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是垃圾渗滤液经生物降解后再经RO或NF膜截留的残余液,可生化性差、含盐量高、处理困难。本文采用电氧化法处理纳滤浓缩液,试验结果表明:电氧化法在纳滤浓缩液的处理上具有优势。在反应时间6h,对纳滤浓缩液的COD,TDS,Cl~-去除率分别达到82%,12%,51%,吨水耗电45k W·h。本试验研究在处理效果、能耗等方面达到了预期效果,为电氧化技术在纳滤浓缩液处理中的实际应用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不同聚烯烃粉体颗粒在气力输送过程中起电特性,采用一套自制气力输送实验系统,探究了气力输送过程中不同气固浓度参数对PETG、PP、ABS这3种聚烯烃颗粒静电起电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力输送过程中PETG与PP颗粒带负电荷,ABS颗粒带正电荷,质量流量和输送空气速度对PETG、PP颗粒的荷质比变化呈类似的变化规律,而ABS颗粒的规律则有所不同。随着颗粒质量流量增大,PETG和PP分别表现为总负电荷量减小;而相同质量流量条件下ABS颗粒则表现为总正电荷量增加。随着输送空气速度增加,3种聚烯烃颗粒所带电荷也会增加,但PETG和PP颗粒电荷极性则会出现极大值。  相似文献   

3.
油气在空气中挥发到极限会发生剧烈爆炸,用膜分离技术回收有机气体可以降低危险发生概率。膜分离油气的能力主要受通量和分离系数影响。采用微孔材料Silicalite-1分子筛和介孔材料MCM-41分子筛分别对聚醚嵌段酰胺(PEBA)复合膜进行改性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分子筛在改性PEBA复合膜时,功能层旋涂得相比未改性的更薄,从而产生更高的有机气体通量;分子筛增强了膜的疏水性,使有机气体更易吸附在膜表面。PEBA/MCM-41和PEBA/Silicalite-1改性膜都能有效地增强气体的渗透性和选择性,且低温有利于油气分离。加入介孔分子筛MCM-41的主要分离机理是Knudsen扩散,可使小分子油气的分离系数显著提高,相比未改性的膜可提高近16倍;加入微孔分子筛Silicalite-1的主要分离机理是溶解扩散,可使大分子的分离系数明显提高,相比未改性的膜大约提高6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纳滤膜的特征及分离机理.论述了纳滤膜对各种无机和有机污染物、消毒副产物、微生物的处理效果与研究进展.列举了纳滤膜技术在国内外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实例.展望了纳滤膜的发展前景,并指出纳滤需要在膜材料和抗污染性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5.
电袋除尘器是在我国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的形势下应用而生的一种高效率除尘装置。本文运用静电学理论,结合电除尘和袋除尘技术的除尘机理,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探讨了在电袋除尘器中荷电烟尘粒子在滤袋表面的堆积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未被荷电的烟尘粒子相比,荷电烟尘粒子由于斥力的作用,在滤袋表面堆积更为疏松,降低了过滤阻力。影响烟尘粒子在滤袋表面堆积的主要因素有斥力、粒径、粒子的电场驱进速度和过滤风速。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对煤尘的有效防控,进一步提高磁化水降尘性能,提出磁化荷电喷雾降尘技术,通过研究液滴在磁化、荷电情况下的受力,揭示磁化荷电喷雾降尘机理;通过自主搭建的动、静态综合除尘实验平台,研究不同磁化强度、荷电电压下溶液表面张力和雾滴粒径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最佳雾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磁化荷电后的溶液表面张力和雾滴粒径随磁化强度、荷电电压的增大呈现先下降而后上升,最后趋于平稳。荷电电压为9 kV、磁化强度为350 mT时达到最佳效果,此时,与清水相比全尘降尘效率达到92.79%、提高69.63%,呼尘降尘效率达到78.59%、提高94.01%。磁化荷电的溶液表面张力降低,破碎时所做表面功更小,雾化后液滴粒径更小更均匀,与尘粒接触面积增大,可提高捕尘效率,改善矿井环境。  相似文献   

7.
用荷电水雾净化矿山井下含尘风流的模拟试验表明,水雾充分荷上一种有利极性的电荷后,能显著地提高普通水雾对滑石粉、莹石粉、铜矿石粉和水泥粉的捕集效率.荷电水雾捕集滑石粉的效率随着水滴荷电量和喷水流量的增加成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普通水雾除尘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应用广泛,但对微细粉尘捕集率低。然而,借助粉尘自然荷电的性质,可有效地捕集粉尘,使空气得到净化。一、水雾感应荷电的原理要使水雾带电,主要有电晕荷电、接触荷电、感应荷电三种方法。电晕荷电,荷电能力强,雾粒荷质比较高,缺点是工作电压高;接触荷电,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不同极性荷电时多段冲击式静电除尘器的模型实验研究,发现双极交替荷电时该种除尘器比任何单极荷电具有更高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汽车静电往往具有偶发、瞬间的特性,许多人对汽车静电的产生和其反应所造成的危害缺乏认知,对其产生的危害更未被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本文为您简要介绍汽车静电产生的原因,其所产生的危害,以及汽车静电日常防范的小常识。原因汽车静电是一种相对静止状态的电荷,通常是由不同物质之间相互接触、分离或相互摩擦而产生在物体表面所带的正负电荷。当静电场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击穿其间介质,电荷会在瞬间释放出来,这就是放电的现象,它具有高电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