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信息融合技术充分利用多源信息的互补性、综合性,可以极大地提高评价指标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针对天然气采气管线运行环境复杂性带来的采气管线安全检测与评价在时间与空间的不确定性,通过采集以及分析天然气采气管线的宏观检测信息、无损检测信息、理化检测信息以及力学性能信息,提出了一种利用信息融合技术的采气管线安全性评价的模型,给出了该评价模型的步骤,并对某在役运行的天然气采气管线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并获得满意的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该管线存在不同程度腐蚀,安全性评价表明该管线可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的集气站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气站是天然气集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保证天然气输送的前提。根据气田集气站的现场生产实际情况,从人员-环境-管理-设备及管线4个方面构建集气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建立4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集气站的本质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价。基于此方法开发了"采气厂区域安全评估系统"软件,通过该软件计算集气站本质安全程度,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整改和建议措施。将软件应用于苏里格气田第五采气厂。结果表明,将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作为集气站安全评价方法是实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液氯道路运输方式而言,厂间液氯管道长距离输送的方式具有方便、快捷、经济等优点。但厂间液氯管道长距离输送存在着泄漏、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风险。为了保障厂间液氯管线系统的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厂间液氯管线系统的安全措施应包括设备与管线安全设计、系统安全监控措施、系统安全联锁与自动控制措施、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施、异常处置方案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正榆林天然气处理厂隶属于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主要负责榆林气田南区天然气处理、气田采出水处理以及各相关气田天然气转输计量任务。作为保障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的枢纽,榆林天然气处理厂面临的安全生产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面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设备设施日趋老旧,各类改扩建、技改、隐患治理项目不断增多的严峻  相似文献   

5.
<正>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厂安全总监曹赟,以深潜钻研的精神扎"根",以学以致用的态度求"学",以精细管理的思维做"事",以合规经营的底线守"法",获得多项荣誉,为采气一厂安全生产、稳产增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在陕西省榆林市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交界地区的毛乌素沙漠腹地,坐落着一座地跨陕蒙2省(自治区)4县(旗)9乡(镇),探矿面积2003.7km~2,每日向千家万户平稳供气超850万m~3的大牛  相似文献   

6.
地铁隧道施工对周围管线的影响已成为地铁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周围邻近管线的变形影响规律,并据此对管线进行合理保护是地铁等隧道建设中面临的普遍任务。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研究背景,通过FLAC数值模拟,得到了多种工况下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邻近垂直于地铁线路的管线变形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地铁盾构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小是不一样的,管线的沉降最大值处均位于隧道轴线正上方,且随着管隧距离的缩短,管线沉降最大值不断增大,因隧道盾构施工而对管线的变形影响范围逐渐减小,沉降曲线的沉降槽宽度逐渐减小;管线在距隧道轴线±1.6倍洞径范围内随管隧距离的减小沉降值逐渐增大,反之,其变形减小;随着土仓压力的增大,地下管线的变形越来越小,甚至可能产生向上隆起。工程实践表明,预测结果和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主持词     
《安全》2020,(2)
正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现行体制下市政公用管线分别由各自产权单位进行建设和管理,各类市政管网设施需要不断的扩容、增加、维修、更新,由此造成城市道路路面频繁的开挖、修复。起源于19世纪欧洲的地下综合管廊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减少管线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气田开发技术的日趋完善,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低成本开发的需要,气田集气站逐步向无人值守方向发展,其间经历了有人值守站—站内自动控制—远程数字化控制—无人值守的发展过程,将员工从集气站内的生产现场解放出来,从而实现远程无人值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给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1无人值守集气站安全管理现状1.1无人值守集气站运行模式无人值守集气站是基于气田采气厂和采气作业区整体数字化远程监控管理的技术上发展而来,站内能够实现数字化远程控制,通过采气  相似文献   

9.
高温、低温及温度交变工况对天然气生产装置长期稳定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开展天然气深冷装置关键设备在温度载荷下的应力分析,是保障气田安全运行的关键。本文基于瞬态热力学基础理论,针对某采气厂天然气深冷关键设备建立全尺寸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温度载荷下关键部位热应力分布规律,并对最大等效应力位置进行强度评估。结果表明:塔器、换热器的应力薄弱点分布在进出口接管开孔和塔底焊缝位置;储罐的应力薄弱点分布在顶部开孔位置储罐外壁与支撑架连接位置;管线的应力薄弱点分布在橇装管线弯头法兰处以及表面裂纹处;支座的应力薄弱点分布在管道与管托接触位置以及支座接触位置。希望所得结论能够为关键容器在复杂温度工况下的强度设计、寿命预测及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役老龄管线更换管段、在现有管线上添加装置、修复水下管段等进行修复时遇到的各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下一步需要完善的途径.介绍了封堵工艺的工作原理及其实际操作过程,采用封堵工艺能够实施老龄管线更新,从而确保老龄管线经济安全地运行.  相似文献   

11.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etroleum industry, the transport pipelines of oil and gas are increasingly constructed to minimize land use conflicts. Therefore, the parallel pipelines are unavoidable in order to save land resource, reduce the pipelin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The economy and security of pipeline laying and running is the primary problem considered in pipeline construction, which the parallel spacing plays a decisive role to. The leakage of natural gas is very serious and dangerous due to its flammable and combustible. The explosive of leak gas causes impact failure to parallel pipeline. Specific to the surface conduit parallel gas pipelin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eak natural gas explosive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TNT equivalent weight method. Explosive damage degree of pipeline decreased with the pipeline distance increasing. Consulting with the pipeline ovalization strain design criteria and the combustion effect, the safety parallel natural gas pipeline space maybe at least 4 m to ensure the surface conduit parallel pipeline safely and steadily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孔径泄漏下天然气管道失效概率,首先基于EGIG数据库和UKOPA数据库天然气管道历史失效数据,计算由不同失效原因导致3种孔径泄漏所占比例;然后将我国管道各原因基础失效概率按照对应比例分别进行修正,获得较适用于我国天然气管道特点的不同孔径泄漏基础失效概率;最后分别考虑第三方破坏、腐蚀、施工缺陷/材料失效、误操作、自然力破坏5种失效原因,完成对天然气管道不同孔径泄漏基础失效概率的修正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小孔泄漏、中孔泄漏和破裂泄漏的基础失效概率分别为0.173,0.128,0.048次/(103 km·a);修正因子包括管径、埋深、壁厚、管龄、防腐层类型、管道所处区域,上述因子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天然气管道失效概率的修正计算;概率量化方法综合考虑失效原因、泄漏孔径以及管道本体信息,能够定量化预测天然气管道失效概率,为天然气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Chemical plants and gas utilities own large underground pipelines to transport material such as combustible gas. For example, city gas utilities in Japan have about 230,000 km of pipelines, even if only the pipelines to deliver gas to their customers are considered. Any accidents involving such pipelines can lead to enormous human and physical damage, and their security is therefore a top-priority issue for utilities. For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underground pipelines, in addition to assessment of the long-term reliability of pipeline materials,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diffusion behavior of gases in the ground, such as the diffusion range and time, in the case of leakage, and the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area is a fundamental factor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and maintenance of safe facilities and for emergency response. Although many papers introduce the situations of gas diffusion in the atmosphere such as indoor and outdoor conditions, only fundamental survey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gas diffusion in the ground, and there have been few full-scale empirical studies. This study reports the results of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diffusion behavior with full-scale gas leakage experiments simulating real underground pipelines, as well as the outcomes of the applicability test of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investigated and propo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This technical knowledge regarding security will contribute to further improvement of safety in the industry.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国外石油天然气非金属管道缺陷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在调研相关文献报告、企业信息、设备手册基础上,介绍国外先进非金属管道检测技术及其原理、优缺点、具体设备、应用范围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先进的超声相控阵和低能辐射电磁波技术对非金属管道检测难点(如:分层和接头处等特殊位置检测)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非金属管道检测技术正在向自动化、集成化和在线监测方向发展;塑料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大量应用于给排水、船舶、航空航天、汽车和风电叶片行业,非金属管道检测可以借鉴该类领域相关技术。研究结果可为保障石油天然气非金属管道安全运行、拓展行业应用范围、降低管道全生命周期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架空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后果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架空天然气管道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问题,采用事件树分析泄漏扩散引起的事故后果,并在数值模拟中着重分析了模拟数学模型的选择。在三种不同泄漏孔径、两种不同风速、两种不同运行压力条件下分别应用ALHOA软件对事故后果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泄漏孔径、运行压力与危害影响范围成正比关系;在闪火和蒸气云爆炸中,风速与危害影响范围成反比关系,而风速对射流火灾的热辐射范围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AE的燃气管网事故分析模块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燃气管网的飞速发展,在役燃气管道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针对燃气事故致因及后果,基于ArcGIS网络模型,运用GIS网络拓扑分析、空间数据库等技术,设计利用管网网络模型实现管网事故分析方法,并结合C#+ArcEngine编程技术实现燃气管网事故分析模块,该模块实现爆管分析、燃气泄漏扩散范围分析、最优路径分析、连通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油气管道管理存在的规划统筹不足、工作衔接不畅、职责履行不力等问题,探讨建设国家油气管道地图系统并分析其架构,以期实现对油气管道的全过程管理。通过问题分析和典型事故案例剖析,明确国家油气管道地图系统的功能定位,确定油气管道全过程管理的5个关键环节;通过统筹分析信息来源和系统预期功能,分析确定系统的部署模式和未来的技术支持方式,提出系统建设标准,明确数据采集信息内容、信息报送方式以及数据变更与更新等核心要素。建立有效联系企业、政府部门和第三方的国家油气管道地图系统,实现对油气管道的全过程管理,对于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腐蚀是油气管道最常见的失效形式之一,对腐蚀管道进行剩余强度评价是保障管道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工作。ASME B31G-2009和SY/T6151-2009是国内外的两种主流评价标准的最新版本,为了在选取适当的评价标准时有判断依据,比较分析了新版标准评价结果的保守程度,研究了评价流程、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取值等方面,并结合爆破试验数据和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标准仍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且当管道强度等级、腐蚀情况及数据资料完整度等不同时,两种标准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输气管道高后果区中人的不安全行为(Unsafe Human Behaviors,UHBs)对输气管道泄漏燃爆事故发生的影响,结合模糊Bow-tie模型和贝叶斯网络对输气管道泄漏燃爆事故进行分析。构建基于T-S模糊故障树的输气管道泄漏燃爆模糊Bow-tie模型,并转化为贝叶斯网络;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出发,将不同等级高后果区划分为不同等级人口敏感区;利用专家经验评判法得到不同等级人口敏感区基本事件的先验概率和中间事件的条件概率表;运用贝叶斯网络双向推理算法求解模糊Bow-tie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地区人口敏感等级的提高,输气管道泄漏燃爆事故发生的概率随之增大,发现导致输气管道失效泄漏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为施工破坏,失效原因与EGIG分析的结果基本相符,验证该方法在高后果区输气管道泄漏燃爆事故分析上的可行性,可为输气管道高后果区的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