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研究500k V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利用EFA-300电磁场强分析仪对某电网500k V同塔双回线路导线离地不同距离产生的电磁环境进行实际测量。测试结果显示,本次测试的500k V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值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限值,不会对公众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220 kV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的导线不同排列方式入手,分析不同导线排列方式下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通过对相同电压等级的同塔四回路输电线在导线水平排列和垂直排列两种方式下对周围电磁环境影响的比较分析,探讨此两种导线排列方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同时,通过预测输电线路在导线相同排列方式下不同相序布置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今后的高压输电线路架线方式从减小环境影响角度考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深入研究超特高压输电电磁辐射环境。方法采用窄带测试的方法分别对500 k V变电站和500 k V交流输电线路的超高频电磁环境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变电站周围产生的超高频辐射场上限频率可达1 GHz,线路周围产生的超高频辐射场上限频率可达700 MHz,分裂导线将会影响线路的高频辐射场分布。在传播过程中,辐射场电场以垂直极化分量为主,辐射信号峰值随距离的衰减曲线呈非线性关系,远距离处辐射信号以低频分量为主。结论测试得到的规律对研究高压输电的高频电磁环境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压输变电网的建设技术也随之发展提高,输电线路的架设方式也变的越来越多样化,为充分利用有限的高压走廊,其中架空线路的架设越来越多的采用多回路同塔架设的方式。但人们也越来越担心多回路架空线路是否会对周围产生更大电磁环境的影响。本文以同塔四回路架空高压线为例,通过对相同电压等级的同塔四回路输电线在采取不同排列方式时对周围环境电磁影响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架线方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从减小环境影响角度考虑对今后的高压输电线路架线方式提出建议,也为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超高压输电线路辐射电平测量与电磁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辐射污染高压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危害,主要是工频龟磁辐射污染。各方面对超高压输电线影响的申诉和担忧与日俱增,并有强烈化的趋势。由于高压、超高压走廊的广泛分布,在它的分布区域内必然出现工频高压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问题。输电线路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对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沿线的实地监测结果,分析了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沿线工频电磁环境的特征及环境影响,为环保行政部门的管理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美国纽约州几所大学16位科学家花了5年时间研究高压和低压输电线路对其附近居民的健康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在有电流通过的电线周围会有电磁场.最近发表的几份报告认为,低能量的电磁场可能会使人发生癌症.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患癌症的儿童当中大约有15%是因为输电线路附近的电磁场所造成的.研究人员在科罗里达州的丹佛市对123幢房子的电磁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居住在高压线附近的儿童患白血病(俗称“血癌”)的比率比远离高压线路地区的儿童高出2倍以上.科学家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研究高压线路电磁场与癌症有关的最有  相似文献   

8.
依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的预测模式,分析不同技术参数对输电线路周围环境工频电磁场强度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少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及优化输电线路的架设方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环保投诉较为突出的高压输电线路与居住民房间的相对控制距离问题,选取110kV、220kV以及500kV三种国内较为常用的高压输电线路,从环保及设计两方面进行研究性探讨,提出其与居住民房间的水平及垂直相对控制距离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压远距离输电需跨越地理环境较复杂的区域,本文选取福建地区110k V某架空输电线路,通过实测结果表明不同档距的架空输电线路的电场强度不同,档距为600m时达到最大;相同工况及气象条件下,福建山区相比沿海地区最大电场强度降低了56.4%。  相似文献   

11.
范鹏  刘文芳  丁力  刘涛  邵峰  陶牮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0):147-149,152
为了解输变电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南阳地区某110 kV输变电工程进行实地监测。结果表明,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远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限值,而且随着距离的递增呈衰减趋势。然而监测往往选在"好天气"的时间进行,不能反映"坏天气"的实际状况。结合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工作经验,分析电磁污染和公众参与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移动通信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家用电器多样化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受到电磁污染日趋严重,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文章分析了移动通信电磁辐射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并由此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三维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一套仿真系统,模拟不同作战场景下电磁环境(侦察、探测、干扰、通信、导航等)对武器装备造成的影响,实现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的仿真需求.方法 以GIS系统和电磁传播算法为基础,以模型管理、想定规划、仿真推演、态势显示和模型数据库为主要框架,提出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仿真系统的基本结构,论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各类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迅速进入办公室、家庭,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可是随之而来的是这些高科技的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电磁辐射,并成为继室内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后的又一室内环境污染物质--"电磁辐射污染".本文将从电磁辐射污染的特性、危害、国家相关规定以及怎样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的污染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各类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迅速进入办公室、家庭,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可是随之而来的是这些高科技的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电磁辐射,并成为继室内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后的又一室内环境污染物质——“电磁辐射污染”。本文将从电磁辐射污染的特性、危害、国家相关规定以及怎样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的污染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现有监测技术规范,结合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和监测工作实践的实际,阐述监测工作的要点及监测设备要求。  相似文献   

17.
测试了电脑显示器和手机工作时电磁辐射强度的大小,总结了它们发射电磁波强度大小的规律,并与国家标准进行了比较,针对电磁波的危害提出了一些防护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不理想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存在显著矛盾,生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能源结构优化决策过程中需要对能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估.应用PSR(pressure-state-response,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实现能源安全与生态安全协同发展视角,建立国家能源生态安全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数模型,对我国2005-2016年的能源生态安全影响进行评估,并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视角提出优化能源开发利用的若干建议.研究显示,2005-2016年我国能源生态安全影响评估指数(文中涉及"全国"的各要素范围均未包含港澳台地区)从44.5升至66.4,能源开发利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日益减轻,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之间矛盾有所缓解,但部分优化能源开发利用的响应措施执行不力,应从注重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强化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倒逼机制、完善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激励政策、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提升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水平、优化水电开发的生态安全格局和重视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问题等方面优化我国的能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第一部新一代多普勒气候雷达的电磁辐射进行了实地监测,结合所在位置地势,高差等因素,评价了其辐射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为分析其搬迁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环境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辐射污染防治地方立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国家立法的缺失,近年来中国的辐射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十分活跃。将放射性污染防治和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合并,制定综合性的辐射污染防治法已成为地方立法的趋势。两种辐射污染同中有异,在污染特性、危害原理和危害程度上有明显的区别,综合性立法既有必要又具可行性。但现有立法未能反映两种辐射污染防治的根本不同,特别是回避和混淆两种辐射污染的防治原则,确立电磁辐射污染防治适用风险预防原则是当务之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