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家财  李登峰 《环境工程》2014,32(10):113-118
首先根据HJ/T 428—2008《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炼钢)》,建立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其次综合考虑钢铁行业清洁生产相关标准和规定,确定清洁生产指标权重;接着针对定量指标和效益型、成本型定性指标分别构建隶属函数,并通过实例计算,阐明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清洁生产等级评估中的应用;最后对评估结果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改进及优化。经过对比分析评价结果发现,基于级别特征值和二元语义的清洁生产等级评估方法可操作性更强,评价结果更加直观、合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循环经济与"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效应的定量评价方法.针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提出了以总有机碳为计量单位的物质流分析方法,可建立循环经济与减排之间的定量联系,评价循环经济的定量减排效应.并建议加强化工等重污染行业循环经济技术清单及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现行评价体系技术文件组成及适用范围。以江苏、河北两省2018年以后建设的钢铁联合企业为例,探讨了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认为:现行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具备较强的合理性,但仍存在技术指标老化,流程工序覆盖不全面,信息技术导入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清洁生产的积极影响,从而论证了循环经济的前提和本质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从清洁生产技术、末端治理技术和废物回用技术3个层面确立规划矿区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规划矿区的特点,从资源和能源消耗、生产技术及产品特征、污染物控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管理能力等不同层面对规划矿区各作业环节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用文字图示模型表明了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生态工业园区、清洁生产之问的关系,并指出清洁生产是我国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国内三氯氢硅生产企业的综合调查,以某三氯氢硅生产先进企业为例,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与能源利用、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及废物回收利用5个方面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三氯氢硅项目建设的清洁生产水平,并从企业、项目2个层面,分析了三氯氢硅建设项目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关系,为同类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丽玲  张树深  张芸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1):2976-2984
为解决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生产等级评价问题,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着重构建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生产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确定方法;利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方法、模糊数学和二元语义概念,建立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生产等级评价模糊综合模型,并据此提出级别特征值概念,进而建立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生产等级评价的二元语义模型与方法.实例计算分析说明,文中建立的清洁生产等级评价二元语义模型与方法可操作性强,等级评定结果比采用隶属度最大原则更直观、更便于解释,具有很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清洁生产技术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清洁生产技术方案的综合评价对于指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啤酒生产企业为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提出了清洁生产技术方案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突破了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分离的传统评价方法,为企业筛选和决策可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方略.本文回顾了我国以及湖北省开展清洁生产的概况,分析了湖北省开展清洁生产的有利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策法规、建立清洁生产基金、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扶持清洁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做好部门协调及省地分工工作等加快湖北省清洁生产工作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钢铁企业含锌尘泥资源化利用途径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锌元素进入钢铁制造流程的渠道,明确了钢铁企业含锌尘泥的来源与循环路径。根据含锌尘泥的循环途径,综合分析比较国内外含锌尘泥的不同利用方式和工艺——改变循环路径、物理选矿法、火法工艺以及湿法工艺。本着钢铁工业与锌冶炼之间形成工业化生态链的思路,提出了钢铁企业含锌尘泥的处理原则和资源化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生命周期评价是判断生产工艺是否真正属于清洁生产范畴的基本方法,为了对铜渣回收工艺的清洁生产评价提供依据,有必要对铜渣回收工艺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据此对国内铜渣的回收现状和对钢铁、锌、镁、铬渣、再生铜和电解铜的生产工艺生命周期评价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用统计方法和SimaPro7.1软件,通过Eco-indicator99生态指数法,对铜渣回收工艺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资源消耗大、能耗高、原辅料成分多样、废弃物产生量大的特点决定了钢铁工业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从循环经济技术角度切入,介绍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循环经济对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循环经济促使钢铁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之后,建立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发展模式已经在国际社会蔚为风潮.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清洁生产、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清洁生产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的分析,指出推行清洁生产是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改造的必由之路,是达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最佳发展模式,最后对推行清洁生产应采取的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含铬污泥是一种来源广泛、潜在危害大、难于处理的危险废物,常规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如固化/稳定化、造砖、制水泥、提取有价金属、制备铬系产品等,往往存在铬泥消纳量小、利用工艺复杂、成品纯度低、操作过程中存在污染转移等限制性因素。将含铬污泥经造球、高温还原、杂质去除、有用金属回收等工序处理后,返回高炉再利用,不仅可节省钢铁企业高昂的委托处理费用,利用其中的有价资源,还可有效避免污染的二次转移,实现危险废物的闭路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6.
唐山市钢铁行业碳排放核算及达峰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楠  李艳霞  吕晨  赵盟  刘中良  刘浩 《环境工程》2020,38(11):44-52
唐山市作为工业密集型城市,2018年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5%,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以唐山市为例,研究唐山市钢铁生产碳排放2010—2030年的变化趋势,并确定达峰时间。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的计算方法,初步建立了可根据设备规模、运行时长、产能利用率和单位产品能耗参数来核算企业CO2排放的数值算式,并将其应用于唐山市全部钢铁联合企业,计算得出2017年唐山市钢铁行业碳排放量为14042.52万t,碳排放系数为1.616 t CO2/t钢。与文献、统计年鉴数据对比误差均<10%,表明数值算式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为自下而上地快速核算企业或区域的钢铁生产碳排放提供参考。同时,结合唐山市钢铁历史生产情况、生产现状及未来规划,借助LEAP构建了能源需求模型,得到2010—2030年唐山市钢铁生产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并确定唐山市钢铁生产碳排放已于2018年达峰。  相似文献   

17.
钢铁行业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及CO2排放行业,推动钢铁行业低碳绿色发展已成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为此,研究围绕能源结构调整、工艺结构优化、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和CCUS技术应用4方面,通过设置基础情景、稳定发展情景和强化减排情景3类情景,利用边际减排成本曲线对我国钢铁行业34项减排技术的减排成本和减排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稳定发展情景下,我国钢铁行业平均减排成本为433元/tCO2,所有技术的总减排成本为2100亿元,总减排潜力为4.9亿t。在各项减排技术中,废铁-电弧炉炼钢具有较高的减排经济效益,其以较低的单位减排成本贡献了钢铁行业近50%的碳减排量。未来,我国应加快推进长流程炼钢向短流程炼钢的发展,推动钢铁行业生产工艺的结构性调整。  相似文献   

18.
徐德生  杨可  段玮 《环境工程》2022,40(1):207-215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数据库文献,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1991-2021年钢铁行业碳排放相关文献的发文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探析其研究特征及发展脉络,以期为中国未来的钢铁行业碳排放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以中、美、英、日等国为核心的科研力量为该领域...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企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所取得的效果。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企业预防和控制污染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兖州矿区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结合兖州矿区产业链,提出了兖州矿区循环经济的初步模式和对策。最后,以济三煤矿为例,介绍了兖州矿区循环经济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