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有害外来生物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我国繁衍扩散,由此造成的灾害日益频繁、“外来物种”一词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周密 《环境教育》2009,(5):71-72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  相似文献   

3.
依法管理外来物种已经势在必行。本文根据中国国情以及外来物种本身的生物性、经济性特点,就外来物种的概念、分类、引入行为的规范、引入风险评估的主要程序、外来物种的监测、外来物种的防治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凤眼莲与生物外来物种的入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问题入秋以来,在京杭大运河、平湖塘、穆湖溪等江河湖荡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团团凤眼莲,水流较缓的河港尽头,凤眼莲你挤我挨地堆积在一起,再不见昔日小桥流水,荷塘月色的水乡风光。原为“泊来品”的凤眼莲肆无忌惮地侵占了清水粼粼的港湾。研究方法和内容1.生物学特征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又名“凤眼蓝”、“水葫芦”。雨久花科,多年生草本,营水生直立或漂浮生活。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20世纪60年代引入我国,广泛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河湖、池塘或稻田中。凤眼莲成体高70厘米以内,根须状,且数量极多。从根际生出匍匐…  相似文献   

5.
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生物在丰富了区域生物物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很大危害。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象越来越严重,入侵生物种类多、来源广泛,外来生物入侵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外来生物入侵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外来生物在丰富了区域生物物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很大危害。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象越来越严重,入侵生物种类多、来源广泛,外来生物入侵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外来生物入侵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09,(5):73-73
在国家层次上,我国缺少一部全面的法律或法规,缺乏必要的生态影响风险评估、监测和预警体系。今后的工作中,应当研究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条例》和《外来入侵物种环境管理办法》;根据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外来物种生态风险评估和监管;完善相关审批制度,由环保部门负责外来物种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各部门按现有法规负责相关类别外来物种引进审批时,应商环保部门,  相似文献   

8.
外来物种入侵及其环境法律调控准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和交通高度发达的影响,外来物种入侵活动且益加剧,已尼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我国的一些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有关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立法应贯彻风险预防原则。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沅陵县自然环境情况和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根据目前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外来物种入侵成为威胁生物多样性、公众健康,甚至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我国目前在外来物种入侵相关立法方面存在立法理念滞后、调整范围欠充分、监管碎片化、法律制度缺失且责任追究机制单一等问题,无法有效回应高风险社会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在国内外相关制度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法律法规应在《生物安全法》的指导下,确立整体生态安全理念,采取风险预防原则,健全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引种许可证、全过程跟踪监测、公众参与和法律责任制度,优化外来物种风险管理机制,促进生物安全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济南市刮起的“美国白蛾风暴”,让无数市民切身体会到了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危害。值得注意的是,从环境法治建构与完善的角度来看,济南市美国白蛾暴发所折射的不单单是某一类害虫的治理防治问题,还应当引发起人们对整个外来物种入侵生态安全问题的思考。灾害暴发后,济南市政府所采取的诸如运用其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对白蛾幼虫进行有偿回收等制度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从更深层次对这一事件进行反思不难发现,现有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法律制度的疏漏与空白才是引发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因此对于外来物种入侵的治理和防范应该从“末端治理”回归到“源头控制”,即从对现有法律制度漏洞进行查找和填补的角度进行研究才有可能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而又脆弱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然而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威胁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分析了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生物多样性资源是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要将维护生态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带来的危害,总结出长春市外来入侵物种的现状,并提出相关的预防与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国际动态     
正欧洲议会将立法控制外来物种欧洲议会近日表决支持一项旨在控制外来植物与野生动物物种进入该地区的法案。如果是已经入境的外来物种,该法案将限制其扩散的范围。新法规将寻求进一步加强边境管制,引入预警机制,进而确保能够对入侵物种做出快速反应和管控。新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我国目前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缺陷,并对此提出了完善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外来物种入侵是威胁国家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重大安全问题。《生物安全法》的通过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综合性的制度规范。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法治实践长期以行政规制为主导,较少关注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等法律主体在治理中的作用。行政规制治理中执法机构及其职能与管理手段的碎片化,亦无法回应高风险社会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需要。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法治建设应当坚持整体性治理理念,以整体安全观为指导,坚持风险预防、防治结合,明确综合管理程序及责任法律制度和一体化协同执法机制,健全防治外来物种入侵行政规制体系;引入公众参与,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协同治理外来物种入侵,鼓励外来物种入侵公益诉讼等,完善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多元共治体系,共促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的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我国面对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的现状,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着明显缺陷,对外来物种入侵方面的立法也相当滞后。这种现状难以适应中国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难以符合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文章对国际社会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相关立法及美国、日本的先进立法经验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创设外来物种入侵法律制度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上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期通过法律手段有效地防治外来物种的入侵,并促进我国对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8.
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国内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外来物种入侵不仅会破坏本地的生态系统,威胁生物群落多样性,还会对农业、林业等造成严重威胁,带来巨大的生态风险和经济损失。辽宁省地处陆海边境,是外来物种进入国内的重要通道,为防范外来物种入侵,提出应加强对于本地物种的选育使用、建立外来物种潜在风险调查机制、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规范引进许可制度、加强政策宣传和口岸违法处罚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船舶压载舱中环境因子对夜光藻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法分别从气液接触面积与液体体积比、温度和初始浓度3个影响因子4个水平对夜光藻的生长变化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气液接触面积与液体体积比为0、温度为17℃、初始浓度为10×106cell/L时,藻细胞浓度递减速率最大;影响夜光藻细胞浓度变化速率因素的强弱顺序是:初始浓度〉气液接触面与体积比〉温度。  相似文献   

20.
苏光陆 《环境教育》2014,(10):44-44
正何为外来生物入侵?一般而言,主动引进加以培养、种植养殖,不归类为生物入侵。而不是主动引进,对本土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才能称为外来生物入侵。据专家介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入侵中国的就有50余种。入侵生物危害严重,给农林业生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据初步估计,松材线虫等13种主要农林入侵物种每年对我国造成574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