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环球     
《环境工作通讯》2009,(1):15-15
英国成为首个为气候变化立法国家英国气候变化法案正式得到王室批准,使英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将法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写进法律的国家。此前还有其他一些国家也宣布要实现类似或更大幅度的减排,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把承诺诉诸法律条文。据英国《卫报》报道,按照该法律,英国本届及下届政府必须致力于削减二氧化碳以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到2050年达到减排80%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工作进程将交由一个新成立的独立气候变化委员会来组织完成,  相似文献   

2.
杨君 《世界环境》2023,(4):84-85
<正>通过法治手段为减排行动提供制度保障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英国的《气候变化法案》、德国的《联邦气候保护法》以及欧盟的《欧洲气候法》均为碳减排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同年9月,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州长纽森签署了一揽子气候法案,加速推动美国联邦和地方的清洁能源转型。目前,  相似文献   

3.
正早在2014年,《欧洲美国研究杂志》刊文分析了当时在美国盛行的"气候变化否定论"(The IdeologyofClimateChange Denial),这一论调在2016年变为现实,特朗普以实际行动表达了退出《巴黎协定》的意愿。退出《巴黎协定》不仅意味着美国放弃奥巴马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也使得美国"2025年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26%-28%"这一目前唯一的减排法律目标失效。除去《巴黎协定》,美国便再无法律层面的强制减排义务,与  相似文献   

4.
瑞士是欧洲地区重要的碳排放交易实施国,在法律层面,瑞士通过《二氧化碳减排法》与《环境保护法》一起奠定了瑞士减缓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并将碳市场与碳税同时作为控排政策工具。在具体运行机制方面,瑞士碳市场采取了自愿与强制的两阶段实施,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法效仿欧盟,并缔结双边市场对接协定的方式实现了本国碳市场与欧盟大市场的对接。  相似文献   

5.
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欧盟一直以“领导者”自居。在《京都议定书》的谈判过程中,欧盟积极促成了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的签署和生效。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谈判开启之后。欧盟继续在这一议题上扮演领导角色:首先于2007年提出了自身的中期(2020年)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中外对话》2015年6月30日在6月29日结束的中欧峰会上,中国和欧盟深化了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双方在一份联合声明中强调了在今年年底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的重要性,并注意到各自宣布的到2030年的应对气候变化强化行动。去年中美达成的气候协议备受瞩目,内容包括去年11月签署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这一文件中,奥巴马总统宣布了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  相似文献   

7.
从布莱尔执政起,英国就在应对全球变暖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布朗担任首相后,沿续了前任首相的做法,并于2008年10月将负责国内能源政策的事业及企业限制改革部和负责气候变化政策的环境、粮食与农村事务部合并,成立了能源和气候变化部,这一划时代的重组意味着英国在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上多头并举。2009年11月,英国制定了《2008年气候变化法》,  相似文献   

8.
环球     
英国敦促欧盟在2030年前减排50% 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日前发表公报说,欧盟应将2030年的减排目标定为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0%,为2015年各方最终达成一份有约束力的全球减排协议作出贡献。今年年初,欧盟委员会发布2030年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框架绿皮书,  相似文献   

9.
国内     
正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3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推动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李克强指出,2013年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但今年的任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暖是当前最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在应对气候变暖的问题上,英国可谓是世界上态度最积极、行动最领先的国家之一。继2008年发布《2008气候变化法案》成为全球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后,今年7月15日,英国政府又公布了《(英国低碳转型发展规划)白皮书》,使得英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制定全国低碳发展战略规划的国家。英国“两低”(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发展模式为我国“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