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业成 《灾害学》1991,6(4):18-23,42
本文根据对大量实际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认为:中国区域海面里缓慢上升趋势,在此背景下,不同地区升降趋向和幅度差异巨大;控制海面变化的因素具有多元化特点;在今后数十年内,气候和海平面的自然变化不剧烈,温室效应所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幅度不超过1~2mm/a。  相似文献   

2.
江苏沿海地区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及其灾害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江苏海岸是全国潮滩最集中分布区,其面积约占全国的1/4,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较大,是全国少数几个受海平面上升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初步估算,21世纪前半期该地区不同岸段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将可能达到4.5~9.5mm/a,约为同期全球平均上升速率的2~3倍。其灾害性影响主要集中在:①造成堤外潮滩湿地资源损失,相对海平面上升50cm,因直接淹没、侵蚀加剧和淤涨减缓造成的潮滩损失面积将超过5×104hm2,湿地损失面积达2.4×104hm2;②降低海堤防御标准、危及海堤自身和受保护地区安全,相对海平面上升50cm,该地区现有海堤防御标准将由现状50~100年一遇降为20~50年一遇;遇50年一遇风暴高潮位,全区受潮水漫溢的海堤长度将比现状增加173km以上,占海堤总长的1/4;③阻碍低洼地的洪水排泄、加剧洪涝灾害损失,相对海平面上升40cm,苏北里下河和苏南太湖湖东两片洼地的自然排水能力将可能分别下降约25%和20%,若两洼地分别重现1991年型和1954年型洪水,则因海平面上升增加的受淹面积将超过4×104hm2  相似文献   

3.
辽东湾绥中海岸侵蚀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因面临海岸侵蚀的较高危险性,促使绥中沿海地区海岸侵蚀灾害危险性研究备受关注。海平面上升被认为是我国海岸侵蚀灾害危险度的重要自然因素。利用Bruun法则对辽东湾葫芦岛的绥中岸段海岸侵蚀进行评估和预测。根据海平面上升高度数据,结合基于海平面上升的岸线后退计算模型,在GIS平台下,得到绥中岸段现状及未来100年内的海岸侵蚀灾害危险度空间分布结果。研究成果显示绥中岸段在2009-2012年期间基于海平面上升的岸线蚀退权重约为21%,但是,在未来100年内,基于海平面上升的海岸侵蚀宽度可能超过176 m,海平面上升而对岸线蚀退的贡献权重增加到约为32%,大部分地区呈现明显的强侵蚀和严重侵蚀状态。因此,基于未来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海岸侵蚀危险度预测对海岸侵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部位的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应用Bootstrap方法预测了各市县至2030年的GDP值,进而基于海面-地面系统演变模型,就海平面上升到2030年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多场景模拟与评价。结果表明:由于区域内经济发达的市县多处于地势低平的地区,未来海面上升对太湖流域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极为显著,其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各县市地形地貌条件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当海面上升值为23 cm、31 cm和60 cm时,受影响面积和GDP损失分别高达13.2%~24.0%和15.7%~26.9%。海面上升影响表现出区域分异的特征,以太湖、长江及其各支流为中心向外扩张,中部平原、洼地受影响较为严重,外围的北部和东部受影响较小。区域未来发展应考虑分区治理及区域内联合策略,以积极应对海面上升的可能威胁。  相似文献   

5.
海平面上升,海岸带灾害与海岸防护问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近百年来中国海平面以1.4~2.0mm/a的平均速率上升,预计下世纪还将加速,几个大河三角洲沿岸因受地面下沉影响,205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可能高出IPCC(1990)最佳估计值的1倍左右。海平面上升会加剧多种海岸带灾害,尤其是台风风暴潮的发生数和成灾数增加。近20年来由于沿海人口、资产密度剧增以及海堤标准偏低,致使风暴潮灾损失逐年增大,预计下世纪海岸带灾害损失还将大幅度提高。面对海平面上升和海岸带灾害的不断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低滩围垦情况,必须认识加强海岸防护对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性。增加投入,采取护坡与保滩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等综合防护对策,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将我国大部分海韩的标准在现有基础上普遍提高一个等级。  相似文献   

6.
以沿海县级行政单元为评估单元,分别从海岸带自然环境和沿海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评估中国沿海各地区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的海岸带脆弱程度,综合区划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的脆弱性。结果表明,海平面上升对我国沿海城市群密集的地带影响甚大,尤其是环渤海沿岸、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三个区域是典型的海平面上升影响的脆弱区,沿海地区的发展应充分考虑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津冀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的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将给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津冀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极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该文以津冀沿海地区为例,对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示范应用,评估该地区海平面上升的风险,区划海平面上升风险,并提出风险管理的建议。结果表明,天津滨海新区、河北黄骅市等地面临的海平面上升风险较高,在沿海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海平面上升因素。  相似文献   

8.
段丽瑶  赵玉洁  王彦  于莉莉  杨艳娟 《灾害学》2012,(2):119-123,129
21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和区域地面沉降叠加所致的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存在加快趋势,将加剧天津沿海地区风暴潮、洪涝灾害和土地淹没的危害,影响沿海地区的城市抗灾功能、建筑物安全及生态资源。为此,本文综合讨论了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对天津沿海风暴潮、海岸侵蚀以及港口码头的影响。建议滨海新区建设要高度重视海洋灾害的监测预警,提高沿海地区防潮和防汛工程的设计标准和城市抗灾能力,以有效实现滨海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岸地带面临的重大环境变化与灾害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中国海岸地带面向21世纪的持续发展,面临着相对海面加速上升和热带气旋、风暴潮与低洼地洪涝不断加剧以及海岸环境急剧恶化等一系列重大环境变化与灾害问题。本文着重分析相对海面上升、热带气旋、风暴潮与洪水灾害以及海岸环境污染的特征、演变趋势及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十几年来,我国对海面升降变化的研究已取得了较明显的进展。海面变化不仅是海洋地质—地貌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现代构造活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对于国民经济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海平面变化特定标志的分析研究,结合邻近海区及有关资料,对本研究区的海平面变化的历史进程和现代构造活动及其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西岸海平面上升威胁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因受全球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的双重影响,在21世纪末渤海湾西岸海平面将相对上升90~260厘米,广大地区(包括天津市区)将处于大潮平均高潮位之下,自然岸线位置将后撤至津浦线附近.我们提出筑堤防潮引黄放淤提高建筑高程三位一体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海平面上升的灾害效应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和沿海地区人类活动加剧的必然结果,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沿海灾害,威胁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海平面上升引起的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潮滩湿地减少、涵闸废弃、洪涝灾害加剧、海堤破坏、海水入侵等灾害效应及研究现状,提出当前海平面上升灾害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未来环境演变的若干影响因子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三峡水库建成、南水北调逐步实施和沿江抽水加剧将使下一世纪长江入海水沙特征发生重大变化;长江口相对海面在未来100年中将上升1m左右;全球气温上升将使本区夏季降水增多、台风频率增大。下世纪在这些因素影响下:(1)长江口海岸工程需增加投入约相当于现有工程量的1/2,方能维持现有的安全系数;(2)潮滩湿地将动态损失相当于现有面积的50%以上;(3)冲刷岸段将增多,淤涨岸段将减少;(4)洪涝威胁将明显加重,需将抽排水能力提高4~5倍;(5)因海面上升引起的特枯季节灾害性海(咸)水入侵则可望通过三峡水库的调节功能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4.
<正>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8日6时34分,在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北纬29.75度,东经95.02度)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大峡谷核心无人区,10千米范围内平均海拔约3760米。震中距离最近的米林县派镇约40千米,距米林县县城约100千米,距林芝地区波密县约70千米,距林芝市城区约70千米,距拉萨市约380千米。全市七县(区)均有明显震感,米林县及震中附近区域震感强烈。  相似文献   

15.
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带环境的影响与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崇泽 《灾害学》1994,9(1):34-37
本文阐述了过去近百年来和未来特定年份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分析了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及其对海岸带环境的影响与危害,最后提出了防治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60年登陆和影响福建福鼎地区台风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8-2007年的60年间,福建福鼎地区登陆台风次数为16次,平均每10年2.7次;登陆台风主要来自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海面,路径主要为西北移。60年间登陆和影响福鼎地区的台风平均每年3个,而有影响效应的台风的发生次数年际变化较大,近年来呈略微上升的趋势。台风的月际分布主要集中于7-9月,群发性强;月际频率呈现出为8月份为中心的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7.
王庆 《灾害学》1998,13(3):51-55
根据距今4000a以来海面波动与河谷地貌、海岸地貌发育之间的关系,未来海面上升有可能导致入海河流发生溯源堆积,使河床纵剖面发生调整,海面上升在导致某些岸段蚀退的同时,还有可能使某些岸段的海淤进;河流溯源堆积导致的入海泥沙减少,可能使原有海岸蚀退加剧.对海面上升可能给山地海岸资源与环境带来的影响,建议加强观测与研究,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也逐渐突出,严重威胁着沿海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以灾害分析过程中的数据流为基础,通过集成海平面淹没预测模型,利用GIS技术在淹没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灾害影响分析,并以3D-GIS为平台进行了海平面上升情况模拟和影响分析结果展示。最后,以天津滨海地区为例,进行了相应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和未来海平面升高论最近,国家作出发展沿海经济的战略决策,自然应当考察发展沿海的环境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外学术界有未来海平面升高的说法,其根据在于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均增长率为4.3%,到2838年达到688ppw;由于存在温室效应,气温将比现在上升1.5到4.5度之间;再由于增温会使冰川消溶,那时的海平面将比现在上升35到117厘米。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时间2017年8月9日7时27分在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北纬44.3度、东经82.9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震中距离精河县城37千米,距离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约95千米,距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约130千米,距乌鲁木齐市约380千米。石河子、昌吉、乌鲁木齐等多地有震感。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