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甲烷光化学反应机理模式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可抽真空的、带有LP-FTIR的光化学烟雾箱进行甲烷光化学反应机理模式模拟。大气压下,在烟雾箱中进行CH4-空气和CH4-O3-空气体系的实验。基于实验数据,应用PKSS模式计算甲烷光化学反应的机理,计算的反应机理与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2.
苯并(a)芘(简称Bap)的测定,目前,国内多采用纸层析—荧光光度法。但其操作烦琐,方法重现性欠佳。本文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饮用水中Bap,测定结果较好。可用于饮用水和地面水中Bap的测定。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试剂 1.1.1 Varian5000型液相色谱仪,带UV-254检测器,HP3390A积分仪; 1.1.2 K—D浓缩器; 1.1.3 ZD-3型多用振荡器; 1.1.4 Bap标样(色标); 1.1.5 环己烷、二氯甲烷、丙酮、甲醇均为分析纯,重蒸后使用;无水硫碱钠(分析纯);硅镁型吸附剂(色层分析用)100~200目,400℃下烘2小时,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1.2 实验步骤 1.2.1 样品萃取取500~800ml饮用水于1000ml分液漏斗中,以60ml环己烷分两次萃取,手摇放气;在振荡器上振荡5min,放置30min至分相;弃去水相,合并有机相于150ml具塞三角烧瓶中,加酌量无水硫酸钠脱水。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Fenton反应的氧化效率,选择杂多酸为活化剂,建立了一种新的光催化体系。在光化学反应器中,以紫外灯为光源,以磷钨酸为光催化助剂,研究了UV/Fenton/杂多酸体系对曙红Y模拟染料废水的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并就杂多酸辅助光催化降解染料的机理,影响染料光催化降解速率的因素,提高染料光催化降解效率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溶液中H2O2投加量、Fe2+浓度、溶液pH值是影响催化光解效果的重要因素。实验得出反应的适宜条件是:pH为5~6,30%H2O2的投加量为2 mL,FeSO4的剂量约为0.02 g/L。  相似文献   

4.
1-硝基芘在模拟大气条件下的光化学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1-硝基芘在模拟大气条件下的光化学反应。采用氙灯作光源,使具有一定流速的载气(N_2、O_2或空气)将涂有1-硝基芘的颗粒物载体悬浮在石英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光照反应。采用脱机的HPLC/MS鉴定了产物的主要组成,研究了其反应动力学和1-硝基芘在光反应前后的生物致突变性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对其在环境中的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推测。  相似文献   

5.
结合天气形势,地面观测资料和WRF-CMAQ模式,分析了2017年7月8~15日成都市一次罕见持续O3污染过程的特征及成因,量化了各个物理化学过程对此次污染过程的相对贡献,并通过敏感性实验分析了四川盆地内O3及其前体物的区域传输和本地光化学反应对此次污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O3持续污染过程主要是因为四川盆地内盛行偏东风,导致盆地东部城市群的O3及其前体物经区域输送到成都及周边地区,加之成都市出现小风、气温升高等气象条件进而形成,属于典型的传输性爆发污染.持续污染形成的主要物理化学机制体现为日间气相化学过程贡献为稳定的正值,加之输送过程贡献出现爆发式升高,进而导致近地面O3小时净增量迅速上升且高达50μg/(m3·h),随之O3浓度迅速响应,产生爆发式增长.此外,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此次成都市O3持续污染的形成受区域输送影响较受本地光化学反应影响更为明显.O3污染爆发前上游地区高浓度O3及其前体物沿流场输送并在成都及周边地区不断积累,导致日间O3浓度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6.
在水溶液电解质中,以活性炭纤维(ACF)为电极,采用微孔曝气方式,吸附-电催化氧化两步联动降解非水溶性气态VOCs。以苯为研究对象,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分析实验结合,正交实验确立最佳实验条件为:鼓气速率80L/h、苯/乙醇(体积)=30/150、电压10V、电解质浓度2g/L;最佳实验条件下,气相中苯的去除率为93.3%。单因素分析实验考虑了鼓气速率、苯浓度、电解电压、电解质浓度等因素的变化对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2.4-二硝基甲苯在纯水、江水、含腐殖质纯水及合过氧化氢纯水中的光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在影响2.4-二硝基甲苯光化学反应的因素中,过氧化氢影响最大,腐殖质次之,pH值影响最小.研究了2.4-二硝基甲苯在江水、含腐殖质纯水及合过氧化氢的纯水中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应用高压液相色谱鉴定了中间产物2.4-二硝基苯甲酸的存在.表明2.4-二硝基甲苯的光化学反应为侧链甲基光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2.4-二硝基甲苯在纯水、江水、含腐殖质纯水及合过氧化氢纯水中的光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在影响2.4-二硝基甲苯光化学反应的因素中,过氧化氢影响最大,腐殖质次之,pH值影响最小.研究了2.4-二硝基甲苯在江水、含腐殖质纯水及合过氧化氢的纯水中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应用高压液相色谱鉴定了中间产物2.4-二硝基苯甲酸的存在.表明2.4-二硝基甲苯的光化学反应为侧链甲基光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9.
PFS-PS硅铁絮凝剂的合成形态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采用活化硅酸 ,自制聚合硫酸铁为原料 ,在不同碱化度和Si/Fe摩尔比条件下 ,制备出聚合硅酸硫酸铁 (PFS PS)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考察影响产品稳定性的因素 ,分析了产品Fe(Ⅲ ) ,Si(Ⅳ )的形态分布特征。并以炼油厂浮渣为处理对象 ,对影响硅铁絮凝剂絮凝性能的合成因素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0.
<正> 前言大量的调查研究证实苯并(a)芘(Bap)可致人体肺癌、皮肤癌、胃癌等~[1].目前,Bap已被列为研究癌的标准致癌剂之一.进入人体内的Bap可逐渐代谢为亲水性化合物,大部分经胆汁排出体外,小部分则由尿中排出.空气中的Bap污染量加重,导致了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高原背景地区O_3的浓度水平,于2013年9月13日至2013年10月14日期间,在国家大气背景站青海门源站开展了为期32天的观测。观测结果显示,门源地区O_3小时浓度均值为115.0±22.6μg/m3,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O_3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的一级标准(160μg/m3)。通过分析O_3和NOx实时浓度在一天24小时内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序列,发现在多数观测天内O_3和NOx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化规律,表明O_3主要来自有NOx参与的光化学反应;另有几天NOx和O_3的浓度出现同峰同谷的现象,推测这种变化主要是大气运动传输造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臭氧浓度与温度、湿度、风速、SO2、NOx以及CO的浓度都显著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O_3与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的关系近似符合Y=0.630T-0.192H-0.004P-0.091W+196.039,拟合结果与真值误差2.88%。综上分析,门源地区O_3浓度水平较低,但在高温低湿、风速较高、NOx浓度较低的情况下,O_3容易积累,O_3浓度主要受光化学反应和大气运动传输过程两个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某肺癌高发区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测定了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并收集人群的日饮食样品,以苯并(a)芘(Bap)为代表,计算人群通过空气和饮食的Bap日暴露量.用ICP-MS测定饮食中14种微量元素的日摄入量.结果表明,该地区室内空气PAHs污染显著高于室外,且毒性强的5、6环PAHs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点.高发区Bap日暴露总量均值为3.758μg/d,比对照点(0.257μg/d)高近14倍.高发区有毒重金属Cd和Tl日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点; 高发区元素Se日摄入量显著低于对照点,且该地区人群从环境中摄入Se严重不足;Fe、Cu和Zn的日饮食摄入量明显低于营养元素日摄入量推荐值(RDA).  相似文献   

13.
甲烷光氧化反应速率常数及其在大气中的寿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具有分析系统的、可抽真空的烟雾箱进行甲烷在空气中光化学反应的模拟研究。详细研究了CH4空气及CH4-O3-空气两个体系的光化学反应,描绘了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得到甲烷的光化学氧化具有准一级反应特性的结论,证明了O3的加入可加速甲烷的衰减。定量地测定了甲烷衰减的表观速率常数,并根据实验数据推算了甲烷在大气中的寿命。  相似文献   

14.
大气模拟烟雾箱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烟雾箱是研究大气光化学反应的主要工具.30年来国内外有多个研究机构建立了烟雾箱,并对各种光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以收集数据来发展和检验大气光化学反应机理.从系统构造、配置仪器及所进行的光化学实验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烟雾箱系统的研究进展,其中背景影响较小的烟雾箱能为评价化学反应机理提供精度较高的数据,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OA)的形成机理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喹啉的微波辅助光催化氧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微波辅助紫外光催化(MV/UV/P25)处理喹啉模拟废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比较了MW、UV、UV/曝气、MW/UV/曝气、MW/UV/P25等五种体系下喹啉的降解,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与紫外光催化(MV/UV/P25)在喹啉的降解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在反应进行到lh时,喹啉的去除率达到了64.9%。实验还对MW/UV/P25体系中喹啉降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ZnO包覆Al_2O_3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了ZnO包覆Al2O3光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进行了表征。在自制的光化学反应器中,以中压汞灯作光源,一定浓度的甲基橙为光催化反应模型化合物,研究了光催化剂的活性。考察了甲基橙初始浓度、催化剂加投量、pH值、温度、光照强度、反应液体积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nO包覆Al2O3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250W中压汞灯下光照3h,0.10g复合光催化剂能使200mL,10mg/L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达到92.21%。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处理抽出的浓度较高的硝基苯等难降解有机物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前期实验得出催化剂制备最佳条件下,即采用锰和铁的硝酸盐溶液(金属元素质量10%)浸渍二氧化硅,Mn:Fe浓度比3∶1,在450℃焙烧6小时,在50℃老化5小时,考察了臭氧/Mn-Fe/载体二氧化硅体系中,空气曝气、催化剂的吸附、初始浓度的增加、pH值等的影响。在Mn-Fe负载二氧化硅催化剂的催化臭氧氧化降解硝基苯过程可能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  相似文献   

18.
选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表设计实验,对一株地衣芽孢杆菌进行好氧反硝化-异养硝化性能测定实验,通过测定对硝酸盐氮和总无机氮的去除能力,研究了COD/N、温度、DO(以转速来表征)以及p H 4种不同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对NO3--N的最大还原率可达100%,对硝酸盐氮还原率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COD/NDO温度p H,对应的最优条件为COD/N=14,转速70 r/min,温为30℃,p H为7.0;对总无机氮的最大去除率可达99%以上,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COD/N温度DOp H,对应最优条件是COD/N=14,转速为70 r/min,温度为30℃,p H为7.5。同时在优化条件下对菌株的异养硝化性能测定,其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64%,表明该菌株自身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19.
以活性艳橙X-GN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法对处理过程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考察各影响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程度,并确定处理模拟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表明,处理过程中6种因素对电解活性艳橙X-GN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电解时间(A)>电解电压(B)>搅拌强度(D)>电解质浓度(F)>初始p H(C)>初始浓度(E);最佳处理条件为电解时间15min,电压12V,初始p H值10,初始浓度800mg/L,搅拌速度1000r/min,电解质浓度0.10mol/L;在此条件下经多次实验脱色率平均值可达99.06%。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臭氧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法分析了2016年中国338城市臭氧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2016年污染季节(5月至10月)的REOF分析结果,确定出10个具有明显同比变化的区域,不同区域间臭氧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彼此独立,受到当地地形因素、气象条件、光化学反应等因素的影响.10个区域中,除华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外其他地区2014年至2016年臭氧日最大8小时浓度(O3-8h)均呈上升趋势.臭氧分区受到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较大,显示出地形和地貌对臭氧空间相关性的重要影响.黄淮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等3个人口稠密区域臭氧浓度较高,应该作为臭氧污染控制战略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