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储油罐是石油储运企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其使用过程中,罐外壁的腐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储油罐罐壁保温层透水锈蚀主要形成原因有两种:一是油罐存在的原有透水隐患,二是大修过程中罐壁保温层开孔形成的透水隐患。储油罐罐壁防护层透水,岩棉保温层长期处于浸湿状态,导致罐壁板及外保护层因湿度过大严重锈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原油储罐腐蚀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孤东一号联原油处理罐的腐蚀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介质因素腐蚀、焊缝腐蚀、冲刷磨损、自然外腐蚀是造成孤东一号联原油储罐腐蚀严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内浮顶储罐改造的设计、安装及使用注意事项 ,对内浮顶储罐降耗效果进行了分析 ,认为 ,拱顶罐改造为内浮顶罐 ,既可降低油品损耗 ,又降低了腐蚀和着火爆炸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集成油气收集回收系统的拱顶罐作为汽油等高挥发性油品的储存设施日益受到重视,但对拱顶罐气体空间传热传质机理尚不清楚,需做进一步研究。建立了拱顶罐的非稳态传热传质理论模型,自编Matlab程序并通过自行搭建实验平台验证其可行性,以江苏省常州地区某液位为2 875 mm的1 000 m~3拱顶汽油罐为研究对象,对该拱顶罐在春分日6∶00~18∶00时间段储罐内油品的蒸发损耗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储罐内温度、传热系数、液相蒸发量的变化规律,并估算了储罐的小呼吸损耗量。结果表明:储罐内气相、罐顶、气体空间罐壁和液体空间罐壁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大气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最大值均出现于14∶00,罐内气相温度居于储罐边界(罐顶和气体空间罐壁)温度与大气环境温度之间;储罐内液相与罐壁间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较大且变化幅度也很大,变化范围为31.05~73.05 W/(m~2·K);储罐内气相与罐壁和罐顶间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较小且变化幅度也很小,变化范围分别为1.64~2.10 W/(m~2·K)和1.40~1.61 W/(m~2·K);液体空间罐壁的总传热系数最大,气体空间罐壁次之,罐顶最小,三者的变化范围依次为8.57~10.18 W/(m~2·K)、1.45~1.80 W/(m~2·K)、1.16~1.31 W/(m~2·K);在储罐内油气浓度为0的初始条件下,自6∶00至18∶00,罐内液相蒸发量为421.13 kg,气体体积膨胀量为214.06 m~3。研究结果对于拱顶罐油品蒸发损耗的评估及其油气收集回收系统的设计、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用在线外检测法研究解决超期服役的立式圆柱形大型常压储罐的变形问题,包括储罐罐壁横向偏转和纵向倾斜。设计了一种罐壁坐标点测量方法,通过使用坐标转换的理论,解决了同一圈板上检测点在不同坐标系中的问题。建立了横向偏转和罐壁纵向倾斜的计算方法,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基准圆和其他圈板的圆心和半径,分析储罐横向偏转允许偏差和罐壁倾斜评估指标的应用范围。利用设计的测量方法,对某油库内一座内浮顶储罐进行了数据测量,将其代入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比规范要求的指标,得到了在役储罐的变形状况。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腐蚀对储罐的影响,并使用贝叶斯判别预测方法对储罐腐蚀状况进行了预测,合理确定了储罐清罐周期。  相似文献   

7.
对比研究国内外储罐检验标准,为减少全面检查检验员的主观差异,按照失效后果的严重性,探讨了储罐全面检查的具体内容,将全面检查分为基础与罐底、罐壁和罐顶三大部分,进一步完善储罐的完整性管理。  相似文献   

8.
腐蚀检查是企业在设备停车检修时,对其腐蚀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对在役装置的安全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本文结合某炼油厂储罐区腐蚀检查案例,研究了该炼油厂罐区内储罐存在的腐蚀原因,列出了引起储罐腐蚀的主要介质,并提出了防护涂层与阴极保护相结合的储罐腐蚀防护措施,对确保炼油厂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原油储罐内壁的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原油储罐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蚀问题不容忽视.结合某石化公司炼油厂50000 m3重油罐内壁阴极保护工程,讨论了油罐内壁阴极保护的方法及必要性.通过对罐底板保护前后的电位测量,结果在-0.85~-1.05 V之间,验证了该设计施工可行有效,使底板及罐壁得到了阴极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储罐是石油加工企业、石油化工以及油气集输系统中液体原料和中间产品的重要储存容器,储罐可以用来储存汽油、柴油、原油等油品介质。但是在储罐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介质在综合的作用,储油罐的顶部、底板和底圈壁板很容易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致使储油罐的防腐层脱落,还会出现大面积的点蚀,甚至储油罐的罐底板穿孔或是罐顶塌陷,使大量原油流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滗水器的不足,设计了具有内、外浮箱和对称堰口的无动力滗水器。其外浮箱侧壁下铰接堰盖,堰盖与集水槽壁上端之间形成堰口。滗水器漂浮所需浮力,非滗水阶段由内浮箱提供,滗水阶段由外浮箱提供。滗水堰口始终处于液面下,堰盖所受浮力的改变将驱使堰盖转动而控制堰口的开、闭。提出了外浮箱侧壁浸没深度与堰口负荷的关系式。制作了2.1m长的样机,其滗水负荷为0.037m3/(m·s),样机运行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锈层对船体钢耐腐蚀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择5种不同类型的船体钢,在3%(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浸泡1 a,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内、外锈层形貌特征和腐蚀形貌,分析锈层下钢的腐蚀特征;记录自腐蚀电位(OCP)的变化,评价锈层对腐蚀倾向性的影响;利用电子探针(EMPA)分析锈层的形貌和内锈层元素分布;通过计算质量损失得到钢的平均腐蚀速率。结果表明,外锈层对钢腐蚀的影响较小;内锈层的缺陷与钢腐蚀形貌中的腐蚀坑对应;当钢中的Ni和Cr元素含量较高时,由于Cr元素在其内锈层和基体交界面富集,其平均腐蚀速率最小。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高氯原油对金属的腐蚀机理,对引起的管道储运设施氯腐蚀进行分析,重点对管道、加热炉和储罐的氯腐蚀危害进行识别,提供以预防、监测和控制为主的腐蚀防护措施,并对未来管道的安全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明确超级13Cr在超高温超临界CO2环境下的适用性、耐蚀性及腐蚀产物膜特征.方法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气井井底超高温超临界CO2腐蚀工况,采用腐蚀失重法获取腐蚀速率,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腐蚀产物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在215℃、31.2 MPa CO2分压、7...  相似文献   

15.
针对羟基自由基(OH)法处理船舶压载水过程中可能对压载舱造成腐蚀情况进行研究。在最大羟基处理浓度2.5 mg/L条件下作用压载舱常用低碳钢、不锈钢及非金属材料,检测处理前后压舱水对压载舱材料的腐蚀影响。结果表明羟基法处理压载水系统在高效杀灭外来有害生物的过程中,对压载舱金属与非金属并不具有明显的腐蚀增强,这一结果满足IMO的技术要求。羟基法在快速处理船舶压载水的同时对于压载舱壁金属腐蚀而言是安全的。该研究结果对日后压载舱的防腐设计以及压载水处理装置在船舶上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外浮顶储罐二次密封的机理,剖析了原油储罐二次密封在线改造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并结合某企业改造案例提出了控制措施,对类似油罐二次密封在线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给水管网中管内壁腐蚀管垢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使用扫描电镜(SEM)、X荧光光谱分析(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以及X光电子能谱(XPS)对给水管网中铸铁管和镀锌钢管上的管内壁腐蚀管垢进行微观形态、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化合物构成等物理化学特征分析.发现管垢外部平滑而致密,内部为多孔结构.铁是管垢最重要的化学组成,管垢基本上是含铁的化合物.外层管垢可能的化学组成是α-FeOOH、γ-FeOOH、α-Fe2O3γFe2O3、FeCl3等三价铁化合物,而内层管垢则为Fe3O4、FeCl2、FeCO3等二价铁及二价铁与三价铁共同存在的化合物.管垢的特征取决于管网水力条件、水质条件和管材本身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