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龙江流域畜禽养殖业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根据2001年畜禽养殖业统计数据,分析了九龙江流域畜禽养殖污染的现状和趋势。通过计算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并采用猪粪当量负荷及有效农田面积,考虑各地农田畜禽粪便有机肥可消纳量,对九龙江流域畜禽粪便负荷量和承受程度进行警报与分级,系统地阐述了畜牧业发展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提出消减畜禽养殖污染、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佛山市2012年畜禽饲养情况、有效农田面积等统计资料和各种参数估算,以区为单位,详细分析了佛山市2012年畜禽粪尿产生及养分总量空间变化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有效农田畜禽粪尿的猪粪当量的负荷量,并对各区的耕地畜禽粪便承受程度进行了风险评价和预警分析,结果显示,佛山市2012年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01万t;畜禽粪便农田平均负荷量50.81 t/(hm~2·a);5个区的农田畜禽粪尿负荷预警级别平均已经达到Ⅳ级,特别是顺德区已达到较高级别的预警,亟需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畜禽养殖业粪尿染物治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畜禽养殖结构及其粪便N污染负荷特征分析   总被引:61,自引:7,他引:54  
张绪美  董元华  王辉  沈旦 《环境科学》2007,28(6):1311-1318
利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7~2004年牛、猪、羊和家禽的养殖量统计数据,计算了畜禽粪便量和以氮含量为标准的猪粪当量,分析了我国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畜禽养殖结构变化情况以及畜禽粪便污染结构,进而结合农田耕地面积求出了不同地区的畜禽粪便农田负荷量及其分布状况.研究表明,中国的畜禽粪便N污染负荷呈现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逐渐加重的趋势,可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高污染负荷区和低污染负荷区.另外,北京与上海2市畜禽养殖在经历了持续高速发展之后,近几年开始回落,畜禽粪便N污染负荷开始下降,但其周边地区的畜禽粪便N污染负荷却呈现出居高不下甚至不断攀升的趋势.最后,通过对畜禽粪便N污染负荷量预警分析,发现全国只有8省(自治区、直辖市)污染负荷量对环境尚未构成潜在威胁,其余省份理论上对环境均构成潜在威胁.结果表明,畜禽养殖结构和畜禽粪便污染特征均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发达区畜禽粪便污染已开始向周边地区进行转移;东部地区的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潜在威胁较重.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田畜禽粪尿氮负荷量及其还田潜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晓永  王秀斌  李书田 《环境科学》2018,39(12):5723-5739
为准确掌握中国各省区畜禽粪尿及氮负荷量,以及还田利用潜力,本研究基于统计数据和已有资料,利用猪粪当量(N)估算了1978年以来中国畜禽粪尿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类畜禽粪尿的构成比例,分析和评价了2016各省份畜禽粪尿、纯氮负荷量的空间分布和污染风险,并估算了各省份畜禽粪尿的还田潜力.结果表明,中国畜禽粪尿猪粪当量(N)及其N养分量总体上呈"快速增加(1978~2005年)-保持稳定(2006~2016年)"的变化态势,到2016年,分别达到366 822.01×10~4t和2 024.10×10~4t,均增长了105.78%,94.03%~98.34%的粪尿量来源于家禽、羊、猪和牛.畜禽粪尿猪粪当量(N)及其N养分量最大的区域是华北地区,其中河南省为最,分别占全国的22.25%和8.81%.其次是四川,占8.14%.按耕地、作物播种面积和农用地面积分别计算单位面积上的畜禽粪尿猪粪当量(N)及其N养分量,并进行r值分级和环境风险评价.如果承载场所为耕地,负荷量较大的是西南和东南地区,污染风险较严重的是华北地区,为Ⅳ级;若按农作物种植面积,西北和西南地区负荷量较大,西北和华北地区为Ⅲ级有污染风险;若按农用地计算,华北和东南地区负荷量较大,华北地区Ⅲ级有污染风险,湖南负荷量最大,北京、山东和河南为Ⅳ级较严重污染风险.全国畜禽粪尿猪粪当量(N)及其N养分还田量分别为113 480.75×10~4t和626.15×10~4t,按单位农用地面积分别相当于3.07 t·hm~(-2)和16.92 kg·hm~(-2),华北地区最大,为8.27t·hm~(-2)和45.62 kg·hm~(-2).若按50%的粪尿N养分环境容量(85 kg·hm~(-2))计算,全国可增加粪尿N养分还田量为2 520.21×10~4t,粮食主产区黑龙江还田潜力最大,其次是四川.  相似文献   

5.
根据北运河流域(北京段)畜禽养殖业污染特点及其粪便与农作物养分供求关系,采用养分平衡法对各子流域畜禽养殖粪便养分实际排放量、实际负荷量、主要作物最大养分需求量、作物所需畜禽粪便养分最大负荷量、畜禽养殖承载力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北运河干流、沙河流域、温榆河干流、凉水河流域和蔺沟河流域的畜禽实际承载量已超过畜禽土地承载力,研究结果对于环境部门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农业部门合理进行农业规划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影响及主要防治问题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 ,畜禽产生的粪尿及高浓度有机污水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 ,畜禽粪尿还田量比例小 ,畜禽养殖业已成为农村一个主要的面源污染来源 ,当前急需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7.
畜禽养殖污染是造成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规模化畜禽养殖可以缩短畜禽的生长周期 ,提高畜禽的产量 ,同时降低养殖成本 ,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 ;但另一方面 ,规模化养殖产生大量的畜禽粪尿等有机污染物质 ,使污染集中 ,难于处理 ,严重污染环境。现就养猪场的废水污染及处理技术探讨如下 :1 养猪场废水特点规模化养猪使得污染比较集中 ,养猪场废水的主要污染来自猪粪便、猪尿及猪圈冲洗水 ,其中猪粪约 7kg/头猪 ,该废水的特点是高悬浮物、高有机物和高氨氮。根据排污系数 ,废水排放量为 35升 /头·天 (干湿分离 )。因此 …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畜禽粪便污染耕地、水体现状及其风险评价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宋大平  庄大方  陈巍 《环境科学》2012,33(1):110-116
以安徽省耕地、水体的环境保护为出发点,依据2001~2009年安徽省畜禽养殖数据,采用排泄系数法估算畜禽粪便量,在此基础上计算安徽省各地畜禽粪便耕地污染负荷及水体等标污染负荷指数,并对各地区畜禽粪便对耕地和水环境的污染现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008~2009年安徽省平均产生0.67亿t粪便,畜禽粪便耕地污染负荷及纯N、纯P耕地负荷量平均值分别为16.2 t.hm-2、83.8 kg.hm-2和34.5 kg.hm-2;耕地污染指数为0.36,处于Ⅰ级预警级别范围;水环境等标污染负荷指数为7.03,各地区畜禽粪便对耕地和水环境污染存在较大差异.2008~2009年与2001~2002年相比污染状况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其中P素污染比例有上升的趋势;2008~2009年畜禽粪便对耕地、水体造成双重污染的地区为合肥、宿州、蚌埠,这些地区的环境问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畜禽养殖业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上海市畜禽养殖现状及其粪尿产生量,根据当前上海郊区农田耕地面积及其农作物种植类型与结构,以畜禽粪便农田猪粪当量负荷和畜禽粪便有机肥(折猪粪当量)农田环境可消纳量为比较依据,对目前上海市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基于农田环境容量的上海市适宜畜禽养殖能力及其相应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兴区农用地畜禽粪便氮负荷估算及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利用畜禽养殖的统计数据计算了畜禽粪便养分含量,利用畜禽粪便养分空间化方法实现了畜禽粪便养分从统计数据到农用地养分的转换,在此基础上,结合农用地面积计算出农用地畜禽粪便氮负荷量,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实现了以地块为单元的畜禽粪便氮负荷估算及污染风险评价,最后以农用地土壤耕层和亚耕层中水解氮含量及变化进一步说明了畜禽粪便对土壤环境污染风险.结果表明,2005年大兴区农用地氮负荷平均值为214.02 kg/hm2,最小值仅为10.64 kg/hm2,最大值达到5 996.26 kg/hm2,有近一半的农用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畜禽粪便氮污染威胁,占大兴区总农用地个数的42.14%,这些受污染威胁农用地地块面积小、养分需求少且主要分布在居民地和规模养殖场附近.耕层及亚耕层的水解氮变异系数分别为64.3%和53.65%,耕层及亚耕层的水解氮平均值分别为65.93μg/g和45.25μg/g,富集系数(耕层/亚耕层)为1.46,变异系数和富集系数进一步说明了畜禽粪便对土壤环境存在的污染风险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1.
在确定畜禽粪便年排放量的估算方法和畜禽粪便排泄系数的基础上,根据2009年南通市畜禽养殖数据,估算南通市畜禽粪便产生量及其主要养分含量,并对畜禽粪便的环境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南通市畜禽粪便总排放量约为792.3万t,其中以生猪和鸡排放量较高,分别占总量的44.9%和27.0%.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平均为17.23 t/hm2,农田N、P养分负荷量分别为112.79 kg hm-2和34.86kg·hm-2,畜禽粪便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星云湖流域畜禽粪便污染负荷及其环境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星云湖流域畜禽养殖业现状分析入手,通过排泄系数法原理,估算流域各乡镇的畜禽污染物产生量,进一步核算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在此基础上,对各乡镇农田畜禽粪便负荷承受程度进行警报与分级.同时,对畜禽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各乡镇畜禽粪便污染物的产生量,测算了各地污染物流失进入水体的排放量,为了分析出各类污染物对水体污染的贡献值的大小,引入污染物等标排放量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流域各地畜禽污染物产生量与农田畜禽粪便负荷警报值并不成对应关系,污染物产生量较小的路居镇对环境已达到威胁级别;畜禽污染物流失进入水体的排放量较大,各类污染物中.猪尿排放对水体的影响较大,在各类污染因子里,TP对星云湖的贡献值最大,其次是TN,COD.  相似文献   

13.
我国畜禽污染现状与治理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散户和专业户的畜禽粪便处理方式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估计了不同治理政策对减少畜禽粪便废弃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畜禽养殖模式的转变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畜禽粪便污染呈现明显增长趋势,污染治理的压力进一步增加;散户和专业户的畜禽粪便处理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制定垃圾管理规章制度、专人监管垃圾投放、建立沼气池等措施能有效减少散户的畜禽粪便污染,但对于专业户只有专人监督垃圾投放才能发挥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畜禽养殖从散养向专业户养殖方式转变,建议政府部门重点加强对养殖专业户畜禽粪便污染的管理,通过出台更严格的环境监管措施和补贴等激励机制减少其畜禽粪便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农村面源主要分为农田面源、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面源和农村生活污染面源,研究根据排放因子法计算了两种主要考核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量.根据四川省农村面源污染状况特征提出了面源治理对策措施,其中农田面源治理措施包括: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田面源生态拦截技术等;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措施包括:加强小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广农牧结合、干清粪、发酵床处理工艺等;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措施包括: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及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等.  相似文献   

15.
在确定畜禽粪便年排放量的估算方法和畜禽粪便排泄系数的基础上,根据2012年大庆市畜禽养殖数据和耕地面积,估算大庆市畜禽粪便产生量及其主要养分含量,并对畜禽粪便耕地消纳负荷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大庆市畜禽粪便总排放量约为710.45万t,其中以牛和生猪排放量最高,分别占48.1%和29%.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平均为9.45 t·hm-2,农田N、P养分负荷量平均为57.8 kg·hm-2和17.96 kg·hm-2,大庆市各县区耕地对畜禽粪便仍有消纳能力,畜禽养殖业发展仍有环境空间.  相似文献   

16.
以松华坝水库为研究对象,对水库水源区污染负荷产生量和入库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水源区各种污染源产生的负荷量为:TN=527.41t/a,TP=144.24t/a。畜禽粪便是流域氮磷非点源污染的最大产生源。各污染源产生的TN负荷量排列为:畜禽粪便>农业固废>生活垃圾>化肥流失>水土流失>生活污水;TP负荷量情况排列为:畜禽粪便>农业固废>化肥流失>水土流失>生活垃圾>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17.
正畜禽养殖业目前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一个独立的、重要的产业,但在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满足国民对肉、蛋、奶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畜禽养殖污染现状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畜牧养殖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国内许多地区,畜禽粪尿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居民生活、乡镇工  相似文献   

18.
昆明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昆明市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调查显示,2002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粪尿207290t,大部分被作为农家肥处理掉,平均使用率为85%,但几乎未经过无害化处理,对周围区域水体及湖泊造成严重污染.政府应对畜禽养殖业进行宏观监挖,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加强畜禽污水监测排放,并进行减量化治理,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循环发展,实现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19.
畜禽粪便产生的污染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畜禽粪便产生量的增加引起人们高度重视。通过对盘锦市畜禽养殖状况调查,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确定盘锦市畜禽粪便产生量估算方法和估算参数。以2013年为基准,估算出盘锦市主要畜禽粪便年产生量为676.62×104t,并根据此估算结果,提出盘锦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洞庭湖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运用输出系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评价了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运用GIS软件绘制面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状况,运用聚类分析划分污染类型,结果表明:2010和2014年洞庭湖区TN、TP年输出负荷总量分别为104556.9t,12719.02t;103643.71t,13032.79t;不同类型污染源产生TN负荷量大小顺序为:旱地水田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林地,不同类型污染源TP污染负荷量大小顺序为:畜禽养殖旱地水田农村生活林地;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主要来源是旱地和畜禽养殖,在空间上TN、TP污染分布一致,但各区域TN、TP年输出负荷量存在差异,以桃源县、汉寿、澧县,鼎城、南县、安化、华容、平江等区域输出负荷量高,是流域优先控制区,并基于聚类分析将ANP划分为4类污染类型,提出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