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环境科学研究》1992,5(3):1-12
为了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指示精神,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发布了《1992年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推广计划项目》。这是环保科技战线上的大事。它是推动环保科技成果直接为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服务,推动环境保护工作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环保投资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大步骤。 1992年国家环保最佳实用技术推广计划项目共73项,其中最佳实用技术11项,可行实用技术62项。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是在一定时期内同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方面的现实最佳可行技术。该推广计划项目工艺成熟,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技术辐射力强,覆盖面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多数技术依托单位有较强研究开发和设计能力。无疑,环境保护最佳实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控制,加速环保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为有效地改善环境质量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刊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刊载这些项目,并详细介绍其主要技术内容、技术经济指标、适用范围、技术依托单位等。本刊将积极宣传推广这些项目,并热情为用户及技术依托单位服务。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环委会二月四日发出“关于印发一九九三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推广计划项目的通知,发布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组织编制的“一九九三年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推广计划”。列入一九九三年推广计划的75项最佳实用技术(A类技术21项,B类技术54项),多是节水、节能、无废少废,三废综合利用技术,与同类技术相比,工艺成熟,技术可靠,运行稳定,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通知指出,为促进环保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污染防治能力,提高科技成果的  相似文献   

3.
最佳环保实用技术的推广问题曹凤中,柯涌潮,乔寿锁,周新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特别是人口问题、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就必须依靠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1991年,我国开始推行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到1994年为止我国最...  相似文献   

4.
国家环境保护局从1991年起,每年评审、筛选、公布一批国家环保最佳实用技术,并经过调查、咨询和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定量化的环保最佳实用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评审工作质量,使其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该体系在1992年国家环保最佳实用技术评审中试用,于1993年1月通过鉴定,正式采用。 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1.1 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 层次分析模型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目标层,对环保实用技术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对环保实用技术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的5个方面的准则指标;第三层为指标层,包括分别从属于5个准则指标的18项具体评价指标。 1.2 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1.2.1 评价指标及其内涵 技术指标(C_1):指技术成果水平的高低、具体指标的先进程度; 技术配套程度(C_2):指是否需要特殊配套技术和配套技术是否完善; 主体设备寿命(C_3):指制约该技术的主要设备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5.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受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委托进行了环保最佳实用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评价指标的选择与层次分析模型的建立;指标权重的计算与确定;评价打分标准的确定;评审打分的操作与分值的统计计算。这项研究建立的环保最佳实用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已于六月份在北京获得有关专家认可。今年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筛选、评价工作将采用这个指标体系进行评审。各地的评审工作亦可参照进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技术类型、机理、行业分布、综合效益等方面分析了1992~1996年评定的水污染防治最佳实用技术,讨论了技术开发管理体制,提出了统筹规划、建立专项开发基金、完善制度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九五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的实现,需要环保实用技术的配套服务。目前我区对环保实用技术的推广还处于起步阶段,环境治理远远滞后於“计划”编制,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和运行困难。本文就推广环保实用技术,系统的阐述了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的重要性、法律依据和尚需完善的政策措施,以促进环保实用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廊坊市环境保护局自一九九五年机构改革以来,十分重视环境科技创新和环保产业的发展。经认证环保产业已从一家发展到十六家,并且有五家使用的是自己的专利,其中三水锅炉厂的三回程热水炉一九九八被省环保局评为环保科技三等奖,神春锅炉厂生产的吊胆锅炉一九九六被国家环保局评为最佳实用技术,京廊环保技术工程服务部生产的高效气浮设备被国家环保局评为最佳实用技术,并被国家科委列为“九五”推广项目。局内根据工作实际问题,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每年都有多篇科技论在国家一级刊物发表和华北五省论评比中获奖。但由于各方面实现的存在,使我市环境科技创新和环保产业发展相对处于起步阶段。本从有实现情况着眼,探讨廊坊市环境科技创新和环保产业发展应以高科技、清洁生产、投资小,见效快为方向,引导本市环境科技和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徐州合成洗涤剂总厂自行设计制造完成的“合成洗涤剂废水处理技术”经推荐,专家评审,荣获1996年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推广计划项司。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同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现实可行的最佳污染防治技术和生态保护技术。该厂科技人员经过数年的探索。试验,在攻克了破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后,终于完善了治理设施,实现了正常运转。经专家鉴定以及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具有工艺成熟,先进可靠,运行稳定等特点,其总体工艺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该项技术在1992年至1995年期间,分别向上海白猫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常熟市环境保护局高级工程师陈惠国发明研制的CS型低温低电耗低浓度镀铬添加剂,被列为“1993年国家环保最佳实用技术(A类)指令性推广项目”与“1994年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后,被国家环境保护局评为“国家环保科技进步奖”,日前该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任务越来越艰巨,环境科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环境管理与技术手段已凸显不足,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要靠科技的进步。环境科技档案是一种技术资源,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是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环境科技档案不仅具有科技资料所共有的参考借鉴价值,还具有依据和凭证作用。从事任何一项环境科学技术活动,都需要科技档案作为依据和条件。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南京市1985年-2013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相关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VAR模型.在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双向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且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与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相比要大;二氧化硫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南京市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而烟尘为制约南京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污染物.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优化产业结构配置,重科研引技术、提升自主创新,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环保法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阐述了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影响 ,分析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从更新观念、发展经济、科学技术、管理体系、环保执法、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有效协调环保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现今随着人口剧增、科学技术进步和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人类工程行为和经济活动已经成为巨大的地质营力,使得某些世界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保护区的地质环境发生变化,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压力极大。作者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现状为例,仅就“世界遗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地质因素及其环境保护等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环境污染约束视角的农业技术效率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1997—2009年间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在方向性距离函数的框架下测度环境污染影响下的农业技术效率,并探讨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演变的影响因素。主要的结论如下:①1997—2009年间全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692,总体上呈现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趋势;②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存在着对应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农业环境技术效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环境技术效率普遍较低;③影响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农业环境质量需求进一步提高,也有更大能力和意愿进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从而促进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提高;种植业结构和农业产值结构的变动都会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产生影响;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而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业环境管理政策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绿色环境效率反映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合理评价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效率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异质性环境污染排放角度出发,选取了四种环境压力指标,采用非径向的Slacks Based Model(SBM)模型和Sequential 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山西省2003—2016年11个地级市的环境效率和环境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进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差分广义矩估计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山西环境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维持现有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山西省整体的环境效率仍有25.31%的改进潜力;中部地区的环境效率值高于北部与南部地区,但是三大区域的环境效率值都呈下降趋势。(2)山西省环境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14.63%,其中技术效率对环境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负效应,而技术进步是环境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来源。(3)环境规制与环境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正向或者负向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不同分位点上环境规制对环境生产率变动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环保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环境社会系统视角对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我国1995─2005年环保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程度从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科技水平、环境状况、公众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的最主要因素,说明我国的环保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环境科技水平是第二重要影响因素,反映出近年来我国在环保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较好地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因此,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加强环保技术研发是当前推动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8.
环境管理手段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要,要求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科学有效地应用环境管理手段,是促进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促进环境管理手段作用的有效发挥,完善环境管理,在分析现有的5种环境管理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管理参与手段和环境管理投资手段,并对这两个新的手段的必要性和内容做了分析。通过对环境管理手段关系的论述,构建了环境管理手段体系,对环境管理手段体系的目标、架构、作用和内容进行了分析论述,并研究了环境管理手段的选择与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和环境保护理论的不断拓展,环境资源有价的理念逐步深入到管理层面,环境资源有偿使用也逐步成为重要的环境管理手段。部分省份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使环境资源有价理论相关内容在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中更加完善,本文在环境资源有价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探索适宜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并介绍其在山西省的实践应用,期望利用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上海环境保护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分析了在经济高速、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上海所面临的环境形势。提出了应以环境规划入手,加快环境法制建设,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环境管理,切实有效工业污染,以及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提高市民的环境参与意识等方面作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