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研究日本、美国、欧盟、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关于杀虫剂类POPs的申报管理机制,分析我国关于化学品、污染物和固体废物的申报、登记制度,欲建立我国杀虫剂类POPs动态申报机制.我国杀虫剂类POPs动态申报以各级环保部门为管理主体,以杀虫剂类POPs的生产单位和流通机构、各级环保部门、知情群众为申报主体,以杀虫剂类POPs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排污申报登记与污染源调查的差异分析,指出排污申报登记不同于污染源调查。针对当前排污申报登记工作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走出误区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排污申报登记与污染源调查的差异分析,指出排污申报登记不同于污染源调查。针对当前排污申报登记工作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走出误区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小型餐饮服务业的特点,指出排污申报登记制度落实难、废水中各污染物排放量核定难及申报登记表设计欠合理是小型餐饮服务业在排污申报登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业业主以及广大公民的环保意识;制定较合理的排污量核算系数,修订申报内容;实行《排污申报登记注册证》制度,强化执法力度,以促进小型餐饮服务业全面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5.
对如何开展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在完善体制,明确职能,加强培训,提高申报质量,加强申报核查工作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于1995年在全国率先实行了排污申报工作的计算机管理,并统一使用省环境信息中心编制的《江苏排污申报登记管理信息系统》。为更好地开展排污申报中的软件应用工作,提出可在《江苏排污申报登记管理信息系统》转换出的81个FOXPRO库文件的基础上,用FOXPRO编写出一系列辅助应用程序,并给出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排污申报登记与环境监理的关系。指出,排污申报的作用 应当体现在对污染源监理的全过程中,应对申报数据进行核查,形成一个有效的污染源动态管理系统,并建立相应的污染源动态信息库。  相似文献   

8.
排污申报登记和许可证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由单一的浓度控制迈向总量控制的有效的管理制度之一。武威地区环保局在实施许可证的的全过程中,认真抓水功能区划,申报登记、总量规划分配、发放许可证,许可证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使排污许可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这对尚未实施许可证制度的地区有很好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基于已完成的112例进口含金属物料的固体废物鉴别实践,系统地介绍了进口含金属物料的申报品名及各品名所占比例,种类及各种类的特征、固体废物鉴别关键方法和每种鉴别结果所占比例,其中申报品名主要为矿石(砂),所占比例为51.8%;鉴别结果主要为冶炼渣,所占比例为37.5%。提出对于进口的含金属物料,通过测量主要成分和含量、最主要金属元素及典型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物相组成、矿相组成,对于极细的粉末等特殊物料,还需要粒度分析等辅助试验,确定其产生来源。如果确定属于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污染控制设施或环境治理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含金属废料简单加工处理产物、矿物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那么鉴别物料属于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基层环境管理工作中开展排污申报登记与总量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进此项工作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行的固体废物氰化物总量和氰化物浸出毒性的分析方法存在缺陷,不便于广泛指导监测工作,笔者优化了固体废物氰化物测定的前处理方法,明确了固体废物氰化物总量、氰化物浸出毒性测定时的样品粒径、浸提方法和消解方法,建立了容量法、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法测定固体废物氰化物总量和浸出毒性的方法,并与标准方法(离子色谱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容量法、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法测定结果与离子色谱法无显著差异,3种方法测定固体废物氰化物总量加标回收率为80.5%~102%,平行样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0%~6.9%,3种方法测定固体废物氰化物浸出毒性加标回收率为80.1%~107%,平行样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7.8%~9.5%,3种方法测定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均能够满足固体废物氰化物总量和氰化物浸出毒性的测定要求。其中容量法、分光光度法由于其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可用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等情况下固体废物氰化物的测定。但容量法检出限较高,不能满足评价标准较低的分析测试工作要求,离子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法检出限均能满足一般分析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GPS、GPRS、GIS地理3G综合技术,设计城市固体废物综合监管系统,实现对固体废物从收集到再利用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该系统由申报信息系统、地面控制系统、处置保障系统、综合分析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和线上“淘宝”系统组成,在固体废物收集站点采集的数据上传至综合分析系统,经分析与匹配后相关信息发布在线上“淘宝”交易平台,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资源配置方案,也为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技术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加强中国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技术,回顾了中国自1985年以来制定的固体放心物环境管理法规制度以及1984年至1998年颁布的20多年家或行业的固体废物处置标准体系等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状况,着重论述了中国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指出经过20多年的努力,在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上初步形成了该领域框架体系,有固体废物的采样与制样技术;危险废物的有害特性试验鉴别方法,固体废物具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固体废物监测中前处理方式进行了梳理,阐述了目前国内各种矿业固体废物、化工固体废物、垃圾固体废物中金属元素的ICP-OES法测定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固体废物监测方法和管理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固体废物中重金属浸出试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翻转式振荡机代替原有水平式振荡机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浸出毒性试验,并对翻转式浸取固体废物中重金属铜、锌、铬和镍的最佳浸出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翻转式浸取的最佳浸出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等环境违法行为是固体废物管理实践中的首要突出问题。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法律对于固体废物产生者的义务和责任只局限于自身,在实践中产生者并不关注固体废物转移后的利用处置状况。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确立了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者连带责任制度,力图从源头减少或避免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事件,倒逼固体废物产生者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固体废物污染。笔者从固体废物产生者的双重身份入手,深入辨析其中的权利义务关系,阐释产生者连带责任的法律基础和根本原理。从《固废法》关于连带责任关系的法律规定出发,进一步解析产生者义务和受托者义务,并具体分析了连带责任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固体废物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和监测框架体系,回顾了固体废物监测的发展历史,并从采样和制样、浸出毒性的浸出方法、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测定方法等方面对固体废物监测现状进行了总结。针对固体废物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采样技术开展更新性研究,尽快将已有的测定方法标准化并建立总量监测方法,开发各类污染物的形态分析方法,以及规范废弃物危险特性试验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尾矿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完成,对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尾矿作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中产生量和贮存量最大的种类,存在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固体废物管理领域不可忽视的治理短板。通过梳理近年来尾矿产生和处置现状以及尾矿环境风险的特点,对比了国内外尾矿管理制度,并针对完善环境管理法规体系,落实尾矿减量化、资源化以及管控尾矿环境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固体废物的样品采集和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方法的研究》《浸出毒性试验方法、腐蚀性试验方法的研究》,以及《四种工业固体废物生物毒性试验研究》三份研究报告,将是充实、修改“工业固体废物有害特性试验与监测分析方法(试行)”的重要技术资料,为制定我国的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导则、浸出毒性试验方法标准、腐蚀性试验方法标准提供重要的依据.生物毒性试验方法也将会有助于固体废物生物监测方法的开展.此项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及十几个协作单位的大力支持,是几十位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辛勤劳动的结果.本刊向广大读者介绍该课题研究的主要结果,是为了对我国有害团体废物的监测和污染控制工作助一臂之力.我国固体废物特性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虽然在固体废物取样、制样方法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加快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自己的研究步伐,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从而提出我们国家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固体废物样品采集和制备方法、并尽快使其标准化.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质量保证的目的,以及采样方法、参数测定和烟尘监测质量保证所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