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正> 湖北省环保局、湖北省环境学会共同举办的“湖北省第一期环境管理干部训练班”于十二月二十六日举行结业典礼。这次训练班是从十一月二十五日开始的,历时一个月。省、地、市、区各级环保局(办)、科研所、部分工厂的管理干部共三十八人参加了学习。每个学员在结业时,都联系所学的环境保护理论知识,写了三一五千字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农村环境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调查分析了湖北省江汉平原、鄂北岗地等部分地区农村的环境状况,并对农民环境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湖北省农村化肥、农药等过量施用十分突出;除鄂西山区外,地表水污染相当严重,塘堰已基本丧失饮用功能;垃圾污染不显著,但秸秆乱垛、垃圾乱倒、粪肥乱堆、畜禽乱跑等现象相当普遍;乡镇企业污染不突出,但应密切关注;农民已有一定的环境意识和要求,也有一定的环境知识;农民最关心的实事是修水泥路,其次为建水厂;农民不仅有改善环境的愿望,也有为之支付部分费用和劳动力的意愿.最后,提出了保护农村环境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 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第三届第二次扩大理事会于1990年2月20日在湖北省武昌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学会团体会员单位代表,地、市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共计70余名同志。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通报湖北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传达学会工作的有关精神,总结1989年工作并布置1990年工作。会上首先由宋文林副理事长作报告,指出了新形势下环境学会工作的方向和任务,环境  相似文献   

4.
<正> 湖北省农学会于九月二十七日至九月二十九日在武昌召开了湖北省农业生态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从事农业和环保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三十余人,提出研究成果和论文15篇。省农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陈华癸同志,省农牧业厅顾问、农学会副理事长田润生同志、省农学会秘书长武枝生同志出席并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是我省农业战线工作的同志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今年五月八日有关“要认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各级环保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止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的决定和我省农业发展大好形势下召开的。与会代表对我省农业生态现  相似文献   

5.
<正> 湖北省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环境管理,工厂排放的“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影响较大,已成为当前农村建设中突出的问题之一。一、我省乡镇企业对农业环境污染状况一九八五年,我们对全省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普查,普查的企业(除武汉市外)占全省企业总数的88.29%,其中,工业企业占41.97%,污染型企业占22.38%。通过调查,我们认为乡镇企业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三废”排放量大。一九八四年全省的乡镇企业共排放废气169亿立方米。废水5960万吨。废渣457万吨。平均每万元乡镇工业产值排放废气58600立方米、废水207吨、废渣15.86吨。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农科院于2006年启动“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年来。创新中心已初步建立“农科教企”相衔接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充满活力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雏形,成为全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工业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十五”以来,湖北省工业“三废”排放及污染状况虽有所改善,但前景仍旧不容乐观。本文主要从工业排放物、工业污染源、工业污染趋势、工业污染影响四个方面对湖北省工业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绿色消费发展指数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湖北省省情,构建了涵盖消费水平适度、消费结构合理、消费方式健康、消费规模增长、消费环境和谐五个维度的绿色消费发展指数评价模型,并依据主成分分析法对2007—2013年湖北省各地区绿色消费发展指数进行了测度,采用变异系数分析法刻画了湖北省各地区各年绿色消费发展指数的区域差异,研究和分析了湖北省各地区之间绿色消费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与动态演化规律。结果表明:2007—2013年湖北省绿色消费发展指数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消费环境和谐、消费水平适度、消费方式健康、消费规模增长、消费结构合理对湖北省绿色消费发展指数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但贡献大小依次降低;湖北省各地区绿色消费发展水平可划分为四个梯队,各地区间绿色消费发展的相对差异总体上逐渐缩小,区域均衡性有所增强。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湖北省绿色消费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座谈会上强调的:“环境保护很重要,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九五”时期乃至2010年是湖北实现经济振兴,缩小与沿海发达省份差距,把湖北省从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以什么样的环境进入二十一世纪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1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趋势“八五”时期,我省提出了“努力控制污染的发展,力争省辖城市主要环境指标和部分市县政府所在城镇的部分环境指标有所改善”,经过五年努力,…  相似文献   

10.
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湖南大学承办的首届“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于2006年11月25-26日在长沙湖南宾馆召开。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钱易院士、唐孝炎院士、郝吉明院士,国家环保总局刘友宾司长,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刘燕,湖南大学党委书记刘克利,以及全国高校环境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教师约500人出席了本届论坛。首届“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的主题是“环境学科的发展与大学环境类课程教学改革”,主要议题有“环境学科的发展与我…  相似文献   

11.
<正> 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于1984年12月16—19日在武昌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我省环境保护有关部门百余名专家、学者和中青年环境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省人大、省人委有关领导及省环保局诸位负责同志亲临大会指导。  相似文献   

12.
化学工业是湖北省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化学工业门类繁多、工艺复杂、产品多样,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毒性高,因此对化学工业环境污染特性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以湖北省化工行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全省工业污染源普查及环境统计数据,对化工行业环境污染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化肥制造业排污贡献最为突出;结合湖北省化肥产业实际情况,对化肥行业环境管理和环境准入提出相关建议,为进一步减轻化工行业环境压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与城乡建设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联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农村生态环境学术情报交流会"于1985年3月10~14日在南京举行.首届"农村生态环境学术情报交流会"的宗旨是,加强该领域的学术情报交流,集思广益,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科研工作的发展.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运用生  相似文献   

14.
<正>环境教育基地是联结正规教育系统和非正规教育系统的桥梁。随着国内外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生态文明意识传播途径,被许多国家认可。湖北省的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受惠于国家、湖北省环境政策与国内外环境教育基地经验的濡染,发展呈现出蓬勃繁荣之  相似文献   

15.
农牧渔业部下达的《二○○○年中国农业环境》的组成部分《二○○○年湖北省农业环境》预测研究,由湖北省农牧业厅主持开展完成,于十一月十七日通过了省级鉴定.这个研究成果为制定湖北省农业环境行政、技术决策和农业环境规划,逐步建立良性农业经济提供了科学依据,其预测结论和提出的对策对我国辽阔的南方亚热带地区具有代表意义.本课题对与湖北省农业环境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展示议题、黑板上贴着漫画、“专家”们轮番发言、主持人总结会议……你千万不要误会,这不是哪个高级论坛上的一幕,而是扬州红桥高级中学的学生正在就“农村河流污染问题及对策”进行的环境教育情境教学。由学生扮演的“农民”、“厂长”、“局长”、“专家”、“学者”们围着桌子坐了一圈,说起来头头是道:“农民”急呼农村河流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厂长”则很委屈地说“如果进行污水处理,就会增加成本,影响经济效益……”;“环保局长”解释说农村河流污染的原因很多,人们的生活、农业生产也会产生污染;“专家…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预警评价及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让绿色主导发展方向,有利于湖北省建成生态省。以湖北省为例,运用PS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灰色预测模型等对2005-2014年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并对2015-2020年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值进行预测,利用障碍度模型识别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主要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从2005年0.459 6(中警)到2014年0.365 5(轻警),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值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朝良性方向发展。(2)用GM(1,1)模型预测湖北省2016年生态安全值为0.354 5(轻警)、2020年为0.295 0(轻警),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良好,朝着"无警"发展。(3)从准则层障碍度来看,压力层从2005年到2014年呈现着快速下降趋势,而状态层和响应层障碍度逐年趋同;制约其向"无警"等级指标有:自然保护区比重、万元GDP能耗、水土流失面积比例、第三产业比重、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等,这是今后调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正> 七十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已与能源、人口并列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污染对环境的冲击正在日益加剧,研究环境状况以及它的未来,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协调发展的途径,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环境预测就是为了适应保护和改造环境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环境预测的方法,一般来说多是利用环境系统有“惯性”或有“记忆”的特征,通过相关函数及其谱分解,透过干扰,把握其主要规律,向未来实行“延拓”的。本文就几种常用的参数预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2016-2021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正式起步的阶段,因新冠疫情的暴发,国际大环境风险因素持续增加。国内生态环境的舆论热点与研究议题经历了由集中于大气污染、霾治理、治污攻坚到生物多样性、低碳、核安全等多议题的交杂。研究发现,六年来,生态话题与多议题交织,分散化与复杂化趋势明显,并出现了中美在生态环境舆论领域内的争斗;从环境公共关系学术界研究来看,环境修辞研究、气候变化研究以及媒介与环境新闻研究是最热门的研究领域,环境公共事件传播研究、受众的媒体使用等研究方向持续保持热度,在理论框架、发布渠道、传播效果方面均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20.
环境产品与服务贸易自由化是目前世贸组织( WTO)贸易与环境特会(CTESS)贸易与环境议题的谈判重心,虽然成员在自由化方式、单一和多用途、特殊和差别待遇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其中环境议题是最可能为各方接受的议题之一.我国一直紧密跟踪谈判并做应对准备,2011年4月15日我国与印度联合向WTO秘书处提交了“解决发展问题,实现三赢目标”的提案,本文对该提案进行了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