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提出新形势下基层环保部门减排监测体系建设的改进措施。基层环保部门要多举措、多途径,强化监测体系能力建设,增加人员培训,提升监督性监测的监督作用,引导企业全面落实污染治理和污染自测,强化执法监管并提升自动监控水平,全面及时公开环境信息及应用,促使减排监测工作见成效。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概述了2016年湛江市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了目前在监测工作过程中、监测数据录入及审核上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灵活调整企业的监测频次和监测项目、开发专用的污染源数据管理软件、加强在线监测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完善污染源监督监测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系统梳理了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元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元的构建过程和体系指标,为制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元技术标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元的构建,建立监测数据共享和应用的长效机制,实现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信息的规范管理、交换与共享,为各级环保部门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我国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监测中的技术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2007—2013年对持环保部发证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开展监督性监测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从关注焚烧企业的二口恶英监测、加强危险废物企业日常监测、开展危险废物鉴别技术方法研究等方面,探讨我国危险废物监测技术上现存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对今后全国各省自行组织危险废物许可证的审核和监督性监测等相关工作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监督的重要性及加强质量监督的组织保证、制度建设、工作程序和如何发挥监督作用的思考,以期改善忽视质量监督的局面,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9年度11个省级监督管理部门对704家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的监督抽查工作情况,总结了此次监督抽查的概况、发现的问题、处罚情况,重点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持续强化监测质量控制和管理、积极借鉴和创新监管方式、注重监督抽查结果运用、加强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的工作建议。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提高监测质量和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浅析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监测数据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明确环境监测法律地位,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加强污染源监督监测力度;理顺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投入和运营机制,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在监督监测中的应用;快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污染源评价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相关法规的调研,在深入分析当前辐射环境监测法规框架结构和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法规体系,重点关注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核与辐射监督性监测及应急监测等方面的工作需求,提出完善部门规章、健全核安全导则及规范性文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全疆各地州市环境监测站根据自治区环保局 2 0 0 2年环境监测及污染源监测纳入到制度化建设的工作布署及《全疆环境监测实施方案》的工作内容 ,已全面开展了以全疆生态、城市饮用水源地、主要城市空气质量、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的例行监测及全疆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从 2 0 0 2年元月开始 ,全疆 1 7个城市已开始进行空气质量的隔日报、城市饮用水源地旬报及主要河流的日报工作 ,同时塔河的生态监测及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全疆环境监测工作的制度化已初见端倪@许月英$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  相似文献   

10.
当前,排污许可证制度正逐步由点向面推广,系统认识监测工作,特别是监督监测在许可证管理中的作用、地位与运行,更好地为环境管理高效服务,是环保同行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监测工作的分类 在许可证制度实施的不同阶段,由于目的不同,对监测的要求及其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大致可分为三类监测:申报监测、核实监测、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基层环境监测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业务风险管理的认识程度不高,业务风险管理的系统性不强,缺少环境监测业务风险管理指导性文件。提出,应树立正确的环境监测业务风险理念,建立环境监测业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健全与监测工作紧密结合的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优先监控风险高的环境监测工作,大力培养风险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也在增加。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数据支撑和重要保障,也是公众了解环境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笔者结合2020年3月6日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等规范要求,调研生态环境监测职业面临的安全风险,识别和分析环境监测工作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防护技术及措施,对生态环境监测从业人员的安全保障提出了重点抓好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强化日常监管、完善制度体系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环境监测科研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监测科研是环境监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环境监测科研工作,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于时代发展和环境监测以及环境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的环境监测科研管理模式。对环境监测科研管理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环境监测科研管理部门的定位、环境监测科研管理的科研计划管理、环境监测科研管理中的科研队伍建设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If the goal for managing rangelands is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ervation, then monitoring is essential to detect change and apply corrective action. In some range-land areas of northern Australia, monitoring has detected a tilt in the production-conservation balance towards excessive production. How big is this imbalance? Can it shift back? Robust monitoring is needed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The aim is to know what to monitor, and where. For example, to detect changes caused by livestock on rangeland forage production and soil erosion, indicators linking grazing disturbances to landscape function are needed, that is, indicators that signal how well landscapes are capturing, concentrating, and utilizing scarce water, nutrient, and organic resources. Studies in Australia and the USA document that simple vegetation and soil patch attributes can be measured as indicators of the 'state of health' of landscape function. For example, field and remote sensing-based grazing studies in Australia document that landscapes with a high cover of perennial plant patches function effectively to capture runoff water and nutrients in sediments, whereas landscapes with a low cover of these patches do not — they are dysfunctional — as indicated by large patches of bare soil. Aerial videography is proving to be a robust technique for measuring indicators of landscape function such as small patches of vegetation and the extent of bare soil. These indicators typically have a sigmoidal response to grazing impacts. We illustrate that if these indicators are measured on monitoring sites established near the sigmoidal 'point of inflection’ then small changes in these indicators can be detected.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期间,中国流域治理将由行政区管理向流域水生态管理转变、由水质达标管理向生态健康管理转变.在实施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科学开展水生态监测和评价是实现流域水质目标的重要基础工作.对水生态监测技术路线选择与业务化运行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水生态表征及监测指标选择、水生态质量参照点的确定及评价分级标准的确定、水生态评价方法的确定以及水生态监测业务化运行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6.
洋河下游农灌区农作物受灾与水质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情况调查设计严密而合乎逻辑的监测方案:在农灌水质标准缺乏的情况下,根据监测数据和有关资料找出致害污染物;对本次监测数据和历年常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污染源;最后提出防治污染的对策。结论是致死污染物为阿特拉津和乙草胺.而高锰酸盐指数、pH和悬浮物的超标是致害的重要有关因素;致害污染物主要来源了宣化区废水;严格监控农药厂废水、兴建污水处理厂和改善农灌措施是防治污染的途径。后来的事实完全证实了本结论和对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美国EPA地表水质监测与评估的点位设计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EPA地表水质监测与评估的点位设计。首先,指导性文件《基本水质监测方案》中的环境监测计划要求建立1个不少于1 000个点位的国家地表水质环境监测网,并提出了点位设计的标准,包括4点基本要求和针对每一类水域的具体要求。其次,另一指导性文件《准备州综合水质评估(305b报告)和电子升级:报告内容的准则》提出了1种新的对水质的综合性评估技术,要求在传统的判断点位设计的基础上增加概率统计点位设计方法。最后,全国一致的概率统计点位设计是相当有效的获知全国范围的水质情况及变化趋势的方法,EPA完全支持通过这种概率统计点位设计的方法来评估更多的水质状况。概率统计点位设计是EPA地表水质监测与评估的点位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多无人机协作监测污染气团的研究意义,以及涉及到的4个主要技术问题——未知环境的搜索方法、环境地图建模、任务分配和路径规划的研究现状,指出多无人机协作监测研究的仿真平台、三维空间的监测技术及精确的模型是开展该项工作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从环境监测工作的方针和职能论述了环境监测在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的支持和保障作用;从实行总量控制的技术要求阐明了需要环境监测的支持和保障,并提出了总量控制要建立以环境监测为主体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体系,以促进总量控制计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The establishment of high quality long-term monitoring programmes is essential i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WFD) is to be effective. It is recognised that monitoring can be very expensive and so guidance is needed to establish cost-effective, risk-based and targeted groundwater monitoring across Europe that enables WFD objectives to be met. In this context, the Groundwater Working Group (WGC) of the Common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CIS) of the WFD has developed recommendations aiming to implement consistent groundwater monitoring across Europe. This has been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in the form of a non-legally binding guidance document, which provides useful el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networks at high standards and thereby provide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to assess (ground)water status, identify trends in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support establishment and assessment of programmes of measures and the effective targeting of economic resources. This paper presents this guidance docu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