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及其处理的特点,为降低难度更有效地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提出了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三次分化,用不同措施分别处理不同特点的农村生活垃圾,从而使其处理难度和费用最小化.首先分类收集作为基础,按不同类别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其次,分离出产生源集中、规模较大和成分较单一的乡镇街道、畜禽养殖场和乡村企业等三类农村垃圾进行专门管理;最后依据有机垃圾的不同特点,分成农业主导型、非农业主导型和城郊型三类区城进行专门的垃圾处理.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的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农村生活垃圾于生物反应器厌氧发酵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间歇曝气和连续曝气2种供氧方式,研究了厌氧发酵龄3、 5和7个月的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技术.结果表明,曝气对发酵垃圾不仅具有较好的除水效果,而且可加速有机质的降解.从曝气角度而言,连续曝气的除水效果优于间歇曝气,间歇曝气对不同发酵龄垃圾除水效果有显著性差异,除水效果随着发酵龄的增加而降低.从有机质降解角度而言,连续曝气去除有机质的效果不如间歇曝气,不同发酵龄垃圾有机质去除效果之间呈极显著性差异,去除效果随着发酵龄的增加而降低.综合考虑,宜采用间歇曝气0.06 m3/(min·m3),厌氧发酵龄3、 5和7个月垃圾经曝气21 d,除水率分别为49.1%、 45.3%和44.0%,有机质去除率分别为41.9%、 24.8%和13.1%.农村生活垃圾厌氧发酵时间以3个月和5个月较适宜.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经曝气呈现“浓缩效应”,曝气提高了垃圾的肥效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时,注重采取源头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市场化运作、培养居民环保意识等综合手段和措施。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和规范化处置是建设美丽农村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完善地方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强农村废弃物基础监测、完善垃圾收集和处置体系,推进环卫行业市场化改革、加强宣传教育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朱宁  秦富 《环境保护》2023,(Z1):49-51
源头分类是破解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难题的重要手段,事关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成效。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归纳总结现阶段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现状和困境。研究发现,农村地区已经开展或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以政府和村集体投入为主;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的危害认知水平较高,生活垃圾分类以不分类和二分类为主。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仍然存在农村居民了解程度低、投入不足以及相关奖惩措施和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通过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分类指导,完善法律法规和奖惩措施,以及发挥农村居民主体作用等措施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  相似文献   

5.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及其处理的特点,为降低难度更有效地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提出了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三次分化。用不同措施分别处理不同特点的农村生活垃圾,从而使其处理难度和费用最小化。首先分类收集作为基础,按不同类别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其次,分离出产生源集中、规模较大和成分较单一的乡镇街道、畜禽养殖场和乡村企业等三类农村垃圾进行专门管理;最后依据有机垃圾的不同特点,分成农业主导型、非农业主导型和城郊型三类区域进行专门的垃圾处理。  相似文献   

6.
选取农村活垃圾处理为研究对象,对农村有机垃圾就地消纳的生态化处理进行探索性研究。首先从农村生活垃圾类型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农村生活垃圾采用就地消纳的生态化处理是当前农村行之有效的垃圾处置方式。其次对生活垃圾对生态化处理方法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农村生活垃圾的经生态化堆肥技术,并结合阳江市农村生活垃圾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农村实施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的实施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置、分类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实现村容整洁的一大难题。根据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提出垃圾源头分置方法,将垃圾分为废品类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包装垃圾、无机垃圾和有害垃圾5类,提出了相应的分类处理方法,并对其可操作性进行了分析,重点针对餐厨垃圾和包装垃圾提出了适宜农村的简单、易行的处理技术和模式。为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推行我国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法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国内各地逐渐开始重视生活垃圾分类立法。虽然各地的垃圾分类相关立法已有所建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也在陆续开展,但是,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还未达到政府宣传、公众预期的效果,目前尚无国家层面的垃圾分类专门法律。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和分析,探讨了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法律制度和机制建设需求,分析了现有立法的缺陷和改进思路,并从立法制定与修改、体制创新与健全、制度体系的构建、机制创新等四方面对我国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法制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工业化进展飞速,这为人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出现了许多环境上的负担,农村生活垃圾就是其中之一。自古以来,生活垃圾一般为可降解无污染的自然垃圾,而近现代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生活垃圾演变为各类塑料制品、化学合成制品、电子元器件制品等,既损害自然生活环境又影响乡村景观建设,且面临不易降解、不易处理、不可焚烧等较难处理的问题。所以在处理农村垃圾的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问题,对有机垃圾循环再利用,提高农村人民正确的垃圾处理意识,为建设美好农村环境贡献力量,推动我国绿色环保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阐述了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状况,引出文章主体,对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和影响因素作出详细分析,然后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常规技术,最后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未来技术作出简要讨论。希冀对相关的行业领域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1.
对农村生活垃圾小规模焚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国土面积大、人口多,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突出。目前小规模焚烧在多个省市迅速推广,是我国局部农村地区最有效的生活垃圾处置方式。本文基于各地实地调研情况,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环境容量、地质条件等角度剖析农村地区选择小规模焚烧的合理性,探讨小规模焚烧的技术水平及选用条件,并基于监管缺失现状提出科学监管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小规模焚烧的建议,认为农村垃圾小规模焚烧必须科学监管,需要在立法、污染物排放标准、焚烧及污染控制技术指南、技术规范、日常监管政策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在物质与精神需求日益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环境开始重视起来.尤其是在农村,据相关部门调查统计,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指数日益增加,主要是由于生活垃圾处理不规范带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对生活垃圾进行整体上的管理,进行系统科学的有效治理.本文分析了江苏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置现状及生活垃圾转运体系模式的建立,提出了生活垃圾转运模式的选择和转运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农村生活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和现代化,然而,产生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却不容小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对河源市广大农村垃圾污染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有效处理的对策,从而使得农村垃圾的管理走向规范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盘锦市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盘锦市实际情况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提出了盘锦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种类和数量随之增加,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严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关系,总结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流域农村生活垃圾产量大,无害化处理水平低,已成为威胁流域水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以巢湖流域为例,构建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从技术、经济、环境三方面分析,得出结论:农村“桶装车载直运模式”和“垃圾综合处理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垃圾处理设施,经村庄收集、乡镇转运,最终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对农村生活垃圾来源、分类以及产生强度等方面进行阐述,结合中国农村实际村情,从降低生活垃圾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角度开展研究,在分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现状并结合不同村情的前提下,提出了“村集-镇运-县(区)处理三级式处理模式”、“混合投放-分类收集处理的组合模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处理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首先概述了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及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危害,并结合分析农村生活垃圾特点以及处理要求,详细的阐述了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垃圾进行采样分析,根据不同类型农村地区的经济、生活情况等因素,得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主要特征有:垃圾中以灰土和厨余为主,分别是19.83%和19.33%;其次是砖瓦陶瓷类,占总量的15.26%;玻璃类和金属类垃圾所占比例最小,为1.0%~3.3%;垃圾的焚烧热值较低,平均热值为2729k J/kg,显著低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热值均值。有机垃圾比例越大,灰土所占比例越小,含水率越高;影响乡村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的主要因素有常驻人口数量和经济情况;影响乡村生活垃圾组成成分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和燃料变化。同时针对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及产生量的减少提出了两点建议,以期对以后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太湖流域地区是我国农村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生活垃圾问题日益突显。分析了太湖流域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构成、产生量,比较了国内外农村生活垃圾不同分类收集模式,提出了相关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