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对清洁生产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及清洁生产进行了系统分析 ,指出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论述了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的市场运作机制 ,以及对推行清洁生产的促进作用。并阐述了清洁生产为实现总量控制目标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欧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其减排承诺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德国排放交易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法律保障、德国排放交易管理机构的职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的实施程序和额度分配、以及交易的质量保证等方面,详细介绍和分析德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其对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管理的启示,并结合我国污染物普查及总量控制等经验,从法制建设、总量控制、交易管理、机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浙江实际,剖析了污染物排放总量许可和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排污总量许可、总量监测核定、总量交易管理和总量执法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在减少污染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排污总量控制为出发点,梳理了污染物排放量初始核定、排污许可证、排污权交易、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等工作现状,探讨了当前各项总量业务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减排量综合利用体系"的观点,以期提供高效的总量管理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总量减排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总量控制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菱 《环境科技》2003,16(3):38-40
为了使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并真正收到实效,对“排污许可证制度”核定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排污行为的有效约束、企业排污权的转移与交易、区域污染物排放状况的调控,以及如何确立该制度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中的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合法的污染排放权利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是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经济手段,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控制策略。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排污权交易双方利用市场机制及环境资源的特有性质,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通过交易实现低成本污染治理的制度。它是政府用法制制度将环境使用这一经济权利与市场交易机制相结合,使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和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紧密结合来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创新之窗     
《环境工作通讯》2010,(5):70-71
地方传真 北京:将立法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北京市政府近日发布《2010年实施第十六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公告》,再次重申探索排污许可和排污交易办法,并首次提出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进行立法调研。公告要求,组织开展“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立法调研,  相似文献   

8.
论污染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在空气质量达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国君  何伟 《环境保护》2014,(14):26-29
本文以大气固定源污染物排放管理为研究对象,论证了满足大气固定源连续达标排放的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政策内在机理,以及在空气质量达标中的作用,在参考美国南加州区域清洁空气激励市场(RECLAIM)计划的基础上,建议建立大气固定源排污许可证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PM2.5和O3达标的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政策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9.
文中阐述了沈阳市总量控制工作进展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无序排放污染物的混乱局面,讨论有效的治理方案,并进一步提出沈阳市实行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和排污交易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0.
关于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削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依然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中国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削减.本文分析了中国目前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实施现状,剖析了存在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即建议通过建立完善总量控制法律法规、严格环境准入、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污染源环境监管、实施污染物集中处理、推广排污权交易等手段和措施,完成总量控制和削减,逐步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1.
关于排污权交易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排污权交易的基本概念,排污权的初始分配,交易机制等方面讨论中,提出应按我国的环境管理模式排污权交易政策,发挥其在总量控制以及环境管理的特殊作用;排污权初始分配应实行偿形式;其交易适宜在较大的总量控制区域;政府在交易中可抽取一定比例排污权作为“交易税”等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中美商品贸易的碳排放转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余慧超  王礼茂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0):1837-1846
中美两国均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且双边贸易额巨大。由于两国在基础设施、技术、能源综合效率和资源禀赋上存在差异,使得中美商品贸易中存在碳排放转移。论文采用投入产出法的思想,结合经济、能源与贸易三系统,建立了基于国际商品贸易的碳排放转移模型,并分别测算了1997年与2002年中美商品贸易中各相应部门的碳排放转移量。研究表明:①1997年与2002年,基于中美商品贸易的中国部门载碳量分别达到4010.13×104t碳与5056.21×104t碳,依次占中国相应部门载碳总量的6.61%与8.33%;而美国部门载碳量仅为290.65×104t碳与335.61×104t碳,相继仅占美国部门载碳总量的0.53%与0.66%;②1997年与2002年,中美商品贸易的碳转移总量依次达3719.75×104t碳与4719.60×104t碳,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其压延加工业是主要的碳转移部门;③1997年与2002年,通过国际商品贸易,美国分别有相当于其相应部门碳排放总量的6.77%与9.32%的碳被泄露到了中国,中国为美国的碳减排做出了很大的潜在贡献,美国等发达国家应该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切实有效的气候与环境友好型技术援助。  相似文献   

13.
陈峰 《福建环境》2003,20(5):7-9
排污交易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总量控制的有效手段。该文介绍了排污交易的起源和特征,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排污交易方法和在福州市实施排污交易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总量控制的战略目标,在采用排污收费政府管制手段防治污染的同时,把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的主要手段来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就排污收费制度与排污权交易制度各方面存在的异同,讨论并指出排污权交易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把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一种过渡性措施加以构建,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研究方法.建立了由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技术经济政策──技术规范──微机管理系统组咸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刘航  申格  杨婧  吴文斌  孙晶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6):1535-1544
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评估中国大豆贸易对全球水和耕地资源的影响,对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意义重大。基于GTAP(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模型,以中国及其主要大豆供应国(美国、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加拿大)为研究区,模拟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前后的情景,评估相应情景下中国大豆进口对全球水和耕地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征关税前后情景下,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保持稳定,进口量中供应国之间占比变化较大,特别是加征关税后美国占比明显减少;虚拟耕地进口总量保持稳定,虚拟水进口总量减少;在全球尺度上,从巴西进口大豆水资源利用率最高、从美国进口大豆耕地资源利用率最高。取消除美国外其他四国关税可同时减少全球水和耕地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既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枢纽。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成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经贸联系日益加强。研究全球最大粮食消费国、进口国以及世界稻米最重要主产区和出口区之间的粮食生产和贸易发展态势,对中国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改善地缘安全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基于FAO数据库中国-东盟各成员国1961-2013年粮食生产与贸易数据,利用集中化指数与回归分析法,定量揭示中国-东盟粮食生产与贸易的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从粮食生产来看,50多年来自贸区粮食总产增长4.06倍,至2013年底总产达到8.09×108 t;就粮食贸易而言,1961-2013年自贸区贸易量增长3.19倍,其中粮食进口量年均增长率为2.95%,粮食出口量增长2.40倍,粮食进口总体大于粮食出口,受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调整的影响,自贸区各个子区粮食贸易日趋均匀化。2)从空间格局来看,自贸区主要粮食生产国集中在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其中中国的玉米、水稻比重占明显优势;中国的粮食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其贸易重心开始转向东南亚。3)自贸区的粮食生产与粮食进出口量关系密切,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国别差异明显。其中,中国粮食出口量受国内粮食生产与需求影响较大,是自贸区粮食贸易变动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8.
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及其演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基于复杂网络视角,选择谷物、油料、纤维、糖料、果蔬、肉类6大类57种农产品,用1986—2013年间的贸易数据,构建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定量分析了这个复杂网络的特征和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1986—2013年,全球农产品贸易总量增加了2.26倍,其中油料作物增加幅度最大,增加了4.97倍。参与到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中的国家(地区)逐年增多。2)拟合节点累积度分布的幂函数曲线,表明全球农产品贸易节点度分布具有不均匀性,节点度小的节点数量多,节点度大的节点数量少,满足幂律分布。“枢纽”节点不断成长。3)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密度上升、平均路径长度下降、多元化趋势加强、网络结构复杂化等特征日益突出。4)我国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地区)集中程度较高,农产品进口潜在风险较大。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展进口来源国(地区)的数量,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另一方面强化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范风险,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产品贸易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以北京市为例,计算了1997年北京市各产业部门的用水系数和废污水排放系数指标。分析发现,农业、化学等产业部门用水系数和废污水排放系数都较高,用水效率低,1997年北京市这些部门产品贸易输入量较大;货邮、电子、服务等产业部门用水系数和废污水排放系数都较低,用水效率高,1997年北京市这些部门产品贸易输出量大。1997年北京市因产品贸易输出水资源149942×104m3,输入水资源304001×104m3,净输入水资源154059×104m3;因产品贸易输出废污水79300×104m3,输入废污水41506×104m3,转移废污水37794×104m3。由此得出结论,1997年北京市产品贸易是有效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紧缺形势的途径和策略。针对北京市未来更加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提出北京市应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货邮、电子、服务行业,尽量压缩农业、食品、电力、纺织、化学、商饮、造纸等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辽河是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条河流之一,要实现辽河流域水质控制目标必须采取集中控制和流内控制相结合、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措施,在源内控制方面则应采取分类定位,通过清洁生产、调整产品结构、污染全过程控制和未端治理多项措施实现污染物浓度达标排放和排污总量零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