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改性粉煤灰对活性艳兰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添加熟石灰并升温活化的方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研究了粉煤灰改性的适宜条件及其对活性艳兰染料的吸附脱色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活性艳兰染料溶液浓度60mg/L,改性粉煤灰用量40g/L,pH范围5~10,搅拌吸附时间30min,脱色率可达98%以上。改性粉煤灰对活性艳兰染料的脱色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改性粉煤灰的吸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分别用层状氢氧化镁铝(LDH)和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CLDH)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水溶液中偶氮染料酸性黑10B。考察了脱色时间、pH值、吸附剂的投加量、温度、染料初始浓度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DH及CLDH对酸性黑10B染料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室温下,10g/L LDH和1g/L的CLDH对浓度为100mg/L的染料的脱色率分别达95.93%和99.97%。pH值是影响吸附能力的关键因素,吸附剂对溶液pH值有一定缓冲作用。LDH及CLDH对酸性黑10B吸附结果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饱和吸附后的LDH及CLDH用高温热解法再生,吸附性能良好,随再生次数增多,脱色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模拟中温(35℃左右)厌氧消化条件,以葡萄糖为共基质,对模拟染料废水的厌氧生物脱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可溶性的活性染料处理效果,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和70%左右.特别是对红、紫、橙三色染料处理效果好,如活性红KD-8B、活性艳兰KGL、活性金黄MG、活性红紫KN-2R、活性艳橙KGN等.当染料浓度在1.0 g/L以下,都没有抑制;脱色在22 h就可达90%的脱色率;污泥负荷在2~4 g/L时,处理效果最佳.实验亦证实,在厌氧处理过程中,染料分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筛选到的染料吸附脱色真菌和细菌的基础上,测定了温度和pH值对青霉G-1吸附和与细菌共培养脱色降解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16—36℃下青霉G-1对艳紫KN-B(C.I.Re.Vi.22)和黄M--3RE(C.I.Re.Ye.145)的吸附去除能力受温度影响不大,吸附5h去除率在97.1%--98.7%,而染料的脱色时间受温度影响较大,28—36℃下脱色速度快.青霉D1对pH3-11染料水中染料的吸附去除率高,达94.9%--97.8%,对pH13的吸附去除率低,仅为55.4%和56.2%,从pH5—13染料水中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5—26h即完成了对染料的脱色,脱色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5.
漆酶对活性艳蓝染料废水脱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白腐真菌漆酶对活性艳蓝X-BR和活性艳蓝K-NR 2种活性染料进行脱色实验。研究了pH、温度、染料浓度和酶活力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漆酶脱色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45℃,pH 6~7,适宜染料浓度为50 mg/L,酶浓度5 U/mL,反应1 h两种染料脱色率可达到75%;通过正交实验确定2种染料的最佳脱色组合分别为:反应温度55℃、pH7、活性艳蓝X-BR浓度50 mg/L、酶浓度5 U/mL和反应温度55℃、pH 6、活性艳蓝K-NR浓度50 mg/L、酶浓度5 U/mL。在所得最优条件下反应1 h,活性艳蓝X-BR和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率分别为74.2%和78.6%;反应2 h,脱色率分别为78%和79.5%。  相似文献   

6.
在筛选到的染料吸附脱色真菌和细菌的基础上 ,测定了温度和pH值对青霉G 1吸附和与细菌共培养脱色降解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 ,16— 36℃下青霉G 1对艳紫KN B(C .I.Re .Vi.2 2 )和黄M 3RE(C .I.Re .Ye .14 5 )的吸附去除能力受温度影响不大 ,吸附 5h去除率在 97.1%— 98.7% ,而染料的脱色时间受温度影响较大 ,2 8— 36℃下脱色速度快 .青霉G 1对pH 3— 11染料水中染料的吸附去除率高 ,达 94 .9%— 97.8% ,对pH 13的吸附去除率低 ,仅为 5 5 .4 %和 5 6 .2 % ,从pH 5—13染料水中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 5— 2 6h即完成了对染料的脱色 ,脱色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7.
鲁静  李梦娟  葛明桥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11):2722-2735
针对聚酯降解产物的回收再利用问题,采用Fe~(2+)对活性炭进行浸渍改性,并用于聚酯降解产物的脱色。通过比表面积测定、TG分析对改性前后的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时Fe~(2+)浓度、超声时间及煅烧温度对活性炭的孔结构、表面官能团以及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了Fe~(2+)对活性炭的改性工艺。结果表明,在Fe~(2+)浓度为1.224 mol·L~(-1),超声时间为4.93 h,且无煅烧的条件下,改性活性炭对染料的平均脱色率最高,可达93.483 5%,可在2 h内实现对聚酯降解产物的完全脱色,且其吸附容量比未改性活性炭提高了1.8 mg·g~(-1)。对改性前后的活性炭进行吸附热力学与吸附动力学实验,发现二者的吸附特征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及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990 5、0.997 1及0.999 3、0.999 7。这说明染料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为均一单层分布,吸附过程中包含化学反应。使用Fe~(2+)对活性炭进行浸渍改性后再对聚酯降解产物进行脱色,不仅能提高活性炭对染料的脱色效率,还能提高对其对染料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8.
HDTMA改性粉煤灰吸附酸性嫩黄染料废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使用HDTM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粉煤灰(FA)进行改性,并使用改性后粉煤灰(MFA)吸附处理酸性嫩黄染料废水。研究发现,由于改性剂HDTMA被涂敷在粉煤灰表面,使粉煤灰表面电性改变,大大增强了对酸性嫩黄的处理效果,酸性嫩黄去除率可由13.2%提高到95%以上。实验结果还表明,当染料浓度为50 mg/L时,100 mL染料中MFA的最佳投加量为700 mg;pH值对吸附效果没有显著影响;低温有利于吸附。HDTMA改性粉煤灰对酸性嫩黄染料的吸附规律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描述。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5种真菌对染料水中染料的吸附去除和与脱色降解细菌L-1菌株(Enterobacter sp.)和L-2菌株(Pseudomonas sp.)对吸附染料的脱色降解能力;以吸附去除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对筛选出的吸附性强并与细菌共培养时染料分子脱色降解速度快的绿曲霉为染料吸附菌,进一步测定了温度和pH值对绿曲霉吸附和与细菌共培养脱色降解活性黄M-3RE(C.I.Re.Ye.145)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绿曲霉的吸附能力影响不大,在16~36 ℃下吸附5 h对活性黄M-3RE的去除率在95.1%~97.9%之间,但染料的完全脱色降解时间受温度影响较大,32~36 ℃下染料分子脱色降解较快.pH值对绿曲霉和细菌吸附、脱色降解能力均有一定影响.利用绿曲霉和细菌对印染行业中染料含量较高的染浴废水进行处理,绿曲霉可通过吸附作用快速去除废水中的染料分子,废水经绿曲霉处理5 h,色度、COD去除率分别为85.8%和56.1%,BOD/COD值由处理前的0.238提高到处理后的0.652,吸附在菌丝上的染料分子在细菌的共同作用下脱色降解.  相似文献   

10.
镁盐复合混凝剂应用于活性染料印染废水脱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镁盐与亚铁盐混合复配对活性染料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考察该复合混凝剂的组分配比、pH值和投加量对脱色率的影响,并与单一组分混凝剂的脱色效果作对比,同时初步分析了复合混凝剂的脱色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剂MgSO4-FeSO4·7H2O的脱色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组分,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对于80 mg/L的活性黑KN-B印染废水(色度为1000倍),在复合混凝剂投加量为556 mg/L、pH值在10.9左右时,脱色率可以达到99.07%;主要脱色机理表现为镁盐和亚铁盐在高pH值的环境下共沉淀生成氢氧化物絮状物吸附溶液中的染料分子一起沉降.该吸附主要为电中和吸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复合吸附剂的饱和吸附量达1.1614 g/g.  相似文献   

11.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吸附脱色的高效共培养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含有真菌G-1培养液中加入染料厂污水排放口的污泥样品,从发生快速脱色降解染料的混合培养液中分离出2株染料脱色细菌L-1和L-2,经API鉴定系统鉴定,确定菌株L-1为Enterobacter sp.,菌株L-2为Pseudomonas sp.,研究比较了单一和不同组合混合的真菌G-1菌株(Penicillium sp.),细菌L-1菌株(Enterobacter sp.)和L-2菌株(Pseudomonas sp.)对偶氮染料红M-3BE(C.I.Reactive Red 241)和蒽醌染料艳蓝KN-R(C.I.Reactive Blue 19)的去除情况,发现G-1真菌和2种细菌组合的共培养体系对50mg/L红M-3BE和艳蓝KN-R处理5h去除率达100%和97.9%,并且是以脱色降解作用为主,建立了染料脱色降解菌的最佳组合,进一步测定了此最佳共培养体系对另外13种不同结构染料的脱色降解,结果表明,除对蒽醌染料R-478脱色降解较差外,对其他染料均可在1h-3d被完全脱色降解,表现出脱色降解染料的广谱性,向培养4d的共培养体系中依次加入8种染料,菌体可对染料连续脱色,维持脱色能力达8d左右。  相似文献   

12.
以化学法合成的新生MnO2作吸附,对水中酸性媒介深黄GG进行吸附脱色研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在PH1.5以下,投加量为0.3mg/L,温度为15℃条件下,饱和吸附量达1320mg/g,脱色率达96%以上,具有很高的吸附脱色能力。PH值是能力吸附能力的关键因素,温度,染料浓度和MnO2投加量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3.
好氧污泥对活性艳兰KN-G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研究了活性艳兰KN-G在好氧污泥上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考察了pH对好氧污泥吸附活性艳兰KN-G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污泥对活性艳兰KN-G的吸附Freund lich和Langmu ir方程准确性较高,但是从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两方面考虑,Freund lich方程更适合描述好氧污泥吸附活性艳兰KN-G。应用伪一级、伪二级反应动力学和颗粒内扩散方程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验证,表明好氧污泥吸附活性艳兰KN-G更符合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pH值对活性艳兰KN-G的吸附影响很大,pH值与吸附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Ti/SnO2电极间接阳极氧化法处理直接深棕M和活性艳蓝KNR模拟染料废水,研究电解质种类、pH、电压、NaCl投加量及电解时间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在最佳组合条件下,通过分析uV—Vis光谱以及降解过程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研究上述2种染料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在pH为3,电压20V,NaCl投加量为2.5g/L的条件下,电解30min后,直接深棕M和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率分别达到80%和95%,60min后直接深棕M的COD去除率可达75%,活性艳蓝KNR的COD去除率达到90%;电解60min后,直接深棕M的偶氮双键完全破坏,萘环和苯环结构被逐步降解,活性艳蓝KNR溶液电解2min,其分子结构中的蒽醌共轭体系被破坏,随反应的进行,蒽醌结构逐渐被破坏,染料逐步降解。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出一系列镁铝摩尔比不同的碳酸根型水滑石(LDHs),经500℃高温煅烧制备出镁铝复合氧化物CLDH,并用X-射线、红外光谱对它们进行表征。考查了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初始pH值等因素对LDHs和CLDH处理阴离子染料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以镁铝摩尔比为3:1时制得的水滑石对活性艳红X-3B溶液的脱色效果最好。水滑石LDHs及其焙烧产物CLDH对活性艳红X-3B染料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最佳反应时间分别为60min和30min;在较宽的pH范围内二者的脱色性能稳定,且CLDH对该染料的吸附效果要优于LDHs。LDHs及CLDH对活性艳红X-3B的吸附结果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25℃下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63.77mg/g和875.23mg/g。LDHs及CLDH的吸附机理分别为离子交换和层状结构重建。饱和吸附后的CLDH用高温热解法再生,吸附性能良好,随再生次数增多,脱色率下降。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层状氢氧化镁铝(LDH)和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CLDH)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水溶液中偶氮染料酸性黑10B.考察了脱色时间、pH值、吸附剂的投加量、温度、染料初始浓度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DH及CLDH对酸性黑10B染料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室温下,10g/L LDH和1g/L的CLDH对浓度为100mg/L的染料的脱色率分别达95.93%和99.97%.pH值是影响吸附能力的关键因素,吸附剂对溶液pH值有一定缓冲作用.LDH及CLDH对酸性黑10B吸附结果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饱和吸附后的LDH及CLDH用高温热解法再生,吸附性能良好,随再生次数增多,脱色率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报道了一种用于染料废水处理的新型材料即新生态MnO2 及其对三种酸性媒介染料染色废水的脱色作用及影响脱色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新生态MnO2 对酸性媒介染料的吸附能力很强 ,当染料浓度为2 0 0mg/L、pH <2时 ,其对酸性媒介黑T、酸性媒介绿G和酸性媒介黄GG的脱色率分别达 98.2 %、94.5 %和 96 .4%。染料吸附效果受体系pH值、MnO2 投加量、吸附时间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pH值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新生态MnO2 对酸性媒介黄GG的吸附作用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活性炭纤维(ACF)为阳极和阴极,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研究了利用成对电解降解蒽醌染料活性艳蓝KN-R脱色过程的影响因素。考察了染料初始浓度、支持电解质Na2SO4、pH及温度诸条件对脱色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染料初始浓度和支持电解质浓度,酸性和中性条件以及适中的温度均对成对电解脱色性能有利。当染料初始浓度为251 mg/L,在合适的处理条件下,脱色率达到95%,脱除单位质量染料电耗仅为1.22 kWh/kg染料。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青霉菌P 1(Penicilliumsp )对 2种染浴废水中的染料进行吸附去除 ,研究结果表明 ,吸附处理 3h ,黑色和红色染浴废水色度基本被去除 ,去除率分别达 98 0 %和 74 5 % ,但去色处理后废水的CODCr值仍偏高。对去除色度的废水进一步用活性污泥进行深度处理 ,黑色和红色废水的CODCr去除率分别为 75 9%和 89 7%。青霉菌菌丝通过吸附作用从废水中抽提出的染料分子在有染料降解细菌L 1和L 2的降解池中脱色降解 ,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20.
白腐菌J-6对五类化学结构染料的脱色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白腐菌中筛出了一株能对五类不同化学结构的染料进行高效脱色的菌株——J-6。通过采用“批式”摇床培养法,测定染料脱色率,从而确定该菌株能高效脱色的最佳培养时间和连续处理染料的能力。发酵培养96h的菌体可使活性艳蓝R(A)SP在5h内脱色率达95%以上;活性翠蓝G、活性黑GRP、混合染料在9h内脱色率达90%以上;孔雀绿、Po1yR-478在24h内脱色率分别达95%、90%以上。另外,J-6对不同染料最佳脱色时间和最终脱色效率与菌体本身发酵培养的时间长短和染料的种类紧密相关。J6处理能力强,连续处理4次染料后仍保持较高的脱色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