魔魇,它凋敝了无数生命的红花绿草,窒息了无数家庭的欢乐安宁……杜绝违章,就是减少死亡,保护生命。这是一组悲剧故事。一名工人去检修球磨机,他拉下电闸却忘了挂上“里面有人,正在检修”的警示牌。另一名工人不知里面有人操作而合上了电...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他是好导游,有人说他是好司机。他有着丰富的导游经历,对武夷山的山山水水了如指掌;他总是早出晚归,驾车在不同的景点热情地为游客提供帮助,南来北往的客人对其赞不绝口。他就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驾驶员张航。  相似文献   

8.
同样的事故理赔结果却相反 一个人开车被另一辆车撞了,他可能无需付出一分钱,却也有可能要掏钱赔给对方;同样是一个人开车撞上了违章的行人,他可能得不到保险公司的赔偿,也可能拿到一笔不小的赔偿金。  相似文献   

9.
按他的聪颖勤奋,他或许能成为诗人,成为一位满不错的教育工作者,拼搏到一张令人眼热的大学文凭……然而,这一切却偏偏与他无缘。命运之神硬是把他同高低起伏波浪式曲线紧紧地拴在一起。莫非是巧合,他的人生也象他致力研究的曲线,于是这位刚直的男子汉就和三条曲线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过三十不学艺”。然而,早已过而立之年的侯启发,却偏偏要薄古犯忌。1983年底的一天,下了班的侯启发匆匆忙忙找到本厂职工侯福堂和贾秉书:“福堂、秉书,有点事想同你俩商量一下!”“什么事?”“我想利用业余时间搞一套人体生物三节律测绘仪,你们俩感兴趣不?”…  相似文献   

10.
不鸣则已     
不鸣则已张维新检查的该不会又来吧?他想从对座的老人嘴里寻个落实,打上车起就一直想问许多。但却问得很胆怯,象是自言自语。老人没睬他,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象是正考虑什么,咂下嘴将脑袋缩进厚重大衣的毛领里。有些热脸贴了冷屁股的感觉。好在话问得不明不白。列车在...  相似文献   

11.
家是亲人团聚休息的地方,可有人把它变成了第二战场,回家也办公,跟家里人“貌合神离”。有的人虽然表面上没在办公心里却在想单位的事,有时甚至彻夜不眠,跟爱人“同床异梦”。还有的晚饭后干脆去了单位。如果这只是偶尔的突击完全情有可原,可有人却把它制度化、常规化了。难怪他(她)的亲人觉得很没趣。有的埋怨“你把家当成旅馆了”。甚至有因此离异的。 对于那些一辈子只顾赚钱不懂享受的人很多人不以为然,而那些把工作当成一切的人却很受人尊敬。其实钱和工作都只是人类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更不是唯一。就连实现四化也不是目的,而只是为了提高人民  相似文献   

12.
赖老头     
A厂门卫室新近换了门卫。有人说是厂长专门从B厂请来的 ,也有人说是这人央求厂长来的 ,无论怎么说 ,反正是换了人。门卫是个老头 ,姓赖 ,大伙当面叫他赖大爷、赖师傅 ,背地称他赖老头。由于老赖冷天热天都戴着帽子 ,大伙儿怀疑他是癞头 ,所以时间久了 ,又戏称他“癞大爷”、“癞师傅”或“癞老头”。大伙儿想 ,“赖”与“癞”从字音上辨不出意思———他不知道也就不会在意。其实老赖从人们的眼神、口气中明白几分 ,他也是个爱说笑话的人。老赖一上任 ,就在厂门口室写了几条 ,其中一条 ,任何人进厂都要戴上安全帽 ,否则免进。这几条 ,厂长…  相似文献   

13.
《安全与健康》2005,(9):54-55
从宋代的"睡仙"谈起 睡觉能成"仙"吗?据古籍记载,陈抟就是一位"睡仙".当然,所谓"仙",是指养生有道之人.陈抟年轻时苦读经书,也曾想跻身仕途,但当时后唐王朝四面楚歌,他夺取功名的希望屡次破灭,于是,他便开始"访道求仙".他隐居于武当山和华山,专政内丹养生法.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发现睡觉也能养生治病,于是就专门研究起睡功来了.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 赵某于2005年2月进入浙江某电缆有限公司当电工兼机修工。2008年6月23日,赵某接到该公司生产部经理电话,说技术监督部门有人来检查,叫他到工业区新厂维修锅炉。于是赵某离开工作岗位,驾驶一辆无牌二轮摩托车前往新厂。途经工业区交叉路口时,与一辆重型专项作业车发生碰撞,导致胸腹部受伤,花去医疗费3.8万余元。  相似文献   

15.
火车上,同座的是一对母子,黄昏时分,母子俩开始有些坐立不安起来,儿子在窗玻璃上把脸都贴扁了,一直向外张望着。我问那个一直在张望的孩子,有什么事要发生吗?孩子的母亲不好意思的对我笑了笑。这时孩子转过身来告诉我,他爸爸是火车司机,忙得快一个月没回家了,今天是他爸爸45岁生日,他和妈妈想给爸爸一份生日礼物,于是,特意坐这趟火车,希望可以与他爸爸开的那趟列车相遇,看一眼他的爸爸。我这才知道,妈妈与儿子在火车时刻表上查到,T79和  相似文献   

16.
时下.驾校如雨后春笋般陡然增加,给想学习驾驶技术的人提供了诸多方便和选择的余地,但是,驾校的生源却也是有限的。于是,为争得更多的生源,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个驾校也便各显神通,展开了惨烈的竞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小偷的破绽     
<正>深夜,一个小偷第一次入室行窃。这里没有人守卫,小偷大摇大摆开了灯,坐到办公桌前,打开抽屉,但没翻动里面的东西就关好;接着他又打开了文件柜,拿出重要文件,再把文件柜关好;他还打开了保险柜,取出了钞票,然后关好。小偷想起师傅嘱咐过的他的话,在出门之前,把所有用手摸过的地方都用手绢擦了一遍。临出门时,他又将墙上的电灯开关也擦了一遍。最后用腿把门带上。"除非有人取文件或打开保险柜,否则没人知道我来过吧!"小偷得意地想。可是,第二天,第一个进房间的人就发现了昨晚这里有人来过。  相似文献   

18.
依工作岗位不同把职业分作白领和蓝领,大抵是舶来品,姑且不论是否科学准确,而多年来已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谓白领者,坐办公室搞管理脑力劳动是也;蓝领者,干活跑腿出体力活儿是也。按这种分类,传统的管理者即统称为干部群体的相当于白领一族;而传统的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则属于蓝领一族。对于多年来成为市场宠儿、早已身价不菲的高技能人才来说,既不属于白领,似乎也与蓝领无涉。于是,有人名之为高级蓝领,以与一般蓝领相区别。教育部长周济在年初的一次会议上为高技能人才“正名”,煞费苦心地将其称之为“应用型白领”,主张称其为“银领”。  相似文献   

19.
导语:主人公是一名从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十二年的老警察。在他身上没有卓著的业绩,也没有惊人的壮举,却有着对公安交管事业的热爱与追求。 他出生在医生家庭,儿时的理想是当医生,长达后却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但这丝毫不曾影响他在事故处理岗位上救死扶伤的信念: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有20年警龄的交通警察,此次,深深地被一名司机的行为打动了。是他,在开车途中,在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心中还装着车上19名乘客;结果,大客车上19名乘客安然脱险,毫发无损,而他却倒下了,走得那样安详。他就是人民的好司机——李荣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