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城湾的环境特征及其水体自净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1983-1997)15 a间对防城湾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探讨了该湾水体的自净能力。结果表明:该湾具有较强的水体自净能力,但与北海湾和钦洲湾的表现特点明显不同。物理自净能力虽以往复流影响为主,但其旋转方向是以逆时针方向为主,且湾内外流速出现大小不等现象,与该湾特殊的地形影响有关;较强的化学自净能力虽从富氧特征及明显偏低的COD值体现出来,但三态氮的形态转化没有达到较佳状态,与该湾多方位、多途径源源不断地向湾内直接排放富含有机物的生活污水及养殖废水有关;生物自净能力既体现在微生物对有机物较强的降解能力上,也体现在浮游植物对DO的贡献作用及其对营养盐的吸收能力上,具有富营养海湾的水体自净特点。  相似文献   

2.
湘江霞湾港段底泥的铅含量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江霞湾港段是湘江流域非常敏感且重要的生态区,大量工业废水排入导致该区域含铅污染物的沉积。对湘江霞湾港段底泥采样测定底泥及间隙水的铅含量,并研究了底泥及间隙水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湘江霞湾港段受到了严重的铅污染,底泥含铅量最高达1827.6μg/g,远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水的要求。湘江底泥和间隙水问铅含量的吸附一解吸平衡可采用朗格缪尔型和弗罗因德利希型吸附等温式描述。  相似文献   

3.
从流域水系、潮汐特征、泥沙特征等方面介绍了深圳湾及流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平水期、枯水期和丰水期深圳湾海域水质,深圳河、大沙河、凤塘河、小沙河和后海中心河等入湾河流水质,入湾排污口流量和水质状况,解析了深圳湾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有流域污染治理与开发进程不匹配、入湾河流水质较差、水动力不足和内源污染严重等问题,从管网建设和管理、污水处理厂建设、水质监测预警体系和流域综合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深圳湾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EFDC的港口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及排污口选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乔铭  丁志斌 《环境工程》2016,34(12):147-152
污水处理厂的建立可避免污水直排对受纳水体的污染,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集中排放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科学规划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污口及排放标准尤其重要。以黄海北部地区某港口待建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基于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建立水动力及污染物输移扩散模型,定量评估不同排污口位置及排放标准下,尾水对港内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港池内水体自净能力较差,排放口位于A点时,最适宜方案是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河渠侧畔密生着以球衣菌为主体的生物膜,污水流过这些河段之后,氰化物等污染物质的含量明显下降。了解微生物对河水自净的机制,将对了解河水自净的机理,进而在人为条件下有效地利用这些微生物提高河水自净效率的可能性提供科学依据,因为河流自净和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一致,所以研究河流自净对弄清生物处理的机理也有一定作用。本试验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方法对生物膜净化氰化物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 一前言河流的自净作用(自然净化作用),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受到污染的河流在自然过程中,水中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现象。从净化机制来看,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统称为广义自净作用。河水中有机污染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而进行的生物化学的分解作用往往称为狭义上的自净作用。河流的自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这一限度内利用河流的自然净化能力,对处理有机污染是经济的。所以通过研究河流的自净规律,掌握其自净能力,为控制、解决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大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7.
引言由于人口增加而产生的有机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研究山区河流BOD自净能力,对于科学管理河道、防止污染、预测河流水质变化、制定有机废水的排放标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废弃物排放,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对自然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我国每年排放的有害烟尘3000多万吨,严重地污染了生态环境和人的健康。目前,我国有500多个城市,大气质量真正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只有四五个。而全国每年因为酸雨造成的损失达140多亿元。 目前我国的污水排放量,每年达340亿吨,在江河沿岸的大中城市排污口形成污染带,一些支河则更为严重。长江干流岸边污染带长达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河流中氨氮的污染状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河流氨氮污染状况是 ,长江、汉江由于径流量大 ,混和稀释能力强 ,总体上污染程度较轻 ,符合Ⅰ~Ⅲ类水质标准 ;长江支流、汉江支流的河口断面与非城镇控制断面污染程度较轻 ,符合Ⅰ~Ⅳ水质标准 ;城市纳污河渠、支流主要城镇河段由于纳污量大 ,污染程度较重 ,符合Ⅴ类或超过Ⅴ类水质标准。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 ,氨氮是河流中的主要污染物 ,其污染分担率在大部分河流中居首位。 1 990~ 2 0 0 0年间 ,长江、汉江、城市纳污河渠中氨氮的污染呈上升趋势。河流氨氮的主要来源是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以及由水土流失和农田施肥造成的氮素流失。随着城市人口和污水排放量的逐年增加 ,河流氨氮污染在城镇河段尤为突出。长江、汉江氨氮的水期均值超标率一年中枯水期最高、丰水期居中、平水期最低 ,这种现象说明枯水期河流氨氮主要受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的点源污染影响 ,丰水期则主要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于2010年分三个航次对厦门湾海域海水水质状况进行调查,综合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厦门湾海域水体污染的空间变异特征和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结果如下:(1)聚类分析将站位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分布于九龙江口海域、东部海域和大嶝海域,第二类分布于西海域、同安湾海域;第二类水体的氮磷浓度高于第一类,悬浮物含量则要低于第一类水体;(2)主成分分析分别可以解释87.34%(第一类)和90.14%(第二类)的方差。第一类和第二类分别可提取3个和2个主成分,第一类的三个主成分分别解释了44.77%、21.62%和20.95%的总方差,第二类的两个主成分分别解释了74.32%和15.82%的总方差;(3)第一类水体的第一主成分主要来源于河流输入和农业面源污染,第二主成分主来来自流域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第三主成分源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第二类水体的第一主成分主要来源于陆源排污口和农业面源污染。(4)厦门湾海域水污染控制的重点是陆源污染的控制,要加强陆源排污口的排污管理,同时进行九龙江和同安东、西溪等流域综合整治;另外要减少人类活动对河流和海域的生态系统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高维真 《环境科学》1980,(1):67-70,14
研究环境科学复杂的水污染问题,必然要遇到下列两个客观因素:一是工业、农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放;一是承纳排放污水的水休本身。 污水排入水体、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和水体的水量进行混合、稀释、扩散、输送,伴随着的是发生自净过程。因此,水体的特性与规律的研究,尤其是污水进入水体后,与水体活动规律作为统一体来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河流线型对河流自净能力的影响,选取5条具有不同河流线型的河涌进行研究,以弯曲度和分形维数表征河流线型,以TP、NH 3-N、NO 2-N、NO 3-N、COD Cr、TOC、DOC、叶绿素(Chlorophyll)和蓝绿藻藻蓝蛋白(BGA-PC)等9项水质指标沿程削减率表征河流自净能力,并分析各研究河段的悬浮微生物生物量和生物活性,探讨河流线型影响河流自净能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多项水质指标沿程削减率随河流线型蜿蜒程度的增加而提升。在直立式浆砌石挡墙河段,河流线型通过提高悬浮微生物生物活性,进而增强河流自净能力,使TP、NH 3-N、NO 3-N、DOC、Chlorophyll和BGA-PC的沿程削减率显著提升;而在格宾石笼挡墙河段,河流线型通过增加悬浮生物生物量和提高生物活性,进而增强河流自净能力,使NO 2-N、COD Cr、TOC和DOC的沿程削减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大鹏湾环境容量研究Ⅰ:自净能力模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华永  李绪录  韩康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2):2031-2038
在估算大鹏湾污染源强及统计海水污染物浓度的基础上,采用三维水动力模型及污染物扩散模型,模拟了大鹏湾的海水交换及污染物扩散过程,分析了大鹏湾海水交换与生化降解对自净能力的贡献.结果表明,大鹏湾潮差小,约为1m,潮流弱,污染物难于向湾外扩散,其物理自净能力差,湾内海水自净主要取决于生化降解.在吐露港海区与沙头角海区,污染排放较大,水深较小,海水难于交换,容易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普兰店湾在潮汐作用下的水交换时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普兰店湾排污口布局现状、海洋功能区划与2015年春季水质大面调查结果,讨论了普兰店湾现有排污布局的合理性。以ROMS模型构建的渤海-普兰店湾高分辨率嵌套潮流场模型为基础,利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法计算了湾内的水交换时间分布,结果显示受岸线和水深分布的影响,普兰店湾水交换能力区域差异明显,西边界湾口开阔区域水交换能力较强,海湾中部和湾顶区域水交换能力较弱。海湾中部潮余流场呈现逆时针漩涡状结构,对湾中部与湾顶区域污染物向湾外扩散起到了阻碍作用,致使以上两区域的水交换时间达到300 d以上。普兰店湾内主要排污口大都分布于湾东部水交换能力差的区域,排海污水难以向外界扩散而易于形成聚集。2015年春季水质大面调查结果亦显示,普兰店湾中部与湾顶排污口聚集区域水质差于海洋功能区划的水质标准。应根据普兰店湾水交换能力的分布特点,合理规划排污布局,从而改善湾内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和研究湛江湾PAHs污染的陆源输入特征,本文分析研究了湛江湾11个陆源入海排污口(包括入海河流、人工渠和排污管道)沉积物中15种PAHs化合物的含量、空间分布及可能的排放源。结果表明,11个站位沉积物的∑PAHs含量范围为(28.1~1533.7)×10-9,区域分布特征明显;中心城区陆源输入是湛江湾PAHs污染的主要来源;PAHs的成分组成和异构体比值显示11个站位的PAHs排放源具有相似性,即主要源自煤、生物质和石化燃料燃烧,以及石油污染排放。本研究中,湛江湾陆源入海排污口PAHs来源及污染水平反映了该地区能源消耗结构特征及农业经济现状,对湛江市的发展规划、海洋环境管理和POPs污染控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各种水质模型研究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稀释自净机理,迁移转化规律,以确定不同水质目标下水体的自净能力,一定水文条件下的水环境容量。河流水质模型的建立,无论是对模型识别、参数估计、模型检验等都需要对研究河段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武汉市沙湖港水环境污染现状,指出外沙湖水质、建筑填占、生活污水及垃圾排放、农业非点源污染和底泥污染是导致其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且从调整沙湖港功能定位、生态修复、水源治理、污水治理和农业污染控制等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鹏湾环境容量研究Ⅱ:环境容量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华永  李绪录  韩康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2):2039-2045
采用基于响应场的线性规划方法,考虑非点源与湾外污染物输入形成的本底值,结合深圳沿岸排污口的分布计算了大鹏湾的环境容量,并给出了总量分配方案.结果表明,大鹏湾物理自净能力差,但水体容量大,具有较大的稀释容量,加上污染物的生化降解,大鹏湾具有较大的环境容量.BOD5、总氮、总磷的最大允许排放总量分别为79.0,11.418,0.86t/d,BOD5、总氮、总磷的剩余环境容量分别为61.34,9.318,0.43t/d.  相似文献   

19.
污染物质向海洋输移的主要途径有: (1)河川径流冲刷; (2)大气输移; (3)沿岸地区的污水排放等三种形式。为了探讨污染物质在大气及海洋环境中的稀释扩散问题,世界各国均对污染物质输移扩散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介绍了与海洋污染扩散有关的几种数学模型,供有关方面参考。一、污染物质从大气向海洋输移的数学模型 1.根据1977年10月在南斯拉夫杜布罗夫尼克市召开的研究大气——海洋间杂质交换的工作会议精神,重申必须重视从大气中降落到海水中的一系列污染物质(世界气象组织通报,1978年4月,27卷第2期,160-161)。现已查明;海洋动物体内DDT的大量富集即和污染物质通过大气向海洋环境的输移扩散有关。  相似文献   

20.
湘江霞湾段汞环境容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芬  刘文华  娄涛 《环境工程》2002,20(6):58-61
根据湘江霞湾段水力学特征及向家塘断面水质要求 ,在综合分析多年水文参数和相应环境监测数据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套适合该江段的汞环境容量模型。经检验 ,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该模型可用于预测预报该江段在不同水文条件下汞的环境容量及水体中汞的浓度分布变化规律 ,以利调控汞污染源的排放强度和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