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制动力是操纵汽车减速直至,汽车停车的运动力,它是汽车安全驾驶最为重要的保障,制动失效会使驾驶员惊恐万状,束手无策,制动失调会导致汽车侧滑、偏驶,严重时会导致汽车失控。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应当了解汽车制动的基本常识,才会根据不同行驶状态掌握制动的时机、强度,以保自己一生的驾驶安全。  相似文献   

2.
最近,全国各地雾霾天气频发。雾霾天影响民众呼吸安全,同时也给汽车驾驶带来安全隐患。大雾天气雾水不仅会使路面湿滑,而且还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更好掌握雾天安全驾驶技巧,有利于保护自身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一是保持车距。因为雾天视距短、能见度低,有时路面湿滑,制动性能降低,车辆易侧滑,因此  相似文献   

3.
汽车驾驶本身是一种复杂的、对作业者要求较高的工作。分析汽车驾驶工作特性 ,研究汽车驾驶员工作疲劳的成因 ,探讨导致驾驶操作失误 ,诱发事故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运材汽车一旦发生事故会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并影响运输任务的完成。为了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本文对影响汽车运材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作如下探讨。1教育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实践证明,60~70%的交通事故因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保障运材汽车安全行车,就要教育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林区运材汽车要着重注意的是:不要将车交给无驾驶执照的人驾驶;不要开英雄车;不要酒后开车;不要打疲劳战;不要抢道行驶;不要强行超车;不要开机件设备不符合要求的车;不要客货混装;不要在驾驶室内超额…  相似文献   

5.
中美两国汽车驾驶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影响汽车驾驶安全的各国道路交通系统以及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等存在着差异性 ,许多差异可以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 ,或者其他定量研究方法获取 ,但仍然有许多影响驾驶安全的因素难以发现。笔者通过焦点团体座谈会的方法 ,从驾驶者的角度 ,搜集并分析了中美两国驾驶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以及具有美国驾驶经历会对我国驾驶员有何影响。通过中美两国定性数据的对比分析 ,得出了主要影响因素 ,与此同时 ,通过问卷调查定量地分析了这些因素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汽车的操纵性是指汽车能准确地,按照驾驶员的操作指令运动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汽车受到外力(如离心力、横向风力、道路纵横坡干扰力、路面附着系数变化等)扰动后’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也就是汽车抗翻车和侧滑的能力。汽车操纵性与稳定性两者密切相关,互为影响,通称汽车操纵稳定性。驾驶员驾车操作(除加速外)主要是通过转向、制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汽车驾驶员谨防油料引起的皮肤病汽车驾驶员在驾驶以及维修车辆时,免不了与油料打交道,因而易引起皮肤病,这不仅危害着驾驶员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安全行车。汽车驾驶员接触油料所引起的皮肤病有多种表现,一是皮炎。皮炎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发生在双手,因为双手接触...  相似文献   

8.
黄伟梧 《劳动保护》2003,(11):76-77
行驶的汽车因制动、转动惯性和其他原因,引发某一轴的车轮或两轴的车轮出现横向移动(即向侧面发生甩动)的现象,称为侧滑。汽车侧滑特别是后轮侧滑,对安全行车威胁较大,常造成碰撞、翻车、掉沟等恶性交通事故。据我国某省对驾驶员负主要责任的交通死亡事故的统计,因后轮侧滑而引发的事故占40%,其中,有50%是在驾驶员使用制动和转弯时发生的,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汽车侧滑的原因1.路面湿滑、油污或结冰等,其附着系数降低,且左右不对称,车轮载荷与路面附着力也跟着降低,稍有横向外力作用,就会引发车轮侧滑;2.制动时四轮受到的阻力不平衡,诸…  相似文献   

9.
汽车事故的避让与处置汽车管理学院宋传平避让事故是一项复杂的驾驶技术。避让得当,可起到减少损失的作用。反之,则会加重事故损失。我认为驾驶员在避让事故中应掌握如下原则。一、遇险要冷静。遇到险情,驾驶员保持头脑冷静,是做好避让动作的先决条件。但实际上驾驶员...  相似文献   

10.
基于车载机器视觉的汽车安全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描述汽车驾驶操作过程基础上,根据信息获取范围将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的机器视觉分为外部信息的机器视觉与内部信息的机器视觉技术,包括视觉增强、视野扩展、道路环境理解、视线跟踪与驾驶疲劳监测;逐个阐述其作用机理,综述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归纳出研究重点;分析了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中机器视觉技术当前研究不足。笔者认为,低能见度驾驶员视觉增强方法、道路环境理解信息融合以及驾驶疲劳检测等技术需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安全行车距离包括反应距离和停车距离。影响汽车安全行驶距离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车辆的行驶速度,驾驶员的反应能力、时间,路面状况,天气变化,载重量的多少及车辆制动系统的结构形式等等。如何掌握判断汽车的安全行车距离,对驾驶安全十分重要。由于前后车的行驶速度一般都差不多,同时,制动过程也  相似文献   

12.
租借汽车驾驶,需要先"走几步":熟悉一下汽车的仪表、操纵件和车况以令行驶途中更安全-- 1.上车前,先简要询问该车的情况。比如车况、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制动转向等,做到  相似文献   

13.
正据Computerworld网站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自动驾驶汽车"新规则突出了对人工智能的一个明显误解。受过良好教育的公众都知道无人驾驶技术非常了不起,但它们迄今还无法在没有驾驶员坐在车内的情况下完全控制汽车。目前的"安全驾驶员"——坐在驾驶员座位上的人,目的是防止人工智能出现故障——被淘汰,完全由人工智能来驾驶汽车只是个时间问题。加利福尼亚州刚刚批准了不设"安全驾驶员"的自动驾驶汽车  相似文献   

14.
在汽车驾驶中,驾驶员能正确做到忍让,就能安全行车,幸福一生。 忍让车速 驾驶员在日常行车时,常常会遇到有的车辆在窄路  相似文献   

15.
保证汽车行车安全,除对车辆勤检查、勤保养,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提高驾驶技能,增强安全行车意识外,主要应保证车辆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本文从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及装载四个方面,探讨了车辆技术状况与行车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行驶于山区丘岭地带经常上下坡的大中型汽车,由于车辆下坡时连续或频繁使用制动器,造成了制动鼓及摩擦片的快速磨损,情况严重的会发生制动器过热,制动鼓龟裂、制动蹄摩擦片烧蚀、轮胎受热稳定高等现象,导致制动效能下降。这样不仅降低了制动器和轮胎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影响行车安全。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有  相似文献   

17.
新驾驶员在学驾驶时,教练员常常没有提醒学员在未达到操作自如、人车合一的操作境界时,要先培养驾驶员在不加速时,应将右脚移到制动踏板上的习惯。因为驾车加速或制动都是用右脚操作,且同样都是往下踩的操作动作,关键在于往下踩的是什么踏板。一般情况下刹车或加速,操作不会失误,但不排除在驾车时有精神不够集中或精神恍惚的状况。如果没有养成不加速时将右脚移在制动踏板上的习惯,遏突发情况,就容易锚把油门当刹车。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长时间单调驾驶对驾驶员疲劳、嗜睡、反应时间和驾驶速度的确切影响,以合作企业3系重卡为操作对象进行了一组真实驾驶条件试验。在自愿的基础上随机地从合作企业物流公司选择12名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作为试验的驾驶员样本。试验采用主观评分方法记录试验者的嗜睡和疲劳状况,所有数据分析基于统计学软件PASW Statistic 18.0。试验结果表明长时间单调驾驶会导致驾驶员疲劳和嗜睡,而疲劳和嗜睡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导致驾驶速度的加快,却没有导致驾驶员反应时间的显著变化。在持续驾驶3 h之后驾驶员的疲劳和驾驶绩效发生了明显劣化,故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应以2~3 h为界合理安排司机的作业负荷和绩效考评。  相似文献   

19.
驾驶中使用手机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为揭示使用手机对驾驶行为安全绩效的影响,探索影响驾驶安全的理论机制,采取更有效的干预措施,结合近10 a来相关研究,综述了与驾驶安全密切相关的驾驶分心问题,主要包括:驾驶员分心的定义及其分类;使用手机对驾驶行为安全绩效的影响,如反应时(RT)、行车速度、路线保持和跟车距离;手机使用对驾驶员分心影响的理论机制,如信息加工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TPB)。分析表明,使用手机会导致驾驶员的反应时延长15%~40%,驾驶路线发生明显偏移,对于行车速度减缓和跟车距离延长的假设需结合驾驶员主客观数据进行比较做进一步验证;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会增加驾驶员的认知负荷,TPB能够对使用手机行为进行有效的解释和预测,但对该理论中基于信念测量的研究还很少;除手机操作任务,影响驾驶员分心的其他操作任务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汉猷 《劳动保护》2003,(11):27-27
驾驶员驾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要通过视觉获得信息情报,处理各种情况,所以视觉机能好坏及其变化直接影响到驾驶员 望和辨认障碍物的能力,对交通安全有决定性的影响。驾驶员眼睛近视,导致车毁人亡1996年12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新疆某部一名眼睛近视的驾驶员,驾驶车辆到团部拉运军粮。车行至一下坡路段时,迎面驶来一辆地方大货车。两车相会时,互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因军车驾驶员视力低下,不适应这种灯光的变化,最后导致所驾驶的运输车掉入深沟,造成车毁人亡。直接经济损失10万余元。这起事故主要是由于驾驶员眼睛近视造成的。汽车行驶时,驾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