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炳贤 《化工环保》1997,17(5):281-283
以风化煤为原料制成MHA型离子交换剂,对配制的含Zn^2+废水进行处理试验,初步研究了用MHA型离子交换剂处理含Zn^2+废水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
沸石-壳聚糖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Ni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沸石-壳聚糖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Ni2+。将粒径为180μm的天然沸石与脱乙酰度90%的壳聚糖混合,制成沸石一壳聚糖吸附剂。考察了沸石一壳聚糖吸附剂对模拟含镍废水中的Ni2+静态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壳聚糖与天然沸石质量比为0.05、吸附剂加入量为14g/L、Ni2+初始质量浓度为40mg/L、模拟含镍废水pH为6—7、吸附时间为40min的条件下,模拟含镍废水中Ni2+去除率大于96%。对实际电镀含镍废水的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NP的质量浓度由38.0mg/L减少到0.8mg/L,小于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值(1.0mg/L)。  相似文献   

3.
李亚栋  郑化桂 《化工环保》1994,14(5):309-310
油脂加氢催化剂生产废水中镍的回收试验以硫酸镍为原料生产油脂加氢催化剂过程中,排出一定数量的含镍废水,其中镍主要以络合离子[Ni(NH_3),n≤6]形式存在,含量约6—10g/L。采用传统的碱沉淀法和树脂吸附法处理该废水,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且工艺...  相似文献   

4.
王建华  何荣桓 《化工环保》1993,13(5):296-299
依据诱导反应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多元素同时测定的方法。用停流技术研究了Fe^2+和Sb^3+诱导的Cr^6+-I^-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同时测微量铁和锑的条件。线性工作分别为0-2.2μg/ml Fe^2+和0-2.0μg/ml Sb^3+,检测限为0.012μg/mlFe^2+和0.014μg/mLSb^3+,测定了废水中铁和锑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松木粉吸附法去除水中的铜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长江  宋巨才 《化工环保》1997,17(6):370-372
松木粉吸附法去除水中的铜离子冶炼、金属加工、机械制造、有机合成等工业排出的含铜废水严重污染环境。目前,处理含铜废水的方法有离子交换法、电解法、黄原酸酯络合法、粉煤灰吸附法等。本文以松木粉为吸附剂,研究了脱除水中Cu2+的条件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铁-镍交联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伶  邵红 《化工环保》2006,26(2):148-152
以钠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了铁-镍无机交联、铁-镍有机交联系列改性膨润土,比较了二者对废水的COD、色度、浊度和废水中Cr^6+的去除效果;考察了改性嘭润土加入量、pH、搅拌时间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镍有机交联改性嘭润土对Cr^6+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铁-镍无机交联改性膨润土,对COD的去除效果略好于铁-镍无机交联改性膨润土;铁-镍无机交联改性膨润土对废水浊度的去除效果略好于铁-镍有机交联改性膨润土;二者对色度的去除效果相当。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7.
用液膜分离技术处理含铅废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梁舒萍  陆冠棋 《化工环保》1998,18(4):224-228
探讨了水中Pb^2+在以P507为流动载体、LMS-2为表面活性剂的煤油-柠檬酸乳状液液膜体系的传输过程。考察了外相酸度,内水相酸度和浓度,膜相载体浓度,膜相表面活性剂肖度以及乳水比等因素对铅去除率的影响,找到了乳状液液膜体系最佳组成。采用这种分离技术对含Pb^2+100mg/L的水样进行处理,铅去除率可达94%。  相似文献   

8.
用硫铁矿处理含汞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硫铁矿处理含汞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索了硫铁矿用量及细度、混合反应时间、废水pH等因素对除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pH2.5-9.5、Hg^2+10-250mg/L,按汞/硫铁矿为1/1000(重量)加入硫铁矿,汞的去除率达99%以上,出水pH接近中性。该方法简便、经济、实用,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银叶 《化工环保》1996,16(6):381-383
麦饭石的改性及吸附试验1前言麦饭石是一种含结晶水的硅铝酸盐,呈多孔状或海绵状结构,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不仅能吸附有机化合物,而且对水溶液中的NO3、NO2、Pb2+,Cd2+、Hg2+以及菌类都有较好的吸附作用。根据麦饭石的上述特性,我们用酸或碱对麦...  相似文献   

10.
废旧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的再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杨素屏  赵才 《化工环保》1994,14(2):95-98
通过简单的工艺过程-消泡除杂,造粒,后处理,使废旧聚苯乙烯泡沫材料获得再生。采用本法,消耗原,辅料较少,生产成本较低,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气和废渣,仅排出含少量Ca^+和H^+的废水,经简单处理后即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改性累托石吸附处理含镉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硫酸和高分子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对累托石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累托石吸附处理模拟含镉废水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质量浓度为50 mg/L、废水pH为6.0、改性累托石加入量为1.2g/L、吸附时间为90 min、废水温度为25℃的条件下,改性累托石对镉的去除率可达98.00%以上,改性累托石对镉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12.
董梅  周惠良  郭玉琼 《化工环保》2016,36(3):288-292
采用H_2O_2溶液对兰炭末进行改性,并将改性后的兰炭末用于硝基苯生产废水(COD为560 mg/L)的吸附处理。对改性前后的兰炭末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对吸附前后改性兰炭末的燃烧热进行了测定。表征结果显示,兰炭末经改性后比表面积和孔径均增大。实验结果表明:在改性兰炭末投加量为0.2 g/m L、吸附时间为180 min、吸附温度为30℃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93.4%,处理出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排放标准;改性兰炭末对废水中COD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后的改性兰炭末燃烧热值增大。  相似文献   

13.
易然  徐静  宋玉栋  周岳溪  张胜  王红 《化工环保》2013,33(4):289-293
采用氨基膦酸螯合树脂C-900去除丙烯酸丁酯废水中的二价阳离子,考察了吸附温度和废水流量对树脂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用Thomas模型进行动态吸附数据的拟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35℃、废水流量为15SV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中3种二价阳离子总质量浓度为1.0mg/L时的穿透体积为240BV,达到穿透体积时树脂对Ca2+,Mg2+,Cu2+的去除率分别为100%,99.2%,99.8%。  相似文献   

14.
张玮  张冬 《化工环保》2012,32(3):201-204
采用异丙醇溶液改性橙皮,考察了模拟废水中初始Pb2+质量浓度、废水pH、改性橙皮加入量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改性橙皮对模拟废水中的Pb2+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b2+质量浓度为20 mg/L、废水pH为4、改性橙皮加入量为8 g/L、吸附时间为80 min的条件下,改性橙皮对废水中Pb2+的去除率可达88.41%。经浓度为0.1 mol/L的HCl溶液再生后,改性橙皮再生循环使用4次时效果仍较好。改性橙皮对Pb2+的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很好地描述。改性橙皮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表明改性橙皮对Pb2+的吸附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5.
结合NDA-150型树脂(简称树脂)选择性吸附和生物降解的优点,对含硝基苯和苯酚的模拟混合废水(简称混合废水)进行处理。通过树脂的选择性吸附,使混合废水中的硝基苯和苯酚分离,随后用高效菌对树脂所吸附的硝基苯进行生物降解,同时实现树脂的再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混合废水的pH,树脂可有效地将混合废水中的硝基苯和苯酚进行选择性吸附分离;树脂对硝基苯的吸附是可逆的;树脂的再生程度受微生物对可利用硝基苯质量浓度的下限(1.2mg/L)限制;吸附-生物再生循环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可有效抵抗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与破坏。  相似文献   

16.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吸附处理染料废水后的饱和粉末活性炭(饱和炭)进行再生,考察了饱和炭的再生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饱和炭的最佳再生条件为H2O2投加量6.5 mmol/g、再生p H 3.0、H2O2与Fe2+的摩尔比10、再生时间1 h;最佳条件下的再生率(再生粉末活性炭(再生炭)与新粉末活性炭对废水COD去除率的百分比)约为60%;使用最佳再生条件下得到的再生炭对废水进行吸附处理,废水的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约为27%和67%。  相似文献   

17.
以含油浮渣为原料制备含碳吸附剂,并用于含油污水的处理。用比表面分析仪和SEM技术对吸附剂进行表征。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吸附剂加入量、吸附时间及温度、污水pH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含碳吸附剂碳元素含量高达90%(w)以上,表面粗糙,孔径分布以中孔为主,比表面积477.5 m2/g,碘吸附值376.48 mg/g。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30℃及时间60 min、含碳吸附剂加入量20 g/L、污水pH为7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处理初始COD为502.12 mg/L、石油类质量浓度45.31 mg/L.的含油污水,COD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为91.51%和87.1%,处理后的COD和石油类质量浓度分别为42.62 mg/L和5.83 mg/1,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含碳吸附剂的污水处理效果优于术质活性炭。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反相微悬浮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β-环糊精(β-CD)微球,用丁二酸酐对β-CD微球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pH敏感性β-CD(pH-β-CD)微球.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球的结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pH、吸附时间和微球加入量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pH为10.0、吸附时间为90 min的条件下,当pH-β-CD微球加入量为50 mg时,pH-β-CD微球吸附量为16.1 mg/g;当pH-β-CD微球加入量为250 mg时,pH-β-CD微球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达96.2%.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吹脱—吸附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在超声吹脱工艺的基础上,利用改性沸石对超声吹脱后的废水进行超声强化吸附处理,考察了沸石粒度、吸附时间、沸石投加量、吸附温度、吸附超声功率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吸附处理废水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沸石粒度0.198~0.245 mm、吸附时间60 min、沸石投加量4 g/L、吸附pH 7.0、吸附温度30 ℃、吸附超声功率100 W;在该条件下,超声吹脱—吸附工艺的总氨氮去除率可达77.39%,较单独超声吹脱工艺的41.98%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20.
颗粒状污泥活性炭流化床吸附处理含铜矿山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祥云  朱泮民 《化工环保》2013,33(4):312-315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解制备了颗粒状污泥活性炭吸附剂。在自制的流化床吸附装置上研究了该吸附剂对含铜矿山废水的吸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废水pH6、吸附剂加入量15g/L、废水循环流量6.0L/min、吸附时间120min的最佳吸附条件下,废水中Cu2+去除率达9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